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六、抽象思維
 七、能量世界
 八、時間空間
六、抽象思維

  人能認知事物,是因人在經驗中,建立了體用因果的聯想。當事物的體用因果與自我利害相結合後,人即能透過思維,尋求最大利益的滿足。
  就人腦的結構來說,祗有神經網絡、轉接中樞、記憶細胞以及流通其間的生化電流而已。但是在環境需求下,基於生存(未經歷生存危機者,人腦功能多不彰)的壓力,不斷的強迫運用,激動電流,導通神經網絡,記錄下刺激的內容及過程,就形成了經驗。
  經驗僅為網絡的交集,不易應用,然在不斷的重複下,電流能使一些簡單的視聽訊息短路,直接與經驗網絡相聯。此種可以代表聯通經驗的訊息,即為概念。概念產生時,大腦中所有相關之神經網絡,在生化電流流通下亢奮,亢奮形成內部刺激,感覺中樞得以感知以往所記錄的經驗。
  利害的認知來自感覺器官,有些是先驗性的,例如刺激訊號的強度等,有些又與經驗相交連,成為極為複雜的層次結構。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於生存環境及生活習慣的需求,某些神經網絡區域,不斷受到生化電流的導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慣性通路。這個慣性通路,就是人的「自我中心」,又稱為「意識中心」。
  意識中樞的形成,是網絡中某一區域,因經常導通或受到極強烈的刺激,以致其電阻降低,形成一個電場。但凡大腦網絡產生電流,意識中樞首先充電,再與其他相關訊息導通。也就是說,人腦只能作單線思考,意識每次只能通連一種電路。
  這種特性,使得人的思考能力在速度與數量上,都有著極大的限制。但是,其優點則在於能夠集中注意力,同時在千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生存競爭的結果,也發展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致能有今日的人類文明。
  策略之一,為了成功的生存,不需要判斷的習慣行為,可以分工處理。神經的傳輸速度每秒鐘約七公尺,肌肉神經在反覆刺激下,神經原形成短路而有記憶,故能不經意識中樞立即產生反應。大腦神經網絡亦有類似的作用,當複雜的網絡在不斷導通下,形成了慣性通路後,每當意識有電流訊號流通時,已形成慣性網絡者,就可以直接通過。這種策略在心理學上稱為潛意識作用,人類的學習,實際上多半只是潛意識的訓練而已。
  策略之二,是意識中心對所聯通的網絡,作交集式的導通,以便於作大量的聯想。由於大腦所獲得的訊號,概為類比式,訊號的精確度極高。在頻繁的刺激原中,要導通多組精確訊號,不僅是人腦功能所不能及,亦且是當今資訊界永遠難以解決的難題。自然界解決的法,是在不同的網絡間,交集最大者,其電阻最小,故而形成通路。因此,人腦便能對事物產生聯想,而逐步形成各種概念。
  策略之三,為意識永遠集中在動態、新奇、與生存息息相關的事物上,而讓潛意識自動處理概念的體用因果功能。這三種綜合策略的應用,使得人能充分利用機能並不甚高的人體系統,得以生存迄今。
  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其差別極為顯著。除了若干生理上的因素外,人智的差別,主要來自思維能力的高低。
  就如同一個圖書館一樣,且不考慮外在環境的影響因素,首先藏書的多少就可以決定功能的高低。但是書越多,其存放的方式就越發重要。全世界各圖書館都有其不同的編目方法,而唯有能立刻滿足讀者需求的,才是最理想的圖書館。
  圖書的編目就相當於大腦中對各種已知資料的整理方式,但兩者之間也有著極大的差異,就是邊際效益的考量。對一個圖書館而言,增加空間、圖書、設備等任何一種硬體設施,都可以增益其功能。但是對大腦而言,因為硬體不能有所增益,更重要的便在於如何就地取材,利用人體既有的機能,將之發揮到極限。
  人類能力的自我突破,與處身的地緣環境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環境中已然具足者,人就沒有匱乏的壓力。而凡是環境中未能提供的,唯有到了存亡攸關,人才會強迫自己,絞盡腦汁,在艱險的道路上,闖出另一片天地。
  其中的癥結,即在於人有兩種思維方式,一是水平向、同一類型的思維,以及垂直向、層次分類的思維。水平思維相當於圖書數量的記憶能力,人在經驗的重複下,會因聯想的作用而增進若干倍的記憶能力。垂直思維則相當於改進書籍編目及排列方式,其效能的增加,有可能是幾何級數的躍進。而兩種思維方式的綜合應用,則稱之為抽象思維。
  水平式的思考原則上都是以視覺訊息為主導,因為視覺的影響,一般人對各種事物的聯想,都離不開水平思考的範圍。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測試一般人的聯想能力,大約百分之九十的聯想結果,都與視覺或空間性質有關。
  垂直思考是以事件的因果關係為分類的基礎,需要具備強烈的時間觀念。然而在大腦的結構中,並沒有感測時間訊息的器官,所以人只能由經驗中累積一些認知,再透過教育及訓練,人才能運用。也正是由於垂直思考的發揮,人類才能建立文明,才能掌握時間的契機,認識事物的因果。
  簡單地說,水平思維可以回答「是什麼」,垂直思考則專門回答「為什麼」。《老子》、《易經》便是垂直思維的最佳教材,因為兩本書中所討論的,都是因果的分類或層次的象徵,讀者由此得以認識到自己以及人生、宇宙。
  經過思維訓練的人,會自動地將概念資料分類,由是什麼到為什麼,分門別類,隨時取用。這種思維的訓練,到目前為止,很可能是本人孤陋寡聞,還沒有見到任何理論或實際証據,能比《易經》更為完整。
  在前資訊時代,人類受到記憶力的限制,知識的功率未能發揮。僅有極少數的人,憑藉一些機緣和自我的努力,得以超凡入聖,大徹大悟。而在資訊大放光芒的後資訊時代,人人都可以透過對思維的瞭解,鍛練學習,以增進自我的智力。既然能夠掌握人類思維的秘密,當然更可以據之設計成為公式,並轉移到其他的自動機器上。到那時,抽象思維將不再是人類的專利,人類也不再是唯一的萬物之靈了。

七、能量世界

  我絕對相信宇宙中有一個精簡的法則,以簡馭繁,一層一層地結構成為三千大千花花世界。在我個人的理論中(見<層次論>),宇宙中沒有所謂的「萬有引力」或是相對運動的「重力」。能量充斥在宇宙間,具有作用力,其作用於粒子結構上者,就是壓力。能量作用於相對的方向,因此粒子受到的各方壓力相等。唯有當在相對方向上有另一粒子存在時,由於此兩粒子間壓力較小,因而產生了相對運動。
  我無意在此討論物理,但是因為本文涉及一些時空及重力的理論,不能不在此略作說明。可是,在引用理論之時,就難免牽一髮而動全身。好在不論有無重力,我的理論與古典力學或是相對論,在現實生活上並無任何區別,甚至於連計算的公式都完全相同。所改變的只是宇宙觀、認識論以及人的系統理念而已。
  時間與空間怎能影響人類生理的變化呢?我們並不需要瞭解太多空洞的理論,卻不能不知道,人生看來好像變幻無常,事實上在一變一幻之間,因果分明。祗緣人們「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不想知道的人,還是逕自欣賞風景為是。
  我們都知道,海水在月亮運行影響下,會產生起伏於水平面的潮汐。潮汐的產生,就是重力(姑且沿用此一名詞,以便讀者易於理解)作用,海洋有潮汐,湖泊有潮汐,連我們洗臉時,臉盆裡的水,也有潮汐。只是我們的眼睛不夠精確,看不出來罷了。
  我們的身體完全是由細胞所組成,每一個細胞,都是生命的一個基本單位。這話要說回三十多億年前,當時的海洋中溶解了一些水溶性的礦物質,以及幾種能夠組合、分解的胺基酸。由於胺基酸的不穩定性,在某一種排列組合之下,形成了極長的蛋白質分子,而且聯結成為鏈狀,從而形成一道膜,把部分海水圍在膜中。
  因為它比人的體積小太多,所以稱之為細胞,細胞所圍住的「原始海水」,我們稱之為細胞質。如果保持在一定的環境下,這種細胞便能夠繼續作用,於是產生了生命。而生命力的來源,便是建立在細胞形成時,其細胞質的內涵上。
  遺傳學上已經瞭解到遺傳基因的作用,也知道了如何複製出另一個完全相同的細胞。生物行為學家同時也發現了生物的行為與其細胞質的組成,有絕對的關係。
  細胞質既然與海水成分類似,當然它也受到潮汐的影響,儘管細胞很小,其潮汐也很微小。可是按照比例來說,地球上潮汐與人的比例,大概是細胞質與胺基酸比例的一百萬倍!顯然細胞潮汐對細胞的影響,遠比地球潮汐對人的影響為大。
  這也是為什麼占卜要採用陰曆和十二地支的基本理由。陰曆及十二地支是先民觀察天文氣象,根據黃道和月亮的變化,發展出二十四個節氣與十二支時的計算方式(請注意,12與24兩個數字,都有“2 ”、“3 ”兩個數系的基數)。
  因此,人在宇宙時空中,其生理的發展過程,必與能量的變化息息相關。能量變化規律絲毫不爽地維持著所有的恒星、行星以及星雲、星團等的運行(否則,我們便無從算出哈雷彗星何時到來),每一個光子、量子的行為,也必然都在能量規律下,不逾越分釐。那麼,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認為生命細胞就可以不遵守宇宙的能量律。
  我們若想要瞭解這些規律的結果,當然要採用符合規律的方法。十二地支不僅代表了時間,也代表了空間,更代表了能量的循環關係(請見第二篇、八)。所以,要截取宇宙時空與人互相影響的機密,就必須利用十二地支。

八、時間空間

  傳統的時間觀念因為受到視覺效應的影響,便和光速一樣,被認定為都是一種常數。也就是說,時間是線性進行的。如同光線一樣,在還沒有看到光線以前,對觀察的人而言,光還沒有產生。時間亦然,在下一秒鐘還沒有到來以前,那個時間並不存在。
  由於視覺效應快速,可以立即反應出環境狀況,故人類極端的依賴視覺。人類的生活行為,百分之九十集中在視覺上,以致有「眼見為信」的論點。然而,人類絕大多數的高級行為,往往要先摒除視覺的影響才能達成。
  比如說,音樂、感情、思想、觀念及真理都不是眼睛所看到的,能欣賞的人,一定要擺脫表象。而只相信眼睛的人,最容易為外表所迷,沉湎在物質的陷阱中。因為物質是看得見的,人往往以物質來代表客觀真實。
  對於利害亦然,眼睛看得見的利害,人人皆知,而且個個趨利避害,無所不用其極。可是真正的大利大害,卻因為不是眼睛所能看到,反而經常被人忽視。正是因為人過於依賴視覺,急功近利,捨本逐末,以致於真正的潛能難以發揮。
  視覺所接受到的光訊,實際上就是能量變化的結果,由於視覺變化的資訊量很大,人腦無法貯存,只能於瞬間,將之轉換成為概念(詳細理論請見《智慧學九論》之三--認識論)。至於每一個變化結果的連續過程,唯有透過概念記憶,以及概念與概念間的聯想,才能得到一種「近似」的印象。
  這種印象,包括了光影的邊沿效應,此為對形狀的感知;形狀與左右眼交角的感知,則形成了距離;距離加上視覺方向,遂產生了位置觀念;光波波長與強度的感受,便是色彩與明暗;若再加上其表象的變化,便是質感。將形狀、位置、距離、質感與經驗結合,人便可以辨識出是何種物體。這些條件,就是人類對空間的定義概念。
  因此,人是先有視覺,並因之而定義出「空間」的。同理,「時間」也是因為人類先有了次序的認知,據此予以定義,從而影響了後人,產生時間的觀念。
  在視覺接受空間訊息的過程中,由於能量變化的「先後順序」,使得印象的產生,也形成了一種先後的資訊。然而在鐘錶普及以前,人類對於時間的概念,也不過是陽光的偏移角度而已,除了極為明顯的過程外,其餘的經常都是糾結不清。
  記憶中的概念亦然,時到今日,人們已有了極為清晰的時間觀念。但是,要想喚起:「前天中午我在做什麼?」這樣一個簡單的記憶,卻要大費周章。甚至於就算想起來了,有時也只是基於經驗性的推理,或者是特殊關係的聯想而已。
  這種現象是絕對正常的,我們的思維在偏重視訊的狀況下,與宇宙真實有著相當大的差異。人對空間之所以能夠有非常明確的記憶,是因為潛意識中已將視覺訊息直接與其體用因果相連了。比如說平常我們走路時,根本不需要思考,但若閉上眼睛,要走下一步,就得先想想看了。
  在概念中,空間是具體,時間卻是抽象的,具體的容易處理,抽象卻很難把握。我們便認定在宇宙中,空間是早已存在的,時間卻永遠只有現在這一剎那。過去的已經消失在“? ”裡,而未來也還在“? ”中,偏偏時間又像失控的火車頭,不管我們贊成或反對,總是奮不顧身地往前疾駛。
  人自一生下來就活在空間裡,習慣了眼睛所傳達給我們的一切,總認為空間是靜態的。然而一個自出生就已失明的盲人,也可以証明時間同樣是靜態的。盲人由於沒有視覺,無法養成空間感,但是他們可以利用觸覺來認識體形關係。當我們要告訴一位盲者:「前面兩公尺處有一塊石頭」時,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往前面八步有塊石頭。
  兩公尺與八步有什麼分別呢?因為盲者看不見,沒有兩公尺的概念,要有,也是經過轉換,成為可以用他們的感官去衡量的單位。走四步是一公尺,八步的概念就可以得到需要瞭解的因果關係了。
  「步」與「尺」的不同,是「步」的概念中包含了時間因子,而「尺」則完全沒有。盲者沒有視覺,對時間的感知卻比明眼人更為銳。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無心,占卜算命這些絕技,也多是由盲人心口相傳,以迄於今世。
  再看看我們這些明眼人,實在是荒謬不堪,我們能夠精密地計算出哈雷彗星會在何時出現在太空中某一座標位置。卻不肯相信這種計算出來的「真實現象」,就是「時間是靜態存在」的明証。
  不相信也就罷了,一談到時間,人們總還要問一句:「最初的時間是什麼時候?」西方發明了創世紀的觀念,中國也有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可是這還是沒能回答在創世紀或盤古之前的時間觀念是什麼?天文學家更不肯示弱,他們否定了創世紀,認為那是宗教的神話,卻說宇宙之初是一團濃稠的「離子漿」,經過「霹靂」一聲大爆炸(Big Bang),兩百多億年後即形成現在的世界。幾百億年後呢?一定會收縮到像當初那樣小。隨著時間的變化,宇宙就這樣一漲一縮,反覆不已!
  我們不妨閉著眼睛,利用非凡的想像力,領悟一下這種毫不迷信的觀念吧!在一個「封閉性」的太空中,一團火球忽大忽小地脹縮(這樣說其實不通,因為大小是要有比較對象的。而在這個系統下,連測量大小的尺子也是同比例的脹縮著。可是除此之外,這和禪一樣,已經無法用語這表達了)。
  在這個系統下的時間又是什麼呢?在「凡是沒有產生或已經過去的時間都不存在」的觀念下,宇宙只有「現在」這一剎那。這是種非常奇怪的觀念,卻有人將之奉為真理。「現在」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人以影片為例,認為人所看到的電影就是現在。這個比喻其實很不恰當,影片分明早已拍好,否則哪有影片可映?而看到的片刻,只是視覺的連續效應,與「現在」無關。因為同是一段影片,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反覆觀看,內容也不會改變。而「現在」則不論在哪裡,即使是在兩百億光年以外的地方,也只有這一剎那。
  再換一種比喻,有一條船,船頭船尾不過一百公尺,當下一剎到來時,對船頭和船尾所站立的人而言,是很難有所分別的。可是如果有一條長達在兩百億光年的宇宙太空船,這個問題就嚴重了,當下一剎的到來的剎那,站在船頭及船尾的人,是「同時」到來嗎?是相差兩百億年?更多,或是更少,還是一秒鐘也不差?
  當這一剎成為過去以後呢?科學家認為時間的動能變成了靜能,永遠封存埋藏在宇宙的連續時空中去了,所幸未來不斷地冒出來,人便活在這窄窄的狹縫中。這種比科幻小說還要離奇的時間觀,卻正是當前大家信之不疑的科學神話。
  時間真是那麼難瞭解嗎?其實,人只要肯放棄成見,腦筋轉個小彎,觀念一改,所有真象立刻都能清清楚楚的呈現出來。時間與空間都是宇宙結構的基礎,只要我們接受了「時間與空間是一體的兩面,兩者相互存在」的觀念,一切就都昭然若揭了。
  這個觀念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他把時空聯成一個名詞,因為空間可以用質量來表示,而質量則是能量除以光速的平方。十光年是空間,卻也是光走了十年的時間,時空兩者實不能分開理解。這個觀念,說明了如果你相信明天的、明年的太陽一定存在,那麼也包括了明天、明年的時間在內。
  「我們昨天從台東來」這句話,台東只限於「昨天」的那一個,而不是今天的台東。同理:「我們明天要去台東」,其中包括了「明天的台東」和「明天這個時間」兩者,不能說空間已經存在而時間尚未到。
  然而人總是認為,當我要去台東市時,我知道路程有二十公里,開車要二十分鐘。人雖然還沒有去,但我相信台東市在那裡,不論是今天去、明天去,台東都會在那裡。可是要我在去台東以前,就認定「二十分鐘以後我會在台東」這件事,已經是一個「事實」了,一定不會有人相信,人們會說:「還沒有發生的事,怎麼能說是事實呢?」
  這就是人生的問題所在,空間因為看得見,人就認為它是恒定的;而看不見的時間,就是不確定的。人們不知道在去台東的二十鐘內,真正會「發生」什麼事,正因為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現在總要拼命努力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條件。有了期望,就有得失,有了得失,便心生喜怒哀樂,平添痛苦煩惱。
  如果時間與空間同在,則在我們的腦海中,除了有份去台東的地圖外,也應該有一份去台東的時間流程圖。根據地圖,我知道這二十公里路要如何走;根據時間流程圖,我也知道會發生什麼狀況,有什麼結果。至於開車二十分鐘可以到,只是根據過去的經驗,而認定這次也不例外。人在不知道時間的真相時,總難免自作主張,胡亂猜測。
  宇宙中沒有不變的事物,時間在變,空間又何嘗不在變化。每次我們去台東時,台東已經不一樣了,但是人總認為空間還是原來「那個地方」,時間卻永遠是「新的」。這是因為人在認知的時候,導通經驗網絡需要步驟,在第一步到第二步之間,認知的資料得到了。但是,在時間上已經是第二步了。
  如果真有一個時間流程圖,規定了我何時去台東,假定其結果然完全正確。那就表示在我還沒有到台東之前,「我去台東」這件事已經存在在流程中。因此,只要我們能証明有這種流程存在,時間就是既有宇宙的一部份,而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一剎。
  我們早已証實了地球繞日的流程,也証實了四季冷暖的規律,花木枯榮、人類生死,無不因果不爽地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我們還需要証明什麼?是的,易經的占卜!其實占卜只是愛因斯坦時空觀念的生活化,當我們觀天察地的時候,又何嘗不是透過實體的表象,以求解時空的流程圖?既然如此,一切都是既定的,人還爭些什麼?在固定的流程中,該得的絕對不會少,該失的也不可能多停留一刻。
  再看清楚一點,功名利祿、悲歡離合,都不過是流程中的節目而已。或許有人認為這種看法太過消極,或許是吧,但是憑良心想想,人類再積極的拼搏下去,還能有幾個明天?宿命論也好,迷信也好,能擺脫世俗的桎梏,根據所知道的時空流程行事,隨遇而安,心平氣和。人間事物,一概不取,時空境界,任情遨遊,雖天仙亦不過如是。有緣則信之,無緣者任之,有什麼好爭的呢?不論是誰,都只是忠實地執行著自我的流程而已。
 六、抽象思維
 七、能量世界
 八、時間空間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