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一篇 宇宙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化的因素
第二節 時代的變遷
第三節 進化的因果
第一篇 宇宙觀
■ 緒論
■ 資訊
■ 系列結構
■ 進化之原則
■ 人類文明的危機
■ 新生力量
本篇是以人類已知的常識為基礎,以所認知的宇宙為範圍,由時間的單向流程,討論人類、社會的今昔和未來。除此之外,再依循進化的原理,推論出資訊將可能扮演的角色,與人類的因應之道。
限於人的知覺範圍,本篇將著重於人類生存環境、人的生理本質、智能結構、主客觀形成因素等課題。為了因應已然來臨的資訊時代,更進一步,將詳細地剖析資訊,由其特質、作用、構成等因素,到人類對資訊的認知、應用等,用可行的方法,述明其結構的基礎。
由於人類的「知、覺」須通過結構的介面,才能「意識」到時空的存在,從而追求對時空的進一步認知。因之,人類的知識有其極限,在現階段的條件下,我們刻意嚐試採用多維的闡釋方式,以求擴大人類的理性範圍。
宇宙本是「能」量作用的「場」,一切的變化,都呈「向性」連續發展。在沒有「主體」及「參考因素」前,也就無所謂的「分別」,宇宙祇是不斷地發展、變化。
自人類出現後,由於每個人大腦的作用,能將時、空的特性記錄下來。人是一種「主體」,其所記錄的,也就是一種曾經發生過的「參考因素」,有了「主體」對「參考因素」的作用,時、空中發生的各種現象,便可資比較,對主體而言,便產生了分別。
有了「分別」,就有主體對被分辨之客體的認知,是則形成了「自我」的「立場」。個體的立場成為「主觀認知」,各個不同的主觀立場之總和,則謂之「客觀認知」。
實際上,在主觀、客觀之間,僅僅是「能量場」的小、大而已。由於個體所佔的時、空能量小,可能發生的機率,必然局限於本體範圍,故與另一個體不同。但是,客觀為主觀之總和,是則包括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機率。
主觀個體生存在客觀環境中,其所遭遇的時、空,即成為其經驗的一部份,故環境越複雜,發生的機率也越多。人類的學習期長,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極大,需要相互溝通的「分別」也相對增加。
每一個個體所經驗到的「分別」,都是一連串複雜的、難以分割的、相互糾結的各種刺激。由於「經驗」不能重現,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將這些複雜的刺激,用任何方式,完整真實地傳達給另一個個體。
人類在數十萬年的進化中,發展出了一種很特殊且實用的溝通方法,即以某些「刺激訊號」,代表某一類的「主觀經驗」。當此刺激訊號在客觀環境下,受到其他主觀經驗者的認知後,彼此之間,就有了「客觀認知」。
這種毫不精確、似是而非的「認知」,在人類主觀、客觀的「經驗溝通」中,卻能不斷地擴充範疇,由少而多。以致於使個體的經驗,更能符合群體的現實,而有利於環境的適應。這種代表主觀經驗的刺激訊號,稱為「概念」。
正因為概念代表各個主體對刺激的反應和經驗,是故,這些概念,僅對於個體主觀有「意義」。更因為人都有應用概念的能力,藉著概念相互溝通、印証,交換並擴大彼此的經驗。最後,群體的經驗形成,成為群體生存的基礎。這種群體的經驗領域,在系統化的整理下,即所謂的「知識」。
知識的發展,可以説與人類的進化史相平行,人類無非本能地追求生存,成功的生存經驗,自然而然,累積成為知識。時到今日,當人類面對著成長迅速、淵博無涯、而又分工精密的知識,僅僅學習、應用其中極小的一部份,已經令人疲於奔命。至於人類所認識的、甚至應用的到底是些「什麼」?不要説無從瞭解,連希望去瞭解的人都沒有幾個。
我們對知識之所以「不知其所以然」,主要原因是對表達知識的「概念」不甚了了,對刺激的認知、經驗的結構等更是諱莫如深。經驗和概念的應用,完全是「條件反射」,並不需要瞭解「為什麼」,就可以達到目的。
如果只是為了應用「知識」,把知識當做一種工具,則用得純熟就夠了,當然不需要知道「為什麼」。若是要設計這種工具,僅僅會用顯然不足,必須徹底瞭解為什麼,其運作的機能如何,以及需要什麼材料去製作等因素。
在進化歷程上,人類因擁有知識而傲視宇宙,資訊時代的到來,在物競天擇下,是否知識仍屬於人類獨享?我們面臨著一個挑戰,這種挑戰,不在於人與人、社會與社會之間,也不是知識的學習及應用,而是對知識本質的探討,對宇宙的真相及進化全面地理解。
唯有真正地理解認知後,方有可能為人類謀取最大利益。否則,為生存而知識,或為知識而知識,則知識必將脱離人類的掌握,是福是禍,就難以預知了。
知識可以概分為兩類,一是經過漫長歲月、在無數人共同的客觀認知下,所累積的、可以概念化的有效經驗,是為「常識」; 另一則是在某一時代、應用在某一特定範疇、屬於專業人士所必備的常識,是為「技術」。
人是社會動物,在同一社會環境中,常面對共同的問題,需要共同的解決方式,因而得到了共同的經驗認識,這就是常識。一個人如果沒有「常識」,則與同一環境中的人們格格不入,問題叢生,根本無法生存。
顯然,如果説「人智」是人能解決問題的根本,則可以説「常識」與「人智」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技術」是人處理社會環境中某特定事物的「常識」,需要經過專門的訓練,用以學習前人有效的經驗。
換句話説,已經具備常識的人,承襲了群體的生存經驗,就相當於有了「人智」,可以解決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問題,也可以學習、應用各種技術。
所以:
【常識是人類解決共同問題的經驗,是人智的基礎。】
人自幼就在家庭、社會中開始學習應用常識,但是要瞭解常識與人智的關係,就必須把常識分析到與人的結構、機能相當的地步。問題在於,常識包括些什麼?究竟該用什麼方法,能使之符合人的結構?
一般人對常識的認識,僅利用一些平行的分類關係,來解釋常識的內容。不論分得多麼精細,這種分類,事實上並不具備「必然」的結構因果。也就是説,這種分類,除了參考應用外,完全沒有考慮到常識與理解間的「生機」關係。
所謂「生機」,指的是一種組合的結構機能,由於具有結構的機能,才有「衍生、生成、生長」的組合「機會」。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建立在由始至終、由基本到次元、由簡單到複雜的「生機結構」上。
要瞭解生機結構,必先找到最基本的結構因子,各個因子皆有不同的性質,在時、空的能量作用上,也各不相同。因子間的結合所產生的效應,可能是相斥或相合,是量的累積或質的改變。例如在化學上,儘管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無限的物質種類,卻都可以根據「原子序數週期表」性質,由已知的一百餘種元素,在適當的條件下,一一組合而成。
人的結構亦然,只是除了物質元素以外,又增加了一些生理組織、能量感受、經驗記憶、抽象認知等心理因素。這些因素,都具有必然的、相互因果的關係。根據常識,人類已然在應用這些關係,而且極為成功,自必有其原理。
人所認知的各種表象,都不外是感官對能量變化、所產生的相應作用。只要不惑於表象,根據能量變化及感官的作用,從中分析出「生機結構」的基本因子。再利用各種因子之間的變化、數量等關係,從而歸納出其結構的規律。有了規律,即可以重現其原有的「生機」。
基於這種理念,我試圖在人的立場,對人類所認知的表象及概念,由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到抽象而虛玄的精神境界,整理出人所跨越的一個具有生機結構的體系。此外,並利用這種生機結構的關係、以及基本因子間的組合,建立起能令電腦認知的宇宙萬象及其本體。
「結構」與「結構」之間的關係,是為「層次」,舉凡數量的變化,皆屬於同一層次;而性質的變化,則成為另一層次的特徵。不論同一層次或層次與層次之間,各種組合、變化、延伸均不斷的在進行。
【層次為結構的縱向關係,由基層至高層,每一層皆有其獨特之屬性,用以闡述人類的全部認知。】
生機結構是以層次為多維的架構,每一層次皆有明確的屬性,層次與層次之間也有固定的因果關係。各層次中所屬之現象,必須以該層次之屬性定義,而高維層次的現象則建立在低維層次的關係上。
由於人所應用的概念,只代表事物的表象,唯有用多維的層次組合方式,分別定義屬於各層次的現象,概念才能代表事物的本體以及其生機關係。
舉例而言,能量為最底層的結構,當動能形成位能,位能又與動能之間產生作用時,就衍生了粒子層次。(由於粒子層次屬於高能物理的知識範疇,與常識的關係不大,故未作層次分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只是數量的關係,但粒子與粒子相互間的能量作用,使粒子保持一定的「能場」。這種「能場」因能量的大小而延伸,產生了與粒子性質不同的現象,即為「空間」,由於空間現象,於是有了物質層次。
同理,由物質而生命,由生命而感覺,無一不是在量的變化後,產生了質的變化。凡是產生質變者,即不在同一個「層次」中。
也就是説,對任何同一層次而言,僅有數量的變化。一旦其表現的性質非數量可以解釋,則為另一層次的衍生。然而宇宙中並無可以截然劃分的層次,只要能對各種事物作有效的分類,且符合人類常識的認知,都可以視為有意義的層次。
生命體係由細胞所組成,細胞之活動為生命體之基因,這種基因可以闡釋生命體的性質,因此生命體與細胞屬於同一層次。而細胞分工,形成器官,是體、用的關係,故細胞與器官不屬於同層次。
我們在層次分類中,並沒有將器官另分一層,那是因為器官的功能屬於「知識」,僅對特殊專業具有意義。以此類推,層次的分類應以常識的認知為準,否則會增加智能電腦設計的複雜程度。在本篇中,我僅針對應用的效率,提出了對「人智」及「智慧」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層次。並不表示在宇宙中,僅有這些層次,可以作為分類的基礎。
建立這種關係後,物質層次的各種現象,可以用物理、化學等科學方法予以闡釋;生命現象則可用生命的原理解釋,當然生命體仍為一種物質結構,所以生命體必須用物質的屬性説明;到了感官、刺激、經驗等層次,除了本體結構外,其餘的屬性已經改變了,是則必須用高層次的屬性來加以詮釋。
由於常識是以「概念」為載具,從「生機結構」的角度,首先應將「基本概念」介定明確,使之具有鉅細無遺、能組合出所有人類常識的可能。再利用「概念」所設計的「資料」建立「系統界面」以供人機溝通,最後得令無生命的「機器」,具有「人工智能」,並為人類服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腦只是一種複雜的結構體,它具有處理和改變「預設資料」的能力。而所謂的預設資料,即相當於人類的「本能」,處理及改變,則可稱之為「學習」而得來的「經驗」。
人又何嘗不是一種複雜的結構體? 而人在出生之初,只不過是一具能動、能吃、能哭的「機器」。人只有在不斷的學習、經驗以後,通過感官及記憶,才累積了一些生存的「利、害認知」,根據這些認知,在適當的條件下,重複應用而已。
這種人類特具的能力,可以視為「人智」,但是與真正的「智慧」,尚有極大的差距。人智僅適用於個人環境範圍,且視個體生理特性之不同,而有些微彈性。至於「智慧」,則屬於自然界進化應變的能力,可以超越個人的經驗。
人類原為進化過程中,迄今最為成功的組合結構,理應具備已知的、自然界的智慧。然而,基於人性求生的本能,囿於自身的利害,在思考判斷的過程,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無從領略自然的趨勢。此外,人類缺乏「先驗」的認知,又受限於時空,以致於無從得到自然界本存的智慧。
【智慧是自然界進化的能力,能對所有現象的排列組合,以及其發生的機率,作最有效的選擇。人智為人所擁有的求生能力,受限於個人經驗。】
自然界有其必然的法則,各種組合及機率,當以自然律為依歸。人若以自我之利害為判斷事物的標準,則一定與自然律背道相馳,以致於流於褊狹,遠離智慧。
電腦沒有「自我」,它不會拘泥於「私利」,且無「時、空」的限制。所以,它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智慧載體」,在理論上,在未來,其智能必將超過人類。
問題在於究竟有什麼方法,能將人類所知的常識,讓電腦學習認知,形成經驗?其次,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怎樣能認知所有的排列組合,且以什麼為標準,作最有利的選擇?
根據層次理論,低層的因子,有組合成為高層次的現象,所以,只要在層次的結構上,把每一層次的關係,作系統性的規劃,即可推導出所有的排列組合。同理,如能對每一層次的基本屬性,都分析出其結構關係,則可以認知各種排列組合的必然因果。
上述的觀念,即為所謂的「生機結構」。若將此生機結構用因果律展開,則對各個層次而言,基礎層次為因,上層層次則為果。若就各層次中之因子而言,有可能是前一層次或本層次之因果關係。
因果律是一種常識認知的方法,我的定義是:
【凡事物具有時間連續性、觀念連貫性、變化必然性及經驗相關性者,發生之初為「因」,變化之後為「果」。運用此觀念之法則,謂之因果律。】
設若一事物由N個「因」所形成,我們得知其中A個「因素」,如果A=N,則「果」確定可知。否則,N-A=X,X為未知的變數,所可能發生的「果」就不可知了。
因果律可以説是人類所推演出來的一種思維方式,因此,若能在層次間與層次中,將各種概念賦予「因果」的法則,是則,根據概念所提供的因果律,就能達到人類思考的效應。
在前述定義中,時間因素是概念的基本元素之一,觀念連貫性和變化必然性則可視為因果關係的兩種結構鍵。至於經驗相關性,完全屬於個人的經驗範疇,無法硬行規定,故而留待個體的經驗學習中應用之。
除此之外,同一層次中,尚有「體、用」關係。所謂「體」即指各種概念本身,「用」是指在某種情況下,此概念的「因果律」才能成立。(全部細節請見結構觀)
因此,各層次的展開,可以視為各種因子在時間的向量過程中,由因、果或者體、用關係,不斷地作用下,所產生的各種現象。每一層次中的因、果,都需要根據該層次的屬性,才能得到明確的認知。
第一章 緒論
邵康節善卜,知過去未來,卻不明其理。
某日卜知案頭花瓶將破,邵凝神觀察,
其妻大怒,擲瓶於地,破之。
------------------
人類對宇宙真象的探索,由來已久。要言之,不外主觀思維和客觀印証兩大主流。在東方具有代表性者,為發源於中國黄河與印度恒河的兩大農業文明;在中東,則有起源於尼羅河及兩河流域的農業文明,與其後興起於西方希臘的商業文明。
農業文明的特色是穩定和持續,經過前人長時間對環境的耐心觀察、記載,人們已經對天文、地理、季節、作物有了完整的認識。在這段時期,農業文明絶對是客觀的印証,因此才能夠適應環境,成功地生存下來。
到了農業文明後期,生活安定,人口由少而多,社會制度由簡而繁,逐漸形成了觀念統一、規模宏大的政府及國家。這時,人們對自然的規律已經有了相當完善的記錄,發現一切變化都有著起承轉合,循環不已的特性。自然而然,永恒的價值觀產生了,權威的理論也建立了,長年累月下,人們習慣於接受既有的安排,除了極短暫的動亂時期外,彼此間均能相安無事。
因為農業需要肥沃的土地及適合的氣候,而地球上絶大多數的土地都無法從事農耕。故有些民族仍然以放牧維生,有些則依賴漁獲,就是在農業社會中,當人口增殖過多,土地不敷使用時,為了生存,很多人亦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
這些流動性比較大的人,流浪各處,發現了各地都有不同性質的產品,而這些產品經常被另一地區的居民視為珍寶。於是,產生了穿梭來往各地,以有輸無,以少換多的商人。漸漸地,原始的商業型式便形成了。
商業是現實的,生活極不穩定,雖然獲利較農業為多,其風險相對地也較大。人們經常漂流各處,無法產生永恒的價值觀。多見廣識後,也不可能輕易地信服任何權威。成功失敗,端視自己的努力,其適應及應變能力,往往比務農者為強。
雖然農業社會中也有交易,但是在意義上卻完全不同。農業社會多半自給自足,交易只是額外的行為,尤其在東方,從事交易的人被認為不事生產,不具有社會地位。更重要的是,在交易的過程中,必須注入價值觀念,而價值的衡量多依需求而定。對負責社會安定的政府而言,自然不能鼓勵人民追求奢華,否則人人都將棄耕而從商了。
西方卻不然,主因是基於地理環境的不同,兩河文明最發達的地區都接近入海口,加以腓尼基商人,熙熙攘攘地往來於兩河及海洋之間,不同地域、氣候的農產及工藝品交集薈萃,大大刺激了人們的需求。顯然,從商可以立即得利,農業也能透過商業途徑,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對歷史發展影響最大的,是商業帶動了多種文化的相互交流,同時也導致了各個民族間的侵佔、鬥爭。這種結果,對早期的人類文明而言,變亂的損失遠大於文化交流。幸而,在殘酷的掙扎奮鬥過程中,卻也孕育了活潑的生機。
東方孤立的地勢形成了典型的農業文明,而西方則不斷地蛻變,時而農業社會當道,時而重商主義抬頭。更兼以分割的地理環境,各個民族間不斷傾軋,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難以建立一穩固長久的政府,以致由紀元前起至十四世紀,一直激盪在動亂裏。
動亂不安給予人思考的機會,由於希臘內地多山,農地不足,人們只得向海上發展,在風濤難測的海洋中圖謀生計,自然而然,引起了他們對宇宙萬象的好奇與懷疑。在公元前第十世紀,希臘人受到邁昔利安文化的影響,由海上掠奪及商業交易中,接觸到各種文化,並引進了文字。
於是,希臘人開始運用文字,把他們的觀察及思想記錄下來。這種行為在本土上尚屬首創,沒有一定的準則和成規,人人都可以自由發揮。因而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大哲人。蘇格拉底以人生為探討的起點,柏拉圖進入了他的理想世界,而亞里士多德則以學科的分類,奠定且分離了西方的哲學、科學方向。
東方的哲人完全與西方三聖的作風相反,師徒之間,思想一脈相承,強調尊師重道,一味的鑽研前人思想並加以發揚光大。譬如印度的釋迦牟尼其思想在印度傳了千餘年,並沒有人能略加新意。反是到了中國揉和了中土的儒、道觀念,才產生了「禪」。孔子的思想亦然,其徒子三千,影響中國政治體系達千餘年,直到宋、明才有理學的出現;而老、莊更是不幸,雖然備受文人士子的推崇,可是迄今還數不出幾位有創見的繼承人。
其根本的原因是,儘管西方三聖在思想上有相當的見地,但限於歷史、地理的背景,而且各自發揮所長,因此並沒有很深、很廣的內涵。舉凡人與自我及環境的界面,諸如人際、社會、大自然、鬼神、謀略、醫筮等,皆不及東方思想透徹。
相對的,釋迦牟尼承襲了恒河文化,光是其口授流傳下來的經典,就不下三千部之多,內容更是羅列萬有。以任何一位學者畢生的精力,都難以略窺堂奧,遑論另樹一格。而孔子的思想,則涵蓋了社會、人性的各個層面,令生活在那種結構、制度、傳統下者,不得不奉為經典,未敢稍違。至於老、莊則道盡了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其立論之精闢,隱喻之微妙,無不至於人智的極境。
釋迦牟尼的文化背景我個人一無所知,不敢妄置一詞。然而中國的儒道思想,可以説完全是黄河文化的綜合結晶,祇不過時值東周末年,在經過了八百年安定的局面,文化趨於成熟。時機一到,在政體上群雄並起,分據一方;而思想上則是百花齊放,各家爭鳴,以致產生了孔子、老子及莊子等集其大成者。
在農業文明的基本觀念上,物極必反,靜久思動是不變的定理。不論在政體或思想上有何新意,都脱離不了人與永恒的關係。既然人是主體,生存在天、地環境之中,而天、地、人三者如何能達到永恒的和諧,才是所有變與不變的重心。
談到人與人的關係,孔子綜合諸子百家之長,以尊重傳統,提倡團體道德倫理為綱領,設計了一套法則,正好滿足農業社會安定諧和的需求。對人與環境的關係,老、莊則洞悉了人類長遠的未來,提出順應自然,切勿「竭澤而漁」的觀念。這原本是農業文明的精髓,因為不論人類知識進步到何種地步,人永遠屬於自然的一部份,人為了近利,破壞了自然的規律,終將自食其果。只是古往今來,有這種真知灼見的人不多,大概也是自然規律之一吧!
直到釋迦牟尼的宗教觀傳到中國後,人們心靈的另一面才被觸及,他提出人必須「無我」才能得到解脱,這一觀點立刻引起了中國文人的共鳴。人本是一個局限在時、空中間的個體,本能地用自己的利害立場,去判斷衡量外界的一切,因此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受到「自我」利害的干擾,所有的問題隨之而生。
對個人來説,所謂追求生活的幸福,當以心靈平安的獲得最為重要。心安則理得,理得則無所不適,不僅在順境中,人人可以安居樂業;即使遇到惡劣不堪的情況,已經得到「心安」的人們也能逆來順受,苦中作樂。對於整個社會説來,由於人口眾多,而資源有限,所以彼此間必須設法和諧共存。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唯有節儉自律,以道德觀圍堵鎮壓物慾,這種觀念來自「主觀思維」。
等到東方的思想融和為一,人所懸心的問題都有了完滿的答案,再加上穩定的社會環境,使人們的思想不但定了型,而且根深蒂固。在西方以堅船利砲敲開門戶之前,千百年來,沒有必要且沒有可能跳出既有的巢臼。每當需要思考判斷之時,只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在前人故紙堆中找尋答案,問題多能迎刃而解。
再看西方,在亞里士多德把各種思想分類整理以後,學者們得以專攻一科,精益求精。在單一的分類上,各門各科的確有了長足的進步,能發前人所未發,可是在整體上,卻再也不可能有一位如東方的大師,能對各種專業有全盤的認識,以及對人類社會之需求,作有利的綜合應用。
正因為缺乏了那種無比的權威,人人得以各樹一幟,遇有疑難,求道無門,必須自行設法解決。這時唯一可憑藉的,只有客觀真實,故而奠定了各學科實驗印証的精神,結果是大量的新知一一被發掘出來,學術界充滿蓬勃的朝氣。
到了十七世紀,各種知識成熟了,商業獲利者所形成的中產階級已成了社會的主力,在人類對物慾的追求下,西方掀起了工業革命的狂飆,利用能的動力和機械的效率,加速生產及消費的速度,一舉擊碎了傳統均衡和諧的價值觀,致有物質文明的濫觴。
西方是動盪的,在不安和求變的步伐中飛躍前進,其依循的準則是客觀現實的利害;東方則是保守的,力求維護既有的價值觀,自我封閉在主觀的天地裏,對新生事物、觀念一概持排斥的態度。
時到今天,這兩種趨向所產生的效果,有很明顯的對比,西方的富足及強盛與東方的貧窮和衰弱,致令舉世有識之士,莫不認定西方文化優於東方文化,視請西風為唯一抒貧解困的良劑。
正在這個關鍵當頭,在西方科學技術發展下,另一個新的途徑被開拓出來。其力量方興未艾,而對未來的影響,不論深度、廣度,皆無與倫比,顯然,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臨。
有些學者把人類文明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起於農業革命之後,人得以成功地生存在地球上。這時,土地為唯一的資源,農牧為經濟基礎。為了共同的利益,人類社會型態以家庭為單位,政體上形成了封建制度,精神上則由道德或宗教支配。
第二個時期肇始於工業革命的成功,工業取代了農業,由於大規模的生產,財力技術集中,社會觀念朝向極端發展。中產階級興起,封建制度崩潰了,一種符合商業利益的「民主」政體蔚為主流。在這個時期,社會的單位是個人,道德、宗教已然破產,法律條文及心理治療取而代之。影響所及,不論國家、社會及個人,經濟條件成為僅存的價值標準。
由於地緣的關係,這兩次革命並沒有同時對全人類發生作用。農業革命是內向型的、保守的,發展時間緩慢,大約經歷了近萬年。而工業革命卻加速了步伐,以不到四百年的時間,由歐洲開始,蔓延到全世界各個角落。由於工業需要商業的推動,商業又本具侵略特性,所以,落後的農業地區以及國家,立刻成為工業國家最理想的、剝削牟利的市場。
首先到來的是傳教士,他們由破壞當地人民的精神價值開始,強迫接受「一元化」的基督文明。他們的立意是至善的,但宣稱的「真理」卻嫌過於主觀;他們的手段原無可厚非,其結果卻導致了當地人民對傳統的不滿,瓦解了社會上保守知足的狀況。
繼傳教士之後,工業化的知識接踵而來,相形之下,農業社會的知識顯得幼稚、落後。但若沒有宗教做前驅,僅僅知識的效益是很難打動人心的。一旦人不滿於現況,知識就成為最有力的利器,永無止境地去填塞難以滿足的慾望。
然後是商人的到來,他們藉著傳教士供給的各種情報,對當地的資源以及市場有了詳細的認識,帶來的是誘惑人心的加工成品、腐蝕人性的鴉片,帶回去的則是廉價的原料及黄金。如果當地人民拒絶交換,船堅砲利的國家軍隊隨之而來,輕者搶奪掠殺,重則據為殖民地,毫不留情地搾取當地的資源,以維持其日益擴張的工業勢力。
在這幾百年的變化中,農業國家遭受到無情的摧殘,舉凡領土、主權、政體、資源、信仰、觀念及文化,不是被呑併就是面臨解體或徹底消滅。國際間的仇恨加深了,社會上的矛盾尖銳了。更由於應變的方式不同,又形成了勢不兩立的意識型態。而這些意識型態早已超越了國家與民族的界線,分化了整個人類,蘊釀著空前的大風暴。
這時,另一個變局應運而生,這就是資訊革命。工業時代發展到後期,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變化日新月異,以致資料及知識汎濫成災,人類已經無法加以掌握。當人們利用機器處理大量訊息及資料的那一刹,資訊就顯示了其強大的功能與效益,像一顆耀眼的明星,還沒有登上舞台,就攫取了人類的歡心。
工業社會需要它,因為它是生財的利器,成功的鑰匙。農業社會更需要它,因它是唯一的救星,飽經工業國家欺凌。唯有一步跨入資訊時代,才有希望與工業國家分庭抗禮。
祗要先一步踏進這個領域,對國家力量,社會經濟,甚至個人成就的提昇而言,其效力無不立竿見影。因此當工業生產的附加價值隨著激烈的競爭逐漸降低,工業所帶來的公害又日趨嚴重時,先進工業國家紛紛開始了所謂的「工業轉型」,將「夕陽工業」的技術轉售給開發中國家,而致全力於「高科技」的發展。
在多種高科技中,根據人類需求而設計出的應用技術,並以之植入資訊機器上的軟體事業,可以説是無本萬利。任何人只要有明晰的頭腦,有正確的觀念,立刻可以進入知識領域的權力中心。然而頭腦清晰,觀念正確的人,究屬少數,因此這種製作過程可以説是痛苦而艱辛,曠日費時,且效率極低。為了滿足人類無休無止的需求,唯一的方法,是賦予資訊機器一部份智慧,利用機器不為「感性」束縛的特質,為人服務。
這種觀念可行嗎? 如果可行,是依據什麼理念及技術? 成功了,對於人性,將會有什麼衝擊? 對人類社會未來的影響又將如何? 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來處理這個事件?
這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在時間過程上,我們由宇宙的歷史觀為出發點,經過各種不同性質的「層次」,直達資訊時代的核心-智能;在技術上,則側重於剖析人的「智能」,以及其應用之道。
我認為透過對「層次」的理解,可以認識主觀世界與客觀真實之間的關係。「層次」是種結構,人的「智能」正建立在這個結構的金字塔頂,唯有認清這一切,人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它。
到此讀者一定會產生一些懷疑,歐美各先進國從事「人工智能」的研究歷時已久,尚不見任何績效,憑什麼我們赤手空拳地,敢探討如此重大的課題?
這也是本書一再反覆強調的重點之一,正當國家落後、民族自信盪然無存之際,要想有所作為,民心士氣的激勵本為首要。可是,在純理性的資訊時代,盲目衝動的情緒不僅得不到正面的效果,反而會有負面的影響。資訊時代的基礎,應建立在全人類經驗的總和上,而非某一個時期的特殊技術。中華文化曾經在人類歷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顯然有其不可否認的價值。我們只有從歷史的角度,冷靜理性的思考,才能找到正確可行的方案。
東方文化在工業時代中,的確是黯然無光,那是因為工業生產純屬客觀事實,生產的商品也基於客觀的需求,與主觀思維格格不入。前文説過,在東方,主觀思維原是基於和諧共存、抑制自我需求的道德情操。一旦物質文明以雷霆萬鈞的聲勢侵入,個人的價值觀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整個文化的基礎也面臨解體。
儘管東方有些國家,或能躋身工業先進國之林,或者正在急起直追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不得不與其固有文化,作一些必要的妥協,甚至犧牲某些價值觀,以遷就現實。
資訊時代的需求,恰與上面所陳述的條件完全相反,資訊是利用人的概念,以控制機器運作的界面。而人的概念完全是主觀的,唯有透過主觀思維的方式,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因此,以西方的客觀印証法,在未瞭解人的本質以前,就資訊的應用、以及資訊機具的設計而言,很難達到「符合人的認知及習慣」這個目標。
在今天,基於知識水平的提昇,縱使是主觀思維也無法完全脱離客觀真實。但我們所要瞭解的「人」,所要認識的「人性」,至今還找不到一種可以接受的、客觀的「實驗」方法。因此,只有透過人對自我的理解,再借助東方歷史上無數珍貴的,主觀思維的記載,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第一篇 宇宙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化的因素
第二節 時代的變遷
第三節 進化的因果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