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四節 概念
--原理、應用、構件、理解

概=作為記號之短木樁;
念=此刻心上所思。
概念者,以簡單符號代表各種相關之經驗者。

  宇宙中任何主觀個體,欲釐清一己主觀、或與另一主觀個體溝通,必須有一可行且有效之機制。漢語之「概念」(絕非concept ,拼音語系無此概念),意指概略地以一系統象徵經驗印象。基於客觀係各個主觀之交集,故概念定義的理想方式,是透過大眾之「約定俗成」。
  若非約定俗成,概念必成「一人之見」,若係一人之見,必將陷入主觀淵藪。唯有廣納眾議,且須時日久遠、用者眾多,始能逐漸完善,共乘共通。待概念成形後,觀察始有所據、思維自得其徼,從而,概念遂成為主觀系統之作用力,得以明確地自我認知或與客觀溝通。
  不過,人類分居各地、經歷不同,以致概念表達的方式及內涵相去天淵。有的能通達九幽,有的卻不離五感,因此,人類社會分道揚標。只緣在人類金字塔模型上,古今中外,居於頂端者寥寥可數。一般人的任務,只不過傳種接代,繼承肉體生命之延續而已。

  人有意識,歷經數百萬年,在無數世代間,累積了一些極有價值的觀念。這些觀念本來自炁能變化的感受,如不能以某種方式匯聚保存,必將散失無蹤。而欲將感受聚為任何方式,都必須有一結構,其聚集之強度,當與結構之完整成正比。而此結構之完整與否,又視人類觀念認知之條件與性質而定。
  由人類文明史可知,觀念認知之成熟,約在三、四千年前。而後,人類宏觀觀念底定,只在常識、知識上略有變革。其中,人類最重要的認知,是主客、陰陽之二元性,於是,有了《易經》一書,同時也奠定了「漢字」的源始。《易經》是觀念之廟堂,漢字則為概念之基礎,二者合流,開啟了中華文化。
  概念是觀念與人類理解的介面,漢字以易經二元分類為結構,以最精簡的方式,納須彌於芥子!任何人,只要掌握了易經二元分類的訣竅,無需死記,就能在字形結構的紋裡間,直抵觀念的殿堂!只惜,在電腦二進位功能尚未問世以前,中國人已喪失了民族自信心,一面倒向拼音文字,幾乎永劫不復!

  概念有其原理、應用、構件、理解,茲一一討論如下:


一、原理

原=象泉之本來,高平之地,本態;
理=玉脈密實,有紋路規律,以之衡量事物,供認知。
原理者,事物本來之規律也。

  漢字與漢字相連,產生一系列之「概念交集」,概念交集於視訊相當於「印象重現」。尤其是在概念分類上,漢字之字形結構相當概念基因,能立即喚起常識認知,進而聯想組合。在沈紅蓮女士所設計的「理解系統」中,用程式理解一組概念所需之指令串,平均不超過二十個(不包括語法)。
  概念來自主觀經驗,不可能精確,更無精確之必要。正如任何經驗,其中牽涉之因果無數,欲用概念仔細表達,須以字、句、段、則、節、章、篇、集,逐一界定、陳述,以迄原始印象。漢字因有常識分類,為文如攝影,法諸自然即可;而拼音文字無此結構,必需以人為所規定之「文法」統御之。
  概念在人類大腦神經元中,以網絡相互聯通,任一概念均與其他概念有關。漢字經歷數千年考驗、淘汰,已於人腦中形成左右腦直接交連之必然性。每當視丘接收到視訊,相關之概念結構鍵立通;再經下一概念交集,範圍逐漸縮小,直到能夠「認識」各種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

  概念為認知之載具,以便於各主觀個體間之交換。但因宇宙變化無盡,個人經驗朝夕有別,主觀對概念認知之誤差極大。即令是飽學之士,對同一事物之認知、聯想,也不盡相同。尤其是主觀概念必須於相互溝通間調整,以資與客觀接軌,若不幸異中存異,其差異更甚。

 假設:某甲具有80%概念認知及表達能力,某乙亦同,可謂人間翹楚。
 推論:當甲、乙二人各以概念溝通時,其結果得:
    80%*80%=64%
 所以:人與人之間,完滿之溝通實無可能,絕對正確之客觀也屬虛妄,唯有不斷地探索之。

  於日常生活中,舉凡衣食住行,範疇有限,即令概念難以溝通,仍有「動作、行為」可資彌補。到了物質科學當道,為了控制精確,科學家引進了數學符號,且須特殊定義。然而,概念受限於人類主觀經驗,即令有此「超人」,所定義之「數學符號」必將多如太空繁星,無法應用。
  漢字納須彌於芥子,其範疇及於宇宙本體,其認知已完全超出主觀經驗。任何人畢其一生之精力,都不可能全面掌握。所幸中華文化源久淵長,古代聖哲輩出,盡皆保存在漢字中。今人之任務,只要能將漢字的精萃,設計成恆久之系統,中華文化即可萬世流傳。


二、應用

應=其心與人有感,當也,被動的必然結果;
用=可施行,需要,功能,有效應。
應用者,因有需要而施行也。

  概念有三種運用方式:思維、語音及文字。思維絕對主觀、與他人無關;語音便於應用,供及時溝通;文字則須深思熟慮,可保存恆久。對人類理解而言,所求者為全及真,唯文字是用。而世上文字有兩種,一係語音之記錄,另一為視覺形象之聯想;前者謂之拼音文字,後者為象形文字。
  人類感官認知各有所專,對理解而言,視訊之「印象」約佔八成。印象直通經驗,再透過概念形成網絡,是認知、思維之基礎。圖形辨識直接連通意識,立即喚起印象,是稱直覺。感官效率涉及生存,因此,象形文字功能最強,應用象形文字者思維效率最高。
  象形文字於辨識時,潛意識將形象與印象連結,從而分門別類,能對相關事件作有系統之理解。拼音文字是無機符號,只是語音的符號化。使用者須透過拼音,纔能喚起由潛意識建立的索引,再做意義之連結。當然,使用象形文字而不知原理之人,只當作符號死記,自無須贅言。

  華夏有五千年持續發展之農業文明,人民重視自然,追求客觀;因農餘有閒,輒觀察萬象,記錄為文,故有了約定俗成之象形文字。又因位居亞洲大陸中央,離海甚遠,故能獨立發展,風格井然。尤以易理濫觴於初,大量使用象徵,故得以將所認知之微言大義、一概併涵於文字結構中。
  數千年來,眾多之華夏諸民族,雖然發音各異,卻能一脈相傳。象形文字能通眾智,匯為客觀之巔,且能古今一貫。設若早年採用拼音文字,如今中國必與歐洲類似,各民族自成一國,據地自畛。若斯,不僅國小民弱,難成大器,且人種孤立,近親交配,絕無略窺智慧之可能。

  西方基於地理環境,初民分散各地,各行其是。三千年前,希臘之腓立基人,以海運商貿維生,穿越各洲海岸。因為通商之便,其拼音字母便為各民族採用,導致言隨音變,而有了拉丁、日耳曼、斯拉夫、條頓等等分支。及後又經羅馬帝國、基督教庭統治,直到近世紀之文藝復興。
  由於各民族分治,國小民悍,變革頻仍,易於開創而難於守成。科學問世後,為了避免宗教之「唯心」遺害,重視客觀實證,而能實證者,僅有物質層次。及後,物質文明興盛,精神思想式微,人類社會成為科學、民主、自由之一言堂,人人只顧一己之利益。
  不幸,在智慧未開發之前,人們崇尚現實,因西方社會採用拼音文字,而西方物質文明發達。溺水之徒,常抱浮木為救星,於二十世紀初葉,中國人全面西化,甚至揚棄了象形文字的精髓。以致於社會精英轉向,無不以歐美是問,最後傳統凋疲,迎來百載迷航。


三、構件

構=木相交,形成組織;
件=牛為重要財產,代表事物的數量。
構件者,某組織之必要系統。

  漢字具有六大概念要素:記憶之字碼、索引之字序、認知之字形、表徵之字音、判斷之字辨、意識之字義。此六大要素,係漢字特有,熟習之,可增強思維能力。這些要素皆已收羅在「倉頡輸入法」中,不幸其中工程浩大,無與倫比,而作者終生奔波,只好留諸後世,以待有緣。

  漢字概念係由「基因」組成,可謂人類「思維基因」,諸如體用、因果、立場、現象、認知、類別等等。其結構慎密嚴謹,係以《易經》式「二數系」、「多層次」不斷細分。且不論是什麼文字,只要具備這種構件,就可以用最小的空間、最高的效率,承載最完整的思維認知。
  下面是漢字基因分類:採「易經分類法」得立場二、現象四、認知八、屬別三十二(其下尚有256種未詳細列舉,有意詳究者,請參考拙著《漢字基因工程》)。



1、立場之「二維」:
 概念為供傳達信息之載具,載具必有一立場,於立場中傳達特定之信息。
 其靜態者指客觀事物,是立場之體。
 動態則為主觀變化,是立場之用。

2、現象之「四象」:
 體有抽象、具象,用有認識、行為,皆可觀察、辨知。

 抽象有「象、數、性、徵、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因子。
 具象有「體、形、質、量、色、位、能、品」等因子,可供辨識、應用。
 認識有「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是因。
 行為(或反應)有「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為果。

3、認知之「八知」:
 抽象者分:定義,應用。
  定義者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者。
  應用者多係對象,係現實環境之代稱。

 具象者分:本存,人造。
  本存者多為「自然形」,無特定機能。
  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認識者分:感知,狀態。
  感知者為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激到產生印象。
  狀態則為所知之果,辨知各種變化的狀態。

 行為者分:個體、社會。
  個體指生命本具者,由官能進至智能。
  社會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屬別以下從略。由上可知,漢字每字均有二分法之樹狀邏輯結構。究其因,居於華夏之先民,世代務農為業,法自然為師。自然界日月相循,四時不爽,歷數千年猶有信。前賢先聖識之,是能參天究機、取形含義,破混沌而獲陰陽,造象形以發易經也。
  此二分邏輯完全符合主、客觀宇宙真實。前表中每一分類欄下,用二進位表示時,左側為0、右側為1。所有漢字皆採此法分類,應用時,無需查字典,見「碼」即可知字義!



四、理解

理=有紋路規律,以之衡量事物;
解=刀向牛角,判其理,認知曉悟也。
理解者,以規律判知曉悟也。

  漢字結構可分為若干層,同一層中,各字皆有「上、下、左、右、前、後」六個結構鍵。上、下可視為時間從屬關係,上在先、下為後,故又形成因、果;左右或前後則可視為空間關係,為觀念、事物之體用;且前後兼具順位關係。
  此六個結構鍵之「中心」,可假定為「我」。「我」居於時空之中,各種因果體用不斷產生變化,通過「結構鍵」,「我」得知「利、害」關係,是為理解。進一步,理解與意識結合,是有「認知」。人因認知才得以根據「立場、目的」,得獲最有利的「判斷」,進而有表達、動作和行為。
  理解並非單純對文字語言的認知,而係主觀對主觀、主觀對客觀的探索與深究。
  理解之三大公理已陳述在先,至於理解之方法,不外:

1,經驗理解:
 經驗乃感官經過且驗證後之認知,若無概念與之銜接,經驗只能散佈在記憶中,無法有效存取。
 概念相當於經驗資料之索引,集中建成「概念網絡」。

  1-1,文字概念:象徵、字義、文句、主題
  1-2,利害概念:動機、立場、目的、手段
  1-3,分類概念:人事時地物情理法

2,聯想理解:
 孔夫子「舉一反三」之教誨即此,人之記憶力有限,而經驗無窮,是以最有效之應用方法,是於理解後,建立聯想之介面,通過介面,可理解更多。
 此法相當於數學公式之應用,且為動態資料庫之理論基礎,功效極強。

3,境界理解:
 境界相當於人思所能到達之處。因境界已脫離感官,眼不可視,耳不能聞,端靠個人主觀之認知而定。在古代知識尚不發達之際,境界常被誤認為是在地球上之空間。其實,地球之上無非太空,仍在四度空時的範疇。
 真正的境界應該在人類思維層次之上,在該層次,肉體感官已無作用,語言文字也失去意義,人所能理解者,純係炁能變化之本質。
  第四節 概念
--原理、應用、構件、理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