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四章 進化之原則
      第一節 生命的產生
      第二節 感官的進化
      第三節 知識的進化
      第四節 能量的進化
 第四章  進化之原則

有種活化石,叫做龍宮貝,
據考証已有四億多年生命,
人若思想僵化,不能因時制宜通權達變,
謂今之古人。
------------------

  實驗科學之所以大放光芒,是因為確定了一種法則:

【任何一種實驗,必須能夠在不同的時空,就同樣的條件能重複其同樣的結果。】

  這表示説,在科學的立場,只能承認必然的實驗結果。如果一種實驗,其結果是偶然發生的,而實驗者對此「偶然」的因素無法予以控制,則該實驗不能成立。
  事實証明,這種必然性是存在的,至少在一定的範圍內,在精確度有限的要求下,上述之法則已被証實無訛。
  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能掌握了事物發生的原因,就可以推斷其必然的後果,那就相當於一種「因果律」了。
  在科學界,所謂的「機械論」(Mechanism) 就是一種因果律,機械論有兩派,在哲學上認為宇宙之進化有一個「大目的」,一切活動均朝向此一目的進行; 但科學家則不同意此一「大目的」的存在,只是應用機械的因果關係,説明宇宙的變化而已。
  這兩種學派,只是立場不同,科學著重在實驗証明,不談目的; 而哲學則討論觀念,要追究宇宙的最終真相。
  有學者認為,機械論已經過時,當今已無任何宇宙觀可以置信。究其因,是廿世紀在「實証主義」的風潮後,哲學因為無法實驗,致而逐漸式微,沒有巨匠宗師前導,怎得令人信服的理論?
  本章既然要談進化,就不能不涉及哲學的層次; 同時,本書又是「人工智能」實驗的基本理論,由於人類無法實驗該一「大目的」,我們當然沒有必要節外生枝,去討論「它」。
  只是,在智慧的立場,為了理論的完整性,必須對這些基本觀念有所交待。我認為,既然有「機械論」的因果關係,就表示説:『宇宙中一切變化都有其因果關係,都是必然的。任何「偶然事件」的發生,只是由於人們在某一段時、空中,未能查知某些肇因,而且無意深究所致。』
  宇宙中一切都是必然的,現在如此,過去亦如此,過去發生的任何事件,也都是現在各種事件的肇因。同理,今天與明天,甚至於長遠的未來,此一因果關係永遠存在。
  我個人堅信宇宙中有一定的架構,能量變化之排列組合在時間、空間中展開,這種展開的過程即為「進化」。宇宙中所有的事物、事件,包括人類社會等,都只是這些組合的現象之一,其組合之肇因早已確定在能量的特性中。
  根據進化的結果,為了理解及應用的方便,我們將之歸納出一些原則,以供討論時作為綱領。
 1,進化的目的是能量變化趨向效率最高的極致。
 2,進化的方向是由能量結構簡單的組合,向複雜的進行。
 3,進化的速度是由慢而快,與其結構之複雜性成正比。
 4,進化的組合在各個層次間,其種類由多到少,止於最高層次。
 5,進化的極限在同一層次為其所有屬性之組合的總和。

第一節  生命的產生

花果山一塊石頭吸收了日月精華,
遂有美猴王孫悟空。西遊記這本書,
設若沒有石猴子,就喪失了藝術生命。
-----------------

  地球在形成之初,原是一團熾熱而有極大能量之粒子聚合體,後因能量逐漸散失,力場的作用使之向中心收縮。質量大的粒子陷縮到中央,質量較輕者則在外部,並因弱作用力而成原子、分子狀態。最輕之分子則因運動中之碰撞,有的呈氣體狀飄浮在最外層,更有的脱離了力場的束縛,逸向太空。
  待溫度降低,地球表面便凝成了一層固態薄膜,而其下仍為具有熱能之漿質,不時受壓而衝向地殼。使地殼或斷裂或皺折,地下熔漿噴出球表,造成山脈,並增厚了地殼。
  地殼之外,飄浮的氣態分子中,有大量的水蒸氣,甲烷,阿摩尼亞等地心宣洩之氣體元素。當地球冷卻到某一程度,氣體層中之水蒸氣凝結成雨水,滴落地面。雨水在地殼上形成江、湖、河、海,同時日光又使地面之水化為水蒸氣,如此循環不已。此外還有因地球自轉及大氣層之對流所形成的風,皆對地殼產生「侵蝕作用」。
  地殼結構在侵蝕作用下,逐漸改變,地心熔漿之壓力也在變化,又產生了新的造山運動。據地質學考證在距今四十六億年地穀形成之後,造山運動與侵蝕作用交互進行,從無休止,但有規模而極具影響的造山運動,約有六次。
  第一個可以考證的是在廿餘億年前,太古時代初期的羅倫提安大變革 (Laurentian Revolution),其次是十二億年前的阿爾弋曼大變革(Algoman Revolution),至是地質代紀進入原生代。六億年前,恰爾念大變革 (Charnian Revolution),又進入了早期古生代--由寒武紀到賓夕法尼亞紀。到了二億八千萬年,是喀勒頓尼安大變革 (CaledonianRevolution), 進入晚期古生代的二疊紀。一億五千萬年前,由阿伯拉契大變革( Abparahi Revolution)邁入中生代。最晚一次大規模造山運動則是七千萬年前,拉辣邁德大變革(Laramide Revolution),展開了迄今的新生代。
  在地殼形成之初,大氣層中之各種氣體,以及水蒸氣,甲烷,阿摩尼亞等,因為雷電的作用,合成氨基酸分子。當雨水降落地面時,氨基酸隨著水流匯積海中,日積月累,稠厚的氨基酸溶液以及因侵蝕作用而溶解的各種無機鹽,構成了早期海洋的主要成分。
  這些氨基酸,在適合的溫度及環境下,因其本身特殊的結構、性質,又因無機鹽的觸媒作用,將氨基酸分子連繫成串,便成為複雜的蛋白質分子。蛋白質這種特殊的結構,在分解的過程中,會放出其結合能,而還原為氨基酸,因此,蛋白質便成為生命的物質基礎。
  另一種組合也在進行,氨基酸及碳氫氧氮化合物,因海底火山之高溫,而被分解,並同時與磷、硫原子結合,形成了非常複雜的有機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只有四種排列組合的「脱氧核酸」,當其按照某種結構方式,組成鏈狀分子,便是核酸.
  核酸遇到海水中之蛋白質分子,因其結構特殊,能「攝取」蛋白質分子釋放之結合能,並可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這兩種作用,前者相當於氧化作用,後者則相當於還原作用;前者釋放並利用能,後者則吸收並儲藏能。這兩者本為物質層次中分別進行之理化作用,一旦循環進行,遂形成生命。
  生命具有生長及繁殖現象,當蛋白質組合的速度大於消耗的速度時,生命體即得以長大,大到核酸所能支配的極限,多餘的蛋白質便脱離原結構體。同時,核酸也能增長,並且隨著蛋白質與原體分離。如果該機體為組成生命體之一細胞,則此現象稱之為細胞分裂;若該細胞為一完整的生命體,便形成分裂生殖。
  這些生命體存在的證物,來自科學家在最早期的沉澱層中所發現的石墨層。據判斷此層應是有機物質在腐敗後,因地殼變革而埋藏在從地心噴射出來的溶漿之中,高溫加上高壓,便形成了石墨。
  以上所説的現象,發生在羅倫提安大變革前,估計約在廿四億年前,幾乎是地球形成至今一半的時間。
  羅倫提安大變革後,地殼上的環境又有了新的變化,生命體也隨著進化。雖然實際進化的真相可能永不為人類所知,我們卻可藉已有的知識去推測求證,以便求得一完整的認識。
  當生命繼續繁衍,海水中的氨基酸濃度已不足以維持生命體之生存時,有些生命體遂發展出一種吸收「日光能」之機構;也有的藉著呑併其他生命體以獲得能量;也有某些生命體依附在無機物體上,以氧化作用取得所需之生存能量。
  經過一段時期的演化後,生命體的機能再分化,結構日趨複雜,無法以簡單的分裂達成繁殖目的,當生殖機能獨立,能結合兩個不同生命體的遺傳基因時,即為有性生殖的開始。因為有性生殖兼有兩種來源不同之適應能力,故在逐漸改變的環境中取得了優勢。
  由於日光能充足不缺,依賴日光的植物得以迅速繁衍,同時,以植物為能量來源之動物也不斷進化。在這種過程中,生命體因適合環境而發展出行動及感覺的特質。
  這一期的生物遺跡,可由阿爾戈曼變革所掩埋的石灰石沉澱層,觀察到各種演化的情況。
  隨著感覺能力的進化,反應及動作更形複雜,各代之間,由於遺傳而有了「本能作用」。這種生命體的代表,有軟體動物,腔腸動物等,在恰爾頓變革後已有了充份的適應能力。後來,兩棲類,脊推動物又在喀勒頓大變革後活躍在各大洲陸地上,直到阿伯拉契大變革前後的爬蟲時代,生物本能的潛力發揮到了極點。
  拉辣邁德是地質史上最後一次大變革,自後地球表面的溫度急驟降低,生態環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致爬蟲類的本能適應能力遭到嚴重的考驗,且體積越大者,淘汰得越快。
  哺乳類在阿伯拉契大變革後即已出現,由於此類新生命體在哺乳時期,有較長的適應時間,而發展了經驗及學習能力,較本能層次中之生物有更大的適應性,但是爬蟲類強大的體能佔了特殊的優勢,直到大爬蟲絶跡後,哺乳類在沒有強敵的環境中充分進化,而成為新生代的主流。

第二節  感官的進化

把守天宮有兩員大將,千里眼及順風耳,
專司偵查人世之糾紛。只因沒有公正腦,
仍然難斷各種恩怨及是非。
------------------

  人是哺乳動物,幼兒之發育期甚長,有較多的學習機會,並因此發展出持續性的家庭關係。此外,人能夠直立,易於查覺警兆;大腦發達,前足演變為能靈活運用的雙手,擴大了經驗及學習的範圍。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人類的體能卻明顯地退化了。
  人類及高等哺乳類動物之大腦皮層細胞,厚約三毫米上下,由六層分佈疏密不同之細胞體組成,下連著不帶髓鞘的神經纖維,並通至聯合樞之神經纖維。此疏密不同之細胞結構,因其間隔之特性,能感覺神經中樞所獲得之刺激電流訊號。神經纖維則形成生化電流,在感應各種訊號之皮質細胞間,形成串聯之神經電路。
  現以聲音刺激為例以説明此神經電流之形成。
  當聽覺器官接受聲音刺激後,由鼓膜傳至耳蝸,因其螺旋狀構造半徑不同之特徵,可隨聲音之變化,產生一連串相對的電流訊號,而由神經纖維傳到大腦之聽覺中樞。
  這些電流訊號,包含了音頻,音色及強度等因素,音頻決定電流訊號之密度,音色是訊號之波形,強度則視傳達電流訊號之神經纖維數量而定。
  聽覺中樞接受此複雜的訊號後,將之傳到具有相關性質之腦皮層細胞,腦皮層再與其相連的神經導通,令意識得知過去經驗中所累積的相關性事件或概念。
  例如音頻,其電流之頻率,須視相銜接之電子脈衝之距離而定,是以組織疏密不同之皮質細胞,產生共振效應。同理,音頻之系列變化,使得各感應皮質細胞間,形成相應系列之溝通電路。而單一頻率之聲音,僅為該類感應皮層細胞中之充電狀態,如持續過久,則大腦中樞會自動調節電動勢,降低感覺閥,故有充耳不聞之事發生。
  所以,感覺神經還有一種特性,就是偵測刺激的變化。這原是生命體在進化過程中,最有效率的發展途徑。因為要適應環境,就必須把環境與本體溶合為一,環境中所存在的、不變的刺激,就沒有分別的必要。有變化的刺激,才需要偵查,只有這樣,感覺神經才能發揮最高的效益。
  此外,神經通路相互間之干擾,以及神經纖維之新陳代謝作用,常使通路中斷,只有不斷地重複打通,或在極強烈之刺激下,始能形成不易消失之通路,這種不易消失之通路,是為「記憶」。
  視覺較聽遠為複雜,其光點及顔色之組合因素繁多,而且影像的接受,必須經過視網膜之中央小窩,將各種光影刺激的訊號,於瞬間傳達到視丘。然後,藉著經驗的記憶,對每一「象素」之感知訊號,分別聯通到相關的網路上,再產生認知。由於視覺象素繁多,故視丘在大腦中所佔的面積最大。
  嗅覺、味覺則相反,因刺激之因素少,神經通路簡單,但卻涉及生存必需的食物問題,故記憶性極強。
  在真正的生存環境中,很少有任何一種刺激單獨發生,同時,這些刺激也不可能以完全相同的組合及順序,再次出現。因此,電流感應的結果,不需要也不能應用精確的記憶,僅需將類似的因素與近似的經驗相聯,根據個別的經驗,形成一整體的認知即可。
  此時各種神經通路皆因電路之打通並聯,而成為一錯綜複雜之「網狀電路」,包含了所有的經驗認識,當外在之刺激傳進來時,此整體之網路立即通電,對刺激即時產生「聯想」,而得到一抽象而不精確的觀念。
  人類大腦繼續分化,網絡的電場加強,以致於當電流經過時,產生一種電動勢。當電動勢與記憶單位又形成電路時,即為概念,有了概念,人類可以藉之相互溝通,而對客觀世界有了正確的認識。這種認識,即為「知識」。

第三節  知識的進化

世界上只有亞當及夏娃時,
人生不過是飲食男女而已。
人的知識就是人所面臨的問題,
問題在,問題是什麼?
--------------

  我認為,知識是人類所知的最後一個層次,因為當知識層次產生後,很顯然地,不僅沒有一個人能知道所有的知識,甚至於所有的人都具備某種知識,然而「知識」仍在繼續成長,更令人憂心的是,其成長的速度,完全脱離了人類的控制。
  個人意識對於知識的關係,正如同人體中細胞之於個人,所以我們與其説人類利用知識而生存,倒不如説知識藉助於人類而延續生命。尤其是,知識建立了「物質文明」,到如今,物質文明竟成為全人類所嚮往、最推崇的理想世界,人類已經不能脱離它而生存。
  當然,許多「智者」早就看到,這種趨勢對人類必將產生不利之後果,並藉著「精神」創造了「宗教層次」。在這裏,我們並不擬討論宗教,但是卻必須聲明,宗教之未能成為系列層次中之結構,絶非因為其存在的真實性,而是因為我們討論層次的目的,是希望在「知識」上建立「智慧」,而非解釋全部宇宙的現象。
  比如佛教之禪宗,不僅是宗教觀念之最高境界,也是唯一能由知識的束縛中解脱出來,直達宇宙本體的人類行為。透過宗教只能達到主觀意識的滿足、平安,而且永遠停留在同一境界裏,也就沒有進一步地去瞭解及應用「知識」的需要。
  知識之演進,起於原始人類,對自然界各種既有物體之使用,他們將樹枝,獸骨以及石頭,握在前足進化而成的手中,而擊敗了張牙舞爪的猛獸,逐漸在叢林之間崛起,這便是「工具」概念之肇始。
  這個歷程是漫長的,根據人類學者對化石的研究,南非猿人在兩百萬年前已知應用粗陋的石器,也有人認為在五百萬年前,會使用工具的人類可能已出現。
  到了五十萬年前,精巧的石器已是普遍的工具,而且由出土的北京周口店猿人現場,證明當時人類已經知道用火。這種行為已不再是單純的工具使用,而進入製造及生產原始工具.
  到了距今五萬年前以後,人類有了群居的部落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人類必然已具有表達經驗的方式,此即為語言的起源。發聲原是一種生理狀態,當神經組織亢奮時,喉頭肌肉收縮,呼吸加速,空氣摩擦便產生了振動。由於令神經組織亢奮之原因不同,所發之聲音亦有別,人在長時期的經驗中,學會了辨識的方法。
  隨著群居的需要,在情緒表達的經驗中,人類利用這些不同的聲音,交換彼此的認識,而達到了語言溝通初步的效應,及後,個人經驗的累積配合語音之複雜化,逐漸發展出能表達生活細節的語言。
  在早期社會中,人們最常接觸的是獵物,而獵物之種類及數量極多,最初,可能先以某種模倣之聲音代表獵物,而以次數代表數量。及後,因日漸增加的需要,以及效率的追求,經過習慣和學習,終於發展出某種特定的聲音,來代表獵物或某一定之數量。這一來,人類採用了感官能接受的刺激訊號,以「象徵」具體的現象,便有了「符號」。
  直到距今約五千年前,是在農業社會中,因為世世代代定居一處,人有意或偶然地將一些視覺圖形,記載在穴壁或石頭上。後人得以辨識,並學習、利用,逐漸產生了記事的觀念。再經一些智者,將這些記事的圖形加以整理,便有了文字。
  因為當時缺乏「書寫」工具,初民多用石製或金屬刀,將文字記錄在磚瓦或獸骨上。而只有農業社會安土重遷,具備了應用及保存的條件,得以充份應用。在文字大量利用、且獲得實際利益下,後人的經驗得以累積,終於形成今天的知識。

   第四章 進化之原則
      第一節 生命的產生
      第二節 感官的進化
      第三節 知識的進化
      第四節 能量的進化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