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七章 境界
第一節 探索
第二節 自省
第三節 奉獻
第四節 幽默
第七章 境界
佛在華山會上,千人皆俱,
佛拈花微笑,唯金色頭陀摩
訶尊者,會心微笑,
佛立將無上大法及「衣缽」傳之。
---------------
人生在世,大多數都是懵懵懂懂地生活著,充其量與動物稍有分別,談不到任何境界。有些人則孜孜不倦地追求著某一種目的,不論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及成就如何,也不論其學問、知識的高低,卻都與境界無關。
【人類生理感官所不能接觸到的一種領域,是為境界】
人類對外界的認知,都經由感官而來。所以,絶大部份人除了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實質性」事物以外,很少能意識到所謂實質性的事物尚具有「抽象」的必然因素。
這些抽象的必然因素,包括各種事物的因、果關係;對當前社會的現況的影響;超越自我利、害、得、失的價值觀;以及本存於宇宙中的體、用真象。
正因為生理感官不具有「抽象感知」的功能,所以不可能接觸到前述的「抽象因素」。然而人有意識,意識是人類跨越實質世界與抽象感知的橋樑,能夠接觸到生理感官不能企及的這片領域,因此而產生了超越物表的人類思想、文明。
再平凡的人,多多少少都還具有某方面的「境界」。事實上,境界只有領域的分別及高低、深淺的差異。問題是,一般人對境界沒有明確的認知,經常徘徊在邊界附近,卻不得其門而入。對於這種人,我們只好假定他沒有境界,以示有別。
人必須先意識到境界的存在,然後刻意去追尋,至於各人能到達什麼地步,則完全看努力的情況而定。也就是説,境界與個人的聰明才智無關,與先天的條件無關,只要肯追求,就能得到。
境界是一種純屬主觀的、意識貫注的狀態,原本與他人無關。但是在客觀的角度,境界卻是人行為談吐的表現,凡是具有這類表現的人,都會有一種不同於平凡人的「氣質」。具有類似之境界的人,彼此之間會產生微妙無比的「共鳴」,古人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這種境界。
換一個角度來看,境界可以説是一個人自覺後,為了淨化自己本存的「人性」,昇華為更高層次的、超越人性的一種「通性」。人類所以能進化到今天,就是因為有少數人的自覺,由自覺而能為人類社會而奉獻,一步一步、一點一滴地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人類終於得以超然於生理的支配,堂堂皇皇進入另一度時空。
要達到這種境界,第一個自覺應該是放棄「自我利益」,第二則是充實自己,最後要能服務他人。因為「自我」是將大自然真實隔絶在個體之外,而追求生存的機構。當人人都只顧自己的生存利益時,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就難以解決,以致於威脅到整體。是以,有人覺悟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就會從「大我」的角度,以衡量人與人應該如何相處,這就是境界之始。
具有了這種境界,應知解決問題需要能力,能力必須刻苦自勵地學習、鍛練,並在學習中不斷探求真理,再反省、再探求,直到形成了堅決的意願,將「小我」化為「大我」。
境界有兩大類,一為絶對境界,是一種完全超越本體、無我、無人、無是、無非,限於唯心的精神狀態。這是純主觀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外人難以領會,在此不擬討論。另一種則為相對的,是客觀行為的表現,有衡量的標準,有比較的條件。
相對境界也可以用形容詞加以描述,有「大、小」之別,「高、低」之分,以及「深、淺」的蠡測。
境界的大小,端視所知所思涵蓋的範圍而定。舉凡對某一單純的感受和思想,如文學、音樂、藝術等,或局限在某一知性領域,不論電訊、生物、機械等,其境界範圍皆小。反之,對社會、人類、宇宙,以及生態、哲學、宗教等思想,其境界範圍則較大。
境界的高、低則是指「自我」之價值觀而言。「小我」僅及於一己、及利益所繫的人、事、物等,其境界低;「大我」則及於社會、國家、人類、宇宙,境界較高。境界低者,只能顧及目前的、或一時的價值;境界高則著眼於長期的、甚至永恒的利益。小我祇存在於一時,唯有人類整體的利益,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考驗,故其境界必高。
境界的深淺則涉及個人的學養、程度,境界深者,往往想得多、層次深遠、考慮週詳、有全面的認識;境界淺者,就像浮雲一般,僅有一點浮泛的淺見,點到為止。
不幸的是,人繼承了生物的本能,過於依賴視覺及其他感覺所提供的訊息,因而經常只「看到」現實的表象。更因為現實能滿足感官的需求,在利益的誘惑下,一般人無法抗拒,樂於沉淪慾海。這是多數人不曾涉獵境界,難以領會人在精神世界中,能夠超越現實,且更為滿足的基本原因。
實際上,人如有了境界,更能領會利益的真相,從而獲得更大、更長遠的利益。當然,當一個人的境界既大、且高、而又深,其對利益的定義,則與宇宙一脈相通,絶非一般常人所能想像,可以説接近「真理」了。
境界的追尋可以由探求開始,次而自省,當有了初步的境界後,再持以奉獻的精神,用幽默的態度,不執著,不掛罣,進取、學習,順遂自然,以迄「天、人」渾為一體。
第一節 探索
一株嫩苗從地下悄悄探出頭來,
它舉起了綠色的小手,撫摸著溫煦的陽光,
不久,它將漸漸成長,直聳藍天。
-------------------
探求是種「動機」,植物的種子若沒有這種動機,則將永遠困在外殼中,不能萌芽;一隻成長後的幼鳥,不嚐試著振動翅膀,則無法飛上青雲。人也不例外,在「機體」上,人是動物之一種,生命力就是「探求」的原始動機。然而,人與動物究竟有所區別,除了生存的動機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動機呢?
人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可是,什麼是「存在」?
人能意識到時空的存在,可是,什麼是「時空」?
人能意識到事物的變化,可是,為什麼會有變化?
人能意識到事物有利弊,可是,為什麼會有利弊?
然而人卻不能意識到,人的存在,在已知的時間之前,以及在未來的時間之後,人是否仍然存在?又能存在於哪裏?
人更無法意識到,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在宇宙整體的結構中,又有何種因果,該如何自處。
且不論人們是否想過上述這些問題,事實上這些問題一直存在著,對人類的「大我」來説,其重要性遠比今天的工作,明天的成就要高得多。
只要人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就是「探求」的第一步,也可以稱之為「覺」。如果探求到任何答案,則稱之為「悟」。
只有具備「探求」動機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能領悟到宇宙間的至理真相。
常有人抱怨得不到「有利」的機會,或者是沒有理想的環境,以致於自己一事無成。這種説法不過是推諉之詞,對一個沒有探求動機的人,不論在多理想的環境中,不論機會多好,這種人充其量只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隨波逐流而已。
但是,一旦人有了探求的動機,萬事萬物、一舉一動無處不是充滿挑戰性的「原始信息」。知識是由經驗中累積得來,今天的知識,實際上都是人類過去的經驗。然而,時代在變,觀念在變,知識也有必要隨著變化而修正之。
知識的修正與進化的觀念異途同歸,所謂進化,不過是生物體因應時、空變化的結果;知識的修正則是人對環境變化認知的結果。人在時代進化過程中,如果不能掌握先機,只知「有樣學樣」,結果一定是瞠乎人後。唯有具有探求的動機,對現實中的變化因素,不斷地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得到符合時代的正確認識。
「學習」與「探求」無關,在學習中,不見得有探求的動機,也就是説,這種學習不過是類似「填鴨」的行為,只為了加重「菜鴨」的體重,以便多得一些利潤罷了。
「探求」則需要「學習」,這種學習在探求的動機下,有了明確的目標與方向,在判斷與選擇時有原則可循。如果是探求「真」,就要與客觀現實相印証,務求摒除主觀偏見;若探求的是「善」,必須對社會現況及人性需求有充份的瞭解,才能分辨出是非、善惡,絶不可憑著一己的好惡,斷章取義;「美」則待同一境界中人的共鳴,否則只能算是「孤芳自賞」,至於境界不同,對「美」的認知迥異,那就南轅北轍,各説各話了。
換一個角度看,「真」是「理性」的最後依歸,完全建立在「知識」層次上,對境界而言,每個人有「深」有「淺」;「善」兼具「感性」與「理性」,是基於生命之生存的「利、害」關係,探求者在境界的「範圍」上,有「廣大、狹小」之別;「美」則完全屬於「感性」,每一個「我」,端視其立場而定。僅僅為了探求「小我」的感受,其境界則「低」,反之則「高」。
第二節 自省
求道有三個階段,
最先: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再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得道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
基於宇宙大環境的變化,大自然設計出了一種可變的「軟體」結構,使之能夠自行嚐試、調整、適應的策略,成功地生存下來。
這就是人類,人的大腦則是可變的「軟體」,除了「生理硬體」的本能外,人的行為都受著這個軟體適應模式所控制。同時,即使是人的「硬體」控制系統,也建立在這種「軟體結構」上。舉凡人的記憶、反應,都需要不斷的調整、適應,以免因為「固化」而失去應變的能力。
人處身在這瞬息多變的環境中,為了成功的生存,「嚐試錯誤」是唯一有效的手段。發現了錯誤,則再行調整,調整之後,繼續嚐試,一直到能夠適應了,形成一種「模式」,記憶在經驗中,並據之以對下一次的事件作出快速的反應。
人不可能「無錯」,也不應該要求人不犯錯。只是,有人一錯再錯,始終無從調整,難以適應變局;也有人在一次錯誤中,立刻領悟到適應之道,而且觸類旁通,推及其他各種近似的情況。所以,一個人錯誤的多少,只能算是應變能力的高低而已。
這種應變能力可以由學習及訓練獲得,就是「反省、自思」。反省顧名思義,是反諸自我的行為,明察正確及錯誤的因果。反省不僅是找到錯誤就罷了,還要追詢正確的原因。唯有徹底認知正確和錯誤的原由,並將這種認知牢牢地嵌入經驗記憶中,使成為直覺反應,才能隨時隨地發揮其功能。
反省不僅是為了「是、非」的認知,還有一層更重要的作用。對於正在探求過程中、或已經具有境界的人,經常需要求証「小我」與「大我」的關係,求証的有效方法實際上就是透過反省。
比如説,有人不幸犯了錯誤,對沒有境界的人來説,這種錯誤是難以原諒的。因為沒有境界的人,很少反省自思,很難理解人性的本質、與環境的變遷間,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但有了境界則能透過對自我的反思,體認到人性的真相,從而憐憫別人的不幸,原諒別人的錯誤。所謂「人溺己溺,人飢己飢」,這種推己及人的襟懷,完全是基於反思之後,設身處地,把小我擴展向大我,必然產生的認識。
除了上述的情操外,反省也是整理自我認知的一種方法。每一個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吸收外界的各種訊息,如果不經常加以整理,時間一久,便堆積如山,不是漸漸遺忘了,就是沖淡了當時的感受。生命的歲月不斷流逝,人卻駐留不前,豈止只是一種遺憾而已?
第三節 奉獻
一池死水充其量只能養些蚊蚋,
山泉卻汨汨不斷,由溪成河,
最後匯聚為海,無數生命孕育其中,
猗歟盛哉!
----------------
人的意識是因一大「因緣」而產生,這個因緣,便是在時、空的座標結構上,有了能夠捕捉流經該座標的各種訊息的「機構」。
在佛家的理論上,人本來「自性空明」,與宇宙萬物渾然一體,若有以名之,即名為「佛」。然而空明的自性在受到了各種外來訊息的沾染後,「自性即迷」,人遂受制於到感官,而淪為外界剌激的奴隸。七情六慾、生老病死,痛苦煩惱如同附骨之蛆,驅之不去,人世頓成無邊地獄,令人難以自拔。
對於不甘沉淪的人,為了探求人世真相,必須深入瞭解,不畏艱苦,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經過各種磨煉、挫折,再經不斷的反省、自思,認清了小我與大我的關係,終有一天,會突然憬悟:『原來如此!』。
於是,人的覺悟又在這一「因緣」下產生,基於「共通性」,時空座標由一點擴到無限,「小我」昇華到「大我」;基於環境及遭遇的「相異性」,座標位置分割為無限,「大我」化為億億萬萬,形成無數個「小我」。
覺悟的人,都具有一個相同的信念,就是「化眾迷為眾覺」,將自我的智慧、精力,「奉獻」給大眾。當人人都能覺悟的時候,世界上的各種困苦、煩擾,即將無影無蹤。
這種奉獻精神,當然不僅限於宗教的覺悟。有的人出於前述反省後的認知;有人則基於一時的義憤;有人著眼於政治制度、社會及國家的環境;也有從理想出發,憧憬於未來。
不論如何,這種奉獻的人,必須先做到「忘我」,或是刻意地忽略自我的利益,以求達到「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境地。
然而,在佛家的理論上,人人都有可能覺悟。因為「七情六慾、生老病死」是人人都無法避免的,所以都要由自覺而解脱。在政治上卻不然,人之所以產生「政治的覺悟」,是因為受到某一種政體或某一政權的迫害。一旦這種政體或政權被推翻,迫害的因素消失,既不能再「覺」,當然無所「悟」,也就無「奉獻」的動機。
換句話説,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一種「治療」社會問題的藥方,政體是醫院,政治家則是治病的醫師。如果病人極多,醫師必須有奉獻的精神,否則難以為繼。萬一沒有病人,或病人很少,則醫師只要能夠盡責就夠了。
在這種情形下,奉獻只是一句「口號」,醫師不可能、也不應該抱著奉獻精神,強迫沒有病的人去吃藥。
同理,當國家安定和諧,社會富足繁榮之際,沒有任何問題,又何必去製造問題呢?莊子説得好「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藥吃多了,即使是補藥,也會使人發狂的。
所以我認為,「奉獻」精神比較適用於宗教覺悟。
第四節 幽默
女伶向某文豪求婚:若我們生個女兒,
會有你的頭腦,我的面貌。
文豪答道:萬一是妳的頭腦,我的面貌呢?
-------------------
幽默是用反常的方式,以與他人溝通。其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有能領會幽默的對象,否則不能成立。
幽默雖是一種境界,但卻自成一格,其境界由最粗俗的笑謔,到令人會心的領悟,其間很難加以細細分析,但是卻又有著明確的差異。當幽默感達到了最高境界時,可以説是人與人之間,意識合而為一、智慧達到極致的表現。
在低俗的笑謔中,人所表達的,只是將一些反常的事件,模棱兩可的情景,以及難以告人的尷尬狀況,在不傷害參與者的條件下,增加生活的變化性,以供取樂。
因為,日常生活中,各種事態過於正常,缺少變化。如果有變化發生,也必然涉及個人的利害,隨時要作妥善的處理。所以,唯有在不妨害到自我利益的原則下,事物的變化才會受到人性的歡迎。
比如説,當人提到某一件事,如果人們非常熟悉,則不會引起注意。但若完全不知,則又要費心勞神,對一般人來説,學習新事物是種心理負擔,自然而然加以排拒。
對約略知道的事情,人們興趣最大,每個人都願意參與,甚至可以表達一些意見,略示自我成就。因此,當話題打開,人人都會注精匯神,等待下文。此時,當聽到的消息,完全是自己所想像不到的情況,則必然有下列可能的反應:
1,利害關係的情況嚴重:緊張、驚訝。
2,無利害關係,情況新穎特殊:奇異。
3,無利害關係,情況一反常態:有趣。
4,無利害關係,自己未曾想到:靦腆。
在後面三種情況,因無利害關係,心情輕鬆,話題又有變化,變化結果則超出自己想像之外,在心情上先是略微一頓,尚不知應作何種反應,立時又領悟過來。這時生理受到心理的刺激,先發出些微的「腎上腺素」,以便應付各種「意外」的情況,繼而心情突然變得輕鬆,又發出「抑制激素」,於是因腎上腺素的氧債需要,自主神經使横隔膜壓迫肺部,大量吸入空氣,轉而抑制激素又加以放鬆,如此這般地在兩種力量激盪下,就產生了哈哈大笑的動作。同時在笑的當兒,眼前的情景更不同凡嚮,更增加了趣味。
我們所以認為這種幽默是一種粗俗的境界,是因為任何能引起哈哈大笑的話題或事件,必然不可能引起心靈的共鳴。其理由甚明,所謂心靈的共鳴,需要經過思考的過程,任何一種具有深意,令人盪氣迴腸、尋思不已之主題,必須意識全神貫注,即使生理上提供了笑的條件,也因感覺閥的提高,能有一點微笑,已經夠分神了。
所以境界較高的幽默,那種欣慰是「滴滴寸心知」,尤其是在心領神會之下,不是第三者,或是局外人所能略窺秘奧。兩個獨立的心靈,刹時合而為一,孤獨感消失了,猜疑心不存了,恐懼更自不在話下。不要説是幽默,即使在人與人的努力構通時,這種心情也是令人心神俱馳的。
第七章 境界
第一節 探索
第二節 自省
第三節 奉獻
第四節 幽默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