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二章   觀念前導
  第一節 系統
--模型、性質、介面、變化

觀=感官之觀察;
念=此刻之心,想也。
觀念者,觀察所得之意念。

前=止舟,在先,面向先;
導=通達,引路者,引向。
前導者,在先引路也。
觀念前導者,先以觀念導引也。

  1998年,作者在台灣出版了《智慧學九論》,是為天理、觀念、層次、思維、人性、認識、價值、行為、知識九論,該書雖出版在前,實以本書為立論基礎。本書將進一步深究幽微的底蘊,但因當今知識掛帥,人人各據一隅、自以為是,故此,須先釐清觀念上的若干謬誤,以免滋生誤會。

  在各種觀念中,最令人困惑的是時間。時間是什麼?它無所不在,但卻又神秘費解。科學界不能不承認既有現實,但除了假定它是宇宙的結構基礎外、只能定為物質狀態變化不可逆的過程。此外,它又是一種必要的「客觀標準參數」,可以運用數學、在某一範圍內得知某種現象的近似值。
  中國人將「時間」定義為任一事件「始時及終時之間」的常數,是稱「主觀時」。主觀時與客觀時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觀念,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時間的認知絕對主觀;但在工商業社會中,時間的同步意味著利益的集中,當世人沈醉在物質效應中躊躇滿志時,「客觀時」便成為普世標準了。
  然而,人生的意義何在?難道人活在世間,只是為了功名利祿?吃喝玩樂?扮演一具感官的快樂奴隸?由於各人主觀意識不同,且各人之主觀價值無關智慧,是以本書不擬討論其中細節。在此,作者暫且接受此一「客觀時」之標準,以便順暢地逐步討論下去,但並不表示承認客觀時為唯一標準。
  不過,有種觀念不能不提,那就是「迷信中的迷信」。「迷信=迷失、盲從的信念」,人如果不能敝開心懷接受客觀,便會將主觀包裝成「名牌狀」,動輒用一己的主觀批判別人的觀念是「迷信」!
  「時間」正是千古以來,最容易受迷信之害的觀念。比如說,科學家們發現了生命是由核糖核酸組成,基於其排列組合特性,科學家信誓旦旦,認為「一切生命變化皆已存在其預先的設計中」。換句話說,就是在核糖核酸結合之初,生命的型態及變化軌跡已然固定,只待不斷發展下去。
  可是,當人談起人生「命中注定」,科學家就嗤之以鼻:「那是迷信」!
  是嗎?當人未能深入瞭解就斥人以非時,終會自導入愚。才經過幾個世紀的膨脹拉風,原本實事求是的科學,竟然搖身一變成為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超級神話!在二十世紀劃過絢爛的天空,將自然生態破壞無餘,成為人類社會敗亡的禍首!要知道,這才是迷信!迷信科學!
  只要頭腦清楚,只要承認宇宙中規律井然,世事的結論便很明確:宇宙本然、依然、永然!當一件事發生了,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人盡皆知「萬事皆有其發生之道理」!最明顯的道理是:「該發生的,遲早必然發生;不該發生的,絕對不可能發生」!當然,這也包括科學、迷信在內!
  那麼,這不就是「事先注定」嗎?如果把「事先」二字用「命中」取代,為什麼就「迷信」了呢?至於人能不能知道「事之先、事之後」,那是另一個問題。正確地說,那正是明智的科學家所面臨的問題!絕不能因為自己無知、無能,便一口斷定其理不明就是迷信!

  命中注定是什麼?人生又是怎麼一回事?當因產生果之際,前因就注定了後果,因果爽然!我們從事動畫工作,眼看所創造的角色、人物,在賦與人格、個性、能力後(僅以幻廬公司作品為例,否則不倫不類)。待程序啟動,影片播放於螢幕,假設該劇中之角色自問:「人生若何?」
  果真,於該系統之外,有人深思之餘,可作此答:
  1,其生乃「人定」之流程,空間在創作者之想像中,時間只是播放之過程。
  2,劇中角色之主觀自理,不可能影響既定流程,但卻能表現出角色的因果。
  3,苟若此角色扮演「智者」,則其表現之「智能」,應與創作者相差無幾。

  再跳回宇宙系統,在宏觀立場、於現實生活中,若有某人問及同一問題,可得類似答案:流程天定、主觀自理。實際上,每一個體一生中只是扮演著某種角色,與其他演員共同合演某戲。如果演員演技尚未成熟、或任務無法達標,顯然,要問及這場戲的意義,無非緣木求魚。
  宇宙有其規律,規律可資理解,「命中注定」代表不變的規律,不是迷信(注定即不再改變,故追求改運則是愚行)。但是,一般人能力有限,不具備足夠的智慧,又怎知生命為何?其立場祇是一己之利害,其所知局限於主觀的經驗。即令真理在前,對一個摸象的瞎子,能猜到什麼?
  不妨說:人生實為演員之考場,考生事先準備充份,始能入闈。其有能力者高瞻遠矚;有品德者寡慾無爭;急功近利者先拔頭籌;唯唯諾諾者隨波逐流。待考罷及,方能登上舞台,生旦淨末丑,各顯神通。問題在於,戲劇謝幕後,人生又在哪裡?

  本書力求從現實常識中,推導出合理的論證,以建立關於智慧的認知。

  本章討論系統、均衡、科學、概念、認識、結構六種觀念如次:



    第一節  系統

系=象一絲繫眾絲;
統=總束眾絲。
系統者,意指原則一致、可統一理解之各種事物、觀念。
(系統定義請見拙著《智慧學九論》之導讀,本節所討論者,則係系統觀念之應用。)

  系統是一種觀念,此觀念包括某一對象之全部認知、及所有相關之訊息。為了避免觀念上的混淆,本書將一應討論之對象,舉凡慣性連續一致、具有整體及個體者,皆定義為「系統」(相當於第三人稱「他」之用法)。但若章節改變,所討論之系統應另行定義,否則,可沿用之。

  茲就系統觀念之模型、性質、介面、變化討論如下:

一、模型

模=以木定形,作為標準的範式;
型=下刀於土,使成一定形式。
模型者,供全面理解之範式。

  宇宙中子系統無限,但皆建立在一種標準模型之上,可以表示為:

  剛體⑥1+介面+剛體2

  假定剛體1、2各有其特性,不屬同一系統。但如在兩者之間設一介面,其一端有剛體1之特性,而另一端有剛體2之特性,則三個系統相接合無間,可以視為一個新的剛體,且為一獨立系統。
  且將此新的剛體模型定義為「基本系統」,本書所討論之系統,悉皆符合此基本系統模型。
  
  凡上系統為「本體系統」,本體為「一」;其下(子)系統係獨立之類別,其數不定。

例:
宇宙為本體系統,其下有生物、無生物等子系統。

  系統於其上系統之環境中持續變化,其變化方式假設為系統間互相作用之排列組合:
    (因目前缺排版功能,暫且以半形數字2、3、n為自乘數,出版時更正之。)

例:
a=系統象徵1,b=系統象徵2,兩者交互變化,次數越多,變化越大。
 (a+b)2=a2+2ab+b2
 (a+b)3=a3+3(a2b+b2a)+b3
 (a+b)n=an+n(…………………)+bn

  可知不論變化多大,其變化開展之模型固定不變:

1,左右兩個極端為定值,系統所產生之排列組合數均向中間聚集。
  變化越大,其中間值越多,恆為中和之「常態、中庸」,僅於程度有別。
  兩端分別代表「激進」及「保守」,兩者絕對相反,為各系統之極限值。

2,如將此模型首尾兩兩相接,使成動態,由左向右為「系統正弦波」型。
  炁能之傳播,悉以正弦波形式運行,具有均勻規律之特性。
 2-1,假設首端為起始,逐漸壯大,繼而衰,終於末端為敗。靜態象徵排列的分佈;動態可象徵事件,如一國家社會之興亡。
 2-2,假設系統正弦波之首端為團結,則尾端是為分裂。從團結的角度,靜止為上;但炁能變化不止,相對相反,周而復始。

  本書之目標,即為求說明此一模型之真實性。

3,如令模型底端平直、上端拉成等腰三角形,是為「系統金字塔」式。此金字塔為靜態模型之基礎,穩定平衡,適於炁能功能性質理解。

 3-1,從上而下觀察:時數由頂點開始,其量從少而多,炁能範圍從小而大。此模式符合已知宇宙系統之逐步展開,是謂「自然態」。
 3-2,從下而上觀察:由某一立場追溯原始,一切都已成型,只能藉已知以求未知,此模式係人類於觀察之立場,衡量因果體用關係,為「觀察態」。
 3-3,從系統之外觀察:假設由宇宙系統之外一立場,觀察宇宙系統。則此模型為一慣性系統之「結構態」。

二、性質

性=人所認知之起始,事物之本質;
質=貝可論斤,象徵實在實有。
性質者,人類辨識某一系統所得之因素,藉以認知其體用。

  人類習慣於將物「體」之性質、作為應「用」之基礎,並以之來定義系統。「體」之認知來自感覺,將這種感覺加以分類、定義,即為「性質」。在常態經驗中,同一結構之系統,其性質相同。因此,性質是人類認識事物之主要因素,且以之分門別類,是為人類認知之基礎。

  性指炁能作用於系統間且能於外表觀察、認識者,如:
   物質、物體外在之差異如形、色、體、量等,以及生物之雌雄、抽象事物之認知。

  質指炁能作用於系統上、需進一步分析而衡量者,如:
   物質之基礎、內在之結構、變化之因果等。

  宇宙系統為一,雖其變化無窮,但變化連續、無從分割,仍視為一。只因人為獨立之個體,主觀意識為了生存、生活便利,必須對事物有所分辨。故相對於自我之為一,凡對於「非我」者,多可累加、少則遞減,是稱之「數」。有數之後,因數之性質而定義單位,遂有「數量」。

  任一系統成立之要件,是該系統性質之連續性,否則不能成立。為了方便於理解,連續性可視為系統與系統之間的介面,此介面可以無盡微分。例如在第一則[模型]之陳述中,a與b為兩種不同之系統,如果沒有介面連接之性質,只能說是若干系統的群集。

三、介面

介=人在兩者間,界面、甲殼;
面=人臉形,引申為可觀察的外表,部分。
介面者,居於兩個系統間之部份。

  前已介紹,(剛體1+介面+剛體2),介面為介於兩個系統之間的系統,此三系統相鄰,能合成一剛體且能獨立存在者。介面系統必須能與相接之系統重合,蓋炁能變化無窮,任何系統之變化,都有漸進之過程。這種過程,如能介於兩種不同慣性之系統間,且令慣性一致,即稱介面。

例:橋樑即為所隔兩岸之通行介面。語言則是人類觀念的溝通介面。

  對人而言,宇宙中萬事萬物繁雜無比,常不知從何下手。其實,這只是觀念問題,人只要能理解各種事物之體用關係,找到能夠解決問題之介面即可。只是,任一系統都是層層架構組成,如不能分析到其「基本系統」、看透表層的蒙翳,一切都是枉然。

例如,有一系統a,意欲將之與系統b結合,其介面為何?
 方法:尋求系統c具有系統a必要之特性者。
    再求系統c同時具有系統b必要之特性者。
    三系統合併為一即可。

 假設:欲用水(a)洗滌手上油垢(b)。
    已知:肥皀(c)溶解油垢(b),同時也溶於水(a)。
    解 :肥皀為介面之一。用肥皀洗手,再以水沖之,得淨手與污水。

  炁能作用之三段定義為:初始、介面、終止。介面係炁能作用由初始到終止間之必經過程,實際上,此介面亦為炁能之狀態,由一系統轉至另一系統。從系統的立場來看,任何系統一分為二,兩者之間即產生介面,若欲理解明確,介面自以簡明為上。
  人類對主觀、客觀之認知,無非透過介面作為連繫。只是人們習以為常,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物的本體。但卻忽略了,人眼只能看到物質表面反射的光線,而光線只能傳達物質表面的光滑度、分子結構之色相及兩眼聚焦所得之距離感。而這些都只是大腦認知刺激的介面。

  人生在世,所面臨的不過三道考驗,做事、做人、面對自己。做事容易,不論任何事、物,無非固定之規律變化,只要掌握原理,事事可達;做人不然,人有習慣認知、自我意識,一個應付不當,助力便成阻力;然而,面對自己才是真正的難關,人無時無刻不在自我主觀的監督下,須臾難離。
  說穿了,人所面臨者皆係「介面」,人之考驗乃介面之通透也!事物之介面為知識,單純規律;人與人是稱倫理,常因時空、需求、利害而變;至於自我,基於生活對人、事的經歷,以及文化與環境的互動,更增加了生理、心理、智理的複雜度,歸而納之,謂之良知道德是也。


四、變化

變=促進連續狀態,更改;
化=行為變、改變成,又自無而有、有而無也。
變化者,系統連續更改為另一狀態或系統。

  已知宇宙系統中炁能在陰陽、有無之間不停地改變;慣性則持續不斷地進行,形成方向。方向有起始及終了,於已知概念可謂「時間」;變化有三維,則為空間。這些現象是稱觀念,將觀念展開,可知在時間持續進行下,空間中炁能之變化無窮無盡,是有宇宙系統。
  從系統的立場觀察,系統不變,有變化者恆為子系統。換句話說,客觀不變,所變者為主觀。因此要討論變與不變,必須確定在何種立場。然而,在某一系統中,不可能討論其本體;而討論子系統時,亦必須站在客觀的、或相同的立場,纔能討論相對的變化。
  西方在基督文明影響下,認定上帝不可討論,而忽略了立場之必要。如討論宇宙時,只談一己認知,淪於唯心;文藝復興後,科學當道,又陷於唯物的困境。實際上,若無「心」,萬事萬物無從認知;苟忽略「物」,則失去討論的意義。所餘的只有立場問題,如果站在宇宙立場,心物二元,缺一不可。
  不幸近百年中國人民族自信心喪失,一切唯西方馬首是從,既提不出自己的見解,又懷疑老祖先的智慧。於是乎,中華文明跌落正弦波的谷底,雖有心、卻寧願逐物。迨至遊罷百年洋場,陰盡陽生,再回頭,猛見漢魂重生,質變之道,卻已旁落硅矽之族了。

  炁能變化無盡,人類靠感官分辨,只能觀察宇宙中極小一段時空中之現象,故理解有限。兼以人以主觀認定、並定義為科學精神:「任何時空所發生之事件,必能在另一時空重複之」。於是,科學家將宇宙想像成一個大餅,並期望發明一個公式,一刀切下去,塊塊全同。
  不幸,宇宙雖有其規律,但卻非任何兩腳站在地面上的人所能知曉。事實上,任何時空所發生之事件,不可能在另一時空重複之。因事件經過變化,其精確之性質及些微數量必然有異。只緣當今科學的度量衡粗糙簡略,要求不高、觀察的誤差極大(如奈米儀器一概缺如),對變化之一應細節,知之甚少。
  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層次認知,若一系統因量變而產生性質之改變,稱為質變。質變後,其所屬層次丕變,絕不可以原系統之性質衡量之。因此,要瞭解宇宙中事物的真相,必須在量變-質變所形成之較穩定之層次上,於最適當之距離、分析出其性質特徵,纔能逐一瞭解。

例:常識認知:物體表面大小與所能容之物件數量成正比。但是,有些情況不然。

 如圓球面積=4乘圓周率乘半徑平方;而圓球體積=4/3半徑立方乘圓周率。當圓球半徑增減時,面積與體積之比,與半徑成反比。隨著圓球半徑變小,面積的比重越大;當圓球半徑縮減至某一比率(實驗值為原子之奈米級次)時,其表面性質丕變。半徑變小,其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變大,表面所容之粒子數量反而激增。

 如下表:
 顆粒半徑/nm  面積體積之比  粒子占總數百分比
  10       90       20
   5      180       40
   2      450       80
   1      900       99
 註:本資料參考自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沈海軍先生所著之《納米科技概論》。

  根據層次論之系統觀,系統質變後,必須以該層次質變後之性質分析之⑦。這種「奈米現象」,已超出了「薄餅式的統一認知」,曾令西方科學家大傷腦筋。為了在破船上補洞,於是,又一新「科技」於焉誕生。科學在層層架屋下,一個一個違章建築問世,變化越來越精彩,知識越來越繁華矣!

  變化是炁能的特性,因變而化,其過程可分為初態及終態。假設此初態為甲,終態為乙,則於概念認知上,可稱之為:

1,甲=初態,乙=終態,時間之介面為因果。
2,假設甲=因,乙=果,因果之介面則稱時間。

  再假設由變而化之本質為本態及用態,則其認知為:
  甲=體,乙=用,體用之觀念為炁能空間。
  同理:空間認知之介面為體用。

  以上系統是為宇宙本態,當人觀察宇宙現象時,在因果體用之變化中,於炁能之作用及反作用力有一種可能,即果可倒溯至因、用可得知其體,可謂偏離了慣性,又另成系統(須有介面,方可得知)。
  舉凡系統之因果體用變化能夠繼續存在之子系統,是稱生命,可謂由宇宙整體觀察其中一種特殊現象而得之認知。系統經過長時間因果變化,體用經過層次演進,子系統不斷擴大(但系統仍為一,不變)。若觀察者能保持客觀,繼續從系統整體來觀察子系統個體,則可得如下結論:

1,生命體依賴感覺訊息為「識」,以維持有利之變化進行,因識而有「意」,是為意識。
2,個體之意識來自經驗,若無與客觀個體之溝通,個體之意識祇是線性思維之一己「主觀」。
3,因生命體不斷進化,待人類出現,得以相互溝通,於體用因果之認知建立了文明。
第二章   觀念前導
  第一節 系統
--模型、性質、介面、變化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