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二節 美學簡論
  要知道人性,就不能不瞭解什麼叫「美」(「美學論」詳見拙著《智慧學九論》之認識論)。因為美是人性中藉以偵測「生存安全」的感覺標準,舉凡有利於感官及生存者,其感覺為美,否則稱之為醜或惡,不一而足。

  甲、辨識特性

    感官接受刺激,首先要辨識的就是刺激的特性,辨識後有各種經驗認知,以決定反應、行為。在所有的經驗認知中,最終的決定因素,則是自身的安全與否。
    進一步説,感官是生命體接受外在能量變化(也就是訊號)的機構,感官所接受的訊號稱為刺激。當前一級與後一級的能量,在某一時空座標上,有了可察知的差異時,即產生刺激。因此,刺激必然是動態的。感官既是為了接受、偵測刺激進化而來的,所以它只能接受感知動態的訊息。
    動態訊息的偵測是生命體存亡的關鍵,生命體需要食物,而生命體本身也是食物鏈中的一環。因此,感官成為辨識食與被食、存在與死亡之間的唯一介面。
    億萬年來,成功的生命體都已形成了某種有效的法門,就是將成功的經驗綜合成一種「內感」。每當感覺器官傳來刺激訊息時,生命體可以根據內感,決定有效的取捨。
   凡對生命有利的,皆稱「美感」,反之,則為「惡感」。

  乙、三大法則

    既然感官只能接受動態的訊息,在常態的生活環境中,變化越快,感官的功效也越高,這是感官辨識的「優先法則」。
    其次,生命體在出生之時,感官的功能已經形成,只需略加適應,即可開始運作。然而大腦的成熟較晚,對人而言,往往要延到十餘年之後。所以感官辨識的機能,必然與大腦無關,這可以稱之為辨識的「離線法則」(即辨識係靠先天設計的硬體器材,認知則靠後天學習的軟體程式)。
    等到生命體開始與環境交融,彼此的變化互相影響之時,人必然依賴感官所提供的感受,以之作為有利生存與否的判斷,此為辨識的「依賴法則」。
    優先性、離線性和依賴性是辨識的三大法則,對人而言,則是感官感受的認識基礎。其中的依賴法則,更形成了人類的「美感」。
    人類在自然進化長時期的發展中,藉助辨識認知而成功地生存下來。由於這種美感的離線性質,所以「美」完全不受意識控制,而完全為趨利避害的本能所支配。這也是為什麼古往今來,人人愛美,卻又不知美是什麼的神秘原因。
    對哺乳類的幼兒而言,在甫生之時,母體的保護是最有利的保障。所以辨識及認識其賴以庇護的母親,是成功生存的唯一策略。於是,感官主動地建立了一套適應的感覺,這種感覺以概念表達,即是「安全感」。

  丙、安全感受

    安全感建立了尋求母親保護的本能,同時也形成了一種感覺的延伸。也就是説,舉凡符合此安全感的因素,生命體便覺得有利,進而爭取與之親近。這就是辨識的第三法則,依賴性的根本原因。
    等到生命體逐漸成長,必須脱離母親的保護,其必然的步驟,是將安全感向其生存的環境延伸,並不斷地試探。直到漸漸習慣了環境的特質,就相當於將這種特質納入了其安全感的範疇。
    這是美感形成的基礎,亦即,任何可以喻之為「美」的事物,必然具有對該事物安全感的必然性。
    人對安全感的親和性,稱之為「美感」。由於安全感來自該事物應有的特質,所以對已經感到安全的條件,一定會將之視為美。比如説,任何人在未被環境影響前,絶不可能認為其父母不美。同理,任何被人認為美的事物,在某一距離或某種條件下,必然能讓人感到安全(如果感到美而不安全,往往令人美感頓失)。
    其次,人類屬哺乳動物,有較長的嬰兒期,在其安全感的建立過程中,又加入了概念學習的溝通要求。由於每個人的時空遭遇不盡相同,概念的學習又來自環境,因此,人對事物又多了一層探索、猜測的過程。在這段時期中,人所遭遇的刺激因素繁多,必然會感到不安全。這時人會自我調適,重新建立新的安全感認知。
    這種新的安全感,端視環境變化的程度,自我不隨著改變,即不符合時空的演進法則,是不可能發生的。如果變得少,人的認知停滯,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反之,變化越大,認知越是靈敏,對未知的新環境,越有適應能力。
    由於生物機能新陳代謝的特色,罕用的機構或器官,會因刺激量少而衰退。所以變化小者,會導致辨識機能不良,也就是對美的感覺遲鈍。唯有變化越大,美感越敏銳,同理,美感越敏銳,心理上對刺激變化的期待也越高。

  丁、變化需求

    基於此,美感又開始修正,這一修正的條件便是變化。換句話説,再美的事物,如果沒有變化,在感官機能上,即相當於刺激減值,逐漸喪失了辨識的第一法則--動態優先。失去了動態的辨認比較,任何刺激都只是一種經驗認知,而人對經驗的認知,完全受到意識的控制,美感自此不復存在。
    即使是變化,也不外乎是前一級及後一級變化辨識感受之間的折衷。因為過於極端的感受,經常得不到安全感,折衷是最安全的地帶。
    任何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都應該瞭解折衷的影響力。也就是説,當藝術家想推銷自己的感受之前,他會先利用兩個對他的作品而言,屬於最極端的刺激,讓欣賞者先躲避到折衷的中間地帶。最後,當他的作品問世時,就能獲得大眾的認同。
    這也是當今時裝、廣告、流行業界常用的手段,只是他們未必知道個中原理罷了。此外,人還存在一種特有的成見認知,即「親和性」,雖然親和性也是安全感的一部分,但是兩者成因不同,效果上有很大的差異。
    親和性有時只是假象,人常惑於幻想與現實,對一些一知半解的現象寄以厚望,因而產生了寄托性的安全感。比如説,在朦朧中觀看景物,感覺似乎就要美一些。其實以視覺辨識的立場來分析,辨識過程只是將各種點陣資料作模式化整理。在諸多模式中,近似模組最容易被搜尋到,如若符合當前的辨識條件,進行順利,則心理上便有一種快感。反之,如果模式很難搜尋比對,感官在不斷繁複的分辨下,心理就產生了疲累的惡感。
    這就是為什麼人喜歡看圓形,圓形的模式讓人不論從哪一點看起,都是近似模式,而且都有些微的曲線變化。直線雖然也容易辨識,卻因沒有變化,所代表的是剛強,不符合辨識的第三法則。
    再由上述條件推想,當人看到一條直線時,會一直看到終極處。原因就在找尋其中變化之處。倘若在直線某處有了變化,人的視線就會立即追尋下去,這種狀態可稱之為興奮態。如果曲線不變,興奮態就消失。否則,隨著曲線的繼續變化,人的興奮態便持續升高。
    具體來説,以女性的乳房為例,乳溝的誘人之處,正是由直線到曲線的連續變化,導致男性的興奮感不斷升高所致。當這個曲線無法再繼續跟蹤下去時,便會引出懸疑、期望等複雜的情緒。一旦真看到了那圓圓曲線的結合處,除了其他的幻想外,對感官而言,是毫無刺激可言的。
    至於女性為什麼不會產生興奮感?個中原因很多,一是基於離線法則,在進化過程中,女性的生理性質不同,先天「硬體」沒有建立;其次是看多了,失去了變化性;再就是沒有實際的利益,沒有親和性。
    朦朧美亦然,因為其辨識模式與很多模式相類似,正因為雷同,在感官與意識中樞離線處理過程中,不斷地來回反覆。同時,在來回過程中,仍然得不到確切的認識,由此也進入懸疑、期望的狀態。
    有無、得失、好壞、是非、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都是朦朧不明。事實上,人生無一不是朦朦朧朧,不論生死、貧富、貴賤,哪裡又有例外?因此,成功的戲劇,必是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條件,進而充分加以發揮者。
    社會亟需法律以維持公道,所以壞人要受到制裁。可是在戲劇中,就有一種折衷的需求,因為法律未必精準,壞人也未必罪不可赦。於是,在群眾心理上,只要把代表法律的一方描述得壞些,而犯法者代表好人,就形成了折衷式的美感--水滸及俠盜羅賓漢之類的反面劇情,便是最佳的代表。
  第二節 美學簡論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