#8187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1-17] |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人為追求生活品味四處外求,而不可得。 2,理解界:體:生活;用:品味。 品味乃品嚐生活中的滋味,其外求不得。 3,剖析界:因:重感官;果:輕精神。 人著重物質之要求,而忽略精神之投入。 |
回應﹕ 1,半確。 2,半確。 3,半確。 |
#8222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1-22] |
主題:練習主題萃取 請老師指正: 一、 1、認知界:兩鼠等吃虎肉,但誤了時機,都沒吃到。 2、理解界:體:虎死;用:屍解(或食用)。 做事不可只依外表來判斷。 3、剖析界:因:虎垂死。果:誤時屍解。 過與不及皆不能成事。 二、 1、認知界:小孩的選擇之滿足口腹為主。 2、理解界:體:感官;用:滿足。 小孩以感官為重。 3、剖析界:因:教導不足。果:重視感官。 孩子的教導不足,就以感官的滿足為取拾的標準。 三、 1、認知界:少年口言戒毒,但心不能行。 2、理解界:體:毒品;用:刺激。 人滿足於毒品所帶來的刺激,不易戒除。 3、剖析界:因:矢志戒毒。果:毅力不足,無法戒除。 雖矢志戒毒,但無毅力,所戒時日有限。 四、 1、認知界:學徒從師學道,但覺得所學無用,師父聞言,也順其自然。 2、理解界:體:學道;用:明道理。 學道是為明道理,不一定能有明顯的功用。 3、剖析界:因:功利心重。果:道理難通。 以利害做取捨,則道理難通。 五、 1、認知界:師父即將圓寂,給三徒弟的遺言。 2、理解界:體:遺言;用:點化。 師父留遺言來點化三徒弟。 3、剖析界:因:有、無。果:得、失。 師父以得失來點化徒弟。 六、 1、認知界:一人在耕田,引起土中蚯蚓的抱怨。 2、理解界:體:犁田;用:鬆土。 犁田鬆土乃必需,而蚯蚓抱怨是不明事理。 3、剖析界:因:蚯蚓家毀。果:蚯蚓抱怨。 蚯蚓不明事理,人無法與之溝通。 七、 1、認知界:居士想掃去心中渣滓,和尚點化其不通。 2、理解界:體:背經;用:明經義。 背經是為了明經義,經義不明掃也無用。 3、剖析界:因:居士不明經義。果:和尚點化。 和尚反諷,以點化居士。 |
回應﹕ 一、1,正確。2,不確。3,不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正確。3,不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不確。3,不確。 七、1,正確。2,正確。3,正確。 |
#8238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1-23] |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小和尚向老和尚懺悔,而小和尚內心痛苦,就是最好的責罰。 2、理解界:體:良知;用:做瓌事,內心痛苦。 有良知的人做了壞事,內心痛苦不安。 3、剖析界:因:做壞事。果:懺悔。 做壞事而想懺悔,表示人知錯。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
#8252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1-24] |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瞽者用教人識字以義,回應他人的取笑。 2,理解界:體:眼睛;用:識別。 人所識別的只是文字的表相,非文字的深義。 3,剖析界:因:重視文字的表意;果:忽略文字的深義。 只知文字可用以表逹溝通,而忽略了文字的內涵深義。 |
回應﹕ 1,不確(取笑何來?)。2,不確(未必)。3,不確。 |
#8340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1-30] |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請老師指正: 1,認識界:朱復因酒精的催化而放開了矜持,加入狂歡的行列。 2,理解界:酒精易麻痺心神,使人放縱。 3,剖析界:狂歡節人欲橫流的氣氛,使人沉迷肉慾,敗壞風氣。 |
回應﹕ 1,正確。2,正確。3,不確(何在?)。 |
#8359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01] |
主題:註明六書名稱 請老師指正: 1,具:指事。 2,體:形聲。 3,抽:會意。 4,象:象形。 5,會:會意。 6,意:形聲。 7,辰:假借。 8,丁:指事。 9,我:轉注。 |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半。6,半。7,半。8,錯。9,錯。 |
#8376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03] |
主題:提交作業 請老師指正: 1,條理 字意:脈絡之道理。 字理:羅列相關之道理。 字義:能理解延伸之道理。 2,合理 字意:適宜之道理。 字理:相交集之道理。 字義:認同的道理。 3,道理 字意:最重要之規律。 字理:方法之規律。 字義:最精義之規律。 4,知理 字意:理解之道理。 字理:認識之道理。 字義:了然於胸之道理。 5,講理 字意:交流表達之道理。 字理:討論之道理。 字義:折衝調和之道理。 6,事理 字意:行為之道理。 字理:所記載者之道理。 字義:人所為所成者之道理。 7,情理 字意:人的慾望與理性。 字理:人的感性與理性。 字義:生於心發於事者。 8,無理 字意:沒有道理。 字理:沒人接受之道理。 字義:沒有意義之道理。 9,天理 字意:自然之道理。 字理:至高無上的道理。 字義:自然本存之道理。 另外,因學生查「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其「講」字與老師的「漢字基因字典」的解釋稍有不同,學生附註於右,不知內容是否合理?請老師指正。 @【講】 卜口並並月 ???????? Jeang?? 字首〔言〕:所說的話。 字首〔言〕:所說的話。 字身〔冓〕:深密者。 字身〔冓〕:交積材(乃往時屋舍之木架) 會意,形聲-小篆文 會意,形聲-小篆文 言冓,深究表達,討論。 言冓,交流表達,討論。 講題:深究表達之題。 講題:交流表達之題。 講堂:深究之堂。 講堂:交流之堂。 講師:表達之師。 講師:表達之師。 講學:深究表達學問。 講學:交流表達學問。 講和:討論和平。 講和:討論和平。 講理:深究道理。 講理:交流討論道理。 講解:深究解釋。 講解:交流表??解釋。 講授:深究傳授。 講授:交流傳授。 |
回應﹕ 人各有見,是稱門戶,應概括承受! |
#8396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03] |
主題:作業練習 3,道理:陰-重要的規律(人);必需依循的規律(地);運作的規律(天)。 4,知理:陽-理解之道理(人);認識之道理(地);利於生存的道理(天)。 5,講理:陽-深究的道理(人);討論之道理(地);人能進步的道理(天)。 6,事理:陰-行??之道理(人);人所??所成者之道理(地);環境變化所得的道理(天)。 7,情理:陰-人的慾望與理性(人);人的感性與理性(地);人天生擁所有的本性(天)。 8,無理:陰-??有道理(人);??人接受之道理(地);??有意義之道理(天)。 9,天理:陰-自然之道理(人);自然界運作的道理(地);至高無上的道理(天)。 |
回應﹕ 4,5錯。 |
#8432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05] |
主題:作業練習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答:與概念相連成線。 2,為什麼客觀是體? 答:感官所感受者。 3,為什麼主觀是用? 答:因刺激而反應。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答:感受所得概念。 5,為什麼靜態是體? 答:以概念來說明體。 6,為什麼動態是用? 答:有刺激就有反應。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答:因外界刺激不止。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答:因人以感官來觀察。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答:確定立場即分為二。 |
回應﹕ 所答未能切合所問之「為什麼」,只能謂之「是什麼」而已。 換句話說,於萃取主題中,有三界之別,汝僅答認識界,作業不足也! |
#8456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06] |
主題:提交作業五 請老師指正: (一元-點): 天 ┌───────┴───────┐ 一維(兩儀-線): 可知 不可知 ┌───┴───┐ ┌───┴───┐ 二維(四象-面): 可用 不可用 可見 不可見 ┌─┴─┐ ┌─┴─┐ ┌─┴─┐ ┌─┴─┐ 三維(八卦-體)用利 用害 有規律 無規律 |
回應﹕ 偷懶之至!一桿子打死天下人!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