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二篇 人性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人性的形成
      第二節 人性的特質
      第三節 人性的結構
      第四節 人性的昇華

第二篇  人性觀

  本篇專門討論人及人性,並將人性所具有之各種特徵,一一明確定義,以作為人工智能之設計基礎。
  在前篇宇宙觀中,我們已説明人類是唯一跨越所有分類層次者,所以如次定義,其原因之一是站在人的主觀立場,其二是為了人工智能設計的方便。在本篇則以人的意識為基礎,來探討人性,並根據層次的結構,分析人性與各層次之間的相關性。
  第一章先作一般的介紹,第二章「生理機能」,是從本能層次,説明人本具的特徵及能力。第三章「意識機能」,則探討人意識層次所具有的特徵,並將該層次中所具備的能力,加以説明。第四章「心理機能」,討論人在生理及意識兼備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心理狀況。第五章「精神領域」,旨在分析人性中的若干現象,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發生的各種精神活動。第六章「群眾意識」,為人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所有人類的動機、行為,都受群眾意識的影響,是以特闢一章討論。第七章為「境界」,是一種凡屬人類都有可能、但並非人人都能達到的意識狀態。

  本篇陳述的方式,是以設計人工智能作準備。當然,這並不表示如此這般就可以設計人工智能,其間還需要考慮各種「機能結構」、「常識結構」及「概念結構」等。

第一章  緒論

善治水者,必知水性,欲馭物者,
應識物理,人自命萬物之靈,待人處事,
治國理家,而不知人性者,將如之何?
------------------

  宇宙中,唯有人類從最基本的能量層次跨越到最高的知識層次。也只有置身在知識層次,才認識各個不同層次的屬性,並對任一層次作透徹的分析研究。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獨特的性質。】

  人性就是人的性質,然而,人除了不屬於人性的「意識」之外,人、獸之間,很難加以區分。所以,在討論人性的時候,不得不將人的性質與意識的作用結合為一,是為人所具有的獨特的性質。
  人的身體特性和哺乳類動物差別不大,直立行走的能力也與靈長類相似。如果我們希望由生理上的不同,來區分人與萬獸,必將徒勞無功。有些人則認為,製造工具、運用概念的能力,是人獨具者,然而,科學家們在長時期的研究後,發現在人類的調教下,一些黑猩猩及大猩猩,也有這些能力。
  我認為,意識層次才是「人」「獸」之分水嶺,雖然猩猩有某些類人的能力,但卻未能形成具有「分辨心」的「自我意識」,無法產生動機。其所知所學,最多不過是比較複雜的經驗聯想,因為沒有動機,所以不能在大腦中產生連續反饋。至少,由科學家對猩猩研究的報告中,尚沒有發現明顯的「意識行為」。
  人性的最大特徵,在於意識具有前瞻性,對生理的「即時」機能而言,很難充份配合,因之形成了具有「緩衝性」的「心理」現象。心理是動態的,發生在感受器官接收到任何一種刺激的瞬間。這時,如果意識的判斷與生理的感受不符,生理組織上會提供一種激素,使心肌神經受到刺激,加速血液循環。由於這類現象通常經由「心」的感受而被認知,故稱「心理」現象。
  生理機能可以及時處理各種刺激,沒有延誤及積存,就不可能形成「心理」。所以「自我意識」是「心理現象」的必要條件,有了心理現象就有「自我」,而有自我時,也必然會有心理現象。
  如果有朝一日,科學家們能夠協助猩猩,建立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中樞,則猩猩也能與人類一般,由接收刺激產生動機,因動機而有意識行為,以至於各種心理現象。如是,我們不得不將之視為具有「類人智能」之動物,至於能不能稱之為「人」,則是見仁見智了。
  同理,如我們能在電腦中,建立起「類人」的意識中樞,「感覺設備」,模擬人的各種「心理現象」,設計好人類已知的「常識庫」與「概念資料」。則電腦能與人類溝通,和人類一樣思考,這樣,電腦就具有所謂的「人工智能」。
  在以下的討論中,將以意識層次為主。至於其他層次之屬性,在意識或潛意識控制下的效應均有所不同。本文皆以意識控制為正常狀態,如係潛意識,將會特別加以註明。
  在生物學分類上,人為靈長類的一種,靈長類多為素食或雜食,缺乏強而有力的肢體及靈敏的器官。在進化過程中,因為氣候改變,巨大的森林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綿延無盡的草原,為了易於偵查危險,漸漸發展出用後肢直立的能力。同時,前肢則具有平衡及輔助攀援的功能,此有助於生活在各種環境中,得免於猛獸之侵襲。
  前、後肢的分工,是人類演進的重要因素,「手」就是演化的產物,有了手,可以從事較精細的工作,諸如採食、築巢、挖洞等。漸漸地,手部隨意肌更為發達,手指之指節長度增加,指爪退化,適宜於掌握各種物體,且利於工具的製造與應用。
  根據人類學家的考証,大約是在數百萬年前,由於人類不再依賴體能,用雙手一步一步地改善環境,遂與其他的靈長類分途發展,演進迄今,其分別之巨大,宛如天地之隔。
  由於「手」的應用,隨時需要觀察及判斷,人類大腦的功能遂進一步分化。在學習層次上,大腦中樞具有對經驗修正的功能,以得到最有效的生存方式,這就是學習。
  當大腦進一步分工,中樞能察覺到神經網絡充電時的「感應」電流,經驗的記憶即為神經網絡的充電作用,所以此一「感應」電流,相當於該經驗的「反饋」。每當有情況生時,電流首先通達最接近該情況之網絡,如果沒有「反饋」,中樞無法察知此經驗之外的其他情況。相反地,一旦類似該經驗的感應電流發生,中樞即可加以比較,透過比較,能作出更有利的判斷。
  這種功能,引發了新層次的產生,在比較的過程中,中樞是基於「個體本身」的利害關係,作為判斷標準。這個「個體本身」,包含了經驗的記憶,及個體所感到的刺激,可以稱之為「自我中心」,也就是「意識」。
  意識對各種曾經發生過、存留在神經網絡中「抽象」的經驗,相互作比較的過程,就是「思考」。在這裏「比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對各種現象及事物,進行「異同」的「分辨」。唯有透過比較性的思考,人類才能得到各種相關性的認識。
  既然「思考」是在作「異同的分辨」,自然而然,在大腦中就產生了一種「抽象」的「表示方法」,供作分辨的基礎。這種「抽象的表示方法」,實際上就是前述「記憶神經網絡」的「感應電流」,如果這種感應電流經常發生,就會產生一條電流通路,並形成記憶,是為「概念」的發生。
  概念為意識思考之資料,人類並利用聲音及符號來代表,以便相互溝通。這種溝通,無疑地擴大了個人的經驗範圍,日積月累,形成知識。
  每個人囿於以往的經驗,意識僅能以自我經驗為判斷依據,遂形成了自我中心的主觀世界。即使人能運用概念與他人溝通,也只限於概念所代表之共同感受,而無法將經驗作等效的轉移。
  這種現象導致人性封閉而孤獨的一面,人無法用自己的經驗去體會他人,人又需要藉著溝通以肯定自我的價值,以証明自己的存在。於是,在主觀的自我及客觀的環境間,矛盾產生了,人的一切問題皆由此生,交織成形形色色的人生。
  在經驗中,人得知「權威」可以決定價值,因此,依靠權威者是最安全的竅門。在兒時,父母、師長就代表權威;隨著自我的成長,環境不斷變化,經驗也繼續擴展,權威不再是明確而固定的形象,甚至有些人會逐漸喪失對權威的信念。
  失去了對權威的依賴是悲哀的,就像在茫茫的大海中,沒有羅盤及燈塔的指引一般。然而,只要感覺還存在,人會轉而依賴自己的感官提供的感受,由感受來求証自我的生存。
  人是一種生命體,生命的法則是為了求生存,生存則建立在對「利、害」正確的取捨上。人的經驗越豐富,對「利、害」的因果認識越清楚,對環境瞭解越多,判斷事物的能力以及生存的機會也就相對的增加。
  另一方面,每一個人都必須從無知到有知,由無識到有識,而生命苦短,在「小我」與「大我」的矛盾中,構成了完全受到感覺器官的支配的「感性」、與由理智所形成之「理性」的戰場。
  這就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寫照,正因為人的內感是孤獨而閉塞的,故總是饑渴地向外追求。有人求助於人間的權力,有人寄望在永生的將來,也有人沉湎在紙醉金迷中。而追求時,昧於對自我以及人性的認知,結果更對一切感到惶惑。
  要瞭解人性,就不能不面對這些現象,逐步探討,並予以分析、定義,找出其必然的因果關係來。不過,我必須在此強調,瞭解人性決不表示人就可以控制人性。人性是大腦中網狀神經結構、與各種刺激所激發的反應的綜合物,除非將神經組織破壞,或者是改變刺激的型態,人性是不可能改變的。
  在我們所認知的概念中,絶大多數來自日常生活的經驗,而且百分之百是基於個人的認知。因此,當我們要討論這些問題時,定義是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對各人所知的概念,約定一個範圍,以便於不同經驗者,相互理解溝通。
  下面,我先定義幾個本文中常用到的名詞。

定義一:認識與理解

【對某種觀念,意識能將它與過去之經驗相印証者。】

  由於過去的經驗純屬「自我」的感受,人的認識無法避免主觀成份。因此,「認識」概指主觀個體「意識的認知」。如果企圖用「理性」的立場,解釋認識的客觀因素時,則稱之為「理解」。
  本書旨在分析各種概念的客觀因素,以便於資料的製作,為此,必須建立一個彼此能夠藉以溝通的方式。因為常識是客觀的,可以由常識分析出「層次」關係,故進一步説,凡透過層次關係而對概念有所認識者,也可以稱為理解。
  在層次分類下,人類所能感知的一切,都有著明確的屬性以及定義,分別配合各種基本概念,以供人作理性思考、達到瞭解的目的。是以,認識或理解某一概念,即為透過層次之分類,得到基本因素,並能以之與自我之經驗相互印証。
  對人而言,人的各種機能分別屬於各相關之層次,其中「人體」屬於生命層次,人的「感知系統」屬於感覺層次,其「本能反應」又屬本能層次,「經驗及學習」則分屬經驗、學習層次,而人所具有的「知識」,則屬知識層次。
  如:「人的大腦」,是一個完整的概念,由兩個概念所合成,一為「人的」,亦即「人體的」,另一為「大腦」。
  由「人體的」,我們可以理解到,此概念跨越了各個層次,而「大腦」則是人體之一部份,屬於「器官」類,為生命層次。
  生命層次的屬性為「有機能量」的利用,即循環利用有機物質的能量,以供生命的延續。我們對此概念的理解則為:「人體」必須利用其他生命體所貯存的有機能量,才能生存,大腦亦然。
  而大腦又為器官類,器官有一定的功能,由於「人體的」界定了功能的範圍,也就是説,從感覺、本能、經驗、學習到意識,都屬於「人的大腦」的功能。
  這就是對「人的大腦」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客觀的,所以也可以説是「理解」。
  同理,在感知、本能、經驗、學習及知識層次之間,各種屬性皆各有其適用的範圍。如果不加以徹底的瞭解,籠統的混為一談,是則人生的一切,都不可能得到明確的答案。這就是「人性」一直被視為玄秘難解的基本原因。
 
定義二:力量

【宇宙中,舉凡能以空、時及數量衡量之事物及現象,皆具有力量,其度量之值即為力量之大小。】

  力量是時、空變化產生的結果,不論我們所存身的世界,還是所認知的宇宙,無一不是力所作的功。力量大者,其功率高,影響力也大,反之功率低,影響則小。
  要瞭解宇宙真象,不能不顧現實,所以,我們討論的各種現象,必須是具有影響力者。尤其是如此複雜的課題,又限於篇幅,自不可能兼顧太多的細節,難免掛一漏萬。
  當一個人與一個人相比較時,其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據各種可測量的數據加以判斷。然而,這種判斷的結果,除了對這兩個人有效以外,並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因為人是社會動物,其真正的力量在於對其他人的影響力,人可以將無數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而不僅是一個血肉之驅而已。
  尤其重要的是,個人「人性」,與「人性」群體的表現,有著極大的區別。人越多其變化越大,所產生的力量也越大,其理解也越為困難。
  當我們討論「力量」之時,凡涉及「人」及「人性」,最容易被忽視一項重要的因素,就是「力的方向性」。在物理學上,力量常來自單一的「力源」,充其量只是「合力」及「分力」的關係。然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力源,都有自己的意識型態,甚至於,人在任何時刻、任何情況下都可能有著不同的心態。
  因此,要瞭解人的力量,就必須徹底瞭解人性;要最有效率地利用人,調動人的極積性,更需瞭解人性與環境的依存關係。很不幸,在今天科學昌明的時代,由微宇宙到宏宇宙,多多少少人都有些認知,可是對於人本身,卻仍是一張白紙。
  我們將專闢一章,來討論「群眾意識」,只有在群眾意識上,才能顯示人性的真面目以及人的力量。也只有理解群眾意識,才可能在人類社會上,各形各色的現象中,找到一些規律,從而認識人性以及人性所產生的作用。
 
定義三:感覺閥

【感覺器官在作用時,基於變化的重要性,需要對刺激強度有自動調節的機構,這種機構即為感覺閥。】

  感官主要的作用,是為偵測各種有變化性的刺激,當某刺激發生時,其感官已在待命,故而馬上能偵測到。若該一刺激持續不變,對於中樞神經而言,即相當於沒有變化。在進化之過程中,感覺器官發展出一種機能,即忽略了不再變化的、持續性刺激,令感官保持待命狀態,並利用一「感覺閥」,記錄當時之刺激強度。如若強度降低,感覺閥也降低,若刺激強度增高,則立時提供中樞神經示警。
  感覺閥是生命體為避免神經中樞受到太多無謂之干擾,逐漸進化而得。因為感官所接受到的刺激,只有在強度越增越高時,對生命體才帶來威脅。相反地,則是危險訊號的解除。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裏,有各種「氣味」、「聲音」,自始至終傳播在空中。由於世世代代的適應生存,那些對生存無害的,而且持續不變的,都在感覺閥的自動調節下,被篩選殆盡。科學家做過實驗,令人生活在地底深處,完全沒有任何聲波可以到達的一處「密室」。這時,人在絶對的「安靜」下,反而「感覺」無比的怪異,聽覺神經彷佛缺乏什麼,一時很難適應。
  感覺閥在心理上的作用更為重要,快樂是人所歡迎的情緒,而基於感覺閥的作用,人對快樂的要求,其強度必然是越來越高。悲哀則不然,除非是強度繼續增加,否則感覺閥會自動抑止之。
  這個作用,對人的生存有著重大的意義,因為各種過度的情緒衝擊對身體都有害。所以在刺激強度沒有增加時,生理上可以暫時忽略之,人得以免於傷害。
第二篇 人性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人性的形成
      第二節 人性的特質
      第三節 人性的結構
      第四節 人性的昇華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