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二節 體用(地)
--炁能、生命、生存、生長、生殖、生死

體=行禮之骨架,結構之本;
用=卜中,指可支配之功能。
體用者,事物於人類之關係也。

  根據本節第一則物質之定義:物必有體、體必有形有質、質必有性有色,體又有徵、徵必有數、數必可量。前述之性、質、形、色、數、量皆各有其用,總而言之,是稱體、用。物體之性質,因應於客觀環境中,其變化無盡無窮,但對人類,莫非體用因果。
  「體、用」是中國人概念思維的精華,在唐朝孔穎達就提出「三體三用」說,到了宋明理學,更是諸見雜陳。先賢認識到,在「人、我」之間,只是「客觀、主觀」的立場不同。而客觀的對象,又無非是透過辨知的「體」,到進入「我」的主觀思維中,就是一種「用」的作用力。
  對於「感覺、理解、應用」而言,「感覺」是「理解」之「體」;「應用」是「理解」之「用」。同理,感覺亦可為理解之用;而應用又為理解之體。因此,掌握了這種「體、用」關係,就等於對物質具備了「理解作用」,對主觀個體之生存極有助益。
  進一步分析,「體」有可資「辨識」的「刺激」,以及因「感」而得知的「概念或印象」。舉凡刺激,皆來自「具象」的性質;而「抽象」則得自「概念或印象」。當一個體主觀「理解」後,於經驗中必有所用,形之於神色之間,是為溝通;發之於行動,則是主觀的抉擇。
  蓋人眼具有「邊緣效應」,對物體外表之線條特別敏感,形成「整體」之認知。凡整體之性質功用如一,尤以人造物,常利用邊緣明確的幾何圖形,認知其體用之因果。然而腦中神經係網絡結構,不能記憶幾何圖形,而係基於網絡的特性,令相關的刺激脈衝轉化成「路徑」,待電流導通若干路徑之和,是稱「感受」。
  人根據各種感受,能依稀喚起「印象」,即是圖形記憶。記憶之「路徑」與功效成反比,幾何圖形規範精簡,較複雜之自然圖形易於記憶。

  茲就體用之炁能、生命、生存、生長、生殖、生死分述如下:


一、炁能

炁=無火之氣,氣之本態;
能=象猛獸,熊的一種,代表力量。
炁能者,宇宙變化之根本力量。

  在本書之探討中,將「能量」正名為「炁能」。茲參考網絡上百科全書之定義:能量是物理學描寫一個系統或一個過程的一個量。由是可知,一般認知之「能量」實與本書討論之宇宙本質「炁能」有別。
  人類對所存身之宇宙,因感官辨識而認知。感官係生命體接受炁能刺激之機構,性質不同、認知各異。尤因人之個體主觀經驗,認知只為適應炁能之性質,以達到生存之目的。是以各人主觀之概念不一,欲對炁能作客觀的探討,必須先行釐定幾個關鍵之定義。

  炁能為宇宙系統最基本之作用力,但其前題係感官能辨識系統刺激之性質。所謂感官能辨識者,已經確定係一種「向量」,可以作「功」之「作用力」。
  力之運作範圍稱之為「場」,作用力與場效之距離平方成反比;由無盡向內作用至核心。宇宙系統之慣性場對其子系統有作用力,是為壓力。
  此兩種力在作用上產生干擾,形成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其運動方式適為「系統正弦波」型式。慣性差所分離之炁能另成系統,其變化於正弦波之延伸稱空間(宇),具長寬高三維,相互垂直交於「中心」。對物體而言,此中心又稱重心。而正弦波之變化過程稱時間(宙),分始繼終三段,相互連續,其交點為「現在」。
  基於人類對宇宙之觀察,炁能變化過程小於觀察時間者,稱之為「靜能、位能」;否則是為「動能」。靜能有體、形成「物質、物體」,物質、物體可藉動能刺激人類感官。人類因刺激而有所感受,因感受而形成「精神、狀態」,可採取必要之反應、行為,以確保生存。

1,物質
  一般人認為,物質具有「實質」,可以感知;有些哲學家更論定:物質係獨立於意識外之客觀存在者。然而,進一步探究下,感官所能感知者,無非各種炁能刺激;至於是否獨立於意識外之客觀存在,也有待意識之外之客觀佐證。
  本書以系統觀念定義:一系統以靜能形式連續存在於一定時空、且為主觀共同認知者,稱為物質。物質是物體之本質,對人類而言、相對穩定。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人因「刺激、感覺、認知、應用」而對物質有著依存的關係。
  物體是另一層次,具有長寬高三維之形、色、體,有性質、數量等特徵。是人類感官與物質系統之介面。

2,精神
  當炁能作用於物質,物質之反作用可稱為精神。同理,當人類接觸到環境變化,人類之反應亦為精神。故精神可謂為系統之用。精神恆變、恆動,具有擴散的慣性。是知,精神貫通宇宙,無遠弗屆。
  在宏觀立場,精神之於人類、相當於慣性之於炁能;而在人類立場,精神是物質之價值所在,是驅動人類上進的動力。
  如同炁能之作用力,人之精神用之正(本書之「正」恆指系統順炁能之發展)則有利、不加以適當之控制必肇災;相當於汽油內有炁能,加以適當之應用,在適當的壓力控制下,方能產生預期的功效。

  炁能藉物質、精神兩者各為體用、因果,因有體用因果而有層次變化,因有層次變化而將主觀、客觀世界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於瞬間可知刹那、於整體得窺永恆。


二、生命

生=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不熟;
命=人叩服於天地間,奉令治事也。
生命者,炁能變化於某一特定之時空、其變化訊息藉由感官傳遞至一中心;此時空、感官之綜合是謂「體」,其對訊息所產生之影響則為「用」。

  生命係炁能變化之一,基於向性改變,炁能循環作用於一系統中,令該系統有了時間、空間之效應。從宇宙之立場,該生命系統相當一個介面,待炁能作用之終,將以某種衍生之系統形式,回歸宇宙本身。
  人類乃宇宙中極其有限的一部份,站在人類有限的立場,面對系統之時空變化,在觀察上有難、易之別。為了辨識認知之便利,統一將難以察知者定義為「無生物」,而具有不依賴外在、有自動變化能力者為「生物」。兩者之別,在於生物具有「生命」,為炁能連續變化功能之一。
  實際上,如果將立場擴及宇宙,生命即係炁能,且炁能的各種機能在生物體中運行得有條不紊。正因如此,人類可以舉一反三,透過對生命的認知,理解到宇宙的運行。同時也可以在生存的環境下,逐漸認識到生命的意義,以及人類本身取捨之道。

  生命體轉換炁能之方法甚多,最普遍是光合作用及地熱作用。光合作用係日光能驅使電子在葉綠素間轉移,令CO2與H2O轉變成葡萄醣,於過程中,獲得了作功的熱並釋放O2氧氣。地熱作用則是直接利用地心高溫炁能,直接吸收利用之。這種質變,產生了如藻類、菌類等生物。

  炁能無間斷之連續變化,作用在物質與精神之結構上,一代一代生生不息。這種結構,係體用與介面之「共構體」。於體,炁能需要一種承載的基礎;於用,炁能需要發揮其變化之功能;於介面,則是體、用對炁能之偵測及相應變化之形式與機制。

  生命也有三才結構:生存、生機、生活,三者缺一不可。
  生存:蛋白質結合成長分子核醣核酸,佔有空間時間,能自體複製、包圍在體外以資獨立自禦。
  生機:蛋白質具有特殊的「冷脹熱縮」及有機化合的功能,可作信息介面、運動控制。
  生活:碳、氫化物結合各種有機分子,可轉換炁能、促進生理作用,是為生活。

  於是,碳氫氧分子加上蛋白質的機能,組成了碳族,落足於地球之上。碳族具備了生命,又有生殖的功能,大量繁殖後代,遂能生生不息。繼而,碳族生命對炁能之信息偵測系統,進化成為各種器官,再根據不同的適應方式,作用之於反作用,遂有反應器官。

  碳族生命之生命能是以「結構」方式傳播,其有機結構實際上就是炁能之組合變化,炁能變化所產之熱,適為生命體之動力。於茲,炁能以生命體為單位,不斷發展傳衍。炁能量的效率急遽增加,不斷地透過量變而質變,層次層層累進。
  約十億年前,微生物演進為多細胞;再經多次倍速演進,距今一億年前,生命體體能達到巔峰,可謂生化之極致,但是,生命體無限成長,陰陽失去平衡。故於五千萬年前,恐龍全部絕滅,而哺乳類物種崛起,質變之餘,並以十倍速,加速進化。
  到了人類,因為環境壓力,體能無法與獸群競爭,必須利用大腦。經過百萬年,逐漸產生了意識分辨,因分辨而需要記錄,因紀錄而有了文化。文化是精神生命之營養,如同食物之於生物生命。有了文化,人類始能脫胎換骨,一舉由生物生命提升至精神生命之域,直到完成能與宇宙溝通之循環。

  嚴格說來,人類不能算是一個層次,生命層次只有:以物質體為結構、以炁能轉換為營養、以感觸為介面之生物生命;以主觀思想為結構、以客觀認知為營養、以文化為介面之精神生命,故人類只能說是生物生命與精神生命之介面。至於個人,則在兩種生命中浮沉,匯為時代洪流。
  如系統正弦波模型,左右兩端分別代表由始至終之變化。人有獸性身體,具備了生物生命,終生難免受到獸性之控制;然而,人類自有了意識,意識到宇宙無垠、而生命有限。為了追求對宇宙真實的認知,人們努力克制獸性、尋求解脫。漸漸形成文化,一人影響一人,一群影響一群,精神生命崛起!
  動物為圖生存,感官自利,生殖繁多,始能維持久遠。文化係人類長期經驗所積,證明共生始能共存,互尊始有自重;為了壓抑獸性,尊長敬賢、容人抑己,樹立了倫理道德為規範。人接受教化愈多,生命愈向精神偏移,所面臨之身心壓力及進化責任也愈增,奠定了人類在宇宙進化中重要的地位。
  終人之一生,團體之公利與個人之私利衝突不止,是謂天人(或靈肉)交戰。人永生在此正弦波兩端之間掙扎,重物質者輕精神,得精神者離物慾。任何人都須經此一過程之考驗,且因其緣,終將止於一隅。能安於其份者,是謂幸福;能奮力掙扎而與炁能同奔者,始可達精神生命之道。


三、生存

生=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不熟;
存=子女生機不斷,時空連續,在也。
生存者,生命體之生命現象延續也。

  生命系統之特徵貯存在細胞核之染色體中,染色體由去氧核糖核酸(DNA)組成,在穩定的正常狀態下,DNA是由兩根去氧核糖核酸單鏈(ssDNA)絞合成雙軌、螺旋狀的梯形骨架。其螺旋階梯上排滿了前則所述的鹽基A、T、C、G,而鹽基的排列,就是生命遺傳密碼,控制細胞之活動。
  生命只是一種炁能變化的機制,生存則是生命體所佔的空間、在一定的時間下,於環境中存在現象。生命體利用炁能變化與所接觸的物質以增加自身空間、增長作用時間,是有生命層次之存在。
  碳族生命之維持基於炁能兩種作用,涉及碳、氫、氧、氮等物質原素。日光照射在植物之葉綠素上,是催化作用,將水還原成氧、二氧化碳還原為碳水化合物,貯藏炁能。由於植物細胞需要1.2eV(電子伏特)之炁能纔能令電子轉移,於日光中,恰為紅光波長。當日光照在植物上,紅光被吸收了,葉綠素便成為綠色。
  生命單元以外膜與外在環境隔絕,能避免干擾,遂有獨立生存之生命體。生命體對外在環境所傳來之刺激,藉蛋白質纖維傳導,形成感覺作用。生命體對各種感覺分別產生有利的行動,以爭取時、空的佔有機會,可獲更多的炁能,並改善生存的環境。

  物質元素之分子間,因電子之吸附及排斥,改變了物質之物理性質。氧是一種活性元素,原子量為16,其第二層原子軌道上有六個電子,欠缺二個纔能穩定。因此,氧常與其他元素多餘之電子結合,是稱「氧化」。氧化之餘,釋出電子軌上多餘之熱能。若氧化物吸收熱能、釋放出氧,是稱還原。
  在炁能充足下,氧化及還原兩種作用不斷循環,生命得以延續。在這種過程中,生命體捕獲了炁能,貯存在機體之中,或因應環境變化,衍生更有利的機構,生命系統得以生生不息。這種機制,不僅維持了生存、導致了進化,而聚積了生化炁能。

  基於守恆律,生命變化不止,任一種生命皆為炁能變化之中站。當一種生命體繁榮後,另一種生命體必因之而生,層層因循,演進成一系列之生態圈。地球歷經數十億年之發展,生命體也相對地不斷調適,調適的結果,是生命體炁能作用日漸增大,一再量變而質變,直到最高層次的到來。

  肉體生存靠食物滋養,精神則賴文化薰陶;進食的目標要飽滿,而文化的累進卻必須痛苦、災難。因為物質有實體,進食到一定程度,就會達到極限;而精神無盡,可以無休無止地裝載。人在飽食、滿足之餘,感官麻痺;只有在苦難的經歷中,人纔能奮發精進,才有可能發展出深厚的文化。
  肉體生存所需要的物質也有限度,但精神不然,歷經天災、人禍,不斷在內憂、外患煎熬下,文化纔能沉澱出濃郁的佳釀。有些人養尊處優,一生吃穿不愁,顯係物質界翹楚。但放眼古今中外,這種人胸中無墨、腦裡無貨,無非文化渣滓!只是,對真理而言,即令渣滓也是精神生命的成分之一。


四、生長

生=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不熟;
長=象人長髮,正性變化,優,加。
生長者,生命向正性變化也。

  炁能變化不止,當生命系統能將炁能貯存備用,則體內生命之炁能增加,是為生命系統成長。生命系統之成長包含物質容量及精神作用二者,是稱生長。
  生命系統之生長是基於衍生作用,舉凡系統內對生長、生存具有作用者,必然獲得炁能補充,否則該系統無法繼續生存。又基於用不用理論,作用力愈強,生長力愈大。對任何生命體而言,只要炁能供應充足,而體內作用正常,必然繼續維持生長。
  如植物之根吸收水份,以維管束之虹吸及溫差作用,將水輸送至頂端。當樹越高,需水量越大,如若樹葉能提供充份的炁能,則維管束之成長越快、越是粗大。

  在生長過程中,細胞核內有若干對染色體,其上有遺傳基因,染色體上的遺傳基因,是藉著四種記載在「去氧核糖核酸」的鹽基(A、T、C、G,各有一個專有名稱)所構成。
  這就是所謂「本體對稱複製」之模組組合功能,四個鹽基分成兩對,其中A與T是一對,C與G是另一對。也就是說,只可能有AT、TA,或CG、GC四種排列組合。如果在單核的梯級上有A鹽基,則必要吸引一個T鹽基;同理,如單核上有T則會吸引A(C吸引G,G吸引C)。
  這種機制先將雙核分子鏈解開為兩條單核分子鏈。各單核分子鏈上的鹽基找到另一半對象後,又還原成為雙核分子鏈,這樣一段一段的分解、還原,便構成細胞的複製、以至生物的複製。生物體在這種複製的序列過程中,根據雙核分子鏈上鹽基的排列組合,能將長時期演化所得的訊息,一代一代遺傳下去。
  生命體在新陳代謝作用下,身體之生長不斷進行,直到成熟為止。因機能的繁複運用,刺激細胞核中核糖核酸增生,生命體有所改變。其改變有二,一係細胞之數量或體積;另一種改變為某部位中核糖核酸之鹽基結構。後者多因應環境、或生理機能之「用不用」變化,數量則視其部位之條件而定。
  由於血液之循環,常攜帶著身體中之核糖核酸流通全身。若有前述改變之核糖核酸到達負責遺傳之精卵中,這種因應環境、利於生存之變化即能在下一代不斷複製。這種改變在遺傳學上是稱「突變」,因此生命體之進化,能逐代因應環境變化,生命得以繁榮。
  人於生長過程中,肉體需要炁能驅動與結構的補充,其主要營養是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精神需要動力與激勵,其滋養是環境壓力與災難痛苦之考驗。人之肉體與精神相輔相成,如能保持均衡,生命纔能正常成長。
  人類之幼兒期極長,幾乎十幾年都依賴父母維生。如此一來,學習成為最為重要之生存策略。近百萬年間,人類脫離獸群,數千年前建立精神文明,無非逐代學習與環境共存之助。精神生命成長快速,一旦條件成熟,能將物質之功用發揮到極致,從而令炁能的作用更上層樓。

  個人之生長與人類整體榮辱攸關,蓋有成長及毀滅二途,茲以宇宙為依歸,正面的成長是指整體趨於穩定,負面則整體之受到破壞、以致最後毀滅。其因果在於變化之體用及成長之環境,人甫生、一無所知,到成長,凝聚了一己主觀與環境之刺激,最後釋放的能量,當與經驗之性質成正比。
  是以,個人資質、家庭教育、社會文化、時代需求,在在塑造了成長之軌跡。人類之成長,完全表現在人類社會的行為上,當人缺乏親情及家庭溫暖會導致負性衝擊力,只顧主觀個體之需求則令整體趨向滅亡。唯有穩定的生活、和睦的人際關係,才是理想的成長條件。


五、生殖

生=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不熟;
殖=不好則需新生,生產也,長也。
生殖者,生命之衍生。

  去氧核糖核酸上鹽基之生命遺傳密碼中,有一組控制生命體成長的限度。生命體不斷透過細胞膜的通透性,吸收有利生存之物質,結合成身體之一部份。如此內部結構不斷量變,當到達成長的限度後,細胞或生命體開始分裂。分裂後,若系統結構不變,只是生命體數量發生變化,是稱生殖。
  細胞分裂時,DNA先分裂成兩組ssDNA,由於鹽基很不穩定,在鹽基陰陽相吸的作用力下,與另一半組合成對。細胞的原生質中,充斥著各種鹽基,一旦陰陽相合,就成為安定的DNA。
  分裂作用在生長過程中不斷進行,由系統之細胞核控制,有序地先行複製、再分離為兩個系統。基於組合律,分裂前後必有些微變異,但若量變未及質變,系統維持正常。又因炁能之作用之反作用,偶有性質之突變,分裂後,系統產生質變,遂有新系統產生。
  生命體在生長過程中,長時期與環境互動變化,生命系統之結構漸趨複雜。複雜的結構複製不易,分裂後能確保系統之完整更難。及至在排列組合下,突變的品種能分別將生命體系統特徵存入單細胞精、卵中,再相互結合、發展為下一代生命體,遂形成兩性生殖。
  兩性各有特性,雄性勇於力、長於攻、來去如風,雌性重於謀、善於守、潤澤似雨。兩性本應各取所長,相輔相成,令族群興旺綿延。否則,祇是陰陽和合,事後風雨不交,必有後患。

  兩性生殖之陰陽相合,不僅提供了生理的排列組合,而且在兩個獨立的生命間,建立了互依互賴的橋樑。即令是同種動物,兩性間也需要繁複的求偶儀式,須得「共識」,激發了內分泌纔能結合。及至撫育後代,雙親在內分泌之影響下,感受將極限延伸到後代及配偶,視如一己。
  人類更進一步,意識將之發展為「責任感」,且能推己及人、擴展到更大的領域,始有精神生命之產生。精神生命具有慣性的特質,可直達宇宙系統極境。但人受到環境的影響,大多數人在肉體控制下,精神生命難彰。只有在文化成熟、系統模組的尖端,才有少數出類拔萃的精神代表人士。
  精神生命也須繁衍,相當於文化的質變為另一層次。宇宙廣袤無窮,主觀個體的歲月有限,以畢生精力,能經歷的也渺如飛沙。所幸文字能凝聚無數主觀的精華,積累成為文化,貫穿古今、流經東西。不過,各種民族皆有其獨特的文化,能成為主流者,須備足下列的條件,缺一不可:

1,內陸的地緣:在文明早期,內陸文化易於凝聚,能有系統地獨立發展。
2,久遠的歷史:歷史淺短者,其文化未經考驗,不具有真實的代表性。
3,眾多的人口:客觀的代表性強,見多識廣,累積的認知也比較全面。
4,嚴謹的社會:嚴謹始有規律,精神生命內容充實,不致流於空泛。
5,高尚的目標:無私無我之整體認知與思想,為宇宙慣性的本來面目。
6,合適的載具:載具不能載道,文化如風花雪月,祇是物質生活的點綴。

  在文化成型後,再大量地、積極地、急劇地吸收外來文化,兼容並蓄,文化母體始能成熟。最後,當機緣到來、母體細胞分裂之際,若有人不惜犧牲生命,願為其服膺之文化奉獻時。量變得以質變,可驚天地而泣鬼神,新文化產生,精神生命得以擺脫寄居、獨立於宇宙之間。


六、生死

生=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不熟;
死=人向枯骨跪拜,喪失生命,不再變。
生死者,系統之初始與終止態。

  生命系統結構生存、生機、生活三才之完整,是謂生;完整性破壞謂之死。
  根據守恆律,生命有生必有死,是因果的平衡。而在系統之間,一生命提供另一生命炁能之轉移,則是體用的平衡。肉體生命有物質基礎,容易觀察,其生死一目瞭然;精神生命是肉體之用,端賴精神之共鳴,其生死不是感官所能判斷。但是,生死原是生命的起始與終止,不可或缺。

  物質(肉體)、精神與意識三系統合而為「我」,「我」之能確知「我」之存在者,稱之為「生」;反之,「我」之主觀認知不存、且肉體功能停止者是為「死」。由於「生」時、人之意識可以判斷;而「死」後如何,人只能由客觀情況,根據「已死之人」之狀況,得知死人無意識、已無生機。
  肉體運用炁能,確保生命進行;精神駕馭慣性,導向一定的目標;意識承載一應認知,提供有效的反應。三者屬性不一,各具功能,所組合之「我」是當下與過去之連續感受。由於三者缺一不可,以致「我」不可能觀察「我」分離之真相,同時,也無從辨知三者是否結合如同剛體。
  電腦提供了一種模式,可資比較:肉體相當於硬體,提供一應支援;意識為韌體,有記憶體及資料庫;精神為軟件,處理一應機能。當開機後,三者同步工作,在軟體的運作下,只要記憶與資料庫相同,感受即相當為「我」。由此可知,不論硬體如何,若換一軟體,只要記憶資料不變,「我」依然是「我」。
  事實上,當人睡醒時,常有片刻神思恍惚,要待記憶恢復,才知自己是誰。有人將此軟體名為靈魂,認為靈魂可脫離人體、進入他人體內,如同軟體之轉換然。這種現象,正是人生最大的玄秘,無數人殫精竭慮,力求瞭解「我」之本質。宗教因之而生,各種哲學理論也因之而起,只有科學界諱莫如深。
  個體之主觀,來自經驗,「我」無法釐定「我之主觀」與他人有何區別。假設「甲我」進入「乙我」之中,乙應等於甲。當人看書、小說或看電視、電影等,一旦「我」融入事件之中,「我」可能成為任何人、物。這種現象,是稱「寄情」;然而,人之主觀意識無法得知,「人生」是否一種寄情?

  肉體確保生命之進行,死亡代表肉體功能之終止,但卻不能說明精神狀況如何。前面的假設,是說明人之自我為肉體、精神、意識三種系統之組合。再觀察人生的行為表現,假設意識=人體與精神之介面,精神=人追求自我認知之炁能狀況,則以天地人三才結構來分析,可知人之生死,另有玄機。
  下面,且藉三才分析略做說明。

 天--精神:人之精神源自文化探索,若文化探索終止,精神死亡。
   人類對宇宙真實的探索,形成了精神生命。若文化介面死亡,人類只是一批一批追求資源、滿足感官的時髦動物,精神亦將死亡。
   人類文化受地緣及歷史影響,其良莠相去甚遠,優良者,首因歷史悠久能證實其存留之價值,次有文字記載能貫通古今;莠者或逞武力於一時,或仗特殊機運而獲利。其優劣之別,在於宇宙系統慣性以整體為依歸,舉凡有利於人類系統穩定者,可謂優良;否則一時之繁榮興盛,導致人類社會失衡者,必然惡劣。
   人生而無知,繼而摸索學習,及因群聚得以交換經驗,至形諸文字始有文化。文化令人類團結,團結須犧牲自我,犧牲須摒棄物欲。蓋物質有限而人之需求無盡,基於人性,除應保持生活必需外,任何團體中、物質分配不均將導致分裂。但是,由於主觀認知有異,物質分配不可能平均,在在都是文化的考驗。
   倫理道德正是團結社會的不二法則,物質分配依倫理而定,個人主觀則受道德節制。在中國經過幾千年實際實驗,已充份證明是人世間最理想的文化。只惜後人愚昧,放棄自己的文化,在二十世紀全面向西方投降,幾令中華亡國滅種!
   若人能摒棄物欲,充實精神介面,當進入「天人合一」之境界後,人即可脫離肉體之桎梏,與慣性永恆一致。此境界中,人已無我,精神物質只是炁能本相,時、空相當於變化參數,永無死亡。

 地--肉體:物質確保生存,供應不足則生機衰退,肉體不能生存,於是死亡。
   在自然界物質的供應可分兩種方式,一是植物界之光合作用,一是動物界之相互攝食。而人類繼動物界攝食,也有兩種方式,一為狩獵式,一為農耕式。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初,先民皆以狩獵維生;及後,由於環境之改善及人智之增長,遂有農耕社會,而且逐漸形成主流。
   待社會發達,人類行為又轉變成兩種截然不同謀生方式,且交互採用;狩獵變化為用武力侵佔;農耕則封閉自保。只是在人類社會上原本狩獵與農耕共存,故這兩種生存方式如同陽陰,只有多寡之分,而非絕對。
   大體上說,重視武力者以物質滿足為生存目的,這種人認定肉體就是生命,所以當肉體停止運作時,即代表死亡。
   重視精神探索者,多視肉體停止運作為一個階段之終了,同時,尚有另一個生命之延續,這種人比較輕視肉體享受而傾向文化及宗教生活。

 人--介面:人乃肉體與精神之介面,以行為、意志形式存在,若無,介面死亡。
   在三才結構中,「人」是肉體與精神的介面,換句話說,「人」是介於具象之肉體行為與抽象的精神意志之間、一種既能控制肉體又能形諸精神的介面,如果有人僅具肉體行為而無精神意志,可謂之「行屍走肉」,其介面已死;再若有人徒具精神意志而不具肉體,則可謂「精神不滅」,同屬介面死亡。
   行為受制於肉體,而意志源自精神,兩者同為人之介面。若人終生沈湎物慾、縱情食色,此人縱然權傾一國、財貫三川,其精神介面無從與世人溝通。蓋人與萬獸有別,倫理道德即為精神介面之基礎,苟人為物役,人之與獸相去無幾。人生存於社會中,苟人人只顧一己,此社會已圮,倖存之人必係感官之奴隸,身披人皮之野獸也。是故,於三才結構立場,此介面已亡。
   意志係由精神激發之力量,精神源自文化,當文化流貫人之意識中,就會形成「自我」的一部分,當人捍衛「自我」之際,於精神而言,是謂意志。捍衛之難度越大,精神之意志越堅。若人之精神無所捍衛,則意志缺無,生如同死。

  由此可見,對一個個主觀為主的人來說,死亡並非單純的事件。當某人重視其肉體生命,而面臨生死抉擇時,此人一定是求生自保。反之,在某些文化及宗教的教化下,人們視死如歸,以維護其價值觀。對貪生怕死的人而言,個體生存至上;顯然,就系統觀而言,這種人與癌細胞本質上沒有分別。

  生死最大的分別,在於生=動、死=靜,動靜本係炁能的慣性,故生死是宇宙系統的常態。根據定義,主觀僅係客觀之一部份,生死依循正弦波形式,將個人主觀傳給下一代。正因為主觀之動能逐漸消逝,纔能去私為公,一代一代聚公成為客觀,回歸宇宙。實際上,宇宙中生命共存、認知共有。
  更重要的,生=新的系統開始,死=舊的系統終止。在宇宙系統中,基於慣性及炁能守恆,任何子系統的時間都應符合正弦波模式,生死循環。再基於由主觀邁向客觀的立場,個體的生死,代表主觀的更新汰舊。唯有人類一代一代交替,才有可能由一己之主觀逐步進入整體之客觀。
  不幸,當今偽科學當道,人人把宇宙視作一平面,認定死亡後就化為烏有。以致於人人貪生怕死,只顧珍惜一瞬即逝的一刹,而渾忘一己為人處世的責任和原則。這種主觀的猵狹愚昧、正是人類文明步入衰退的前奏,畢竟,當太陽橫臥西山之際,即令燈火通明,也只能看到眼前三尺了。
  第二節 體用(地)
--炁能、生命、生存、生長、生殖、生死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