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自序 緒言
  詞者,概念之交集也。漢字源自象形,在道法自然影響下,先民對一幅一幅連續的的圖形,與已逝之經驗形成類似現實的認知。這種認知的基礎,是為「觀念」,亦即因「觀察而導致的念頭」。
  2006年,「朱邦工作室網站」號召了十五位網友,用一個多月時間,完成了《字易》一書。書中收集了八千個有涵義的漢字,用五百多「漢字基因」,根據一定的規則組合成(本書公佈在「開放文學」,免費取閱)。
  這事不算什麼豐功偉業,本不值得大書特書。但百年以降,國人喪失了民族自尊,事事仰賴西方,連文字字典也向西取經,白話連天!人云:「漢字難學,西文科學,為了國家前途,必須改字易文」!彼輩是謂:「祖宗已亡,文化無用,為了衣錦食肉,必須改籍從洋」!是耶?人生在世,無非順應環境之演變,承載宗祖之遺祧,《字易》可謂先鋒也!

  自然界之發展有一定之程序,有體而用、前因後果,絕無例外。漢字由象形以象徵,以象徵而會意,一應過程,完全依順生活經驗,故極易應用。漢字之根本,來自「概念」,「概」乃供刮平斗斛的短木棒,或以為門前繫馬之木樁;故「概」象徵接近、繫縛,「概念」則為「繫縛之概略念頭」。將事物概略地結合為文字,即可供人們相互溝通,無虞時空之別。
  自從漢文西化後,詞組係目前慣用之名稱,亦被稱為「觀念」。不過,舉凡兩個、或兩個以上之概念,皆可組成詞組,但「詞組」未必能形成「觀念」。蓋「觀念」也者,「觀」之成「念」,觀時,由形以知義,前義與後義兩兩互相作用,將兩個概念融匯為一。這種概念之融匯,一舉擴大了漢字的功能,進而產生了無與倫比之中華/*-文化。
  本書之內容僅為觀念詞九牛之一毛,因著者年近八旬,只能開山搭橋,後事尚須看後人也!


黃岡朱邦復於澳門
      2014年 6月

  緒言

  大自然為一完整系統,人僅屬其中極小的一個子系統。自從人類衍生了智慧,為了認識存在的環境,以求知理想的生存條件,人不得不把系統整體細分為可資理解的點點滴滴。可是,不論如何努力,治絲益棼,人類瞭解愈多、疑團愈深。就以使用已達數千年之語言文字為例,人人能用,但對語文的認知,卻如近水樓台,看來看去,都不是真正的月亮!
  當今之科學上的成就更令人咋舌,外觀天際,查之無限;內究物質,研之無盡。洋洋灑灑的科學新知,不斷推陳出新,汗牛充棟!科學家們無不戴上桂冠,洋洋自得地大談太空星雲與量子物理;文字學家也不甘寂寞,愛恨情慾、風花雪月,個個自以為是文壇巨匠;社會學家們更是意氣干雲,認定人類已經征服自然,與上帝同在矣!
  是嗎?且觀人生世態,有誰瞭解生存之意義為何?有誰知道彼此談論的事物內容?人人醉生夢死!人人自說自話!人人惶杌不安!人人求解無門!當然,面對這些難題,憑空否定容易,具體建設大難!其難之一,是宇宙已歷數百億年,人類雖居宇宙進化之尖端,但認識的經驗卻不足百世。其次,人生而有限,怎能以芥子之微、以管窺天?
  然而,大自然縱使無窮,卻在在井井有條,循機可究;個人雖然有限,畢竟思維天成,只要方向、目標正確,總有與大自然首尾啣接之時!著者明知其難而不顧成敗,力求參透玄機,先後完成了《漢字基因工程》、《字易》等書。若時不我棄,本書之後,尚有《文易》。著者之目標,不為嘩眾,實為保留漢字精魄,時至始明也!

                   
    自序 緒言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