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五節 認識
--關係、感受、辨識、幻覺

認=言忍,多思而後明;
識=言音戈,能言現象,是知。
認識者,已知利害得失也。

  欲有效地完成工作,必須在不同的情況下應用合適的工具;欲有系統地理解宇宙事物,當應將宇宙事物分層別類,採取合適的立場、以合適的理論分析之。拙著《層次論》正是供人類理解之智慧透鏡,將對象或放大或縮小,或顯微或望遠,只要知道層次,即可採取適合之工具,無所不宜。

  宇宙系統為慣性之場,慣性之差是稱炁能。場中最基本定義為「點」,點和點為「量」,點對點稱「向」。炁能向性作用有二,一為傳播(目標方向)、一為擴散(離己方向)。
  炁能排列組合,由簡單而複雜,當位能聚集達臨界點後,炁能效應呈拋物線成長。站在人類立場,主觀個體對這些軌跡之理解,是稱認識。由定義可知,炁能變化即為慣性差,慣性差形成炁能軌跡。人類所感觸到的各種刺激,對主觀似是紅塵千丈,但於客觀真實,不過炁能變化而已。

  茲就認識之關係、感受、辨識、幻覺討論如下:


一、關係

關=系統控制,時間終態,空間集中封閉態;
係=繫人,繼也,相關聯。
關係者,系統之繫繼相聯也。

  認識最主要的目的,在於瞭解主觀個體與對象間的關係。有了正確的認識,纔能正確地採取行動,達到主觀個體最大的利益。
  基於系統定義,各系統之間,無非主系統、子系統以及上下左右等關係。但宇宙廣大,一旦展開,其中子系統中有子系統,生生不息。若要探討其中複雜萬分之關係,絕非本書篇幅所能及。
  因此,本節對關係之討論有二:

1,系統與系統之從屬關係。
 例:甲系統為乙系統之子系統;或某人為某人之親屬或學生等。
2,同一階層系統之性質關係。
 例:一運動體速度與介質的關係;或一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等。

  要正確地認識任一系統,先要知道主觀個體本身的一應關係,推己及人,纔能逐步瞭解。如此,層層相依,最終才有可能趨近宇宙本體。在傳統中國,做人最主要的認識即為倫理,亦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如何處理之道。中華文化之能傳之千載,正因為這種認識,纔能穩定地發展。
  剛體獨立於系統間,也因此,剛體只是一種假設。如今人類面臨的問題中,最嚴重的,是人人只顧自我,儼然一具凌越他人的剛體。當人人希望成為不可能存在的剛體時,人類社會解體,一切皆成為夢幻泡影。當然,人生是否真實,主觀本有各自的認知。道旁原就雜草叢生,秋蟲與草木同朽,也一本自然。
  宇宙有慣性規律,人間有倫理道德,事物各本其份。物質之原子、分子有其防護軌道;生命體有自保之外膜;任何系統之為系統,正因有共同遵循之準則!所謂準則規律、倫理道德者,防護之道也!人類社會歷經千年萬載進化至今,係因其道尚存之故,若一旦失守,大亂在即!
  人本獸,獸本重力,力必以強為勝!倫理道德者,先聖前賢所建立之屏障,後世賴以隔絕獸性!虎獅視之為檻柙焉,若無此檻柙,社會必成叢林,弱肉強食!待獸群出籠,先大肆破壞,摧毀一應樊籬!斥倫理為「禮教」,棄道德若「廢餘」!然後群獸逞威,挾暴力縱橫自由社會,欺役眾愚馳騁弱小人民。
  當社會傳統傾圮,倫理喪失、道德淪落後,社會上幼不尊親、長不恤子、夫不顧家、妻不守戶!斯時,社會必亂。甫亂,人各為己,林鳥紛飛;既亂,酒池肉林、歌舞歡欣,強者君臨萬邦,恣淫縱兇!於是可知,人有人法、獸有獸規,人若不知,強引獸規於人間,舉世難寧!

  整體與個體之關係如前,各系統之間,亦有相互之關係在。若要利用某一系統之功效,就必須知道系統之性質,並找到相對應之關係以處理之。
  在傳統中華文化中,「五行」是一種均衡發展、全面關係的象徵。尤其是深層的「生機」互動,奧妙無比,本書第五章將有介紹。有興趣深究之讀者,請參閱拙著《易理探微》。


二、感受

感=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
受=爪抓送手接,被動承接也。
感受者,刺激之獲得也。

  生命體生存在其環境中,必須因應環境之變化,是有感覺器官作為介面。當感覺器官接收刺激後,個體所受到的認知,是稱感受。感受是生命之驅動力,因利、害而決定取捨趨避。實際上,感受全屬主觀認知,僅對該個體成立。由於主觀的封閉性,個體常陷於無知,忽略生命之真實,而遷就感受。
  炁能之變化如一,但對生命體之作用不同,因其性質而有五種不同之感應器官,對炁能之功能產生不同之「五感」。人之五感乃生存之道,是主觀世界與客觀環境溝通之關隘,唯穩定能長保康泰。守之「正」則成之正;放任之而享樂作樂,則人性亂象畢陳、社會失序。
  正常之感受,來自正常的社會與家庭,尤其家庭對兒女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因為人之身心須要父母長時間的呵護與教誨,其感受才會得到正常的認知,人生纔能平安幸福。相反地,如果兒童失去了家庭的感受,等於是失去了做一個正常人的機會,且將是社會動亂之因。

  炁能動態僅有程度之別,不同的感覺器官將之傳遞到大腦組織,而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如同食物,味蕾對液態分子有所感應;而嗅覺則接受氣體分子,其物質雖無異,但感受全然不同。這是主觀認知的重要關鍵,非如此,個體無法明確分辨環境的變化,難以成功地生存。
  生命體將各種刺激轉換成複雜的印象,是一種生存的策略。正確地說,是炁能變化在排列組合下,個體與整體互相適應之基礎。此外,神經元在連續受到刺激後,轉化之生化電流強度會逐漸減低,是稱感覺閥。這種功能可保感官的靈敏性,且在適應環境後,不致令注意力受到干擾。
  在宇宙系統中,炁能之變化一貫。但基於作用與反作用原理,人類所能觀察到的,永遠只有與人切身相關之刺激。在各種切身之刺激中,有一種絕對主觀的私密感受,其中虛虛實實,唯一己方知。這種私密感受越是不能與他人共享、其感受強度越高,經常成為人的主觀堡壘,利害參半。

刺激感受概分三大類:

1,在生存需求下,肉體基本之感受來自神經刺激,與感覺閥有關,如:

 1-1,負面:傷害感:痠感、麻感、癢感、痛感、苦感、臭感、澀感、飢感危險感:慌忙、緊張、恐懼、悸動、壓迫、無助、失群、失衡

 1-2,正面:生理:甜感、香感、滑感、堅感、飽感心理:快感、弛感、美感、安感、恬感

2,在生活過程中,精神認知之感受,來自比較,有:
  2-1,負面:失望、痛苦、空虛、煩惱、惶恐、憎恨
  2-2,正面:滿足、快樂、幸福、平靜、安全、愛戀

3,在認知時,經驗感受有六覺:

 3-1,視覺感受:
  生命體接觸環境,靠物體表面反射之光影以選擇有利反應,是為視覺。
  視覺因系統之光暗,陰陽有別,令觀者有以趨避之感知。由於系統時空分野極大,僅於同一層次相互影響,故視覺與宇宙之真實無關。例電磁波頻率由低而高,其陰陽建立在單一頻寬上;空氣粒子作用於分子界,與感知無干,且大氣層之作用須立足太空,始能得見。
  物體需靠視覺辨識,體有用,用屬於精神,僅意識可以認知。同理,軀體可見,但軀體之「用」則非視覺可以感受到。
  大部份動物視覺約佔感覺八成,透過直覺,可直接喚起過往經驗。低等動物之認識功能,已固化在視丘中,是能隨視訊而直接反應。
  對於依親成長之動物,甫生必須將母親之形象鑴刻腦中,是稱映象感受;母親亦須藉以辨識親疏,並能刺激母性激素,以確保種族繁衍。
  視覺有所謂之「立體感」,係由兩眼分別接收視訊,傳至左右視丘,各得一組「畫面」。此時意識決定視訊焦距後,兩畫面始於中心點合併為一(傳統生理學無從解釋此一現象),而意識對改變焦距所得之視訊位置是稱立體感。
  此外尚有動感、色感、比例感、連續感等。

 3-2,聽覺感受:
  耳蝸中有無數長短有序之纖毛,在接受音波時,會因共振而搖動,傳出電流。
  電流傳至大腦,分區感應,形成經驗。音感能直接勾起兩性激素,是覓偶、調情最重要的媒介,故此,人類將音樂視為感性的象徵。
  此外有方位感、強度感、音色感、音調感等。

 3-3,膚覺感受:
  膚覺神經在腦中有一一對應之感應區,其中手、唇佔面積最大,故感覺最為靈敏。膚感是生命體親密性的表徵,有自然誘導或排斥之功能。
  膚感有動感、壓力感、溫度感、平滑感等。

 3-4,味覺感受:與本書無關,略之。
 3-5,嗅覺感受:與本書無關,略之。
 3-6,意覺感受:
  意覺係高級動物經千百萬年發展出的「虛擬」功能,在腦中無固定位置,但因反作用力、個體應用最頻繁之處,其發生之可能性最高。意識形成後,其附近之神經元常處於「充電」狀態,能主動導通各神經組織。是故催眠術必須經由視覺及聽覺,以控制此電壓狀態。
  如時間感、空間感、程度感、責任感、幸福感、愐懷感、利害感、好奇感等。

  慣性對生命延續所形成之吸引力,可謂之「安全感」,人類因主觀之滿足,統稱為「美感」。在感性上,各種感受都有美感,視覺最為強烈。人常被「美色」所吸引,以選擇安全度,當安全無虞時,美感必然喪失。但在理性上,美感常被視為價值衡量之精華,已跨越生命、屬於另一層次。
  生命為了適應環境變化,安全感代代遺傳,已進化成為韌體。但生存究屬首要,故而現實上「親和性」的選擇,是美感成立的重要因素。故舉凡音樂、美術、文學,甚至於宗教、飲食、性格,都必然近朱者赤、近墨則黑,端視與主觀之利害而定。

三、辨識

辨=相似之形中有裂紋,需仔細分析認知,使明;
識=言及音戈,體會。
辨識者,因有分別而得體會也。

  辨識係生命系統與外界各系統之介面,乃生命體與環境互動最基本之機能。生命體細胞是蛋白質所構成,其胺基酸之氫鍵有選擇性,能有效地組成長分子,形成離子通道,令鉀離子進入細胞內而產生電位差。因此,在性質不同的器官中,蛋白質接收到不同的刺激,便有了強弱不同的電流。
  生命在數十億年進化過程中,因應環境中炁能變化,作用導致反作用。電流訊號溝通了生命體內與環境刺激的變化,令生命體作出適當的反應而能成功地生存,是為辨識之效。
  例如:有甲、乙兩盆溫水,甲較乙高數度。
    試者先將手浸入甲盆中,稍後再試乙盆,必覺極冷;反之則覺極熱。
  是證,感覺中無絕對之冷熱,只緣手已有溫度,所感者,恆為當時因比較所轉化的電流值。蓋人體靠自發熱能且維持恆溫、以便各機構正常運作,若生產量大於消耗,神經自主抑制,是稱「熱」;反之,熱量流向低溫處,神經感到「冷」。而冷熱程度,則決定於溫差及電流量之大小。

  這種強弱不同的電流,在線性的傳遞過程中,只有前、後兩種訊號,也只能產生三種認知:

  1,前級訊號弱於後級:
    從無到有,是為增變,引起注意。
  2,前級訊號等於後級:
    無變化,可忽略。
  3,前級訊號強於後級:
    從有到無,是為衰變,注意力下降。

  這三種變化訊號(實際上只有1、3兩種,一陰一陽)是生命體與炁能環境的共通介面,待生命體不斷進化,信息分途,遂有各種性質不同之辨識器官。但不論辨識器官多麼發達,此一基本原理不變,如同電腦之二分機構,排列組合下去,可及於無窮。

  一般物質對溫度具有熱脹冷縮及三態(氣液固)變化之性質(根據系統觀,液態實係氣態及固態之介面),而蛋白質之特殊結構,在一定之溫度內,會產生「熱縮冷脹」之相反現象,並產生電流,可供辨識。
  有了辨識才有反應,兩者必須一致。在「介面衍生」之理論下,蛋白質既可作感官留在體外以供偵測,又能發展出運動器官、供作生命體反應;此外,還能形成長分子作為「神經」,將刺激訊號直通體內中樞以供辨識。於茲,辨識、反應一體化,生命之特徵因而確立。

  主觀個體根據需求,能透過記憶網絡,得到若干「殘存印象」,再於現實中以類似之感受比較之。此類殘存印象,常是極為錯綜複雜的炁能變化,即令無限細分,亦無止境。基於用不用法則,常用而有效的概略念頭,便形成了人類模糊的印象認知。
  例如人注視一物,遠近之間,可得無限多個影像。然而腦中之殘存印象只有「某物視差之變化」,到了記憶中,只是一物之概念而已。這種概念,雖然犧牲了影像之精確性,卻獲得了更大的應用彈性。再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及經歷驗證累積,人類遂由影像辨識進步為「概念認識」。
  實際上,眼器官利用水晶透鏡將光線投射在網膜上,而網膜之桿狀細胞接收到訊號後,一一與大腦視丘之神經元對應。也就是說,每一桿狀細胞接受之光點,都傳到腦中同一定點。這種「印象」能立即導通所有相關之經驗,是謂「直覺」,最具效率。
  基於條件組合律,常見的形象漸漸形成直覺的通路,稱為模組辨識。學習的目的,就是建立模組辨識,前文所謂之數學公式,只是模組應用中、精確分別的特例。概念亦然,當其導通之網絡成為直覺模組後,大腦不須思索,立即得到完整且概略之認知,纔能達到思維的目的。

四、幻覺

幻=小的氣,不真實狀;
覺=見到自己的蒙昧之處,感受到,意識到。
幻覺者,不真實之感受也。

  基本感受來自本能,係生命體長時期適應後,結合環境刺激與生存利害,以便反應處理。無論負面、正面,基於內外環境不同,感受計分兩類:一是眼耳舌鼻膚(含體內)等感覺器官對外來刺激所感之信息;另一是「心」之內感。但今之學者受唯物之影響,不承認「心」有感覺,實在愚不可及。
  認知是在意識調出某些感受記憶、當經驗重現之際,血液中內分泌變化令「心臟」有所感者。當心有所感,電流脈衝提高,意識便立刻鎖定在相關之刺激上,比較分析之。
  此類感受非常複雜,概念網絡上相關的印象都呈充電狀態。在負、正交互變化之際,意識會根據必要的條件選擇,電勢導向有利之一方。如痛苦之解除即快樂,愛戀未成便是憎恨,想像成幻便生失望。蓋人人追求正面、逃避負面感受,是為生存之準則。
  感受係因生存而得之主觀認知,因純係「印象」,且經過神經轉換,時過即逝,與原始真實無干。肉體感受只存在於刺激發生之一刹,而貯存於精神認知者,又常隨際遇以致印象變更。嚴格說來,這些感受可稱之為「幻覺」,也可以說,人生實是幻夢一場。但生命本是過程,在感受之激勵下,不斷前進。

  視覺:視網膜與大腦是一體,源於生命體發展初期,因趨光性而進化。顯然,視覺對人類認知之影響,極為重要。而當網膜上桿狀細胞經交叉神經將光線分別傳至大腦左右視丘,再由意識將之組成影像。顯然,兩眼所視不同,而影像中的形狀卻渾然一體,完全不符客觀真實。

例一:幾何學中定義的點、線、面並不存在於真實世界。
 真相:人眼所見只有光影,而光影係光能作用物體表面所致。任何物體表面悉由物質分子組成,只因人眼的顯像率極低,只能得到近似的形狀。

例二:影像中的顔色概念只是一種主觀誤覺。
 真相:已知光波頻率決定顔色,但人對顔色的感受卻是主觀感受。同一波長,同一概念名稱,但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表明:顔色的主觀感受是什麼。

例三:視覺對事物的「立體感受」,純屬一種「主觀幻覺」。
 真相:立體感受實係兩眼網膜所得之平面呈象,大腦將部份投影聚焦,是有立體感。立體感完全是一種「主觀幻覺」,於一水平面置全同之影像二幅,觀者於一公尺外將雙眼聚焦於影像中間(左眼看右像、右眼看左像),即得「立體幻影」。
    幻廬公司已用程式「將平面設計出」立體動畫,足證是種幻覺。

例四:人眼係一「單透鏡」,按照投影原理,於腦視丘上之呈象,應該是倒象。
 真相:人眼係單凸透鏡,網膜上投影之呈象應為「頭朝下、腳朝上之倒象」。實驗證明,若令人戴一透鏡,應可得到正象,結果反而顛倒。但堅持三天後,影像竟然成為自動調整成「正象」,足證人眼所見只是「適應之結果」。

例五:大腦記憶有限,不可能有記憶影像之空間;但做夢時,的確有影像出現。
 真相:人能自主性製造幻覺,實驗證明,人若閉目沉思,專心想像某一從未過目之影像,經過一段時間後,多數人能「看到」此一幻象。
    人之大腦記憶有限,而影像所佔之記憶空間太大,絕無可能記憶影像。且做夢時,視覺全部中斷,不可能「看見光影」。做夢時,人之眼珠活動劇烈,足證與「思維」有關,思維端賴概念,是知:人在做夢時,概念運用頻繁。
    夢乃「主觀」行為,主觀有多種形式,「虛擬幻境」適為其一。人做夢時,概念網絡活躍,意識中樞休眠,故所憶者乃殘留「印象」。

  人生最大的幻覺是意識所追求的虛榮,即虛偽的榮光。基於人的認知由無到有,全屬主觀,而主觀認知經常缺乏客觀印證。因此,不論任何人士,時時刻刻在期待客觀的肯定。肯定的表面徵象,便是社會上光榮的誘餌:名、利、權、勢。自信不足之人,往往望梅止渴,終生活在他虛榮的幻境中。

  且不論是幻是真、是虛是實?也不論概念之性質如何,人所獲得的,只是一時之、五官之綜合感受。如若記憶中曾有類似之印象,必會自動相聯,設若刺激強度大、頻數高,則會形成永久記憶。人之認知全部來自記憶,由是可知,若以主觀記憶來討論宇宙真實,必然是緣木求魚!
  第五節 認識
--關係、感受、辨識、幻覺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