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四章 心理機能
      第一節 形成期
      第二節 可塑期
      第三節 穩定期
      第四節 成熟期
第四章 心理機能

鏡子反映光影,光在影在,光去影消。
感光材料吸收光影,使材料變質,
即令事過境遷,影像仍然駐留。
-----------------

  人的生理與意識,具有全然不同的性質,在交互運作下,其因因果果,存留在記憶中,成為事過境遷後,活生生的親身經驗。這種經驗,不斷浮現在腦海中,又成為一種更複雜的刺激,在在影響著人的生理感覺及意識狀態,是為「心理」。

【心理是人的生理及意識交錯下,殘存的經驗狀態。】

  由於經驗的累積性,人的心理狀態,完全決定於每一個人過去的環境條件,與生活遭遇。
  過去的環境條件是先天的、靜態的,包括個人生理狀況,社會因素等;生活遭遇則是後天的、動態的,決定於當時的機遇,如同某一事件的得失,某些情況的感受等。
  生理狀況影響心理至大,神經系統敏感者,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比較強,體會較深;記憶力好的,其經驗能保持久遠;而感覺閥高者,忍受力亦高,對各種利害關係的感應則弱;生理的基本能力強者,則可以保護自我利益。
  社會因素是外在的環境,每一個人出生的時間、空間,是平安、富裕的盛世或災難、貧窮的亂世,是豐足、尊貴的家庭或困乏、卑賤的處所,這些因素加上前述個人的生理狀況,構成了每一個人的、先天的心理背景。
  後天動態的機遇則在已經成形的心理背景上,或加深或沖淡,甚至於徹底決定或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狀況。
  人的成長,除了生理年齡外,尚有智力年齡及心理年齡,這三者並無絶對的關係。一般説來,在正常的情況下,同一社會中生活的人們,其條件相若,心理年齡的成長速率,與生理年齡比較接近。而智力年齡則除了社會條件外,還要看個人的學習機會,以及學習能力及態度而定。
  生理年齡只代表人體由出生到死亡的記錄,在知識不發達的社會中,人類行為完全依賴經驗的導引。一般説來,生理年齡與經驗成正比,所以,年長者多為同一社會的「智者」。也就是説,這種社會上,人的價值皆以生理年齡為衡量標準。
  可是,今天的社會,已屬於知識層次,而知識正以空前的速度,對無邊無際的宇宙,作鉅細無遺的全面探索。在知識的衝擊下,社會的面貌日新月異,瞬息多變。
  人體只是血肉之軀,人腦、人心也只是一個封閉的中心,因為「自我」的衍生因子,而有了意識層次。但知識層次卻衍生於文字、概念等資料訊息,不受「自我」中心的局限,很容易傳播、累積。所以當人類面臨知識時,原有的意識機能就顯得欠缺不足了。
  人必須有良好的環境,充份剋己自制,經過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才能學習到一點為了安身立命、局限在某一領域的知識,卻很可能在一夜之間,還沒有見到效益,就此失去了應用的價值。即使能學有所用,也必須面對一波又一波新知識的壓力,永無寧日。
  然而,接受知識洗禮的到底屬於極少數,絶大多數的人都被摒棄在知識的門外,他們需要知識以改進生活條件。因此,「智力年齡」較高者,所得到的待遇較好,受到的壓力也較大。否則,不論其生理年齡如何,在社會上沒有地位,生活的條件也差。
  因此,人的心理狀況變成複雜多端,人的社會行為也顯得難以理解,人不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更遑論人性?
  在本章中,我們將針對人的心理年齡,分為「形成期」、「可塑期」、「穩定期」、「成熟期」四個階段,將心理狀況,由基本的形成原因,到可能發展的方向,分別討論之。

第一節  形成期


建造一座大樓,首先要築好地基;
生產高精度的齒輪,
一定要先備妥精密的模具。
---------------

  ◆◆未完
  幼兒的心理尚未成型,所以是心理狀態形成最重要的階段。然而並非只有幼兒時期是心理的形成期,有些人,在特色:

第二節  可塑期
────────
第三節  穩定期
────────
第四節  成熟期
────────
   第四章 心理機能
      第一節 形成期
      第二節 可塑期
      第三節 穩定期
      第四節 成熟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