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一節 人性認知
  人時時刻刻得面對各形各色的人物,一個成功的生存者,必然是瞭解人性,能與他人充分配合的人。人類的溝通行為,其主要的目的,正是為了彼此思想行為的契合。因此多媒體也可以説是人性延伸的應用工具,有人藉之表達一己的認知,有人試探學習,也有人不過是喃喃囈語,徒然擾人清夢罷了!
  多媒體只是感官的媒介,如果沒有引人入勝的內涵,充其量只能滿足一時的好奇,或是即興式的反應一些現實狀況而已。
  由於多媒體的功效性質,必須在有計劃的設計下,利用各種工具,開發一些理想的環境,用以輔助人們彼此間的溝通。
  這種規劃相當於多媒體設計的藍圖,使各種訊息能藉工具而完整地傳達給他人。也可以説,將文字、圖形、聲效、光色、觸感,以及人、事、時、地、物、情、理、法等訊息,分析出其基本元素,分別貯存,應用時再加以組織調配,最後利用平面、立體、即時、暫存等傳播媒體,將任一主觀個體的認知,提供給其他個體。
  這種藍圖種類繁多,不一而足,大體而言,多是聲效光色的控制而已。本文係以理論為始,繼之以重點規劃,最終以製作為目的。務使任何人只要有構想,就能輕鬆愉快地應用本多媒體系統,進入未來的資訊世界,達到全面溝通的目的。
  本書專談「戲劇」,蓋因戲劇涉及的範圍最廣,無所不容。書中內容除技術外,尚涉及一些人生觀念。

  在初,戲為遊戲,劇為變化,在物質文明不發達的時代,遊戲僅係工作之餘的一種生活調劑,只要能引人入勝,暫時忘卻工作疲累即可。及後人口滋生,社會形成,為了滿足多數人的要求,一種參與者較專業、有連續性、可供觀賞的遊戲,遂逐漸演變成表演的形式,且集中在一個舞台上,戲劇由此而生。
  隨著時代的改變,尤其到了資訊時代,戲劇不再只是工作之餘的休閒活動,而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資訊工具發達,已經成為人與人溝通的最佳管道。因此,戲劇必須打破傳統的窠臼,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以及媒體的特性,將其調劑生活的功能,再匯入教導學習的新力量,以為人類服務。
  傳統的戲劇製作方式,完全依賴少數人的靈感及才能,創作量有限,將很難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必須充分利用電腦的效率,將劇本製作規格化、大量生產,並妥善慎密的規劃,以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個人成長於特定的環境,刺激、經驗決定了一個人的自我。由於自我的獨特性,對萬事萬物都有其利與害的認知,是稱個體的主觀。每一個人獨特的主觀,與他人存同捨異,遂形成眾人之客觀。人類生活在主觀及客觀的世間,彼此相互影響,形成了因「時」而有的同一世「代」,是為「時代」。
  成功的生存者掌握了時代主流,經常利用一己的主觀影響他人。而被影響的人,唯有與時代妥協,放棄自己的認知,否則難以生存。是以,接受時代、與時代溝通,是識時務者。而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是透過大眾媒體,將之形成「客觀」認知。
  觀念是人在「觀看」後所得到的「念頭」,認知則指「辨認」後得到的「知識」。由於個人主觀的時空獨特性,每一個個體對事物的觀念認知,都不盡相同。
  主觀必然是偏頗不全的,人若僅以主觀立場處理事務,必謬誤横生,難以達成目的。在利害權衡下,人在經驗中學會了不斷擴大主觀立場,以求取更大的利益。於是,人需要借助各種媒介來瞭解客觀的真實,以印證自我的認知。
  這種學習、瞭解的過程經常是痛苦或枯燥的,經過長久的嘗試,人們發現戲劇有趣而新奇,是最理想的觀念認知途徑。
  在戲劇表達中,從環境變化的必然因果,到主觀認知形成,是極為複雜的過程。劇作者必須有足夠的觀察判斷能力,方能正確地詮釋事件表象與變化的關係。囿於主觀經驗之有限,劇作家必須透過適當的訓練,再加上對文化的認知,劇作的內涵始得以充實。

  人性是人類共同的性質--人是一種動物,具有生存的需求;人又是一種能處理經驗事物的資訊體,在長時期的生活環境中,積累了主觀及客觀的環境認知。
  在人的生存需求與環境認知之間,經常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人由經驗中逐漸得知,擴大一己的經驗與學習,才是真正解決此一問題的方法。戲劇正是因此而生,惟有繼續利用人的這種特性,戲劇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因此,戲劇可以説是一種利用人性、以供人類溝通的形式。在下面的分析過程中,我們可以導出一種有效的溝通法則,以利於戲劇的製作。

  甲、人的自我

    一切認知來自環境經驗,基於一己的利與害,逐漸累積的主觀成見,形成自我中心。在此中心有兩種相對的力量,一是生命機能,以生存利害為優先;一是觀念認知,以經驗利害為基礎。前者是個體對當前狀況的本能分辨,而後者則決定於諸多兩可情況的綜合判斷。兩者經常矛盾重重,人的自我永遠在兩者間奮鬥掙扎。
    溝通正是擺脱自我束縛的不二法門,人藉著溝通,求得對事物的認知。在有知之餘,自我隨著成長、擴大。因此,最有效的溝通,便是讓「自我」知道得更多。
    但是,人的身心容易疲累,太多的訊息會導致痛苦。效率的條件,是在邊際效益最高的情況下才能成立。所以有效的溝通方式,也就是人的「自我」對所溝通的訊息,其邊際效益最高者。
    溝通的的邊際效率,決定於「自我」與訊息間的關係。姑不論個人的主觀喜好殊異,人所欲知道訊息,必然是在事件開始到終了之間的內容。
    要能吸引人的注意,必須利用懸疑的效應。當感官接收到訊息後,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其利害的影響下,如果發現與利害無關,就會失去專注性。利害攸關而訊息的發展尚在進行中,人的心裡便會期待的認知最後的結果。
    這種「懸疑--結果」之間的作用,可以稱之為事件張力。每個人受到環境刺激的影響,心理承受能力各有高低。事件之張力與個人心理承受力之比值,也就因人而異,再加上下列之安全因素,即可得知此一事件張力的邊際效益。

  乙、生存因素

    習慣是生存的保障,變化是生命的本質,趨利避害則是判斷的依據。所以,人對事物的要求是:符合習慣、常有變化、利於認知。任何事物具備了這三個條件,人才會在世事中感到自己安全無虞。再若有利己性,人就會產生親近的欲望。在概念上,這些條件的綜合,稱之為「適應」。
    環境永遠在不停的變化,人生因不確定而需要溝通,因溝通而瞭解。人在面對新事物之初,懷疑、猶豫是必然的現象,進一步因好奇而探索,因探索而興奮,因興奮產生希望。於是人不斷擴展其認知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支配的主宰便是人主觀的適應性。凡是適應的,人就會喜歡、愛好,形成親近的欲望;反之則討厭、憎恨,力求與之保持距離。
    客觀世事本無所謂好壞是非,個人之認知只是各種變化比較的結果。人在趨利避害的過程中,會逐漸領悟到,要免除「壞」的感受是對「好」的期盼,而「好」的不能繼續就等於「壞」的來臨。領悟得多了,對世事的認知也適應了,人在心理上從「好、壞」的分辨到結局的認知,其強度越大、時間越短,則邊際效益越高。
    實際上,邊際效益的展現即為一般所言的「高潮」,通常是解除所有懸疑的最後一刹那,也與個人適應性息息相關。

  丙、內心感受

    人心是一種內在的感官,能分辨血液中流動的感受訊號。每當關乎安危的緊急狀況發生時,腦下垂體發出訊號,腎上腺立即分泌出腎上腺素。心臟一接收到,便會加速泵出血液,將血液大量排至全身血管中,以提供肌肉運動需要的能量。
    千萬年來,「心」一直是生命體的慣性監督裝置,支配生命體的一切行為。進化到人類,心又兼為大腦的督察,在大腦的資訊交換過程中,一旦涉及某些感受的記憶時,腦下垂體立即釋出激素,心中就喚起記憶之時的類似感受。
    這些類似感受,形成一種超越時空的特殊現象。人能夠喚起過去事件,因之也能瞭解當前狀況,甚至於對未來發展的認知也有助益。
    長期經驗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件不論是利是害,將永不再現。可是在人心感受中,卻有另一片天地。那是一種與現實迥異,偏又銘心蝕骨的感受,説真不真,説假也不假,正介於有與無之間的灰色區域。
    這種感受正是情感,因情感支配而反映在行為上的,則為情緒(從多媒體的機械觀來看,「情感」是指資料庫中,角色之間歷史資料的交集;「情緒」則指以各種交集資料、控制動態繪圖系統所表達出的結果)。

  丁、感性理性

    在紛至沓來的各種感受中,有一種至關緊要,恰將人性一分為二:前述的情感、情緒是「感性」,另一種則是「理性」。理性實起源於「好奇感」,基於辨識過程的持續性質,在辨識未能告一段落前,任何阻礙都將導致一種懸疑。當這種懸而不決的感受進入人心,便會形成一股急切期待後果的張力。
    好奇感不需要利害的驅動,在懸疑沒有解決以前,好奇的張力便是大害,唯有張力鬆弛後,始為有利。故好奇感會令人注意力集中,感官不停地收集資料,大腦活動頻繁,忙著記錄各種相關的刺激訊息。
    這種現象不斷發展下去,因好奇而形成對事物因果、體用的認知,由此建立了人類的「理性世界」。
    理性是重視客觀的,與環境變化一致,兼具前瞻性與無私性。而感性則是主觀的自我天地,只顧一己的生存利害。人性就是這兩者的矛盾對立,而人生則是人的理性與感性無休無止的殺戳戰場。

  戊、刺激變化

    人類在長時期的進化過程中,以感性提供事物變化的訊息,理性則負責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由此形成了今日人類身心的結構,以及心理運作的模式。我們可以斷言,最有利於人類生活的方式,也就是百萬年來,人類所習慣的身心狀況,也就是一些感性與理性交互影響所發生的過程與結果。
    從設計立場來看,若以動態拋物線代表理性,其變化的正負值可相互加減。感性則剛剛相反,只是一段段不連續的線段,隨外界刺激生滅。
   
    由上述推論可知,利用感性的刺激,再加上需要理性思考的事件,是戲劇最理想的素材。而感性與理性交相迭起,就是變化的根本。善用這種變化,就是最能吸引人心的刺激。
    當今西方的戲劇理論,只看到人心求變的現象,而不知思變的基本因素。以至於一味盲目追求聲色幻化,忽略了人心對理性平衡的需求。在西方戲劇蔚為風尚,舉世為之傾倒之際,人人受其誤導,無不縱情於聲色刺激,難以遏止,以致人心失衡、社會無序。
    這正是多媒體戲劇承襲的社會責任,俗謂十年之病,需求百年之艾,治沈痾須下猛藥。是以秉覺悟之心,有意從事戲劇工作者,務必對人性需求有正確的認知,始能收到治本之效。

  己、概念表達

    不論什麼感受,都只是一些感官刺激的綜合訊號,人體中又缺乏一種定性及定量的設備,無法將感受有效地貯存及應用。經過長時期的進化,人類發展出一種不精確但更有效率的機能,那就是含糊的概念。
    概念,意為「概略的念頭」,與觀念相似,只是層次較低、涵蓋範圍較小。以概念作為感受的介面,正因其含糊及不精確的特性,完全脱開了個人主觀的局限,使得客觀的觀念與認知,才能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共識。
    人應用概念與他人溝通,而每一個體的概念,都有其主觀性,絶無雷同。如果希望利用概念溝通的方式,將主觀的感受或認知成功地傳達給他人,則必須有種含糊的共同的簡化的機制,是稱概念表達詞。
    下文僅就個體需要與他人溝通的主觀感覺狀況,簡化為客觀的概念表達詞,以供應用參考。對多媒體工作者而言,應用簡化而含糊的概念表達詞,較精確的主觀感覺狀況,實現起來容易得多。例如:



人的主觀狀態可以説是千變萬化,但是若簡化的概念表達詞,就會得到一些共同的性質。在多媒體的立場,處理有限是可能的,而面對無限則無從下手。
因此,如何用概念表達,以及如何表達得合情合理,都必須透過對簡化概念的方法,進而設計一些有效的規律出來。

  庚、感動共鳴

    人往往有一種補償心理,凡是自己做不到或得不到的人、事或物,往往成為自己的最痛。當人心形成這種痛楚後,有兩種可能的發洩方式,弱者採用逃避法,佯作不知或不關心,強者則先是嚮往,進一步激勵奮發。但不論是哪一種人,假如看到他人實現了自己所無法完成的事物,心中都會因共鳴而被「感動」。
    感動是人性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是人性推己及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原動力。正因為人能因感而動,所以才有文化,人的精神才能昇華。同時,感動的震悸也是戲劇的靈魂,任何戲劇多多少少都必須具備一點感動人心的事跡,否則很難獲得人心的共鳴。
    悲劇是感動人的一種形式,但其內涵應該不僅僅是某種痛苦的重現,因為痛苦對旁觀者而言,相當於「感同身受」,身受只是受苦,並非共鳴。戲劇絶不可以利用其傳播的能量,只求讓人同受苦難,除非是為了某些特定目的。
    悲劇之所以為悲劇,絶非劇中所陳述的痛苦而已,痛苦只是後果,一種不可避免的結果。如果人能經由戲劇的傳播,認識到這種不幸後果,進而自省,那才是戲劇最重要的任務。
    所以,悲劇發生的因果關係,才是劇作者應該表達的。觀者接受了這種因果關係,也就是受感而動,自我反思,從而能避免再蹈他人覆轍。

  辛、小我大我

    私心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在人類文明的源流中,在在都是「公」與「私」鬥爭的痕跡。也可以説,人類文明的演進,就是人由小我奔向大我的記錄。雖然從極端的角度來看,有人貪婪無度,也有人清高解脱。但是這兩種人究竟只佔極少數,他們的心態及行為,很難獲得大眾的認知或瞭解。
    真正能引起大眾共鳴的題材,必然是多數人所能理解或曾經經歷過的,因為能感然後能動。所以,感人的題材是介於極端的大公及小私之間的那片灰色區域。適當地處理私與公,我與人之間的搏鬥,經常是最動人的題材。

  人性看似複雜,其實蛛絲馬跡,在在可尋。戲劇就是符合人性的一種溝通形式。只要能利用上述八條共性,把人所熟知的各種題材,組織成為一個時空濃縮、主題明確、氣勢連貫的事件,必然能夠達到最有效的溝通目的。
  第一節 人性認知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