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感覺基因
第二節 感覺基因
釋文:
「感」-同上
「覺」-字身:臼爻冂,「學」字之首,待學也,蒙也。字首:見,見到。
*見到自己蒙昧之處,感受到,意識到。
定義:生命體對能量變化的測知。
釋文:
「感」-字身:咸,同也。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
*人同此心,有相同之認知。
「官」-字首:宀,屋下。字身:「眾」之古字,治眾意。
*屋下治眾者,亦司一定職責者。
定義:生命體藉以偵測外界能量變化之器官。
漢字基因之認知建立在感覺上,感覺也有基因,可以與電腦感應一一啣接。下文即針對前文漢字基因的特性,對人類的感覺系統略加說明(本文與生理無直接關聯,且略去嗅覺、味覺與觸覺等部分)。
感官以性質可概分三類:一供輸入,如視、聽、味、嗅、觸覺等;一供貯存,是大腦皮質層之意覺;另一種供作內感,即心臟之受覺及直覺。
以人對感官的應用條件來看,可分意識可以控制及完全被動的兩類。視覺及意覺屬於前者,有主觀的選擇性,因人在面臨重大抉擇時,要集中注意力,就必須能對之加以控制,其餘的感覺概受環境及經驗記憶支配。
本工程僅討論視訊及音訊與漢字之關係(其餘請見拙著《智慧學》):
一、視覺:
釋文:
「視」-字身:示,天垂象以告知。字首:見,得視。
*示之以見,引申為意志行為。
「覺」-同前。
定義:一系統對可見光之感覺。
視覺器官為「眼」,所得刺激為「光影」。人眼可測動靜、光源、色彩,於確定「體」後,並可分辨物體的性質及位置等。
視訊辨識是先依光訊的變化求知對象的動靜;再藉彩及明暗,確定物體邊沿,從而認識到物體的形狀、面積、體積、容積、數量等特性;並根據光影、對及輝度,辨識物體表裡、性質、空間位置、環境關係等;視覺角度則提供方向、視角、平衡等關係;兩者之焦距可判斷對象之距離及大小。
視覺以遠距偵測為主,輸入信息佔全部感覺的八成以上。視覺與意識相聯,當視訊過強時,會干擾意識的運作;若全無視訊,則人容易進入睡眠狀態。所以人必須控制視覺,也正因如此,經常可以由他人眼中,觀察到對方的各種心理狀態。
視訊感受效率極高,大腦後半部的視丘,佔皮質層約四分之一的容量。而且又與各感覺區直接溝通,是資料貯存效率最高的一種。例如視覺與概念認知經驗相結合,尖、利的形狀,快、猛的狀態,大、重的體積,粗、糙的表面,堅、硬結構等具傷害的特性,會令人產生本能「畏懼」的感受。相反的,圓、鈍,慢、緩,小、巧,光、潤,柔、軟等視覺性質,則令人覺得可親,願意接近。
因此,在人類的應用經驗中,效率最高、最理想的方式,是以「圖訊」為索引,直接調動經驗記憶。漢字是圖訊的一種,未來當高效率時代到臨時,世界文字將必為公認的圖訊形式所取代。
辨識基因:
1,光影:用灰度查相鄰比值,凡物體受光,邊沿光影必有變化。
2,體沿:自然體自然形,人造物幾何形。
3,位置:視線有消逝線,可依線求出五區,各區物體不同。
4,常識:各物建表,可查。
三、聽覺:
釋文:
「聽」-字首:耳壬,任耳也。字身:十目一心,目觀心受也。
*任耳接受聲音,用心求知,從也。
「覺」-同前。
定義:一系統對聲波的感覺。
在突然的環境變化中,被動的感覺器官經常是生存的保障。當環境中有影響安全的能量變化發生時,必然會有動靜,因而產生聲波。此時,若人之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物上,這些動靜便由聽覺加以捕捉。
聽覺是被動的,不受人的意識控制,故隨時皆在待命中。由聲波的音量可知變源能量之強弱、遠近、安危狀況;音形釐定類別,如為人聲,能認識發聲者之情緒、態度與所表達之概念等;音頻得以分辨發聲性質;音色則供特徵認識;間歇及重複的節奏,可提供發聲體的數量、體積、動態、性狀等訊息。
聽覺也是感性的,在動物界其主要的功能是為了覓偶、維護領域,與情緒有直接關係。到了人類,又由情緒發展出溝通的功能,從而有了語言。
聽覺基因有:音頻、音量、音域、音相,市上成品極夥。
四、意覺:
釋文:
「意」-字身:音,聲響。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
*心上之音,念也,受到動靜的影響,人所關注之狀況。
「覺」-同前。
定義:一系統對事物體用因果的感覺。
釋文:
「思」-字身:田,可耕種的土地。字首:心,內感器官,有情緒及認知。
*耕耘於心,用大腦想。
「維」-字首:糸,繩索。字身:隹,群集,聚。
*聚之繩,貫通網絡的總繩。
定義:各種經過大腦、如同網絡總綱的頭緒。
上述垂直思維之資料,凡橫向所列,盡皆「象、相」,而縱向所示,則為「層次」。層次計有三類,各三層)。
思維是人類大腦最重要的功能,藉著記憶中網絡般的介面,逐一與感官所傳達的信息連接起來。網絡是一種縱橫交連在某一系統間、可以通達各個介面的複雜結構。人類在長久進化過程中,學會了以某一個獨特的符號代替某一區段網絡,以之與他人溝通。而代表這種概略區段的符號,就被稱為「概念」(如「城市」相當於人口、交通匯聚的概念)。
概念係指概略的念頭,是人將繁複的經驗,用概括簡略的表達方式,以便於與他人溝通者。每一個人都生存在獨一的時空中,在變化無窮的環境刺激下,個人經驗之排列組合機率,完全沒有與他人重複的可能。
因此,最理想的,能解決人類各種問題的方案,便是用概念設計出一種協助人類思維的工具。
由於電子技術的進步,顯然可以在微電腦現有的結構上,重新規劃,設計出一種完全符合人性的擬人電腦。
當意識具備事物完整的認知後(所謂完整只是一種比較觀念,人生永無完整之時),人的腦神經中,必然會因為生化電流的變化,游走在概念網絡之中,而引發一些類似原發刺激的感受。這種感受如果沒有巨大的利害衝突,電流將維持不變,若長期如此,即習以為常。唯有在極端的利害衝突下,人才會激發一種動力,力求控制大腦中的電流走向。這種控制大腦電流走向的過程,就是所謂「思維」。
思維的基因之一是概念資訊,思維可視作車輛行經某一地下交通網絡的認知,只有當車輛靠站時,透過對站牌的認知,始對行程有所認知。車站站牌就是概念,所代表的是該站的全部內涵,也就是思維與整個環境的指標。
因此,任何概念都不可能確,也不應該精確。就如同一個車站,除了行政區域的界定,以及個人對該區事物的經驗外,無人能根據站名得到一致的認知。
是以,思維的基因之二是網絡關係,任一車站必存在與其他車站的相互關係。要瞭解北京,就必須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地緣形式、人文情況與歷史沿革等。這些天時、地理與人文的變化,正是「網絡」需要通達的因素。
第二節 感覺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