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二、立秋
物種進化與時間流程
都蘭的晨曦,染著與長夜繾綣的慵態,大半天了,猶戀戀海天的盡頭。
每一天的開始,又是一個新的時空組合。我拾起細竹製成的掃帚,讓那日趨老化的筋骨,在落葉與土地之間互道早安,彼此祝福。
生命並不曾流逝,它只是在歲月的跋涉中,學會了如何收歛。當一粒種子掀開了地表,把子芽推向未知的世界時,生命所需要的是勇氣。等到翠綠的葉子招搖在和風中,舞出了欣欣向榮的序曲時,生命的意義已不再是一聲聲的嘆息。
誰沒有年輕過?人生的步伐,有誰不是在稚嫩、青綠中踏過?唯有綠色漸漸深了,挺立的枝榦才能感受大地的震顫。
東坡的<南歌子>吟得好:
「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裏栩然胡蝶一身輕。
「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山雨未醉,晚晴猶醒,老來方悉天已明。時間一直是我最頑強的敵人,卻也是我親密的伴侶。過去我曾在將逝的須臾中,爭取過難得的「夢裏胡蝶一身輕」。現在求田問舍,英豪雖無,倒也偏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細看那逗留在青草髮梢的晶瑩水珠吧!她何曾自以為出身卑賤?陽光繞過她的嬌軀,彩虹散發出耀目的明艷。她用腳尖踮在葉片上,急切地露出了秀圓的小臉。山麓的輕風吹起了,枝葉一陣搖動,一溜煙,從此蹤影不現。
呼吸著大自然的空氣,徜徉在自然的懷抱,我來自自然,也將去向自然。今天的平寧也就是來日的心境,無欲無求,卻難抑住我對她的憧憬。在自然中思索自然,自然而然,我又看到了另外一個天地。
有線電視大地頻道上有個「適者生存」的節目,其中一個討論以一棵英國橡樹為中心的生態環境。那是一棵生長了數百年的老樹,每當春天到臨時,她的苞葉在鱗片的保護下,緊閉深鎖。春意深了,苞葉仍然無動於衷,似乎沒有一點生機。
科學家仔細觀察,發現有一種象鼻蟲會將卵埋藏在樹皮下。春天一到幼蟲就孵化了,爬在樹上,密密麻麻地到處都是。顯然橡樹在等待時機,如果這時就發芽了,那些數量不盡、窮兇惡極的幼蟲,必然要將嫩葉啃囓得片甲不存。
對這些幼蟲而言,牠們唯一的任務就是把樹葉的能量轉換為它的體液。可是它們也有天敵,大部分的幼蟲不是被啄食,就是餓死了。這時,橡樹的苞葉急速綻開,盡其所能地吸收日月精華!而殘存的幼蟲則彷彿食葉的機器,無不饞吻大動,各據一葉,努力進餐。
這時已是仲春,橡樹葉必須儘快地吸收陽光,加速成長。鮮嫩的滋味,豐富的營養又吸引了不少過客。各種食葉的昆蟲一一出現,各種食蟲生物也相繼到來。一場生存競賽,在陽光、空氣、雨水中殘酷無情地展開。
橡樹體積巨大,綠蔭匝地,屹立在原野間,無數的生命都仰仗著她的恩澤而得滋長。要不了多久,在炎炎的夏日中,那些各形各色的毛蟲,漸漸席捲了所有的嫩葉。是時候了,毛蟲會選擇堅實的葉子,將之捲折成自己的新居,轉化為蛹。
待所有的惡客都飽載而去,橡樹才有喘息的良機。它會在夏季將逝之前,迅速地換上新裝,以為自己的下一代作最後的衝刺。
橡樹的花果開始成長,嬌嫩的花蕊剛剛展露芳顏,另一批長著天使翅翼的寄生蟲又翩翩到臨。有的直接以花為食,有的則將其後代寄生在花蕊的子房中。所幸橡樹也有它的打算,雖然犧牲了花蜜,卻使花粉得以傳播出去。
萬萬千千個果實,經過了結蕊授粉,新的生命剛剛要跨出第一步,卻又是另一場慘烈競爭的開始。有的果實被生吞活食,有的成為寄生的廬舍。一個一個生命體、在生命的祭壇上,互相支援,循環輪迴。
輕風緩吹,落葉飄零,秋天終於到了。歷經各種大小的戰役後,橡樹還是成功地培養出一粒粒的種子。但是有的外強中乾,早已成為其他生命的搖籃。有的發育不良,不待成熟,已經掉落了一地。
劫後餘生的橡樹果實,即時披上堅硬的甲胄。它剛逃脫了甲蟲的侵擾,卻又成為松鼠、鳥類的糧秣。松鼠先啃掉美味的子房,其餘的則埋藏妥當,儲備寒冬的乾糧。還有一種堅鳥,將種子啄下後,便帶到空曠的草地,將種子埋在土中,以防盜賊覬覦。
成千上萬的種子消逝了,殘餘的不到一成。好不容易待得秋深,橡樹也換上了冬衣。它抖落了剩餘的枝葉,種子也隨著滾落在地。然而舞台上的戲還在演著,生命的災難正在前面。一部分種子被地鼠中飽了轆轆的饑腸,一部分成為真菌的冬令補品。
第二年春天,雪溶了,在密蔭之下,那有限的、劫後餘生的種子終於綻露了嫩芽。新生的希望,在千千萬萬個失去的機會中,總算有稀稀落落的幼苗,準備繼承橡樹的薪火。
只可惜密林間陽光太微弱了,巨大的橡樹為了生存並培育下一代,必須利用每一分資源。失去了陽光的撫慰,也得不到水土的滋潤,無助的稚芽凋萎了。一年一年奮鬥的結果,在老橡樹華蓋籠罩的地面上,竟沒有見到一棵小橡樹的蹤跡!
這場生存競爭的意義何在呢?英國橡樹又怎能歷經億萬年,存活迄今?答案完全出乎人的想像!是那隻為了過冬埋種子的堅鳥,因為記性不太好,牠總會漏掉幾個雪地裏的種子。也偏偏只有這幾粒被遺忘的種子,在空曠的大地上,又開始了另一場生命的遊戲!
這個節目原是要証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我學的是農藝,曾是天演論的忠實信徒。但是歷年來,我總覺得在這個美麗的理論背後,還有一種更合理的解釋。我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木已成舟」的結果,而非生命演化的真相。
這段精心製作的影片所陳述的都是事實,其中的角色除了英國橡樹以外,還有象鼻蟲、寄生蜂、蛾、鼠、鳥以及真菌類等各種生物。對任何一種生物而言,生命的循環都有其必然的過程。其唯一而且共同的現象,是生命體對能量的充分應用。
由橡樹的葉花變成果實,由象鼻蟲到寄生蜂,每一種生物、每一個過程都涉及一個生命力的系統。即令人用理性,在大我的立場來分析這些系統,也不可能看到事件的真相。因為在「認識」的立場,我們必須先嚴格定義什麼是認識,人能認識什麼?否則說來說去也難有交集。
「認」是「辨認」,「識」是「知識」,認識即指先經過辨認之後,才得到的知識。辨認須有對象,知識則有分類。以橡樹的事件而言,如果辨認的對象為象鼻蟲,當然所得到的認識只是全部事件中的一部分。不論我們選擇的對象是什麼,除非我們著眼於全部事件,否則,受到了辨識範圍的限制,便只能認識到其中一部分。
也就是說,如果把這個事件分成若干物種生存的小單元,就像導演在影片中安排場景一樣。一點也不錯,每一段都完全符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論。但如果我們的對象是所有的橡樹,從它的發芽、結果到新生命的誕生,這個結論就顯得十分荒謬。因為以橡樹而言,其「適者生存」的關鍵,竟然是靠著一種鳥,而且是靠鳥的忘性,才能生存下來!
再看「物競天擇」的定義,似乎「物種」是在有意識地競爭,在競爭中有了勝負。我們再回想整個事件,先忘掉眼睛所看到的,不管哪一種生物,實際上都只是一個個生命系統,一些能量變化的結構,在進行能量的變化而已。
根據熱力學定律,能量是由多向少傳播,物質體的能量不能保存,便直接以傳導、輻射與對流方式傳播開。生命體的特色就是能暫時貯存並利用能量,變化也就複雜多了。
生命體相當於能量的貯存器,其所貯存的能量為生命的動力。地球上能量的來源以日光及地熱為主,其聚集的方式自然與空間的大小成正比。然而由於生命體由物質所組成,物質有傳播能量的性質,體積越大,所耗的能量越多。因此,生命體攝取能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體積小、數量多,這就是大量微生物存在的基本原因。
微生物需要配合環境變化,雖然容易攝取能量,但卻不易保存。在能量的變化中,能可產生「功」,功可能消耗在微生物的運動、或體積結構的增加上。運動提供生存的機會,體積則保障能量的累積。所謂的進化便是物種在能量變化的過程中,基於大環境與小環境的時空流程,能量由多到少,逐步傳遞,而傳遞及能量應用的效率,則是由低到高累積。
所以,生物界的「物競天擇」,不過只是「能量傳播」、「生機共享」的規律之一罷了!如果謂之「進化」則可,一定要說成「物種在競爭,大自然在選擇」,則未免太牽強了。
從這個觀點來看,橡樹甚至於其他物種的生存進化,何嘗又不是宇宙能量傳播的過程之一呢?生物學家說,生存進化只限於生物,但什麼才算是生物呢?濾過性病毒算不算?蛋白質分子呢?去氧核糖核酸難道沒有生命?
當我們見到雲在天心移動,浮雲的形狀多變,時而飄逸,時而重濁,時而稀稀落落,時而滿載天心。這時有沒有人會認為那些雲堆是在進行「適者生存」的天演進化呢?如果沒有,為什麼藉著兩種不同的能量載體所進行的另一種能量轉移就是「物競天擇」?
雲在天心移動,是能量變化的結果,生命體的生生死死,也是能量變化的結果。能量的變化不斷地發生在宇宙中,前一剎那與後一瞬間,小的變化累積成為大的殊異。物並沒有競爭什麼,天也沒有選擇什麼,只是不同的時空,有不同的現象而已。
我們已經知道人眼只是一個光波接收器,只能看到具有能量的光。因為地球的能源來自太陽光,在生命發生的初期,光即為生命體利害的基準。因為利於生存,逐漸發展為眼睛,用以偵測光源以及空間能量分佈的狀況。由此可知,眼睛只是一種機能設備,能看到某種能量變化的結果。這只是一種「辨識」的機械反應,連一個單細胞的細菌都能辨識光。所以看得到光,只是能量變化的結果,與「物競天擇」無關。
看到光以後有所行動,也是一種機械反應,以當今的科技水準,這些都不難做到。以毛蟲吃樹葉為例,如果一步一步地分析,事實上都不外乎一些連續的機械動作。可是把各個過程連在一起,馬上我們的問題就出來了:「為什麼毛毛蟲知道要這樣做?」
再想下去,問題會越來越複雜,而過於複雜的問題,人連想都不能再想了。這些難以回答的「為什麼」,都是前一級到後一級的辨識、反應之間必然的因果。只因為當今的知識不足,對人如何辨識刺激的過程還不夠清楚,是以無法用簡單的機械律來解釋!
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的理論,已經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認知了。只是他沒有說明這個「天擇」的「天」指的是什麼?當然我們知道他絕對不是指「上帝」,那麼,只有大自然可以代表了。大自然又是什麼呢?不論是什麼,它如何選擇呢?
就算我們解決了這道難題,物種又如何在「天擇」的情況下「競爭」呢?如果一切以遺傳基因的或然率來說明,即在各種排列組合中,只有最適合環境的基因能保存下來。這種說法有一個非常難以解釋的死角,我曾為此傷透了腦筋!
我很有實驗精神,我住在美國時,有一次在地上撿到了一隻受了傷的小鳥。我決定給牠做一個巢,而且打算模擬牠,將巢築在院子裏的一棵小樹上。為了這個小巢,我忙了一個下午,結果才發現連築巢這樣簡單的工作,也完全無法用排列組合加以說明!
小鳥在羽毛豐滿後,立刻離巢自立。因此築巢的行為不可能是向鳥媽媽請教,也從來沒有觀察學習的機會。因此我們只能假定,物種的遺傳基因具有物種行為指引的功能。也就是說,以下所提到的問題,都必須以遺傳基因來說明。
首先,巢要做多大?選擇什麼材料?到哪裏去找?巢在什麼位置最為合適?這些問題我還可以回答。小鳥從小在巢中長大,當然以其身體為直徑,材料是天天看到的,習以為常,可以轉化為記憶資料。要找這些材料雖較麻煩,但也不外乎辨識的機械律。築巢的位置則涉及「安全」的認知,雖然更為複雜,但尚可用遺傳基因加以說明。
我模仿鳥的行為,第一步都解決了,找到了材料和築巢地點。
其次,如何放置第一個找到的材料?鳥只有喙可以用。我試了又試,難在如何判定怎樣放置材料才是「正確」的?如果只是往上堆,材料不可能糾結,巢也難以成形。以一隻智慧不高的小鳥,憑什麼來判定築巢的材料一定要「糾結」呢?又用什麼方法使之糾結呢?至少這方面我的智慧還不如小鳥,巢沒有築成!
後來我看到一種「織巢鳥」的記錄片,那種鳥的織巢技術簡直是高科技!牠知道用一根較長的、柔軟的草,先在樹枝上打一個「活結」!請不要小覷這個結,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由猿人進化到原始人後,才知道用繩「打結」。
打了結不說,牠知道如何用第二根草,接在有「結」的位置上。牠用自己兩隻牙籤似的細爪,倒吊在樹枝上,再以小小的喙,將細的一端穿過那個結的空隙!妙極了!牠是怎樣辨認及處理的?
那些築就的小巢,一個一個都是完美的藝術精品!更妙的還在後頭,有些巢需要保持新鮮,因為草若枯了,巢就比較容易破。不知道是織巢鳥的哪一個基因,用什麼方法事先預知有這種必要的。在求偶失敗後,鳥兒會把上述的那個「活結」輕輕一拉!巢就自動掉落在地,牠會再接再厲,重頭再做一個!
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敢擔保一個中學三年級的學生尚不具有這種行為能力!這種能力如何用基因的理論解釋呢?如果說是把各種可能的排列組合全部試一次,這種機率幾乎是無窮小!即使是有智慧的「人」都需要經過思維的訓練,何況牠只是憑著遺傳本能!
那麼,前述那棵橡樹、蟲、鳥等,又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熱力學定律是種機械律,所謂的機械律是指其規律性如同機械一般,有因有果,因果爽然。在機械律的條件下,人們只要能夠明確地知道因,就能正確地控制果。換句話說,機械律相當於一種時空流程,只要在某種條件下,根據因果關係安排好流程,一切該發生的事物,一定會發生!
我們只要能歸納出生物行為的「能量傳播」法則,這一切就十分明白了。假如站在更高的立場來看,宇宙、人生有什麼不是在「能量變化」下的一種時空結構的控制流程呢?
如果有一先宇宙(即中國傳統所謂的「先天」)而存在的時空流程,也就是說所有變化的規律都已經存在,宇宙只是根據規律導出能量變化的過程。果真如此,則我們可以理解到人間的一切都不過是既定的手續罷了。
如果沒有這種不變的規律,宇宙早已亂成一團,人生毫無道理可言。事實上,隨著知識的進步,人對宇宙的認識越來越清楚。儘管未知的現象也隨著擴增,但這些已知與未知都已歸屬於理性的範疇,而排除了亂數的可能。(近年盛行的「混沌」理論只是一種科學態度轉變的過程,而非結論。)
如果有這樣一種稱之為「事理」的規律:所有的結果,必然有一定的原因。在這種規律下,若知道了原因,就可以知道結果。而我們據以衡量這個事理的,便是時間、空間兩個座標參數以及能量變化的狀態。
能量變化的連續作用可以利用時、空座標的參數,來表示其變化的實際狀況。這種時空座標連續值是能量作用的因與變化的果,統稱做時空流程。在此流程上的任一時、空座標位置,根據某種規律,我們都可以得知其能量變化的狀態。
有了此先天的流程,如果沒有一個相對的觀察點,此流程即相當於靜止不動。這一相對的觀察點必須是後天的。也就是說有了流程後,在任何一個時空之中,只要有能夠「觀察」的主觀機體,就必然有可以觀察的「觀察點」。此一後天的觀察點,可以說是一種能量狀態,也可以說有了一個時空座標位置。
這種能量狀態當然嚴格遵守著時空流程的規律,在進行的任何階段都有其宏觀及微觀的必然現象。在這個理論下,時空流程是一種規律,有可供觀察認知的訊息。在生物上,就是遺傳基因DNA ,而在物質上是量子結構,在人生事物上是易經。「物競天擇」只是一種觀點,織巢鳥築巢不過是遵照著既定的流程,巨細無遺地隨著能量變化而運行。
流程中還有一種現象,即某種能量狀況能將時空兩種向量貯存在其結構中,且能重新調用,這就是人的意識。在已知的宇宙中,唯有人能「意識」時間空間。
人能意識時空並不表示就瞭解了時空,意識只是一種狀態,是生命系統因利害關係而審視時空流程的狀態。就好像人浮沉於流水中,知道有水,但未必能瞭解水的性質。瞭解是更深一層的意識,人在意識到時空後,又把時空當作「思維」的對象,以認識時空的體用因果。唯有在瞭解到此因果後,才能更進一層的瞭解宇宙人生。
同理,我認為「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觀念,也應該以「時空流程」取代。以下再對能量與時空的關係,做進一步的分析:
當能量發生變化時,表示能量有了改變。在改變之前,必有一「初態」,由此改變成為「終態」。茲假定初態為「因」及「體」,終態為「果」與「用」。在因與體的能量結構上,由體到用的結構形成「空間」概念,由因到果的過程則稱「時間」。
因果律的作用限於由因到果,是稱「序列」,序列不可逆(這是「序列」的基本定義,如「一」定義在「二」之前)。任一能量在因果連續作用下,必然會產生不可逆的時間以及每個時間所截出的空間。由於空間是能量的結構體,任一空間在時序下,必有前一截面與後一截面。再視前一截面為本,是體,後一截面為末,即是體之用,能量由體傳至用。因此任何連續截面,相當於能量結構的連續改變,也就是體用關係。
比如在常識上我們知道蘋果之「有機結構」為體,其用為「可食」。我們必須微分到最小的過程,才能瞭解其客觀真實。首先得將蘋果「咬碎」,有機結構中的醣分子接觸到感覺細胞,人才感到香甜,是為蘋果的體用。再微分下去,感覺也只是生命體中能量作用的一部分。所以真正的體用,還是能量結構的連續改變關係。
在宇宙時空流程中,人類受限於觀察及思考的能力,不可能以有限認知無限。但是只要掌握因果律的思維法則,在經驗範圍內,卻可利用已知逐步瞭解未知。因此,「瞭解」也可以說是人對某些事物變化「因果體用」關係的獲得。
換句話說,人所獲得的因果體用,就是人對事物的瞭解。人類文明的進展,就是逐步地由少而多、由淺而深、由不知到有知的對因果體用的認知。當人能掌握更多的因果關係時,對事物的瞭解也就越是透徹。
有關能量的性質人類所知有限,我們只能確定能量可以無限微分與累積。那麼,如何分辨出無限能量的無限變化因果呢?這就是「概念」的價值所在,因為概念也具備無限的特性,很適合於能量變化的描述(但卻不代表變化的本身)。
在概念中,我們對同一事件的描述可以有無數種不同的方式。從系統的立場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水平系統,一為垂直系統。水平系統指事物表面可見的各種現象,垂直系統則指以時間因果為依據的序列關係。
因此,對時空流程的認知,即相當於人類思維的結果(亦即為水平思維及垂直思維)。根據因果律,「果」必然產生於「因」,「用」必得自於「體」。我們有水平思維上的體用認知,同時也有垂直的因果認知,兩者缺一不可。
更重要的是在分析時,如果不容易理解,則要繼續「微分」下去。有如物理學上,要瞭解速度的意義,必須將時間微分到接近於零。
假設 v 代表速度,s代表距離,t代表時間,d為微分之符號,則:
v=ds/dt意為速度是距離對時間的導數,不論是水平思維或垂直思維,亦可用上式表示。只要把速度換成思維,距離相當於連續思維的概念,時間則等於流程。下面的時空流程分析,即以微分的手段分解到瞭解為止。
茲以前述的織巢鳥為例,試說明我所觀察到的時空流程:
時間:假定為中午一時,地點:某地,。假定以下列流程之時間差為一分鐘。
流程一:一隻織巢鳥口啣一根茅草,繞向水平之樹枝。
流程二:見到待繞過的茅草頭(甲)垂下後,將口中之一端(乙)繞成一圈。
流程三:使甲穿過乙。
流程四:將乙拉緊。
由一到四為水平流程,只看得出現象,而不知其原因。四個流程中有「繞向水平樹枝」等極其複雜的概念。將之再加分解,即指以一性質柔軟而長的物體,以一端經過樹枝外圍,且此物體之兩端能在繞處相接。此過程中涉及「觀察」、「辨識」、「判斷」及「控制」等行為,無一可以用簡單的「因為、所以」加以解釋。
我們再用垂直流程來分析,根據前面對時間的定義可知,由流程一到流程四之間,流程二為流程一的果,又為流程三的因,如此類推。
我們不妨對「繞向水平樹枝」再作同樣的分析:
流程一:將草的一端啣在口中。
流程二:選擇一水平樹枝。
流程三:將草之中部置樹枝之上。
流程四:草之另一端必然下垂。
更進一步,我們再以上述流程之「流程二:選擇一水平樹枝」來分析(這是觀察的過程):
流程一:身體站立後感到「安全」的樹枝。
流程二:置草於其上。
流程三:草未滑動。
流程四:另一端可使之垂下。
如此這般一直分析下去,直到可用基本的物理化學「規律」或「定理」來解釋。實際上所有的規律及定理都是用這種方法,從經驗中分析而得。是以用這些定律來瞭解事物變化的時空流程,應該是再合理不過的事。
如果上述理論成立,則在必然的因果體用下,所有在時空流程中定好的事件,都將根據流程一一展開。
當一運動體的時間繼續微分至接近於零時,若動能不斷增加,我們謂之「加速度」。同理,時間流程中,若流程有所變化,亦可視為「進化」。
當然,這只是理論,科學的理論需要証據,而《易經》就是証據。
《易經》就是時空結構的流程表,但聰明人不能研究此書。因為聰明人腦筋靈活,一進入狀況就會遨遊在八荒之間,徘徊於虛無的時空結構中,得意而忘言。笨人也不能學,人一笨,就只看到自己。一旦進入《易經》玄奧之門,笨人所看到的只有功名利祿,所關心的也只有吉凶休咎,那決不是易的真旨。
在中國文化史上,幾千年來《易經》始終載沉載浮。知者知之,信者信之,迷者迷之,棄者棄之。這也是何以西方文化走向普羅大眾,而中國文化卻形成非常特殊的「菁英文化」的唯一原因。
基於這種菁英文化的特質,《易經》原本就是少數人的專利,沒有必要在此弄文舞墨。可是我一向自甘沉淪地獄,能多向有緣人推薦一二,是與不是亦在數中!
當人參透了易理之後,即不再為物役,心亦不為形傷。得失是數,數有機緣,其中因果爽然!有人知易而止,是僅知易之結果而未識易之肇因。易是先天地之始即存之定數,定數之微妙,在於因果循環,永生無已。今日之止將為明日之憾,《易經》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知易者應知時空流程指向何方!
今人不知易,也不知道人生為何,鎮日忙碌於壹與零之間,人為壹役,心為零傷。需知人受感官之限,「得」永遠無休無止,得之再多,仍未見有所得。而「失」只不過是未得之初的本來面目,既未得何來失?先學會了「處失而不亂」,是知易也。
佛教很重視因果律,有因必有果,一應的後果都是由前因所造成。這種觀念很符合科學原理,唯一不同的是科學需要實証,只有經過實驗証明後,其因果律才被承認。而佛教所說的因果係以人世間的變化及遭遇為前提,人生事件如何用來做實驗呢?
時代在進步,很多以往所做不到的,現在都能解決了。如果把人生各種事件一一分離成單獨的模式,我們一樣可以取樣、統計、分析,得出結論。這樣一來,因與果不再只是一種宗教的論點,而是人世中的一個定律。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實驗室,宇宙又何嘗不然?我們應當分清楚微觀和巨觀有著極大的區別,在每一個不同的層次中,都有其時空的特殊條件,變化運作必然的定律。只要我們能夠把這些條件整理出來,人生,宇宙又有什麼我們不能理解的呢?
宇宙的進化的模式是人類前途所繫,我們身為人類一份子,能夠掉以輕心嗎?儘管新的知識不斷在增加,但是增長的其實只是實証的資料,只是技術的枝節。在人的觀念上,在知識的結構上,從古到今,依然在同一窠臼中轉個不休!
可能因為我學的是生命科學,我很容易受到生命現象的吸引。回想當年讀農的肇因,到如今走上這條狹路,人生實在是難以思議。可是從時空流程的角度來看,這一切卻又因果爽然,毫釐不差!
也許有人會認為一個已知時空流程的人,生活頓失新鮮,活著必是興味索然。事實上並不盡然,就以一本好小說、一部好電影為例。我每看一遍,就有一番嶄新的認識,雖十次百次而不厭煩。小說比電影更耐看,因為電影受到視覺藝術的條件限制,象徵的想像空間太小。理論性的書籍更是不可思議,雖千遍萬遍,永遠都有挖之不盡的寶藏。
人生就是一本活書,每一個人就是那本活書的作者兼主角。書寫得好不好責任都在自己,推卸不得!那些已經知道大概結局者,下筆之時不至於猶豫、遲疑而失去方寸!至於有一些人倒果為因,或炫耀一己所知,或以先知之態,爭名奪利。這也不值得擔心,流程已定,孫悟空翻不出如來佛的掌心!
不知時空流程者,人生虛虛實實,變幻難測,讓每一個局中人輾轉留連不已。正因為對有些事物諱莫如深,人們才會被它吸引,七情六慾隨之翻轉,患得患失,渾忘了自我。哪怕是一場球賽的輸贏,一個故事的結局,甚至路旁幾個人的交頭接耳,不論是否關係到切身的利害,人總想知道後果如何,才能心安。
這種現象就是好奇心的表現,好奇一定是基於外來的因素。一旦人對好奇的事物能加以思考,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心中無時無刻不繞著它轉時,好奇便成了興趣。
年輕時我常以自己的興趣廣泛為榮,幾乎可以說對什麼都有興趣。東摸摸,西學學,到後來樣樣都懂一點,卻樣樣稀鬆,沒有一樣可以拿得出手。
有很多人都是如此,直到青年時期過去了,才悔恨沒有學到一技之長。唯一不同的是,我沒有氣餒,雖然馬齒漸增,還在不停地摸索、學習。終於在無數的機會中,找到了一項值得全心投入的,然後放下一切,專心一致地鑽研下去。這時,由於我過去涉獵得廣,所以考慮的角度、進行的方向以及解決的辦法也比較完整。
常有人說,我之所以能堅持下去是因為我對電腦工作很有興趣。這話說對了一半,我的確時時刻刻都在研究它,我知道如何激發自己的好奇心。所以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興趣,並不僅於電腦而已,只可惜生而有涯,無從一一深究。
人人希望從事有興趣的工作,都認為興趣的有無攸關事業的成敗,連教育心理學上也強調設法培養學子的興趣。可是如果不瞭解什麼是「興趣」,不知道人如何感興趣,我們又怎麼去培養?怎麼令人人都從事有興趣的工作呢?
人們對興趣過於依賴,又不瞭解興趣的本質,便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智力浪費。尤其是年輕人,他們經常振振有詞地說:「我對這個沒有興趣!」沒有興趣就不願意學,沒有興趣更不肯做。好像活在世界上,就應該有一種適合他們興趣的事物,在那裏等待著,一直到小王子、小公主興趣來了,天下就太平了。
當今是物質文明的盛世,嬰兒有嬰兒的玩具,兒童有兒童的玩具,男男女女,從小到老都有各式各樣的玩物。除了商業上的牟利目的外,這些產品無不是為了迎合人的興趣。人們被外在的各種「興趣」吸引著,東玩玩,西摸摸,在那精巧絕倫的功能之誘惑下,興趣不斷地轉移,從生到死都沉迷在興趣中。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人的智力本是求生的工具,既然一切都已完美無缺,人還有什麼值得去勞神費心去思考的?不事思考,大腦就如同未經彫琢的石頭,所有的智力功能無從建立。久而久之,大腦中只有一些對「興趣」的記憶。一旦遇到需要應變,或者是面對求生存所不可避免的枯燥工作時,人就沮喪煩惱、痛苦不安了。
從各方面看來,人最大的特徵在於大腦思考的功能,從幼年到青年時期,正是大腦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如果不先把思考所需要的資料、方法以及習慣在這個時機中建立起來,以供未來之需。等到步入壯年,一切都已成型,想要思考就再也不可能了。
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當一些觀念能與個體的經驗相印証時,人首先得到的是認知的感受。那是一種新奇的、突然間由茫然變得明晰的感覺。這時若有良好的導引,最容易讓人產生好奇。但如果基本知識太少,未知因素太多,雖好奇而得不到滿足,仍然不能形成強烈的興趣。
所以,不斷地引起好奇,不斷地予以滿足,更要適時地增加深度,讓學習者自行思考。只有在大腦的思考經常被這種好奇所佔據時,才是發自內心、具有動力的興趣。就如同生命力一樣,在自我追求中,自行獲得滿足,不斷前進。
興趣和喜歡有很大的分別,「喜歡」是自我主觀的心理狀態,而「興趣」則是人對事物的心理現象。比如說當某種刺激使我們的生理感官感到愉悅時,我們會「喜歡」那種刺激。而只有在對那種刺激產生的結果感到好奇,希望瞭解更多時,才叫做「興趣」。
有人喜歡看電影,這不表示他對電影一定有興趣;喜歡一個人,也不見得是想瞭解那個人。當一個人對某一件事發生興趣時,可能只是對其中的因果,也可能是對該事的利害關係感興趣,至於喜不喜歡,與上述兩個情況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狀態是指事物在一段時間中發生的現象,常隨著情況變化。人心在各種條件的影響下,自我意識對有利條件的感覺稱之為喜歡,喜歡的結果,若能引發生理心理的興奮,便是高興。而利害經常是無定的,很可能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原因,勾起了記憶中不愉快的經驗,喜歡的條件就喪失了,狀態也隨之而變。
現象是事物的表現或呈象,其改變的因素比較容易分析。以興趣為例,其原因之一是當人接受了某種刺激或者認知了某一事件後,在聯想作用下,與另一系列經驗發生關聯。如果該系列經驗尚未完全被認知,電路似通不通,人便有了「疑惑」的感受。再若該系列經驗與主觀有利的感覺相關,人便會希望解決此疑惑,這才是好奇。
如果好奇很快得到滿足,原因消失,現象沒有了,也就失去了興趣。若好奇無法獲得滿足,人也難以長期保持興趣,當然,這又得視好奇的強度及利害的程度而定。另一種原因是心理的認知利益,利益是人追求的目標。在心理活動過程中得到利益的認知時,便繼續刺激心理,如此循環下去,即形成興趣。
因此,要培養人的興趣,首要的條件是引起其好奇心。其次是逐步在心理上滿足其好奇,同時提供更深一層的未知條件。等到人對該問題有了完整的認識,能夠自行設法解決其疑難,自行發掘更多的問題,這樣循環不已。由於任何事件的因果永無止境,只要在人的能力範圍之內,其興趣就可以一直延伸下去。
好奇心又當如何滿足呢?當人對問題尚未充分瞭解前,答案的正確與否並不重要。在這種情況下,物質或精神的獎勵經常是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在沒有養成自信心之前,人皆崇信權威,獎勵是權威者肯定其價值的具體表示。只是應該注意獎勵的時機,千萬不可讓受獎者誤解或養成習慣。
直到今天,我的興趣還是太廣,偏偏時間太少,對電腦的責任始終無法推卸。電腦佔掉了大部分的時間,其他能分配的就不多了。
離開台北時,我買了不少油畫材料,滿以為每個星期天都可以謄出來畫畫。孰知人算不如天算,每次一拿畫筆,總是身不由己,被電腦纏得動彈不得。
音樂、藝術是最不能輕忽的情人,她們沒有三從四德的觀念。只要三天不見,她們就背叛了你,偏偏她們又令人難以割捨,打從靈魂深處,一聲聲孤獨的祈禱,無不渴望著她們的撫慰。理性與感性的人生,畢竟是兩條互相偏離的航道。
一般說來,維持興趣最理想的條件,當然是有利可圖,「利」是生存的保障,能終日生活在有興趣的事物之中,誰不嚮往?可是人很難控制自己,再有興趣的事,日子一久,變成了例行工作,就會心生厭煩。最糟糕的是有些人只顧興趣,做起事來,興緻沖沖地,先做他有興趣的,其他便丟到一旁,不加理會。這種人多半只顧自己,不切實際,終生難有一點成就。
不論做什麼,也不論喜不喜歡,能夠創造自己的興趣,才是一個人成功的秘訣。其方法是在工作時,先用心瞭解工作的性質,再設法把工作做得又好又快。人只要把心力投入工作中,自然而然會產生一些疑問,譬如怎麼樣才叫「好」、「快」?用什麼方法可以達到?在這種目標的驅使下,為了要解答這些疑問,就會產生好奇。這時人的意識被思考佔據了,取代了煩惱厭惡的心緒,興趣之引人入勝,正是如此。
不過,要小心慎估自己的能力,目標不要訂得高不可及,一旦不能達到,就會洩氣。也不能訂得太容易,那樣沒有挑戰性,又給自己一個自我敷衍的機會,最後一定不了了之。我曾看過一種狗拉車比賽的節目,人坐在車上,用竿子吊一塊肉,懸在狗的面前,狗看到肉就追,車子也就被拉著前進。如果肉吊得太遠,牠可能失去了興趣,再如果被牠一口咬到,則目的已達,自然就不拉車了。
人生說穿了正是如此,自己在自己前面懸一塊肉,可望而不可及,總比被別人鞭策愉快些。雖然我們經常只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但是創造一點興趣,給自己一個學習磨練的機會,比起滿心煩苦,從早上煎熬到晚上,廝混一輩子,豈不是要好得多?
《道德經》第十三章曰:「寵辱若驚,畏大患若身」。人生是個試場,對一般人而言,生老病死是考題,畏大患若身是考不及格。對真有根性的人,《易經》才是考題,考的範圍就是寵辱、得失。
考完試,心情輕鬆,才有機會觀察身邊事物。
有一隻三個月大的小白流浪狗,有一天鑽到我們院子裡的車子底下,死賴著不肯走。來者是緣,緣聚都蘭山下,故此沈冰玉將之命名為「都都」。
都都從來不隨地大小便,除非是吃太飽了,牠吃飯也從不挑剔,把地上的飯粒舔個精光。牠不喜歡洗澡,從來不接近浴室,喜歡以穹天大地為床,不肯進入為牠準備的狗舍。一聽到門口有摩托車聲,牠就會躲到門後,等車過去後,興奮地在車後狂追狂吠,捉狹那些可憐的騎士。等到要挨打時,牠就會賴在地上,裝出一副乖寶寶的模樣。
我們還收留了一隻小黑狗,在腹部被汽車輾傷後,我們在路邊撿回來的一條小命。偌大的庭院,兩個狗東西就像游手好閒的武士一樣,每天從前院追逐到後院。凡是可以動的蜥蜴、爬蟲與老鼠,甚至於能飛的麻雀和蜻蜓,都是牠們幸福童年的玩伴。
初來時,葉鄉長好心送來一隻活公雞,我們不忍殺害,便放養在院子裏。幾個月下來,那隻雞長得生猛雄俊,每天天還沒亮,便煞有介事扯開嗓門鬼叫。後來有了狗,狗不容雞,雞比狗兇,常常追得一院子雞飛狗跳。我們決定把雞殺掉,由我面授機宜,臨時教了小封兩手刀法。
殺雞時,我在廚房燒開水,突然覺得院子裏寂靜無聲,出外一看。小封滿身是血,手提菜刀,身後躲著縮頭縮腦的沈冰玉,另一邊是王傳宏,一副準備跑百米的姿態。而在小封面前約五尺處,佇立著那隻羽毛倒豎,精神抖擻,脖子上鮮血直冒的無頭小公雞!
牠顯然不瞭解,為什麼這些平日仁至義盡的無尾動物,會不顧日日啼晨的苦勞,下此毒手?都都也不解,何以牠的玩伴一到我們手中,就血流五步!
由於沈紅蓮不忍遺棄都都,兩年後搬家時我們把牠帶到了楊梅,不僅玩伴沒有了,活動空間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幸福童年的記憶變成牠對自由的渴望,經常頭靠著紗門,鼻子不停的向外聞。一見門口車子發動了,就開始哭鬧蹦跳要坐車。但是生存的依賴,又驅使著狗性必須適應人類。由點點滴滴的証據,我才看出了狗與人、人與人之間的異同。
我一直在尋找「人為萬物之靈」的証據,但一直只能証明人是萬物之一,人有何德何能自喻為萬物之靈呢?我試著先在狗身上,找出其與人相同之處。
狗的自私與人無二,牠從來只顧自己的需要,而不管別人是否方便。狗的愚昧也與人一模一樣,遇事沒有大腦可用,該叫時不叫,不該叫時喊聲震天。牠也怕寂寞,和人簡直不分上下!從早到晚只知吃喝玩樂睡,還得有人或有狗陪著!
像這樣的「狗東西」,為什麼會博得人的歡心呢?
在都蘭的別墅沒有裝電鈴,由大門口到屋內大約有八十公尺,都都便成為活動電鈴。其次,牠能抓蛇、捉老鼠、把雞趕得滿天飛。山邊多蛇,經常在我們面前蜿蜒來去。都都一發現蛇後,便在一旁狂吠不已,我們這些遲鈍的人才有機會把蛇除掉。
都都還會騙取人的感情,牠不記仇,不記恨。人被牠纏得煩了,大吼一聲,狗立刻挾尾而去。下一刻,牠又偷偷地望著人,要人替牠按摩,而且不斷的位移,讓你按摩身上不同的地方。牠也會看人的眼色,每當人的眼睛閉著,牠知道在一旁守候;眼睛一張,牠立刻搖尾而來!
這些特性都是社會性群居動物,基於「領域」所養成的習性。領域是指群居動物生活的環境,牠們依賴環境中的資源生存,為了生存就必須佔有並保護其領域。人的領域是以家為單位,狗在原野中也有牠的「家」,被人豢養後,則以人的家為家。
人因為社會性其他功能的發展,漸漸失去了一些感官上不常用的本能,諸如聽覺、嗅覺等的遠距遙測。狗則需要食物、撫慰,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動物不可能提供。
因此,雙方一拍即合,人們愛狗其實是愛自己。人們稱道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其實是說「最忠於主人的動物」!人即使是被豢養,還是有分辨心,還有是非感,不像狗,與人混熟了牠便不叫了!
狗辨識人的方法也是我研究的對象,我先前以為狗只用鼻子,後來發現狗鼻子僅在牠貼近對方或是黑暗處視線不能及者才用到。我經常在二樓窗戶旁,只露出一個頭來,而牠在院子裏,一眼就能分辨出來。為此,我的視覺辨識模式是以人頭為一個辨識單位,只要看到了兩眼的相對關係,就可以把面部的特徵轉化成資料結構。
生物的演進方式實際上與人寫作文章或是程式無異,因為有缺點,所以要不斷地調整改進。調整乃根據相互的需要,狗要的只是生存,人要的則比較多。這又是一種適應的法則,要求多的一方必須有更多的能力,才能施捨一點點就能交換更多的報酬。
我又有了結論,人之靈,在於自知之明,人知道對萬物的需求,也知道如何施捨。反之,自以為有靈卻無自知之明,不願下功夫培養自己的能力,卻一味要求他人,這種人與狗就很相似了。不同的是狗很容易滿足,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是狗之「忠實」。今人則忠實於名財,忠實於權勢,忠實於人者已不多見矣!
住新店時,有次我們家院子裡爬進了一隻很小的巴西烏龜,大約只有三公分長。一個珍貴的生命,只因它長得可愛,就此變成了人類的玩物。
我把牠養在案頭,利用一個小小的盆景,為牠特設計了一個小池塘,還有假山小樹,餵牠吃肉鬆。我發覺牠也有「制約反應」,每當我要餵食,一拿起肉鬆盒子,牠就四腳划動,慢步如飛,直撲到盆邊來張望。牠每次都會回到小池塘中進食,進食完了,又爬到我面前來。
牠那兩隻小眼睛,又是怎樣辨識的呢?因為解析力有限,我僅試驗過牠對動態的反應。我用牙籤插著肉鬆,在牠面前晃動。發現除了食物的形狀外,移動的速度非常重要,太快牠置之不理,太慢牠也興味索然。
後來我收集了一些孑孓,放在小池裏,原來牠的視力完全符合生存的需要。這時,但見牠精神奕奕,上下翻飛,一點也不笨重遲緩,直到孑孓都進了小胃,池中沒有動靜為止。是了,視覺辨識是能量的變化,是生存的保障,一物剋一物,靠的就是辨識!
那時,我們每週兩次講習電影主題與技巧。我要測試小烏龜的距離感,便把牠放在手心中,讓牠面對著遠處的電視。牠居然能把頭固定對著螢幕,隨著光影轉動!實在難以思議,學生們看了無不稱奇!為什麼呢?
牠太乖巧了,不吵不鬧。每天只伸著一顆小頭,兩隻像是筆尖般的眼睛,黜黑而深邃,凝視著小樹。有時我想知道牠在想些什麼,牠也會探出頭望著我,一動也不動。我們很有默契,天地之間,顯然只有我們大小傻瓜兩個,大眼對小眼!
牠餓了就吃,飽了就睡,一副得道者的模樣。沈紅蓮也喜歡牠,常請去她那裏作客。她可以一手握著烏龜,一手打鍵盤,有時也會讓小烏龜爬爬鍵盤。到了進食時,我們都搶著餵牠,只要牠的頭一伸出來,就會有肉鬆送上嘴。
由於大家都沒有經驗,與其說是「養」牠,不如說是好玩。我曾看過一個理論,說是野生動物不可能長得過胖。只可惜牠已經有了家,一個過於寵愛牠的家,結果胖得四隻腳不能著地。後來,天氣漸冷了,牠的動作也一天比一天遲緩,顯然要冬眠了。
那是段難忘的經歷,自從牠冬眠後,沈紅蓮便天天檢查牠的情況。
有一天我突然聽到她的悲呼:
「小烏龜死了!」
我心中一驚,很久很久以來,我的內心平靜如水,從不曾被外界的事物干擾過。但那一剎,我呆住了,心中彷彿是一張白紙。直到沈紅蓮把玻璃盒子捧過來,裏面赫然就是那隻已經乾扁的小烏龜,我定了定神,機械般地說:
「是死了!」
「怎麼會呢?你不是說牠在冬眠嗎?」
「是的,牠先我們而去了!」我答非所問,心中在想,這個弱小的生命斷送在我的手中,難道不是罪過嗎?當然是的,我此刻的悲傷,不正是我潛意識的懺悔嗎?
是嗎?這只是矯情,我難道沒有殘害過生命嗎?人類為了生存,難道不是不斷地殘害著其他的生命嗎?如非我,這隻小烏龜還不見得會活到今天。一隻小烏龜與一條金魚有什麼分別呢?一條金魚與一條餐桌上的鯉魚,又有什麼不同呢?
我痛惜這隻小烏龜,只是因為私心有了損失,有喜愛就有悲傷!有希望必有失望!我在院裡撿到牠,將牠放生就能解決問題嗎?有人特地到市場去買些烏龜,只為了放生,美其名為功德!那麼捕捉烏龜的人,豈不是與有功焉?
雖然是這麼一件小事,可是其中卻隱藏著重要的訊息。我並不在意是否自己種了惡孽,我關心的是生物界生死準則的問題。不錯,一隻小烏龜死了,我心為之傷慟。但是此時此刻,世上有多少生命已經或瀕臨死亡?我為什麼不為牠們悲傷呢?
我當然有一個堅強的理由,因為我並沒有看到!難道只有眼睛看到才叫做死亡嗎?那麼為什麼當沈紅蓮喊著「小烏龜死了」時,我並沒有看到,卻仍然心神皆顫呢?不必再掩飾了,我騙不了自己,人感到悲傷時,其實都是感傷自己!死亡之可悲,是因為遲早將會輪到自己!某一個生命消逝的可悲,是因為自己所喜愛的一去不歸!
看清楚些吧!真要悲天憫人,就要徹底瞭解問題之所在!既然隨時隨地都有生死輪迴,人要抱著慈悲的心懷,就永遠不可能快樂興奮!我們改變不了宇宙中的能量循環,也就必須接受生死存亡的現實!
接受現實不表示滿足於現實,人如果能看清楚這一點,就知道我們做人的責任。我們與狗、烏龜不同之處,就在於能夠認知宇宙、生命以及能量、存亡等現象,從而尋求妥善的因應之道。這些道理很難說得清楚,故用一個概念代表之,這個概念就是「靈」。
所以,萬物之靈是對萬物的生死存亡,有了一種感覺認知者。由己及人,人人都應該有此感覺及認知,故稱人為萬物之靈!
小烏龜雖然死了,沈紅蓮還不捨得把牠丟掉。搬到都蘭以後,她覺得這裡山明水秀,才讓牠長眠在水井旁的小花園中。
有人認為幽默是引起人類興趣的法門,是行為境界中最高的一種。我不同意,只要人的心情愉快,不論販夫走卒,人人都可以互相幽默一番。
如果把幽默分成很多等級,隨著境界的不同,取材和方式就大異其趣。不過,幽默的難度在境界而不在幽默本身。
有人認為幽默與民族性有關,這也是自由心証,絲毫經不住考驗。只要我們對幽默本身作一番探討,就會知道人只有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能得到幽默的效應。對一個苦難甚多,掙扎在生存邊緣的人或民族來說,哪有心情苦中作樂?而那些生活幸福,無憂無慮,成天嘻嘻哈哈的人們,見別人摔得頭破血流,也會覺得幽默無比哩!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是笑?人為什麼會笑?笑是一種使肌肉鬆弛的反射動作,當神經脈衝傳來的訊號,呈一斷一續的連貫狀態時,如果訊號非常輕微,便是「癢」。在訊號強烈時,腎上腺素就發出相對的訊號,使得肌肉一剎間緊張,一剎間受到遏止。這樣連續不止,生理反射的結果,便形成了笑。同理,當人遇到一樁事件,先是緊張;再若人發現是一時的誤會,立刻精神鬆弛,這時也會發出笑聲。
笑的時候,肌肉得到適當的振動,如同被按摩一般,故而得到了鬆弛的效果。肌肉的鬆弛是有利於生理的一種反射作用,但過度的鬆弛則會造成神經的麻痺。
人喜歡笑,藉著笑能達到有限運動的效果,有利於身心。嬰兒臉肌的抽動以及四肢的晃動,都是在興奮狀態下,一種發展肌肉的輕微運動,人卻誤以為嬰兒很快樂。
人在經驗中得知什麼是正確與錯誤,因為社會的壓力,人人力求行為正確,極力避免錯誤的發生。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太多的「正常」反而使求變的人性感到厭煩。這時為了自我宣洩,或為了取悅他人,特意表達出某種出人意料的語言或行為,使之產生變化,凡此皆可謂之幽默:
一、語言行為正確,但明顯地有些細節錯誤,讓人意料不到,而又無傷大雅。
二、語言行為未必正確,但需要稍加思索,才能發現錯誤者,更能出人意料。
三、在正確與否之間,或者具有雙關,曖昧不明者。
四、某種語言行為有私密性,或令人尷尬,兼具緊張與鬆弛的效果者。
當然,要仔細去分析,幽默的方法可以寫成一本書。但運用上述幾點,大致上已經夠幽人一默了。不過千萬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時機,在別人心情不佳時,幽默就變成了嘲弄。再如對方不懂幽默,最好敬而遠之,否則石沉大海不說,反而被對方幽了一默。
更別忘了,幽默代表人的品味,低級趣味雖可搏人一笑,難免由此被別人看輕。高級的幽默應言之有物,一笑之餘,可發人深省。至於那弦外之音,要別人苦苦思索上十天半月,或者終生受用不盡的,就叫做「禪機」了。
二、立秋
物種進化與時間流程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