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四節 實際應用
第四節 實際應用

  基因工程不是理論而係事實,在農業、生化界早已建立了億兆金元的企業,但是,人們除了把基因視為生命之基礎,卻也將之視為生物科學家的禁臠。其實,任何系統都由子系統組成,最基本之子系統,即是其基因。本節介紹之漢字基因應用,已經施行多年,頗具成效。唯因作者專注於文化研究,無意市場,故鮮為外界所知。
  工業之所以有「系統化的工作流程」,在於「工業」的材料、設備、技術都「客觀存在」,能夠輕易地「複製」,因而造就了「物質文明」。但文化屬於精神,是「主觀存在」,別說「複製」,連能否得到第三者的承認都難以得知,故「精神文明」一直是雲天寂寂、虛無縹渺!
  所以,要完成「文化工程」,就必須建妥文化可複製、量化的生產的模型;再加上可行的計劃方案,若社會大眾樂於接受,必然水到渠成。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作者一步一步走來,就是在為文化工程奠基鋪路。當然,水蒸氣是看不見的,如果不能凝結成水,光講大氣又如何解渴?
  若以「文明」而論,紋理盡悉而後得文字、文字普傳而後化育人民,人民昌明後而有文明。人類文明係生存在地球上的各民族,以其生存、生活的經驗所建立的。民族有興有亡,文明或湮滅或延續,在宇宙進化中不能發揚光大,就將面臨淘汰。在這個過程中,文字傳承不可或缺,文字化育實乃文明的動力,作為工程視之,是稱文化工程。
  在工程的立場,首重奠基的底層架構,要能夠輕易地複製,大量鋪設。其次,工程建設有賴程序的效率,理應嚴謹無誤,始能徹底執行。最後,工程的成果應是具體、美觀、實用的系統,人民才能受惠。因此,談到文化工程,要先瞭解文化的底層基礎、可資操控的應用方法以及具體的實用功能。

一、底層基礎

  1869年,當蘇俄的化學家門得列夫提出「化學元素週期表」時,物質的基因找到了,科學的殿堂也奠定了。而在十八世紀,化學家曾被認為是「煉丹」的術士。
  現在我們瞭解到,物質的基本是「原子」;在週期表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氫,氫原子有兩種電性,一為正一為負;而在原子的構造上,有三種粒子:電子、質子、中子。當今的高能物理、量子力學,也離不開兩種正反、上下的現象,以及三種「風味」及「夸克」的描述。
  「基因」者,基本因子也。所謂科學,無非分門別類之學,以探求事物之極致。物質之基礎是物質基因,有了基因,各種基因工程載道,是以物質文明昌盛;生物基因亦如前述,生命科技勢將大行其道。若漢字基因被證明無誤,漢文化便有了工程的基礎!
  漢字基因得自漢字,漢字源自象形,象形係人類接觸自然、認識自然、截取自然之印象。
人基於需求,將自然印象化為可供理解應用的概念,遂有漢字。理解是人性的昇華,人因理解而得以擺脫一己的局限,進而認識客觀世界,概念正是理解的根本。
  主觀是人性的特質,人出生後只有感官感覺,在成長過程中,感覺凝聚一己,只能藉主觀認識外界。漸漸地,在環境影響下,人不斷地調整主觀認知,只有在理解到自己只是客觀的一部分,人才開始具備了社會人的存在價值。
  這些客觀的內涵,實為概念之基因,係人類認知之精華。基因傳遞於主、客之間,訊息溝通在人思及大自然之上,人類始稱萬物之靈。

二、應用方法

  底層基礎是漢字基因,而漢字基因又是概念的根本,所以,概念的應用,就是漢文化工程操控的方法。
  「文化」是文字化育,一個民族的人民,成長在世世代代留傳的環境中,不斷地陶冶,形成了獨特的語言、文字。人類生而無知,但在一代一代的語言、文字化育下,逐漸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主宰了社會人的思想、行為,而成為個性的一部分。
  漢字是漢民族的生活結晶,代表數千年、無數先民思維的成果,人們使用著漢字,吸吮著先民的智慧,但卻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近世紀國力戢喪,國魂幾亡。在這個關頭,漢字基因問世,文化工程始微露曙光,
  從人類自叢林中現身以來,在人性導向下,才會有社會文明的成就。不幸的是,時間流逝了,許多文明都湮沒在荒煙蔓草之中。雖然世上還有其他的記事文字存在,但那些只是「聲符」的記錄,其源流及發展的事跡都已隨風而去。
  漢字是唯一的例外,當今科學發達,人智甫開。資訊時代到臨,「自然實驗室」中的文化訊息正是最有價值的人性經歷。然而,如同木筏輕舟,西方的拼音文字只是一些聲音符號,內容有限,用得方便,但要想借之瞭解人性,何異緣木求魚?再看漢字,千百年來撼之難動,其中諸寶雜陳,只是外表不彰罷了。

  應用概念不僅是口說漢語、手寫漢字而已,重要的是應充分利用基因的內涵,將由遠古至今日,人類承襲自然的精粹與文化思想發揚光大。漢字雖是漢民族的文字,大自然卻是全人類的共主,要談文化工程,理應放眼整體。

三、實用系統

  所謂實用系統,是指符合社會條件、人類需求的應用方案。且不論當今社會狀況,人有老幼男女、智愚巧拙,在漢字基因的應用,必須滿足每一個人類個體,方可謂之文字化育,方才是實用的文化工程。
  這種工程有前提,基於人性特徵,未必人人能掌握文字、但人人都能接受圖形。漢字的優點在此,漢字基因的價值亦然,所以將漢字基因與圖形靈活地轉換,令圖形等同基因、基因也就是圖形。果如此,漢字雖是基礎,但在圖形的介面下,人人都能應用。
  在寫作本文之前,作者已經了大量的測試,先將各種功能假設是概念的基因,再用電腦軟硬件加以測試。成功地將文字化為圖形,同時也能將圖形還原成為文字概念,根據這些因素,人人可以達到理解認知的目的。

  同時,在求證過程中,曾設定以滿足一個普通人(小學程度)的認知水準為最低條件。其中有反應速度、記憶容量以及理解程度三種指標。反應速度越快越好;記憶容量越小越好;而理解程度越高越好。
  此中以字義理解一項疑念較大,因為字義的應用無垠無涯,而人的智力有限。如果不能以有限表達無限,則將失去理解的意義;再若理解的深度增減,也應有一定的分際。為此,作者在《辭海》中,選定7000個有意義(不考慮地名、山名及事物名稱用字)的字,每字採用32位元的「倉頡內碼」,且各賦與「體用因果」四鍵、各8位元的結構定義。故相當於每字佔64位元(即8字元),因此,概念結構共佔56KB。
  在圖形上係以三維動畫為標的,先後設計了古今真人、景物、道具、服飾等圖形庫,常識、人名、地名、稱謂資料庫,並製作了大量可攝製之電影劇本(公開在「開放文學」網站上),供「圖文系統」應用。
  今系統已設計完成,使用者只要輸入文字,即可得到三維動畫。下一步,是圖形辨識,當系統「看」到圖象,即刻轉換為文字、語言輸出。
  目前「圖文系統」已經公開,是非真假不辯自明,歡迎一試。

  註:沈紅蓮女士設計的「漢字理解系統」,80*組合語言、資料及程式約佔218KB。
  下一步,是漢字自然語言,目前正在設計語音輸出入介面。
 第四節 實際應用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