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五章 精神領域
      第一節 孤獨
      第二節 猜疑
      第三節 恐懼
      第四節 寄托

第五章  精神領域

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本小説,
但卻拯救了許多迷失的人。
人性的昇華,是人類獨具的一種特質。
-------------------

  人性中最難理解的,便是各種精神現象。對信奉唯物主義者,精神不是物質,所以絶對不存在。然而,「自我」又是什麼?思想也不是物質,我們能夠否認嗎?
  再談到物質,當今科學昌明之際,早已不同意有所謂的「物質」存在。因為早先的物質基礎,奠定在原子的理論上,在十七世紀,科學家們一致認定,原子是一種「鋼體」,是不能分割的、具體的物質基礎。
  然而,科學還在向前邁進,到了廿世紀的量子力學時代,不僅已經証明原子根本不是「物質」,甚至連組成原子的各種粒子,都只是激動狀態下的「能包」,宇宙中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
  那麼,什麼又是「精神」呢?我認為「物質與精神」,根本就是宇宙中的一些現象,物質為體,精神為用。在另一個角度來説,宇宙進化只是時、空的連續變化,當變化連續進行,「因」轉為「果」,因、果之間即為變化。對「因、果」而言是為「體」,而「因、果」間的變化則為「用」。祇是這種關係並非絶對的,體與用之間也是一種因、果的關係,可以無限地微分下去。
  人能觀察到許多一蹤即逝的現象,這些現象是以電流訊號的方式貯存在大腦神經中,便產生了比較性的認知。訊號是動態的,所代表的也只是動態的變化,只因人所能觀察的時空有限,對觀察到的「動態變化」,一律視為「臨時的現象」,而在人類日常生活中,不能觀察到的「變化」,則稱之為「物質」。
  正因為人受限於時、空,對此臨時的現象,只能記錄在記憶中,用訊號的形式,供過去經驗與當前現實的參考,以解決生存問題。因此,產生了所謂「抽象」的「精神」現象。
  精神領域是指人類的若干精神狀況,這些精神狀況非常獨特,且僅為人類所具有。其基本原因起於意識,意識對「物、我」有了分辨,於是在意識中,形成了一些原本不存在於現實中,而又代表了現實、由各種真實的素材所組成的「虛擬現象」。
  這種虛擬現象對人性的影響極大,甚至於現代的心理學家們,常以「病態」視之。我認為那是「職業自重」的不健康説法,除了少數例外,--不論是什麼現象,都難免有例外。精神領域是人性正常的一面,正因為人類有這種虛擬現象,所以人類才有各種認知的動力,否則,大腦只是一種機械結構,人也不過是副機器罷了。

第一節  孤獨

人的自我,如同一個關閉在身體中的囚犯,
唯有透過感覺器官與外界聯繫,
這個世界就是無數個囚籠所組成?
-------------------

  人必然是孤獨的,因為每一個個人,都有其獨立的感覺系統,其感知的一切,雖然同屬性質相同的刺激,但是卻發生在不同的時、空,有著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環境。其結果,所形成的印象及經驗,又成為下一種刺激的判斷因素,以致相距越來越大。
  人體的設計,是以生存為第一目標,所有的感官,都以自我利害的分辨為前提。一個人的利害因素,未必與他人相同,甚至是相互衝突。所以,在個人生存的原則下,人必須獨立於他人。人是獨立的,祇是未必具備獨立的條件,每每遇到難以應付的問題,所以感到孤獨。
  人必然是孤獨的,因為每一個人意識的形成,都有著絶然不同的環境。而且每一個個體,其感覺、記憶,明顯地與他人隔離。同一事件,各人的主觀立場不一致,觀點也就不同。
  當人希望與他人溝通時,所用的語言文字儘管相同,但基於自我的經驗,其所代表的感受卻截然有別。因此,不論用什麼方法,人們永遠難以共享「自我」所急欲表達的一切。
  孤獨是不可避免的現實,然而人往往不能理解,想方設法要在別人身上找尋依靠,以擺脱孤獨的感覺。
  在概念上説,當人與人在一起時,就不能稱之為孤獨,因為有些定義指孤獨為「一個人」。但是,由於孤獨無法避免,心理的感受,與一個人或兩個人毫不相干,甚至於當兩個人難以相互溝通時,其油然而生的孤獨感,比一人獨處更為強烈。這種感覺,有別於孤獨,是為「寂寞」。
  宇宙中,只有人類會感到寂寞和孤獨,同時,也只有當人在時間很充份,而意識很清閒的情形下,人才會感到寂寞和孤獨。
  這是因為寂寞的真正起因來自意識的感受,當意識在運作時,忙於觀察、分析、判斷,全部時間都被佔有了,沒有任何機會,讓意識去感覺自己是否寂寞。
  有些人的意識不具有「意識能力」,無法從事思考,因此絶大部份的時間,僅只集中在身邊的事物,以及所喜愛的事物上。如果得不到這些希望發生的刺激,人會感到手足無措,而引起寂寞感。
  然而,即使一時得到滿足,而每當感覺閥隨著這些事物所提供的刺激而昇高時,人遂感到厭煩,希望得到更大的刺激。這時,外在的事物未變,刺激強度不可能提高,於是在不滿的情緒下,人又感到了「寂寞」。
  因此,寂寞的產生,與人的意識能力有絶對的關係。通過對意識能力的學習及鍛煉,常能免除這種煩惱。

第二節  猜疑

丈夫有外遇,不時要找些理由出去幽會。
漸漸他發現到所找的藉口,
與其妻要出門時,所説的理由大致相同。
------------------

  正因為人性的孤獨面,人永遠得不到安全感,在意識形成以後,這種感受隨著經驗的增加,而更為強烈。
  由不安全到猜疑,有段心路歷程,而且常常發生於兒童時期。這是因為其智力有限,缺乏常識及判斷力,每當經驗與事實不符時,即開始胡思亂想,以致真假難分。對任何人,這種過程都難以避免,刻意避免只會產生更不良的後遺症。
  「猜」是假設,「疑」是不相信,人本來就需要由無知到有知。先假設再求証,由不信進入確信,是適應變化的環境,避免被過去的成見所束縛的最佳手段。
  世事複雜多變,人對真實的認知非常淺薄,為了眼前的利益,經常把信念建立在權威上,其觀念就成為他人牢不可破的桎梏。所幸「猜疑」是人性之一部份,對於人類觀念的突破,思想之革新有著無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猜疑也有破壞性的一面,由於人類並非宇宙進化的終極目標,所以不可能有一個絶對完美的人,也不可能有無可非議的事。不論如何,總會有些蛛絲馬跡,足以引起猜疑,然後是穿鑿附會,進而產生各種不可測的後果。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不完美便是「動力」,因為動力的存在,宇宙才得以恒定的變化、進化。同理,破壞便是建設,在時間的洗禮下,所有的建設都將成為新建設的障礙,如果不破壞,或破壞的不夠徹底,歲月一久,過去的成就,就將成為未來的包袱。
  所以,人的「猜疑」性,是一種很重要的特質,與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是,這種趨向於變化的特質,不利於「穩定」的環境結構,而對人短短的一生來説,「進化」的意義遠不如自我的生存重要。
  與猜疑有關的,是人好奇的心理。實際上,所謂好奇,就是遇到不夠瞭解之事物或現象時,人難免會由疑惑進而猜測。猜測所得的假想,就在腦海中形成一充電之區域,是為懸疑。這個電場經常會干擾意識之運作,除非電勢消失,否則永不休止。
  如果人之好奇,與其日常必須接觸的工作或人物有關,或是涉及意識型態或生活上的重要事故,則對意識之影響更大。於是,舉凡與此事件相關的刺激,都會在電勢的導向下,進行各種角度的聯想。使得意識完全集中在此區,而且每當有此類刺激,立即感到神經亢奮,不能自主。
  倘若所涉及的對象為人,則很容易與「愛」的情緒混淆。人們常無法分辨這種「好奇」與「愛情」。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愛情」的確先由好奇而產生,但其中最大的分別,則在於「好奇」很可能因為得到了答案而電場消失,「愛情」則會刺激生理,產生「慾望」,而電勢日增。
  此外,「神秘」也與猜疑有關,在人類知識所未涉及的範圍,很多因素尚沒有成為常識,故人不能理解。每當意識接觸到這些區域,電流即阻塞不通,與常識區成為斷路。
  從經驗中,人得知有些事務無從由常識認識,便視為神秘或不可解,漸漸地,「神秘」也成為常識之一。
  總之,人的意識有一種趨勢,要求將所有的經驗及記憶全部導通或聯接,以求腦中沒有任何殘存的電勢。一旦到達這種地步,則任何現象對意識而言,都呈現「通透」狀態。是則,人心會得到「平靜」的感受,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探求的最後境界,也就是「涅槃」。

第三節  恐懼

父親為了使頑劣之子就範,
不時告誡天雷之可怕,專門懲罰不孝之子。
一天,雷雨交加,其子竟然暴斃室中。
-------------------

  恐懼是一種生物為適應環境,所發展出來的生存策略,對於低等動物,應用其視覺所習慣的環境特徵,以作為「安全」的保障。而這種習慣的環境,便是所謂的「地盤」,「地盤」是生命體生存之庇護所,生命體為了生存,必須付出全力維護之。一旦離開了庇護所,動物就會感到失去了「安全」保障,而不安、「恐懼」。
  對於群居的動物,上述的陳述亦真,只是「環境」不限於靜態,而是群體的動態特徵。若這種動態的環境特徵改變了,離群的動物便會感到恐懼、不安。
  人承襲了動物先天的一些本能,也具有這種「生存策略」的恐懼感。只是人在經驗中,又由心理適應發展出更高效率的生存策略,所以,上述的「恐懼感」,僅僅存在於兒童時期,或是一些心理不夠成熟,人生經驗欠缺的成人而已。
  人對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種難以控制的感覺,而每當事物超過了自我的控制範圍,就會令人感到苦惱。在人的意識中,面對苦惱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經驗,因此,能夠避免就力求避免之。

【當人面對不知應該如何控制的事物、或是面臨不知可能產生的後果,這時心中產生的一種感覺,就是恐懼。】               

  恐懼實際上是意識上的一種警訊,藉以令人小心謹慎,以免導致不幸的後果。
  一個人如果不知恐懼為何物,意為此人素不考慮其行為的後果,是則不論對其本人或其身處的社會,所導致的禍害將是難以估計的。所以,我認為恐懼是人性中一種利大於弊的心理狀態。
  例如兒童時期,意識尚未成熟,對常識體念不足,在本能上,有排斥知識學習的傾向。家長、老師要達到教育的效果,除了威脅利誘以外,別無選擇。只是這種威脅,必須達到心理上「恐懼」的效果,而非僅僅是肉體上的「痛苦」。
  當然,恐懼心理是非常難以忍受的,正是這種痛苦,人才會提高警覺,在為人處事時,兢兢業業。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若沒有及早地養成「有所不為」的習慣,早晚會自食惡果,心怀恐懼精神負擔固然很重尚不至於誤了終身幸福,一失足則後果難卜了。
  至於結果已知、可以判斷的、預料的痛苦情況,則不能再稱之為恐懼,這是預期的痛苦,也就是痛苦本身。
  例如深夜在曠野裏,因為人的視覺不能提供足夠的信息,對任何動靜都懷著未知的警戒,這也就是恐懼感。如果有了燈光,視野良好,恐懼感就相對減低。再若有一人受到殘酷的虐待,每日定時被毒打一頓,在初期,對這種規律尚無概念時,每次挨打之前,不知究裏,必然會感到恐懼。及至理解到無法避免,心中有了準備,除了忍受皮肉之苦以外,反而沒有恐懼感了。
  嚴格説來,恐懼是心理上的感受,心理上的刺激,在記憶中,會有持續的影響,而肉體的痛苦,如果沒有心理上恐懼的效果,則除了皮肉的損傷外,時過境遷,人早已將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在人道的立場,當然希望任何人能免於恐懼,然而現實的環境常與人之願望相乖違。在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國家,在很短的一段時間中,有著安樂的環境。這些人沒有經過人間的不幸,卻總以他們特殊的立場,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論點,令人聞而生羨。
  然而世界上絶大多數的人類,都生活在貧困的邊緣,各種條件,都不容許犯點輕微的錯誤。所以,為了避免承受更大的痛苦,心理上的戒慎恐懼,不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第四節  寄托

一個怕孤獨的孩子,獨自在客廳中玩耍,
因為他聽到母親在廚房唱著歌。
其實,母親放了錄音帶後就出去了。
------------------

  由於人性中具有孤獨、猜疑及恐懼的精神狀態,當人的意識沒有被佔據、或是思考過久以致疲勞時,腦中網路缺乏強大的電勢操縱,於是一些殘存的電流,便在網路中亂竄。這樣一來,可能因為聯想,也可能是隨機的,引起了許多沒有意義的雜念,令人陷入無助的狀態。
  意識對所感受的一切,有強烈的、主觀的控制慾,有人稱之為「自由意願」,然而人的主觀意識來自於經驗,經驗受制於外在環境,一切觀念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規律,由於前述的無助狀態,令人感到難以排遣,便有了煩惱。
  因此,意識常在潛意識地追尋一種方式,令自己得以免於煩惱。於是,產生了「寄托」的心理期望。然而,寄托並不代表「終止」,並不僅僅是逃避,而是先尋求一個心理上的根據地,因為人只有在心理平安後,才能無畏無懼地開拓未來。
  人最初的寄托,都是建立在他人的身上。兒童時代,父母是最佳的寄托對象,進入學校後,老師是新的權威,甚至於在某些方面,可以取代父母的地位。
  漸漸地,朋友、同學,以至書中看到的人物,人們傳頌的英雄,社會標榜的楷模,再再都是寄托的形象。等到人的意識型態成形了,根據經驗驗証,才發現了人的缺陷,這時,失望加上憤慨,人往往什麼都不願相信,排斥抗拒,把自我封閉在幻想裏。這就是所謂的「青少年反叛期」,一直要延續到其意識型態成熟後,鞏固了自我中心,形成了新的信念為止。
  有些宗教家庭,從小就培養孩子們將一切思想行為,都寄托在超人的「神」之上的習慣。這種方法,對一些青少年,有著緩和其極端之個性的作用。但是,這只是因為神不在人間,當人的意識尚未成熟以前,無從觀察到神的缺點。問題在時代的「科學」教育,與宗教的理論有著很深的矛盾,一旦科學的信念奠定了,這種宗教的寄托,便會成為另一個心理負擔。
  此外,每一種宗教都有不同的教義,在創立之初,一些智者根據當時的社會現象,蘊釀出一套能夠「寄托」當代人的精神、思想傳奇或理論。這種方式,漸漸流傳下來,後人不敢稍作增減,便成了不二的教義。可是,社會環境不斷的改變,宗教所強調的是「真理」,而真理永遠不變因此其教義也永遠不變。在這個原則上,現代人果真把一切都寄托在宗教「教義」上,則毋寧説是不智之舉。
  我認為宗教不僅有其必然的價值,而且的確是人類追求真理的記錄,然而,即使是「真神」在幾千年前降世,明白告訴我們,什麼是真理。基於當時的民智,代代相傳的謬誤,迄今必然已與現實不符。所以,對宗教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求心靈的寄托,而非形式上的、意識型態上的照章全收。
  工作、娛樂也是一種寄托的方式,總之,任何一種方式,只要能佔據意識的時間,吸引意識的電勢,勿使之陷入那種「無助」的精神狀態的,都可以稱為寄托。
  也許愛因斯坦在某次演講會上的一段話,可以做為「寄托」的最佳註腳:
    我相信叔本華所説的,引導人們走向藝術和科學之途  的一個強烈動機,是想從日常生活中令人痛苦的無力感,  以及永不止息的慾念中脱逃。一個飽經風霜的人,渴望從  個人的自我解脱,進入一個客觀感知和思想的世界。這個  願望就如一個城居者無法抗拒的誘惑:遠離週遭的嘈雜紛  擾,逃遁到高山上。在那兒,穿過純淨的空氣,可以自由  的、歡心的眺望顯然是為永恆而存在的平靜的群巒。
    以這個消極的動機為起點,產生了積極的一面。依著  個人最適合的方法,人們試著為自己鉤勒出一個簡化的、  能夠理解的世界。然後,在某種程度上,試圖以他架構的  宇宙,替換原來的經驗世界,最後終能克服它。這就是畫  家、詩人、哲學家以及自然科學家,以他們個別的方式,  所從事的工作。這個宇宙和它的建構工程,就是他全部感  情所托。希望藉此能得到在太狹隘而又波瀾時起的個人經  驗裏,無法獲得的平和與安全。」
   第五章 精神領域
      第一節 孤獨
      第二節 猜疑
      第三節 恐懼
      第四節 寄托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