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三節 易理邏輯
第三節 易理邏輯

  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兒童階段,在那時,凡是「大人」說的,兒童無不奉為經典!當然,如果長大了的兒童失去了「反思」能力,只是從小變成了老,經典還是經典!人一定要遇到困難、挫折,才有機會「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經典」!須知,西方的二、三百年的輝煌算不了什麼,等到把幾個世紀搜括的財富都耗光了,志窮氣短,經典一定從東邊出來的!
  生命之責在於傳種,傳種之機制在於生理,生理支配所有感知,直到死而後止。然而,宇宙持續進化,億萬年來,任一物種生命之承襲都無法達到能量最佳的效能。五億年前地球表面的「細胞海洋」蛻變為多細胞生命;五千萬年前體積龐大的恐龍王國也難以為繼;於是,哺乳類應運而生,於五百萬年前走出保護的叢林,面臨生存挑戰。
  由於生命之外有了生存的選擇,生命體已不再只是單純的「物種承襲」,感官的功能也進化成為選擇的原始。進一步,「工具」也有了「生命」,五十萬年前的石器時代以降,直到五千年前的人類文明建立,人在「物種延續」與「文明發展」間激盪。於斯,開啟了中國人認知的「天人之戰」,生命的需求與生存的認知成為人生河流的兩個彼岸。
  中國的道家視之為「自然」,故一任自然;儒家則順從孔老夫子之言:「食色性也」,範之禮儀;法家認為,人性為行為之根,規定法則以對;印度的釋迦牟尼則強調世事空虛無常,因果相隨。唯有西方的基督耶穌,認定「性」是原罪,人難免於「犯罪」,所以人必須相信「造物主」,在「犯罪」後再尋求主的原宥,最終審判始能得救。
  冰山雖浮在水面上,但水下的冰體卻佔絕大部份。即令人類文明昌盛,但因冰山效應,智者究竟屬於少數。而且,對於這種人生最基本的問題,人人都會面臨,但絕非人人皆有答案。人間世事就在這種人人皆知、而人人無知的現實下,不論帝王將相、賢戾智愚,在「人性」的驅使下,無時無刻不上演精彩絕倫的「天人交戰」戲碼!

  數千年前,定居在黃土高原上的炎黃世胄,於農牧漁樵之餘,仰究天文、俯察地理,發現大自然中隱藏著一些慎密而微妙的信息。智者伏羲氏將各自然現象歸納成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後來演進成為《易經》。八卦只是自然界變化的八種象徵,透過概念表象直通宇宙本體,完美地闡述了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
  八是一個平凡的數字,但卻具有非常不平凡的性質,於數學上,它是二進位的代表、等於二的三次方值;形象上則為四組直徑切割圓的八個方位;意義上它有對稱、互比、循環的特徵;象徵上代表了陰陽、動靜、虛實。由於「八」的完美性,中國人沈醉了數千年,從八卦到《易經》,代代將之奉為瑰寶。
  二進位數學到十七世紀才被萊布尼茲發現,但中國的讖緯家卻以「數系」方式應用在時空係數上,成為星象、預測、風水、陽宅的利器。所幸中國人重視形象,認為數系是大自然的介面,將之發展為文字,便有了象形漢字;如果當年就把數系看做數學,以功效來說,數學必然會導入現實生活,中華文明早就改弦易轍了。
  人是主觀動物,初生時一無所知,端靠經驗學習,逐步成長。宇宙進化的動力稱為炁能(無火之能),生命的進化則是為了生存,發展到人類,大腦逐漸發達。生存是日復一日的過程,生存解決了,人類才對未知事物感到新奇,進而思考、觀察。
  易理最重要的價值是在主觀認知上,人類必須透過主觀才能認識客觀,最後,待客觀確定了,才有宇宙真實。雖然人人主觀,但無客觀主觀亦無存;主觀有待溝通,客觀必須證實,其間之介面即係易理。易理深不可測,須投注以畢生精力,或能窺豹一斑。一般人或不得其門而入、或略識一二即用之揚湯止沸,最後必落入世俗穿鑿之巢舀。
  實際上,易理是宇宙進化必然的成就,更是炁能由物質發展為人類精神的橋樑。人智由無到有、由愚而智,千年萬載不斷地積累,經過無數世代、聖賢巨擘們孜孜的探尋,從而從精神能量層層通達宇宙核心的不二法門。

一、易經

 《易經》是一本奇書,對中華文化影響之深,可以說無與倫比。《易經》之根本道理稱為「易理」,是以二分法、分層界定各種觀念的原則。這種分類法最宜於簡化觀念,但在電腦未發現前,認識其真正價值的人不多。
  漢字與八卦同源於「易理」,前者是中國人思維的載具,後者則流行於民間,成為一種「術數」。有一本研究丹汞的《易經參同契》,在十三世紀時,經阿拉伯人傳至歐洲,被一些宗教的苦修士視若瑰寶,導致後來「化學」的產生。
  在智慧未興之前,人類沒有「判斷根據」,因而非常「迷信權威」。所謂「迷信」,是指未經自己親身體驗證明之事物,只因某種原因,便深信不疑者。當有人不懂《易經》,認為是種迷信,就有人「迷信易經是迷信」!
  本文並非要證明什麼,信與不信原本主觀,得失寸心知,無須勉強。在此只為解說古人思維周密,數千年前定義八卦,設以象徵,隱約中有大義焉。迨至本人整理概念基因,無意中與八卦比較,兩者竟然不謀而合,是巧合歟?是卓見乎?
  
二、兩儀四象

  太極分兩儀,既分,得陰靜、本體、客觀之0,以及陽動、末用、主觀之1。兩者非此即彼,但又互為表裡,循環生息。
  兩儀再分四象,客觀為觀者所及,及於靜態本體,有具象之「體、形、質、量、色、位、能、價」等因子,可供辨識、應用。更有抽象之「象、數、性、徵、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以供認知。
  主觀為觀者所受,受於動態認識,亦為事物之用,如「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進而為反應,是認識之用如「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屬於主觀之行為。
  四象分為八卦:坤、震、坎、兌、艮、離、巽、乾,<易經說卦傳>第十一章述及各卦象徵,經整理後,下表左半係原定義,右半則為作者增修:



三、八卦與八類
    
再以「八卦」與概念分類之「八類」一一比較(0為陰,1為陽),可見兩者不謀而合:



四、二分法則:

  大自然是有序的,但人的感官有限,所見不全,以有限衡量無盡,便成混沌。
  西方近年興起一種理論,稱為混沌( Chaos),原為一種氣象無法預測的謔談,在兩位數學家李天岩和約克的論文《週期三意味著混沌》中,指出如果一個系統出現了「週期3」的現象,系統就會出現任何正整數的週期,而趨向混沌。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連續函數有三個週期,這個函數的行為就將會十分奇特。在易理的二分法上,由一元分為兩儀為第一個周期,兩儀分為四象可視為第二個周期,四象分為八卦則是週期三。易經分到此處為止,歷代研究易經的大德不在少數,但是卻未見任何人再分下去。
  當作者作概念分類時,立場好分、現象現成、認知也水到渠成,只是到了類別,不論怎麼努力,就是無法「對等二分」,於是只好四分了。
  果真是週期三化為混沌?為什麼?莊子內篇: 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三個帝王就成渾沌!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俗話說:「事不過三」,為什麼「三」這麼難過?我你他只有三位、空間三維為限、時間也是過去現在將來、三角形最穩定、三位一體最完美,都是三!

  實際上,三是數序中結構的代表,人類歸納客觀事物,發現一為整體、全部、原始,易經便有了「一元既始」的認知。再追究下去,人對大自然的認知,一律來自感覺的對比。對比是相對的,而且感官刺激性質不一,故只得採用兩種象徵,於是陰陽頓分。更進一步,深究下去又得到三才結構的觀念,正如老子之三生萬物,再下去,便是無止無盡的事物了!
  因此,舉凡採用「易經分類」,到了第三層就此為止,再也無法二分了!伏羲的八卦如斯,混沌的週期三如斯,作者的概念分類也只能分到八類。
  宇宙係一「炁能」慣性系統,凡系統、在客觀皆可視為不受任何外力的「剛體」。炁能有變化不止之性質,變化由簡而繁,自基層進為高層,有其必然的規律。茲假定初始之基層系統為「量」,各「量」全同。在炁能變化下,「量」之數無盡增加,但其「量」仍為「量」,層次依然,系統外觀也無絲毫改變。
  於炁能系統而言,系統尚有層次,變化至一定程度,層次已變,可稱為「質」,是為「量變而質變」。質之產生,是「數量」變多所導致的系統性質,也就是說層次定義不同。由於層次不同,對系統內部也有了不同的性質,這樣的量變、質變便形成系統結構。

  大自然本質如此,人類文明不斷進步,只表示認知深度成比例增加而已。由初始之隨機而知,到漸漸混沌得知,即永遠無法確定已知,人類知識向前偏移,但仍是宇宙的子系統。

  顯然,二分法則有其規律,如下:

1,人乃宇宙之子系統,無從理解宇宙之運作。
2,舉凡以「非甲既乙」之二分法分類,甲乙之定義必須明確。
3,二分法之連續系列不可能超過第三層。
 第三節 易理邏輯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