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六章 群眾意識
第一節 價值觀念
第二節 意識型態
第三節 附和認同
第四節 暴力動亂
第六章 群眾意識
一隻狗叫的時候,
可以仔細觀察其獨特的神態、形狀,
可是當一百隻狗同時狂吠,
只能聽到此起彼落的聲音。
----------------
「群」是一群,「眾」是很多的人,當很多的人聚集在一處,其整體行為與每一個體的行為表現完全不同。人的行為由人的意識所決定,群眾的行為則由「群眾意識」所左右。
【群眾是一個具有意識行為的機體,群眾雖然是由個人組成,但群眾意識卻與組成的個人的意識無關。】
群眾意識相當於從宏觀的立場上,觀察而得的人性共同徵象。也就是説,觀察的對象是一個社會,或一個團體,當一群人因某種理由聚集在一處時,絶不能用個人的意識去判斷該群體的行為。
正如同每一個氣體分子,其性質我們都有明確的認識,當無數的氣體分子組成空氣時,對於空氣所形成的各種現象,則不是個別分子的性質就可以説明。
當然,我們知道空氣的各種現象,不外乎能量、運動等因素所產生。但是一涉及「人」,問題就複雜得多,再涉及一群人,則非任何個人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了。
當一個人獨處時,在沒有緊迫的壓力下,雖面對著各種事件,尚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分析、判斷。比較具有理性,在沒有外界的干擾下,也容易維持冷靜的、正常的心態。
可是,當眾人群聚一處,每個人都有其主觀的意見,一旦有任何事件發生時,因為涉到的人多,考慮的因素也就相對的增加了,本來就很難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判斷。加上人人都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干涉別人的看法,這樣就形成思緒的混亂,一亂便緊張,從而激動、煩燥。
平時就沒有主見的人,這時更容易隨聲附和,把別人的意見當作自己的。尤其在眾人薈聚之時,嘈雜紛亂,情緒上更容易激動興奮,這時,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必然不加判斷,就大聲傳播,以補足自己主見不足的自卑心態。
至於主見多的人,平時就喜歡自我表現,在這種場合下,更是捕風捉影大肆發表未及深思的意見。於是,雜亂無序的群眾中,人性一旦受到激動,就會變成一群毫無理智的、盲目騷動的暴民。當一個消息由一處傳到另一處,經過各種主觀的歪曲,再傳到原處,業已面目全非。
這種行為是人性中「求變」的心理所致,在群眾中,有些人很容易抓住任何一種變化的因素,輕易地加以發揮、變化。於是,有機會掌握這個因素的個體,就認定自己與眾不同,且有所「成就」。
尤其是年輕人,判斷力尚未成熟,又希望有成就感,就會在群眾中「標新立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業廣告最善於利用一般人的這種心態,不斷地改變產品形象,以刺激買者的「虛榮」心,從中獲利。社會主義亦不能免俗,常策動一些群眾活動,以達到其目的。
在另一方面,由於人具有聯想及反應本能,很容易受到環境的感染。比如在一個肅穆或安定的環境裏,人的心境也相對的平靜下來,這也可以説是一種適應能力。換句話説,在同一的環境下,個人必須調整自我的表現,以符合整體的利益。
整體利益是一種「認同」的心理,正好是「求變」的另一面,當某種價值標準已經豎立以後,判斷力不夠者,只有遵循大眾認可的行為準則,以免發生不良的後果。
認同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有一種約束力量,否則,每個人所認同的,絶不會是同一價值觀念。因此,在群體社會上,所謂的倫理、道德、律法、制度等,實際上都是各種約束性的價值觀念。也就是説,遵守這種約束者,在該群體中,就具有某種存在的價值,人為了追求該價值,就必須認同之。
總結前述現象,群眾意識可分兩種型態,一是穩定的,一是變動的。穩定的群眾意識目標明確,方向一致,必然是有組織、有力量的團體在背後操縱。變動的群眾意識則是群烏合之眾,沒有目標和方向,或者是雖有目標但不能到參與群眾的共識者。
穩定的群眾意識,經常表現在一個宗教或政治等利益團體上,大家的利害一致,有著強而有力的領導及組織。在這種情況下,群眾的力量是累積性的,彼此間的關係是約束性的。因此,這個團體的凝聚力,與群眾之多寡成正比,故而穩定、團結。
變動的則不然,其根本因素在於,群眾之間沒有相同的目標,沒有強有力的約束性,每一個人都受到他人的影響,同時又以自我的主觀觀念影響他人。因此,其變動沒有固定旳原則和方向,有時候很容易受到少數有心人士的操縱。變化無常的群眾意識,經常會被群眾扭曲而失去控制,最後,總濱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民主制度就是一種群眾意識應用的實例,首先,在「人權、自由及法治」的價值觀念下,要得到群眾的認同。問題在此種制度,有沒有約束力量作為前提?對於具有知識、經濟力量者,他們怕失去既得利益,所以具有約束力量。而貧苦大眾,唯一的約束力量,是不能生存、生活,他們除非連生存都發生困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可能認同他們所無法想像的「人權、自由、法治」。
民主制度的精義就在人民自行立法,如果在一個知盲佔大多數的社會,別談立法,連要他們看懂法律都不容易。因此,少數人一定會根據自己的利益,來為多數人「立法」,結果必然是少數人利用「法律」,「治理」多數無知的貧苦大眾。
民主必須透過選舉的手段,由人民選擇政府官吏,這就是標準的群眾意識利用方式。在常識上説,一個人會不會唱戲,只有會唱戲的人可以評斷,至於看戲的人,經常「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聽不出唱功的。同理,一個人會不會治國,只有會治國者得以知之,絶非一般人民可以看得出來。
可是,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官吏必須民選。于是,候選人要先樹立自己的「形象」,而非自己的辦事能力,因為群眾看不見「辦事能力」。樹立形象唯一的方法,是利用群眾意識,讓群眾產生「認同」的心理。
如果是在一個人民高度知識化的社會裏,群眾常識丰富,有較高的判斷力,是一種「穩定」的狀態。相反地,如果在一個理性不夠的社會,每個人的需求、觀點都不相同,知識程度也不齊一,候選人最佳的手段,便是採用偏激的言論,煽動的態度,去激起群眾的情緒。這樣一來,民主制度便成為暴力、動亂的溫床。
此外,民主制度還需要新聞媒體的配合協助,否則候選人是無法在短短的時間中,給所有的選民留下其「精心塑造」的印象。
誰都知道,新聞事叢是一種「企業」,需要龐大的資金做後盾,其手段則在樹立影響力,以其影響力作為牟利的基礎。世界上沒有真正「公正」的人,所以絶對沒有「公正的新聞報導」。即使有少數有理想的記者,卻不見得遇到報社經營者的垂青。更何況,廣大的讀者,其所喜愛的新聞,絶不是天天經驗到的枯燥無味的真實現象,而是經過「技術性調整」後的加工品。
在這種現實的社會上,只有嘩眾取寵、突出矛盾、製造趣味,而且是讀者所能理解的趣味的「新聞」,才能吸引群眾的注意力。因此,在一個知識低落的社會上,「新聞自由」的結果,必然是色情、暴力的渲染,對立、衝突的挑撥,導致是非不清,真相不明,最後真正的受害者將是整個社會群體。
第一節 價值觀念
孩子要糖不要黄金,商人要錢甚於性命;
貧窮的國家,需要安定發展,
只有富裕的社會,才談得上民主自由。
------------------
價值觀念是人類給自己創造的一種「奮鬥動機」,科學家們曾給許多動物,做了很多的試驗,發覺在沒有「動機」下,任何動物的積極性都無法激起。
人也不能例外,唯一不同的,一般動物,只有一個動機,就是「食物」。人卻除了食物之外,還可能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動機。不僅如此,人的動機經常是變動的,因人、因時空而異。
其基本原因,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價值觀念」在作祟。如果全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則這個人與一般動物的動機一定相同。因為動物雖然很多,而彼此之間,沒有「意識溝通」的能力,所以雖有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個體,卻僅有免於死亡與繁殖的動機。
人有了意識,就有溝通的需求,不幸的,每個人的意識都成型於不同的經驗遭遇上。而溝通時,係將自我的經驗,以概念為媒介與對方交換。人在互相的影響下,變得非常複雜,每一個人的意識都成為各個時、空交錯,各種排列組合摻和的大熔爐。
在人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很可能在任何刹那間,任何條件下,不論是理解抑或是誤會,也不管是基於利還是害,就種下了某一種因子,成為其意識的核心。然後,意識圍繞著這個核心,開始有了分辨和選擇。
於是,每一個「因子」小小的偏差,就會有相去千里的區別,每個意識基於不同的立場,對環境有了不同的需求。需求就是一種「動機」,驅使著意識以需求為對象,尋求滿足。
原則上説來,環境仍具有決定性的力量,環境越單純,生活在其中的人,其意識型態差異越少。意識上的差異少,表示相似性多,其動機相對的就很單純。在這種環境下,人最主要的動機多半是追求生存、改善生活條件。
環境越複雜,可能發生的變化因素越多,因此,人的意識型態差別也越大。當生存危機解除了,人就會考慮生活條件;生活條件改善了,人又希望有些物質享受;不虞物質供求後,人則寄望於精神的解脱。不僅如此,在這些環節之間,任何一點不順利,人就可能走上另一個極端,其動機莫過於去除某些不愉快的經驗。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人性在基本上,有一種自我中心的「獨尊」動機。這是人類在生存過程中,建立的一種最簡便有效、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又稱「權威」。在群體中,權威是人人所必須尊重的,也是生存時不可或缺的。其實,權威並非由人類而起,所有自然界群居的動物,都以體能決定其權威,由最具權威者選擇食物,繁殖後代,以達到強種、生存的目的。
囿於各種條件、環境,並非人人都可能享受權威,但是在意識上,人人都有著某一方面唯我「獨尊」的希望。又基於溝通的困難,在主觀意識上,永遠存在著「自我偏見」,除非一再以事實証明,人很難接受他人的「優越」性。於是,欲証明自己的「優越性」,或培養自我的「獨尊感」,都成為意識的動機。
當社會日趨發達,各人在自我動機的驅使下,為了達到目的,有些人利用人性「獨尊」的意識,又創造了一些「群眾價值觀念」。所謂群眾價值,是指該「價值」係因為群眾意識而起,如果沒有這些群眾意識,則這種價值將無法存在。在一般人的説法,稱之為「虛榮」,也就是並不存在的榮燿。
例如國家所標榜的英雄,比賽所設置的冠軍,考試所獲得的第一名,新出廠的轎車,流行的時裝,各色各樣的聲色犬馬的享受等,都屬於這種群眾價值觀。
對一個沒有什麼判斷力、意志不堅、或本身沒有任何自信心者,很容易接受這種群眾價值觀,而將追求這種價值作為自己的生活動機。因此,社會上各種多采多姿的活動,充實了所有意識型態不同的個人的生活。
第二節 意識型態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人的行為乃因應環境需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沒有前因,不可能產生後果。
-------------
意識是屬於個人所有的,意識型態則指意識受到他人意識影響之後,所形成的一種成型的狀態。狀態是在某一段時間中、事物發生的現象,會因時間或其他因素而改變,但是,在此段時間中,人的思想行為,都將受到其意識型態的控制。
意識型態的形成,完全是環境的影響,舉凡人所遭遇的人、物、事件,以及對自我之利、害的衝擊,都是形成自我意識型態的原因。雖然每個人的意識型態,多多少少會有差異,但是,在同一社會上,必然會有一種共通性,在這個共通性下,又必然會產生多種截然不同的型態。
所謂的共通性,是該一社會所具有的特徵,這個特徵,多半為該一社會受到外在壓力而形成。如果壓力越大,此共通性越為強烈,反之則弱。如果毫無壓力可言,則此共通性可以不計。
至於相異性,是指在共通性下的相異態度,一般説來,可以概分為三派:極左、極右、和折衷派。極左派指不滿現狀,具激進、改革、求變的心態;極右派則與之完全相反,指維護現狀,固執、保守、承襲傳統觀念者;折衷居於二者之間,各有取捨。
當然,如果在共通性中,包括的因素不止一端,則相異性亦然,每一個因素,都會產生一個對立的立場。也就是説,每一個人基於其主觀意識與客觀環境,對不同因素,有的傾向極左,有的偏好極右,端視自我之利害而定。只是在群眾意識的影響下,人經常將自己的立場略加修正,以示「認同」。
除了共通、相異性之外,個人的自我還有一重標準,前文曾討論過,人的意識有「小我、大我」之分。小我是指感性的自我,只關切身利害的自我;大我則是指所認知的經驗,涵蓋了處身的社會、甚至於超越比社會之外的大環境。
對理性極強的人,大我所產生的意識型態蓋含小我,故其言行如一,於公於私,只有一個標準。只是這種人為數極少,其理性的形成過程複雜,機緣巧合,可遇而不可求。
理性稍強者,小我的意識仍存,但經常受到大我的抑制,基本上説,其意識型態多以大我為主。至於理性不強者,則雖然口中強調大我的意識型態,可是隨時隨地會被小我的利害左右。再若不具理性,則其所謂的大我,只不過是一個求生的工具,不過喊喊口號,其內心中自始至終沒有真正在意過。
如果不徹底瞭解這種人性的特徵,常會產生一些錯覺,一時之間分不清他人的行為標準。雖然人性是非常複雜的現象,但是在時代及環境的背景中,很容易分離出其中的共通性,再加上每個人的經驗和行為表現,也不難掌握其相異性。只有個人小我的因素變化多端,必須在其私人的言行細節上,仔細的觀察、分析,再加以判斷。一旦瞭解了這些條件,任何人的意識型態,必然可以透徹理解。
從宏觀的立場來看,縱觀一個時代的群眾意識型態,則可以明確地認知該一時代的本質。同理,瞭解一個時代的本質,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意識型態。俗話説:『時勢造英雄』,一個人是否能成為時代的英雄,必須看他個人對該時代的理解是否正確。
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在起承轉合中變化,先知先覺者,所看到的是每一個時代的交接起伏;後知後覺者,僅能看到同時代中已經發生的現象,而且抓住不放,自認為是時代主流,因而興風作浪;至於不知不覺和無知無覺者,佔社會上絶大多數的比例,他們永遠是被領導者,勞碌終生,默默無聞。
第三節 附和認同
山洞是最好的聽眾,不論什麼聲音,
都能照原樣傳回。只是次數傳得多了,
回音加上回音,再也無從辨認了。
-----------------
群眾意識之所以形成力量,完全是人性中具備著附和認同的特性所致。由於多數人並不具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很容易盲目的附和別人的意見。
尤其是社會上對權威的崇拜,使得人們更有理由相信,附和是一種認同的方式,不需要勞神費事,就可以分享社會賢達的思想。
因此,有人希望成為權威人士,也有人希望向權威人士認同。至於權威的形成,以及其所表達的思想、意見,究竟有幾分真實,又具有什麼價值,也就不關風月了。
前文説過,在今日知識爆炸之際,隔行如隔山,兼以學術界的涇渭分明,傳播媒體又為各種利益集團所把持。社會上的價值觀早已與真理分道揚鑣,現實成為唯一的力量。誰能創造商業利益,誰就有可能被捧為權威,然後,大眾的附和便形成現實的力量。
在這種情形下,各種危言聳聽、嘩眾取寵的「知識」漫延在「知識昌明」的社會上。黄鐘毀棄,瓦釜雷鳴,因之對廣大的群眾而言,除了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外,還有什麼選擇?
假如僅僅是無關緊要的學術論証,或者是風花雪月的道聽途説,大眾的盲目附和並不致於有什麼危害。可是,社會風習不可能僅限於此,人性也不可能因事態的輕重而有所對策。舉凡政治思潮、經濟狀態、軍事行動等對人類各種影響重大的事件,無一不是籠罩在這種陰影下。
當然,這種現象並非始於今日,自從人類文化發展以來,屢次都被後世証明,一些曾被當代尊崇備至的理論,並不一定能流傳久遠。而另一些有價值的真理,反而經常被忽略。
所以,附和認同是人性的一部份,我相信,如果人不具備這種特性,人類之間的衝突勢必更加尖銳化。正因為人還能附和他人,社會上才可能有秩序,人生才會有平安。
第四節 暴力動亂
科學家做老鼠實驗,在一定的空間,
鼠少時相安無事。當繁殖到某一程度,
則鼠群無故互咬互鬥,至死方休。
-----------------
生命體為了生存自衛,發展出一種警告性的動作,就是以快速的反應,激烈的姿態以及兇惡的聲音等,令威脅者知難而退。
人自從孩提時代,就逐漸意識到這種動作的實質效益,為了利益的爭取,在環境容許之下,便發展成「意識行為」,對個人來説,稱為「暴力」,而對集體而言則是「動亂」。
生物學家在研究了各種生物的生活狀況後,發現世界上只有人類,不單單是為了生存而殺戳,也只有人類常標榜暴力及動亂,專以殘殺同類為榮。
正因為人性有這種特質,導致了人類社會的動盪不安,也產生了追求和諧的精神文明。
對整體而言,暴亂是不利的,但對個體來説,卻是一種獲利的機會。這種機會的大小,則視暴亂的規模而定。由於一個人的暴力,其後果對團體的影響不大。為圖大利,有些人便利用群眾意識,以及群眾盲目附和的心理以製造事端。
前文曾定義過,數量是力量之一種,每當人群聚集,力量已然形成。這時群眾已經是一個「機體」,個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完全被群眾意識所淹沒,個人的暴力傾向,匯為動亂的淵藪。
這時,只要有煽動性的「權威意見」,立刻便會引起群眾的附和認同,一旦少數人的情緒高漲,便像傳染病一樣,其餘的人一一受到感染,少數變成多數,動亂接踵而至。
對一個社會來説,動亂可能產生權力結構的變化,所以群眾運動是一種求變的最佳手段。然而社會需要安定,在安定的環境中,是絶不能容許群眾運動的。
第六章 群眾意識
第一節 價值觀念
第二節 意識型態
第三節 附和認同
第四節 暴力動亂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