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三節 人性(人)
--溝通、思維、信念、判斷、意義、理性
人=象人之形,有靈性的高等動物;
性=人所認知之起始,事物之本質。
人性者,人之性質。
人獸同源,百萬年前,由於生存競爭,靈長族之一支,從叢林中走到曠野,遂有人類。因此,人性實乃獸性之延伸(觀人類嬰兒在斷奶前之行為,與野獸全同可見一斑)。然而,長時期的發展進化,環境壓力令人類的學習能力大增,繼而透過溝通的認知,人類由反省中建立了文化、文明,人獸遂別。
只是要明確界定何謂「人性、獸性」,其難度極大,正如同辨別江河與溪流,很難做到涇渭分明。本書無意深究細節,只能建立一個理解的模式,簡單說明人性的特質。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人類整體行為建立了文明,在受人類文明洗禮之前,即令是人,也不一定具有「人性」!
人類係地球上長時期存活之各種民族的總稱,民族則由個人所組成。每個人皆有個性,個性形成習慣;各民族之習慣是稱風俗;長遠留存的民族風俗則是文明。百萬年來有變及不變者,不變者恆為源自獸性之肉體需求、變者則為精神的思想認識。總之,要談人性,絕不可用物質層次的觀念一概而論。
「獸性」是指動物有所需求時,只顧一己、全無整體認知之性質。人類是哺乳動物,親子間哺乳期間甚長,因而有更多學習機會。人甫生,不能獨自生存,此時與獸無別。即令斷了母乳,如果沒有接受「家庭教育」,包括與人相處之機會,任何嬰兒必然「唯我」獨尊,仍然是隻自私自利的小動物。
人性的萌芽源自家庭,因母親除了保護生存外,尚有關愛、誘導的功能。在嬰兒初期,各種感官刺激的訊號強烈,個人之性格、風骨自然而然刻劃在記憶深處。除家庭外尚有社會教化,諸如人際關係的認知、自我定位調適、常識行為的配合等。人若無母愛,失去社會教化,人性必然殘缺不全。
待人學會言語溝通,主觀與客觀交匯,大腦在各種訊息的刺激下,逐漸形成自我認知。此時,個性成型,主觀強烈,感官刺激敏銳,「感性」適時而生。其時,感性並非人類獨具,許多高級動物如犬猿等等,皆有極強的感知能力,可透過訓練,模仿人類之若干行為。
大約十歲前後,人類掌握了溝通能力,可謂「人性」之始。此後,人必須脫離雙親的保護,面對真實的環境,纔能體會正確的人生訊息,逐步成長。繼而每隔十年左右,隨著生理的變化,人性將面臨一系列的考驗。如同兩性的情關、物質的誘關、權力的貪關等。做人稍有不慎,立即掉入「感性」的原始漩渦。
感性最大的影響,在於感官對刺激的依賴,而刺激又必需靠物質提供。於是,感性強的人,傾向於永遠滿足感官需求,而欲滿足感官更必需保證物質的獨自享用。由於物質佔有時間、空間,一人享用就代表他人的失落,故要「獨自享用」,就必需獨自佔有,獨自對物質之佔有是稱「物欲」。
每一個人有其主觀抉擇的權利,做一個感性的人沒有什麼不對,但本書所討論者為智慧,而獸性是不可能與智慧並存的。事實上,由於人體內感性恆存,人性之維持不易。絕大部份人類、甚至於有些文明無盡地與感性纏鬥,以致人類社會充斥狩獵式的戰爭,重演叢林中的弱肉強食。
在宇宙立場(「人性層次」係站在人類立場),生命乃一系統,人類與野獸各為子系統之一。人獸之間尚有「介面」存在,有獸類人、亦有人如獸。
在智慧的立場,炁能恆變,宇宙中任何系統皆係由底層向上遞升,假定人類位於生命系統之頂層,則能完全擺脫獸性之人,可以稱之為「真人」。而「真人」所具之性質,是謂「人性」。
茲就人性必須具備之功能如:溝通、思維、信念、判斷、意義、理性討論如下:
一、溝通
溝=人工挖掘的深槽,供水流通的水道;
通=過甬道,透過而達,從…到。
溝通者,一系統經某系統由一端而達另一端也。
人之初,無知無識,是只具本能的生存機器。及長,基於動物學習的本能,由家人之肢體動作、行為語言中,學會相互溝通之道,因而融於生存的環境之中。基於溝通,人漸漸發現,個人之主觀未必與環境需求一致。且撇開「唯我獨尊(多基於親人溺愛)」者不談,正常人當能自我抑制,力求與客觀環境妥協。
人類之主觀溝通可分兩途:語言,快速簡單,供同時代、同族群日常生活之溝通,無深度,內容淺白;文字,書寫複雜,供各時代、各族群思維認識之溝通,有深度,內容深廣。若人之溝通能力低下,代表主觀閉塞,智力不足,故謂聰明者,耳聰目明,長於溝通是也。
文字與思維境界息息相關,人與人的能力、境遇也相去天淵,文字與文字之內涵及結構更是無盡無極。中國人視文化之觀念為「文字化育」,對精神生命而言,文字實為文化之動力。故而,文字的功能,與其使用之文化、民族,在精神探求的深度上成正比。
系統間之相互作用可謂溝通,炁能、物質、生命、人類、電腦等皆然,進化因以展開。宇宙進化除了物種之外,相互作用也隨著增進,由炁能而人類,其效率不可以道里計。然而,溝通只是過程,理解才是溝通的目的。理解者,「以理解之」,「理」為一種方法,「解」為其結果。
人類於理解時,係經由生活常識之理、據以解讀自我立場之利害關係。當人感知訊息時,相關之常識即相互交聯,令意識在自我立場、利害關係間,作出最符合「目標」之抉擇。但因人之主觀,即令有目標,溝通時仍是各說各話,除了情緒之發洩,一般人只是作為爭取利益的手段而已。
真正的溝通,必須客觀,應先將欲溝通者定義其系統,再根據系統範圍交換認知。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事事如此定義,將煩不勝煩。所以,人與人「相互談得來」者,彼此無須處處設防,必有共同之「客觀認知」。準此,人與人之間,客觀認知之交集越大,和睦相處的機會越大。
溝通之形式很多,係因感官刺激之訊息不同,其效果迥異。如形態、圖像、文字係視覺訊息,很直觀、內容詳盡;語言、聲音透過聽覺,簡便迅速;接觸溝通限於主體性質,多屬私密感受,強烈而不持久。
此外,溝通之媒介載體也隨著時代需求日新月異,以追求全面而高效。物質文明的特徵是高效鉅量,為了積極調動人之感性,溝通成為貨物產銷的運作武器。於二十一世紀,多媒體集視訊、音訊、觸訊於一身,將對話、小說、音樂、電影通過網絡接傳送到人們面前。
基於量變而質變,多媒體開啟了溝通之新紀元,人類開始與「電腦」溝通。在理論上,溝通之雙方,彼此應具有共同之概念認知,溝通即能成立。
在此,且假定電腦之溝通過程為:
1,輸入文字字碼。
假定為漢字,蓋拼音文字目前尚無溝通之條件。
2,將文字載入概念網絡。
漢字具有概念以及概念分類,用程式與概念網絡相聯即可。
3,以概念與常識庫結合。
漢字之概念即為常識索引,故概念分類相當於常識分類。
4,常識認知具有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分別設經驗資料庫。
常識認知為「事」,其體其因有人、時、地、物,其用其果有情、理、規、律。
電腦調出資料庫,根據立場、目的,以求出理解之結論。
5,將認知轉為概念輸出。
似此,再假定溝通之目的為理解,結論是,電腦能夠理解人意。
二、思維
思=耕耘於心,用大腦想,計慮;
維=聚之繩,貫通網的大繩。
思維者,人類最重要之精神活動。
人之精神作用,在於思維,是意識將大腦網絡中之概念組成觀念,觀念形成認識。在肉體需求下,有所謂的感性思維,莫非站在主觀立場,謀求感性的滿足。待人性昇華後,思維的素材才會擴及身外,兼及物我,是稱理性思維。理性則是從整體立場,主觀個體利用既有之認知,以求解客觀之體用因果。
一般說來,人初期的思考,因自我認知範疇太小,脫離不了感性主觀。直到人「覺得」自我之外,尚有個客觀世界的存在,始稱為有「覺」之人。覺者的思考方式,若仍陷於主觀,遲早麻木。若能改為「客觀思考」,再能理解萬事萬物及人生宇宙的「體用因果」關係,即可稱「悟(心知有吾)」。
宇宙系統本一,因炁能變化而有各種子系統之別;人係宇宙之子系統,因個體求生於環境中,須對一己利害有所認識,環境刺激是為人類的炁能。在系統之立場來看,當人有主觀之認識,即代表人有主觀之選擇。當個人成為一個獨立之子系統,其認知必然主觀,遂與宇宙本體有別。
人出生於混沌;啟蒙於無知;成長於迷亂,全賴感覺器官與客觀環境聯繫。而感官之所以為感官,只為提供炁能變化之訊息,以供主體生存。訊息變化決定於前後級刺激之比較,又有感覺閥作梗,因而處馨蘭之室,久而不嗅其香。人若不善思維,生生死死,不過如海潮弄沙,隨波起伏。
思維是由一己到整體、由主觀精神狀態過渡到客觀真實之第一步,首先在於覺,覺後進修,修者如能得悟,即可進入與炁能同奔之純精神狀態。此狀態原本與宇宙同在,唯因人受了一己感官之惑,注意力專注於物欲,久而久之,遂迷途難返。是故,當人能修至無私無慾,時空皆泯,人遂回歸宇宙本體。
大腦是感覺訊息的集散處,隨時隨地有各種訊息傳來,如同大海中的波浪,永不停止。但是,當環境中有了重大的變化,立刻激發聯想的共鳴,掀起濤天巨浪,形成一種認知,是為思維。事實上,思維不是單純的大腦活動,而是因應一定之主題,有系統而專注的訊息整理。
中國古代思想家,以老、莊、列子等人最著,他們常用一語道破世事。但其一語非僅一語,中含須彌世界、恆河沙數,雖千言萬語猶未能盡。若欲解之,必也,先泯除外表之形、象,究其細微至無極。當得一至小至大之「認知」,首忘其言,次侵其中,終括其略,是謂「抽象思維」或「垂直思維」。
一般人對思維認知有三:
1,邏輯思維:根據前提、假設,得出推論,是謂三段論法。三段論法可推出堂堂皇皇歐氏幾何學,但卻不能推論歐氏是人!
2,水平思維:把所思維的對象,在同一層面展開,利用聯想以知有無,以及體用。最常用之方法,但只能應付生存、生活,不能深入。
3,垂直思維:把所思維的對象,由垂直向下展開,以知因果關係。所思純係五官所不能及者,故又稱抽象思維。
人在思維時,最容易陷入主觀的陷阱。因人係單線思考,在思考時,概念網絡被主題聯想所佔據,不可能有客觀佐證給予參照。這就是人生最嚴重的問題,正因主觀的偏頗,難明事物真相,以致煩惱痛苦。為此,佛家用無住、道家用無念來修行,其目的,就是令人避免陷入主觀陷阱。
其實,要擺脫主觀控制,另有修行之法,是採用理性之垂直思維,使之成為潛意識之一部份。基於垂直思維的特性,對任何概念、觀念,都有追根究底的堅持。因此,不論人思及什麼,只要觸及因果、為什麼,意識就立刻躍入客觀認知,斯可謂明心見性!
三、信念
信=人言,不應懷疑者,消息,函件;
念=此刻之心,想也,又讀書出聲也。
信念者,人不懷疑之認知。
信念者,以他人之言,成為自己心上所思。果如此,意謂一己與他人之認知、感受全同。然而,社會乃一炁能糾結之多變環境,各人之主觀只限於一己,他人無從得知。而人與人相交往時,人際關係複雜,涉及各種利害,成敗、得失不易釐清,認知、感受更難一致。
主觀認知來自記憶,記憶又來自經驗,經驗則肇因於環境變化。意識認知則來自學習,人若在青春期以前即開始學習,由於尚無判斷力,所學立即成為意識之基礎。人須待成長後,經驗較為豐富,客觀認知纔能成熟;但若過早奠定了意識認知,此認知便成為信念的一部分,而與客觀無絕對關係。
任何信念,如果不經過理性思維,即令美其名為科學,仍是迷信。主觀之迷信,是精神生命的癌症末期,然而,對某類利益集團,卻是墾殖謀利的樂園。尤其是有一種「信仰邏輯」:因為主觀認知=主觀真實,所以人只要「堅決相信」主觀所相信者,則所信之信念均屬主觀真實。
若某種信仰之絕對真實不可能在現實中驗證,且其信仰宗法某一超人,則稱之為宗教。宗教是絕大多數民族早期在自然環境中求生的精神支柱,因為先民文字系統尚不完善,客觀認知極其有限。當面臨著太多無法理解的事物,不得不先假設為某種力量,然後一步一步地探討理解之。
諸如:
1,煩惱、恐懼、戰亂、災禍、離散、死亡等生命中之懸念,可先藉宗教引導。
2,在任何社會團體中,人之主觀必須統一,否則人心難安,宗教適為統一之力量。
3,人心之雜亂來自私慾,於宗教之信仰下,雜亂被專注所取代,是有寧神之功效。
4,即令是客觀認知,在群眾智慧不足之際,作為精神信仰,宗教亦有其必要。
人有了信仰,意識就有了依歸;人心穩定,生活方式便有規律,最終纔能開啟對人世真相之探索。只是人對人生、宇宙真相的探索,認知是漸進的,積少成多、拓廣及深,不可能一蹴而及。然因信仰又是一種主觀的向心力,信仰太深,會形成認知渦旋,難免凝聚如同位能,堅如金剛鑽。
到了近代,科學觀念振興,原本有利於精神文明之進程。不幸科學立即開啟了物質文明的大門,人們對於人生尚一無所知,只因感官需求,憑著一絲技術皮毛,遂投身物質洪流中。於是,物質成為新的信仰,意識認知取代了以往各種宗教。最後,政商在共同的利益下通力合作,人世變成龐大的實驗室。
四、判斷
判=一刀一半,分也,辨也,斷也;
斷=砍絲,使不連續,折也,判也,絕也,無也。
判斷者,分辨後令之不再連續也。
判斷指判別與決斷,須先認清情勢,再決定行止。判斷由意識主持,而欲有明確之判斷,必須先有明確之立場、目標。否則,角度不同,認知迥異。
在未經過系統學習之前,人們依靠直覺判斷,是生命體據以生存之重要機能。直覺判斷中,立場鎖定為生存,目標為當前之趨利、避害。炁能變化有各種刺激作用,生命體對刺激之反作用,即發展成各種感官。每當感官接受到刺激,直覺判斷最為直接,有利於生存。
例:在運動時,當有球從空中經過,人能不加思索,奔向球的落點,即是直覺判斷。
當人接受了教化,產生了意識,意識判斷便成為生存、生活之道。意識為生命一虛存之重要機構,存在於「心臟」與「大腦」同時運作之際。因係一精神體,故不佔空間,不具實質,是「我」的根據點。
「腦」相當於「信息處理中心」,「心」則代表「感受聯絡中心」,腦為體、心是用;再若以「心」代表「感受」,用來調整「腦」之經驗信息,則心為體、腦為用。其體用之介面為「概念」,理想之概念應具有「腦」及「心」所能辨識的「性質」,其效果就相當於直覺。
思想單純的人,若環境穩定,其判斷能力相對敏捷。但隨著人生經驗之多元化,在複雜多變的客觀環境下,人必須隨時充實信息。因此,在當今社會上,變化頻繁,新信息的處理愈見重要。然而,信息的處理分屬於各種知識領域,與判斷並無絕對關係,更遑論正確的判斷。
所謂正確之判斷,係指先有預設值,再以結果比較,完全符合者謂之。蓋每人必定有一己之立場(所謂無自知之明,係不知自己之立場或能力),於選定目標後,步步向前。此時相當於目標與立場之間,劃一直線,其距離最短者,是稱正確。也就是說:接近直覺判斷之判斷,是最理想之判斷方法。
前已說明,理性思維是由一己推想到整體,一己是小我的立場,整體是大我的立場。待思維到通透了,人隨時隨地知道自己所居之立場,則已具備了直覺的基礎。目標的選擇則視各人條件而定,總之,常利用概念思維分析、比較,能明辨是非黑白,足矣。
五、意義
意=心上之音,受到動靜的影響,人所關注的;
義=羊我,犧牲小我,不顧私利的行為。
意義者,人心所向、有大利之系統觀念。
任何系統有其必然的慣性規律,若其變化符合規律,即稱為系統意義。如人生之意義,係人意識到生活中應做該做之事;宇宙之意義為宇宙執行宇宙該執行者。人之行為若符合環境、整體、宇宙之需求,則此人生命之意義及價值可謂無與倫比。
個人為精神之載體,精神境界相當於個人炁能之頻率、振盪於行為上。慣性系統本存,宇宙如同聳立的金字塔,炁能貫通其間,渾成一體。每一主觀個體則是堆砌的石塊,在其客觀整體位置上逐層支撐,同時也在炁能作用中,內、外、上、下相互影響。
人生的意義,在於實現個體位置上應有的功能。事實上,基於慣性本存,任何人早在既定結構中。其生生死死,如同石塊刻痕之起起伏伏,對現實毫無影響。而且,塔體巨大,人為磚石,無法跳出系統之外去觀察。若人看不清全貌,也就難以得知自我功能何在,既無人得知,人世也就保持其現狀。
人自出生後,即浸沐於當時的環境中,最初只具生存本能,絕對「主觀」。待與環境逐漸融合,纔能接受客觀,進而學習成長,直至老死。如若社會發展穩定,客觀匯聚主觀之大成,人類與精神生命合流,不斷成長。然而,炁能多變,每一個體在其位置上承受的苦難,也是客觀真實的一部份。
由於環境壓力之故,人們之意識產生反作用力、以追求生活幸福,謂之「希望」。人生沒有希望,生活就沒有意義;但若「希望」達成,壓力消失,生活意義也不存在。為此,古聖賢設計了倫理道德,作為一種恆存的社會壓力,外束人之行為,內抑人之獸性,將人之未來設定在備受尊崇的位置上,形成理性的希望。
再若人之意義僅為一己私利,相當於奈米距離下、球面積與體積之容積差,必無法與整體相容。在歷史醞釀之流程中,量變而質變,人類必將喪失進化之主流地位。而在慣性系統中,宇宙只是一個載體,其意義在於貫徹始終;生命是炁能變化的一環,其意義在於繼承過去、開展未來,以回歸宇宙。
人同時具備肉體與精神,是故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也應相輔相成、互激互勵。炁能變化不止,時空交替有徵,人一生之遭遇得失,絕非黑白分明,一成不變者。是故,人成長過程中,力求瞭解自己生命的意義,進而努力追求宇宙的目標,恆為正途。
影響人生意義之條件有三:
1,天=機運。
機運因時間而定,以變動為兆頭,以數值為權數,以信念為依歸。由於天之機運不可知、不可說,任何個人不負其責。
2,地=能力。
能力因事項而定,以身心為基礎,以努力計程度,以後果為權數。能力之報酬是功名利祿,其代價是平安幸福,其考驗則是良知操守。
3。人=操守。
操守因欲望而定,以自律為依歸,以利害計正負,以時間為考驗。操守決定個人融合於整體之契機,確立人生意義之方向。
六、理性
理=玉脈密實,有紋路規律;
性=人所認知之起始,事物之本質。
理性者,重視規律之性質。
當刺激傳入動物體內,相關之組織因應其性質,分泌一些激素,注入血液中。待進入心臟,心臟將血液泵送到身體各部,攜帶了這些信息,供身體調節適應。又基於激素不同之性質,產生痛、麻、痠、癢等生存最基本之感受;進而有了慌忙、緊張、專注、果敢之反應,是為感性之源。
這些激素通過心臟,及時透過「心包」與神經網絡相聯,得以令「身、心」同步反應。此外,心臟也能分泌激素,如同心利鈉多肽(ANP),以供血壓、血管、血液之調節。
例:腎上腺素,可加速心肌之收縮壓,增加血液供應量,加強肌肉之動力。同時,心中會有專注、緊張之感受,從而身、心齊動,以應付變局。
人源自動物,一切以感覺為主,是稱感性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基於作用衍生,前肢變異為手;又在環境壓力下,心之感受須配合大腦以利生存,於是形成意識,衍生了理性層次。待人有了理性,纔能用意識思考;有了思考,纔能判斷生命、宇宙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智慧。
感性乃生存之動力,也是個體私利的堡壘。只有當人之理性成熟、能控制感性或不受生理之干擾,纔能擺脫生命延續之影響,從而朝向炁能擴散的慣性方向發展。只是基於系統金字塔模式,炁能分佈有其規律,任何時代、任何族群,極端理性、感性之人極少,絕大多數均介於二者之間。
大腦是神經之總匯,在生命體進化過程中,發展最晚、變化最大。基於用不用原理,人類在近百萬年來,大量利用,增長了約四倍之多。腦中神經密佈,能貯存經過辨識後的概念信息,且能隨時透過網烙調用。其特徵在於神經通道之可變性,可隨環境之改變而調整,成為理性之基。
理性來自人之思維,思維可根據主題在記憶中找到相似或相關之印象,是稱聯想。將聯想之印象賦與「概念」、再將之整理成認知,是為理解。這種過程不斷進行,直到思維完全通透,在大腦中形成宛如剛體之概念網絡,對任何概念都有統一的理解,即是理性。
當然,並非人人都能達到這種境界,在一個社會中,人人各司其職。唯因理性是唯一能溝通主觀與客觀的不二法門,如果社會上具有理性的人太少,人際之間鴻溝深邃。為了彌補缺失,前賢大力提創教育,以導社會於理性。不幸如今教育的目的丕變,成為發財牟利,於是,人性沉淪。
理性教育除道德操守的要求外,在思維上有四種方法,是稱邏輯、或理則學:
1,亞里士多德--形式邏輯:
為數學、物理等科學之基礎。
2,佛教--因明邏輯:
為瞭解主觀人生之基礎。
3,名家、墨家--辨證邏輯:
為瞭解客觀觀念之方法。
4,易理--結構邏輯:
為認識宇宙真實之方法。本書應用之基礎。
第三節 人性(人)
--溝通、思維、信念、判斷、意義、理性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