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五論 人性論
第五論 人性論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
曰:「然則朝四暮三」。眾狙皆悅。
〈莊子.齊物論〉
───────────────────

系統定義

系統名稱:人性
 前系統:思維
 後系統:認識
 上系統:觀念
 下系統:行為
系統介面:語言、態度
系統基因:利害
系統結構:理性、自我、感性
系統性質:攻擊、獨佔、感同、矛盾、開創、覺悟
系統應用:人性律

一、人性的系統關係

  本系統:人性-人之人。

釋文:

「人」-象形,有智力之動物。
「性」-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感受及情緒。字身:生,由無到有。*人感而生心,或事物因應變化必有的特徵。

定義:人所具備的性質。

 前系統:思維-人之天,
     人有思維,是人性之本體
 後系統:認識-人之地,
     人能認識,是人性之功用
 上系統:觀念-天之人,
     觀念是人性運作之準則,
     若無觀念,則無人類
 下系統:行為-地之人,
     人性支配行為,
     行為表達人性之果

二、人性的介面關係

  系統介面:語言(理性介面)、態度(感性介面)

釋文:

「語」-字首:言,所説的話。字身:吾,我。*個人口頭表達的話。
「言」-會意字,從二從舌,二,古「上」字;舌,舌頭。*由舌頭上所產生者,人所説的話。

定義:人用概念表達所認知之事物,以語音與他人溝通者。

釋文:

「態」-字身:能,作功的力。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心所做的功,人的作為和舉止,引申事物的變化。
「度」-字首:■廿,屋下之眾。字身:又,手也。*屋下物眾,人手持分寸,測量以求知,衡量也。

定義:人以情緒、動作及聲調表達自我立場。

  從宇宙進化的立場,人類是過渡的介面,由物質過渡到精神,由感知過渡到理智,由獸性過渡到神性,以達宇宙真實。
  過渡的介面分為空間與時間兩大類:在空間上,人體是渺小的;在時間上,人生是短暫的。但是人類卻能憑藉時、空的觀念,不僅前溯亙古,後究將來;而且內查微隱世界,外探無垠的太空。這樣透過時空介面,由個體的物質結構,與宇宙能量變化的現象交連,是為物質過渡到精神。再經由感覺與變化的刺激,理解到環境發展的規律,感知又過渡到理智。最後,當人終於能擺脱生命進化的原始階梯,不再受物質生理驅使時,則為從獸性到達神性,直趨宇宙真實。
  進化的旅程是雙軌的,物質結構由單細胞生物出發,精神現象則由生命開始。當物質結構的機體日漸精密時,生命現象也由簡單的理化反應,進而有了生化的辨知效用,直到抽象的感受、認識以迄理性思維。這種雙軌的特性,在人性介面上,前級的感受,可稱之為「感性」,後級的思維,則稱之為「理性」。
  是以,要論人性,絶不可斷章取義。感性、理性本為一體,物質、精神也不過各佔一端。在客觀立場,獸性與神性是相對的,人性則為兩者之折衷。
  人是孤獨的,必須藉彼此的「溝通」(詳見〈行為論〉行為的介面)以擴充認知。
嚴格説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只有【語言】一種介面,但是肢體動作、情緒表達也是一種身體的「語言」,又稱【態度】。為了討論方便,下文凡指「語言」,僅限於人在經過思維後、間接的理性介面;態度則指直接表達的感性介面。
  在進化過程中,到爬蟲類出現時,大腦已經具備相當的貯存量及反應能力。繼續進化到人類,大腦的容量較爬蟲類又增加了數十倍,但那只是在外圍的皮質層,「爬蟲類腦」還保持原狀。
  爬蟲類腦位於延腦上方,皮質層則呈球形皺疊狀,包在爬蟲類腦的外面。胚胎發育的前三週,所有脊椎綱動物,包括人類在內,其成長過程完全相同。其後開始分化,人類皮質層大腦要到胚胎發育後期,才開始明顯增長,成熟則還要等到出生以後。但是爬蟲類腦則沒有太大的變化,足證其功能已經固定,是動物遺傳的一部分。
  爬蟲類腦的功能,正是「食色」及安全之類,其位置離延腦最近,一旦有所需求,直接就能產生反應。這種直接的反應,基本上純屬生理機能,只因人在經驗中累積了一些感受,在觸發後產生心情的端緒,故稱「情緒」。態度則是在有了情緒後,在溝通時直接的、非語言的表達方式,以令他人有所認知。
  態度與情緒的產生,係源於刺激喚起記憶中的某種感受時,根據經驗中利、害的程度,傳到丘腦下部後,會分泌一種激素,刺激腦下垂體產生腎上腺皮質促進素,可通過交感神經、或經由血液傳到腎上腺。當腎上腺獲得皮質促進素後,視情況分泌兩種荷爾蒙,一種由中心的髓質部分泌,可與腦下垂體直接溝通,以調節強度;一種則由外圍的皮質部,分泌腎上腺素到血液中。
  腎上腺素能刺激心臟神經,加強心肌的收縮壓與擴張壓,促使血液循環加速。同時又能促使血醣增加,呼吸加速,以應付外來突發的緊急狀況。這些都是動物的本能,表現在人體、或者在面部和器官上的,則是心跳、臉紅、聲粗、瞳孔放大、身體顫抖、呼吸急迫等程度不同的現象。
  上述現象的發生,大約需時四分之一秒,此時受到血液加速的影響,大腦充血,神經亢奮。感官對刺激的感覺特別敏銳,注意力休極度集中,以致大腦的網絡功能受阻,思考、判斷能力連帶受到影響。嚴重時,人的理性完全喪失,行為會失去控制,而做出人類社會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皮質層大腦的結構複雜,經過各種訊息的交集後,尚要透過語言區,利用概念網絡加以分析判斷,才能思維。在進化的策略上,金字塔由下向上堆疊的結構,是最為穩妥的方案。因此,大腦真正的功能,對金字塔中安全系數最高之多數人而言,祗是備而不用。只有暴露在環境中的側面或頂端,受到壓力最大,全靠思維的反作用力,在懷疑、理解、判斷下,經過相互的溝通,能擺脱爬蟲類腦的人,才會「更上一層樓」。
  人類實由禽獸演進而來,藉著態度及語言,相互溝通,向下一個階程探索。想跨越這道亙古恒存的時空鴻溝,要經由懸掛在峻嶺怒溪間、艱難巇險、步步驚魂的索橋,這絶對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
  在橋的這一端,是不計其數、矇矓無知的大眾。上橋的人,有的惶惑驚懼,有的戰戰兢兢,更有人猶豫徬徨、不知所措。而在橋的另一端,竟是空谷!空谷尚有足音,足音亦為介面,問題不過是介面的理解而已。
  語言正是這種溝通的工具,將語言記錄下來,即為文字。語言可供橋上眾人溝通,相互交換經驗,由無知而有知,共同渡過難關。然而,真能有所幫助的,是那些已安然渡過索橋,隱身在碎石堆中的前人。有心之人,早將各種人生的認知,書之於文,傳衍至今,更將傳至千秋萬世。

三、人性的基因

  系統基因:利害。

釋文:
「利」-字身:禾,穀物。字首:刀,有刃的工具。*收割禾苗時,刀須銳利,引申好處也,功效也。
「害」-字首:■,家也。字身:丰口,口盛,言多也。*家中言多,傷也,象徵禍起於微,不利也,怕也。

定義:某一系統對能量變化,達到該系統時空極限的判斷結果。

  感官接收刺激,刺激能量若大於感官負荷的極限,就是「害」。若刺激能量符合感官之預設值,則為「利」。害是直接的,立可辨知,利是間接的,有多種可能性:當有害的情況發生時,將「害」去除即為「利」。若在無害的情況下,當感官電壓增高時,如能及時疏導此電勢,則此刻的感受亦為「利」。
  比如食物之所以有利,是因先有饑餓之害,而食物能消除饑餓之害。金錢之有利,是因為人困於貧窮之害。愛之有利,是基於身心壓力之害的解除。
  又如「癢」是一種生理刺激,乃因生化電流的脈衝間,有明顯而些微的連續中斷變化。這種變化很容易吸引注意力,令人難以忽略。要消除癢,必須藉壓力化斷續的電流脈衝為連續電流。這時,感官所獲得的感覺,就是「快感」。人以快感為利,是因為在生理設計上,多利用「癢」來誘導一些本能行為的進行。
  生命體經過進化,對利害有自動調適的機能。害經歷多了,對害的恐懼便降低;利獲得太多,感受變得麻木,預設值隨之增高,利的條件也越來越難滿足。
  這些經驗的累積,會形成一種心理狀態,而對利害有了較高層次的認知,產生感性或理性的意識型態。


  由上可知,利害取決於判斷者之立場,以及立場之大小。感性是以個體為立場,理性則以群體為依歸,這是人性中最矛盾的關鍵,但也正是宇宙發展的動力。

四、人性的三才結構

  系統結構:理性、自我、感性。

釋文:
「理」-字首:玉,美石。字身:里,長度。*玉脈密實,有紋路有規律,以之衡量事物,供認知。
「性」-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字身:生,起始。*人所認知之起始,事物之本也。

定義:因規律而有的性質。

釋文:

「自」-象鼻之形,象徵人反指其鼻,代表本人,來源。
「我」-象持戈英勇之形,持戈者,我,本人也。

定義:主觀個體之反稱詞。

釋文:

「感」-字身:咸,同也。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
「性」-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字身:生,起始。*人所認知之起始,事物之本也。

定義:因感受而產生的性質。

  在人性的三才結構上,人以【理性】為規律,以【感性】為基礎,【自我】浮沉其中,或上或下,有悲有喜,正是千古人生的剪影。人性決定了人的格局,有的深閉在精雕細琢、不過方寸的堡壘之中;也有人能逍遙自在,來去自如。
  人之身體建立在物質基礎上,原是宇宙進化過程中,能量變化的一種方式。人體也就是「體」,無「體」則無「用」。從另一方面來説,能量變化由壓力產生質量,質量是物質的基礎,也正是能量的「體」,故能量也有體有用。
  因為人體建築在物質基礎上,所以「人體」能與「能體」在同一層次溝通,而得知宇宙變化的脈動。這種溝通,是在生理預設的利害基因下,人有所感受,故稱感性。感性是封閉的、獨特的,是在宇宙中無窮無盡的時空座標軸上,對能量變化作巨細無遺的偵測、記錄之監督站。
  這個監測站必須是自動自發的,必須有足夠的「利基」,否則監測站易設,而監測人員難覓。在幾十億年的進化後,各種生命體之站址已峻工,這時「自我」粉墨登場。「自我」的私心即為「利基」,水渾魚自肥,進化大業欣欣向榮焉。
  待監測開始,人類最先學會的,是彼此間語言文字的交流。最後終於有人覺察到,「自我」是觀測者,也是被觀測的對象。再經過幾千年的觀測記載,人類建立了無微不至的精神文明,由「體」之「用」可知,最初單一的座標,已聯結為完整的座標系統。
  於是,人又有了客觀觀念,客觀是整體的規律,觀念則來自「自我」的認知。這種由自我中心認知到客觀規律的性質,是稱「理性」。人如不具理性,就相當於不能勝任的觀測站,站中人只顧觀測,而不能與整體聯網互通。
  人之初生,全賴感官接觸世界,在其經驗認知形成之前,絶對是唯物的。然而,物質又是什麼呢?除了維生之外,它也代表著一種訊息,這種訊息只有靠理性思維,人才能認知理解。因此,人性的三才結構,也相當於由物質世界進入精神世界的橋樑。
  感性是當前的、現實的,理性是開創的、無限的,自我則居其中,調和鼎鼐。感性過重,將陷入漩渦,理性掛帥,則流於空洞,自我必須兼顧彼此,權衡輕重。感性又是相對的、含糊的,理性則屬驗證的、分析的。不具理性的人,因為不瞭解這些特性,經常追求一些似是而非的幻夢,更增人生的迷茫。
  最常見的是,很多人全力追求「快樂」,卻不願接受「痛苦」的洗禮。殊不知,如同電磁場一般,快樂、痛苦只是兩種不同的極性,互補互成,缺一不可。因為當神經緊張,強度超過感覺閥時,對人的感受而言,即為「痛苦」。而神經由緊張到鬆弛的刹那之間,人的感受稱「快樂」,其目的是誘使人選擇鬆弛的後果,以利生存。
  觀察動物的行逕可知,當血液循環加速時,其肢體動作快速激烈,感官反應靈活,呈現一種興奮狀態。這必須先有不利的環境刺激,激起了生存的本能反應。不利的環境刺激導致痛苦的感受,因為痛苦,生理才會調集血液,以提高肌肉及神經的反應效力。
而這種狀態對人而言,即是「快樂」,它其實是一種生理誘餌,予人以求生的意志。
  因此,沒有神經緊張的痛苦在前,就得不到血液衝擊時的快樂。而痛苦的程度,適與快樂的速度成正比,「痛快」一詞,正是最佳的寫照。

五、人性的性質

  人性的性質有六:攻擊性、獨佔性、感同性、矛盾性、開創性、覺悟性。

釋文:

「攻」-字身:工,善其事也。字首:■,擊打。*以擊打為工作,用兵征伐,平服也。
「擊」-字身:殳,古兵器,用殳,施力。字首:手,人的上肢。*以手施力,打也,系統之間接觸施力。

定義:一系統主動向外施力、作功的行為。

釋文:

「獨」-字首:犬,狗。字身:蜀,蟲之孤也。*犬喜相鬥,家犬多隨主人單一行動,引申為單。
「佔」-字首:人,行為。字身:占,擅據。*人擅據之,取得也。

定義:一系統維護既得利益的行為。

釋文:

「感」-字身:咸,同也。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
「同」-字身:■一,合於一。字首:口,出入口。*出入口合於一,相共,相等,一致也。

定義:一系統與另一系統透過介面,發生共振現象。

釋文:

「矛」-古兵器名,長柄,一端有利刃。
「盾」-象古兵器之形,用來捍身蔽目,即「籐牌」。

定義:系統中某些因素,呈相互對立的狀況。

釋文:

「開」-字首:門,房屋的出入口。字身:幵,兩干相并也。*門並列而動,系統之運作,時間始態,空間解放、遠離,廣大態。
「創」-字身:倉,匆遽。字首:刀,有刃的工具。*急用刀,傷也;又事件的開始。

定義:一系統啟動另一系統的時、空始態。

釋文:

「覺」-字身:臼爻■,學字之首,待學,蒙昧也。字首:見,見到。*見到自己蒙昧之處,感受到,意識到。
「悟」-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字身:吾,我。*心認知我,引申覺醒也,明白也。

定義:人意識到自我真實的感受。

  【攻擊性】承襲自動物界,人的大腦與延腦之間,有一「爬蟲類腦」,能激發腎上腺素之分泌,藉以調動肢體能量,用以自保。驕傲、自大、狂妄皆屬此類。
  【獨佔性】亦來自動物遺傳,一方面是生存領域的認知,另一方面是母性的護犢本能。攻擊性是積極的,獨佔性則屬消極,前者由雄性荷爾蒙所支配,後者則受雌性荷爾蒙的影響。荷爾蒙雖然可以決定男女性別,但在人體中,兩者只是比例上的差別而已。
人的依賴、迷戀、妒嫉等感性,皆屬於此類。
  【感同性】源於能量的共振,是一種慣性,是生物學習的能力,也是群居生活的感應後果。在長時期的進化中,感覺器官因相同狀況的反覆慣性,與運動神經導通,最後直接相連。如在生活過程中,幼體亦步亦趨地跟隨著母體,母體的行為動作,會刺激幼體先天相連的運動神經而重覆之,是謂學習。感同性又具有影響力,例如在團體中,上行下效、馬首是瞻、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等行為皆是。
  在感性上,人因感同而能「將心比心」,也可能「見賢思齊」。感同又是急功近利的前奏,如見人之賢,不思得其賢,只求得人之尊重,且希望不付代價,就有成果。而在理性上,它是一種疏導的力量,能感同該社會的文化思維。基於矛盾性與互補,人的感性與理性經處常在掙扎與妥協之中。又基於感同性,人有追求公平正義的理想,但難免又把自我利益放在第一。
  【矛盾性】則源於人的結構,人有先天的生理機體,是為感性;又有後天學習的認知,是為理性。感性唯我,是私心;理性趨向時空的極限,是公理。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矛盾性又兼具互補性,任何一個人的心理狀況,以及在人類團體中,每一個成員之意識行為,都有互補性的現象。
  比如説,在任何團體中,有人謀私圖利,就有人憤而為公;有人犧牲小我,就有人乘機漁利;有人唯唯諾諾,就有人堅決反抗;有人稱王謀反,就有人高舉保皇旗幟,斬賊除妖。無怪乎莊子説:「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開創性】是人類意識的特性,在天理「組合律」與「作用律」中,宇宙進化到人類意識,能量層次已成為知識的一部分。人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適當的時空中,因排列組合的機緣,將某些知識歸併到適切的位置,以刺激意識進入下一階段的狀況。
  【覺悟性】是因人生各階段不同,從經歷中得到的認知。當人能「意識」到一個獨特的中心-「我」,且以「我」利用經驗,決定行為,是為人:
人=機體功能+我之意識
  人之機體功能毋庸贅述,「我之意識」卻是哲學上的一大難題。佛家認為「我」來自虛無,歸於空幻,此説無助於人的認知。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説:「我思故我在」,有部分道理,但仍嫌不夠透徹。
  〈思維論〉中曾經説明,思維是一個時空交叉點上能量變化的現象。對天理説來,宏觀上只有能量變化,能量變化必產生功率。在人的立場,時空是認知的基因,其中空間是指當前的機體功能;時間則指經驗累積的思維認知。這兩種介面交集的一刹,對人的認知而言即為「我」,因此,「我」相當於:
我=當前的機體功能+過去的思維認知
  在「我」之中,有兩個時間定義:一是當前,一是過去。相較於時間的三才結構,其中少了未來。所以,在時間立場,人是不完整的。正因如此,時間是「我」所面臨的首要的問題。未來不可知,「我」即忐忑不安;時間不夠用,「我」便焦燥煩惱;再若時間太多,「我」無法面對未來,便逃回虛無的過去,逃之不盡,於是痛苦叢生。
  「我」只是全部能量脈動的一小部分,唯有各部分的總和,才是宇宙。當「我」的思維貧乏,與宇宙本體隔閡,無法通達整體時,就是「迷惘」。人唯有努力學習,尋求通達宇宙真實的途徑,「我」才能臻完美、圓融的境界。
  人生之不幸,是惑於「我」的無知,不思努力,但求速成。有人以為斲滅感性,便是神性;有人緊抱自我,以為得到「神通」、「福報」,就有神性;更有人信口雌黄,滿口經典,金裝玉戴,旁人吹之奉之,便自命為「神」矣!

  前述人之性質,前三者攻擊、獨佔、感同皆屬感性,後三者矛盾、開創、覺悟則屬理性。即令人有理性,感性仍存,唯有控制感性,彰顯理性,才能戮力思維,成為一個「真人」。控制感性是指免於物質誘惑、權利束縛、自我膨脹、好逸惡勞。彰顯理性則為免於愚迷盲從、投機求速、固步自封、穿鑿附會。
  在理性上,人即令深知「道」是宇宙真實、「神」是人的期盼、做人須守本分、求學永無止境,但在感性上,基於身心結構,人難耐艱辛,遇到困惱,寧願自我麻醉,誦經打坐,停頓在虛無之中。
  人居於天地之間,生就這種理性、感性的矛盾本質,人生必須時時接受這種「天人交戰」的考驗,直到「天人合一」,才算完成了這段歷程。
  這一段歷程,原則上可分六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人生的表現各有特色,大異其趣。如以單一事件來分析,任何人在任一階段中都會有雷同的反應模式。但對連續事件而言,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行為軌跡,而且與各階段連成一氣。
  兹以時序為「經」,階段為「緯」,將「人性」納入下面各「格」之中:

①空白期:

  從初生到啟蒙之前,純然是生理的成長期。在這個階段中,家庭環境、親人習性等影響,逐步開始舖設個人的「心理」基礎。
  在反應模式上,人在空白時期,食物的需求強烈,肢體活動持續不斷,對新事物好奇而不能持久,自制能力闕如,自我認知不夠明確。
  身心發展無絶對的進度,感官對動態刺激的適應性、靈敏度及活動量,端視週邊環境所提供的訊息多寡而定。原則上,每一個體生理能量的大小,與環  境中動態刺激的變化程度,應呈等比成長。

②啟蒙期:

  一般兒童以六歲左右為啟蒙期,啟蒙期應該就學,如果失去就學機會,人的心智發展將受到阻礙,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大多數人將無法進入第四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影響最大的,是學習的環境與玩耍的團隊。心理上,人已經在學習中調適,諸如在團體中的地位,能力發展的方向,以及性格的形成等。
  由於社會早已是人為環境,而人又經常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識型態,所以啟蒙期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為干擾。
  干擾之一,是師長的態度,其影響則是學習的得失。干擾之二是家長的地位,其社會價值觀,經常左右子女的方向。干擾之三是同伴的行為,基於各人家庭環境的不同,每個人都已養成殊異的習性。而人在啟蒙時期,沒有判斷能力,非常容易受到沾染,萬一習性與自身之環境不合,會造成矛盾衝突。干擾之四,為大環境因素,諸如政治、宗教及社會意識等。
  此時感官發展迅速,好奇心盛,記憶力強,反應力極需鍛練。但由於生理尚未成熟,心理也剛萌芽,各種刺激以略為超過其負荷程度為宜。過高會導致恐懼,過低則將失去吸引力。在反應模式上,食物及肢體活動的需求更強,環境的認同感增加,羞恥心觸發了自制力,自我認知開始形成。

③青春期:

  地緣關係是影響青春期遲速的因素,在熱帶及亞熱帶,因為氣溫高,人到了十一、二歲,青春已經到臨。早熟不利於身心的發展,但卻有利於人種的繁衍。
  顯然,在「組合律」下,宇宙有多種進化策略,本節僅就中庸的模式討論之。從十六、七歲開始,大約十年的時間,是人的青春期,也是感性時代的高峰。
  這時人的生理成熟,性徵刺激著「爬蟲類腦」,幾十億年以來形成的遺傳機能,逼使著每一個青春兒女,擔起傳種的任務。
  這時,人性的主導者,是性荷爾蒙,一種無法遏止的衝動,持續不斷地在血管中沖刷。在感官上,性徵的互補作用決定感受的好惡。在心理上,情緒的起伏成為調適的依據,故而幻思、憧憬,一切微妙的感受,都成為人生過程中,必要且不能避免的動力。在智力上,此時期幾乎是停頓的,除非能將「性」的強大誘因,轉化到懷疑思維的方向。否則,人生唯一的歸屬,便是散播下一代的種子。
  這個時期,是生命的分水嶺,也是進化矛盾的開始。為了情愛的佔有,人變得極端而多變。好爭、好鬥、好炫耀自己。把全部體力及精力,毫無保留地宣洩在取悅異性上。這個轉折點的契機,幾乎可以決定人生的方向,只是前文也曾説過,人生的軌跡還要看每個時期的遭遇而定。
  在很多童話或文學作品中,作者都曾經歷過這段青春的狂熱風暴,為了謳歌這段極為真實,但卻與整個人生大相逕庭的感受,只好不得已地記錄下他們難圓的期望:「從此,他們過著快樂美滿的生活」。再不然,為了要表達春花之美,秋月之清,乾脆讓青春熱戀中的男女,從此香消玉殞,永遠受到後人的懷念。
  青春期是純真的,感性是晶瑩剔透的,理性則是青澀嫩柔的。此刻的人性,是感性也好,理性也罷,極易受到外在的感染。只要是新奇的、流行的、甚至於完全不瞭解的事物,都想嚐試,轟轟烈烈地投入。
  最應注意的是,基於人性的矛盾及互補性,青春期最容易走上極端。此類極端亦必為該團體的極限,從事教育工作及青年輔導者,不可不知。

④成長期:

  人生到接近三十,經歷了狂亂的內分泌洗禮,又回到了真實世界。此時,青春的純情不再,生活尊嚴、物質價值、權勢影響及前途認知,一一浮上檯面。
  這時,在社會上是而立之人,眼觀外界,心念自己。由於剛剛從青春期蛻變出來,除了特殊的機緣,否則,個人的利害中心,必然脱不出家庭、事業、團體、社會。當然,這個中心的中心,絶對是自己。
  自我中心又是什麼呢?前提在於已經得到的要把握住,當前缺乏的要爭取到,未來期望的必須開始規劃……總之,生理的迷霧略散,心理的陰霾接踵而至。
  第一個面臨的考驗是現實,現實無非是生存、生活。在這個階段,人未必瞭解自我或自我的需求。全力投入的結果,成功化為自信,自信又成為下一波努力的動力。就是失敗了,也還有機會,總有一個成功的期望在眼前。
  第二個考驗,則是慾望的膨脹,由於身心正值旺盛的高峰,純情已隨青春的憧憬化為幻影。物慾、性慾、權利慾、征服慾等,在在衝擊著感官及心理。
  最後一個考驗,是成長的方向,如果萬事順遂,此人便開始固化,成為進化過程中階段性成就的標本。多數人是成敗參半,人生變成戰場,只求掙扎圖存。萬一有覺悟者,能利用這個時期,重新思維檢討,也有可能柳暗花明,理性漸生。
  人人多少都有理性,但超越感性的理性,必須建立在強制的壓力下。一旦理性凌越了感性,人就不再是生命體的附庸,反而成為生命體真正的主人。這種理性超越感性的現象,即為人性的昇華。成長期是平實的,是江河的中流,是山脈的半腰,也是纜繩鬆緊的關鍵。

⑤成熟期:

  每個人的成熟期不盡相同,甚至有很多人永遠無法企及。原則上,由四十歲開始,五十歲是最後期限,因為日薄西山,為時不多了。
  此期間人生的目標確定,經驗完備,觀念成熟,事業欣欣向榮。
  由於人生過半,眼看一切有去無回,自然態度積極、步履堅定。可是再一眼所看到的卻是夕陽美景,不期而然,貪戀、恐懼之心油然而生。能稱成熟的人已經不多,邁向理性者更是難得。苟能勘破得失之心,這個階段就可以開花結果。
  不論成熟與否,今人活到五十的比比皆是,至少,這已是人生旅途的末站了。
  如果觀光的目的,就是觀光,看光了,該回去了。其實,自出生開始,人人就都在回返的途中。只有那些存心來考察者,收穫豐碩,帶回去的,是無數無盡、各種珍貴的資料。這些資料足以充實下一趟要來的考察者,如此代代相傳。

 ⑥圓滿期:
  有人目標明確,有人東糾西纏,而更多的人終生渾渾噩噩,宛如行屍走肉。一到了六、七十,有所成也好,無所成也好,觀測完畢,一概稱為功德圓滿。
  功德有大有小,圓滿有多有少。站在客觀立場,有社會的風評,也有歷史的公斷。然而這種客觀,不過是些主觀個體,利用客觀公器所表達的個人意見罷了。
  人若不自知,就只得睜眼外求。到了圓滿期,還不知道此生有何得失,別的暫且不説,此圓滿是否真圓滿,不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附】南宋詞人蔣捷之〈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六、人性的應用

  人若不知有人性,是無知無覺,再若不知人性應用之理,是不知不覺。無知無覺者可謂至人,無所分辨,一切無動於衷,生於自然,死於自然可矣。不幸如今「自然」已屬奢侈品,連不知不覺之人,都難以應付人間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



  以人為系統中心,可以看出其前、後、上、下各系統,皆屬人與環境的關係。是以人不能脱離環境而存在。若以人性為封閉中心,從人對利害的感性出發,透過與他人的溝通,以得到理性的認知,直達本體。



  人所生存的環境,為一變化的能量場,環境變化的向量,是為壓力。人的感性能將此壓力轉化為經驗認知,使之成為更高層的能量形式。
  經驗認知也可以直接驅動人的行為,產生立即的功率,以供維生之需,此種經驗認知與行為,即相當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但是更高層的能量形式,則如水壩一般,能貯存累積,以便集中應用,發揮更大的效率。對人而言,是為理性。
  人性律之一,指出個體在生存環境中,如果適應順遂,則感性就是最後的依歸。但已知宇宙變化不斷,排列組合無盡,不可能有任何一種系統,足以適應各種環境。人的理性是已知的一種能量效益最高的組合,即當環境不利時,人可藉助理性的認知,壓抑感性的經驗行為,選擇長期且有大利的方向,以確保生存之無虞。
  感性是以個人一己之利害感受為中心,在時空交錯的環境變化中,一種線性的連續軌跡,理性則折衝於個體與整體之間。這種模式與物質成形於能量場中很類似,感性相當於渦漩體的中心,理性是其外圍,同受能量變化的影響。
  人性一如物性,只是複雜度增加了,能量變大了,而且進化向性相反。物性是由能量的作用開始,萬物因而形成,層次結構於焉奠定。人性是能量高層效用,認知於兹發韌,回歸到宇宙本體。對於宇宙,這一切只是一個組合數,人生則是數中變化的過程。
  人生變化的過程涉及個人所具備的能力,最原始的能力即「本能」,乃沿襲自生物的進化。經過意識的洗禮,人的能力在知性累積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如同運動軌跡一般,若非回歸為圓,即呈拋物線式,最終遁入虛無。
  在本能層次,性別決定了人的功能,女性承擔了生育的任務,男性則負責生存、生活。到了意識層次,對生命、生存的認知,已不再是後代的孳生繁衍而已,而是整體生態環境與進化方向的調控。尤其當體能已無關生存的指標時,男女之別只剩下傳統觀念的障礙、社會群體的價值觀、以及個體生理及習性上的依賴了。

  下文將不分性別、年齡及人種,統一對人性與人生的關係,略加探討。

①人的能力:

  人的能力有五:體能、感能、技能、智能及意志能,前四種能力都需要經過學習階段,在經驗中靠現實或權威的肯定,及後始達到自我認知。因此,這四種能力相當於能量的傳導,具有累積性、更新性以及適應性。
  體能是肢體的機構性,在胎兒時期,身體中細胞總數大致底定,器官也準備週全,基本上已經沒有改變的可能。但基於「用不用原理」,後天的使用與否,與使用的力度、頻度,可加強或減弱原有的功能,只是幅度有一定的極限。
  感能是感官的功能性,與神經組織有關。感官接收刺激,辨識刺激,故感能高低與生存環境的適應性有絶對的關係。
  技能全靠學習,是體能與感官的綜合應用。技能確保了生存的有利條件,但也正因生存有保障,人經常自滿,反而停頓在技能的領域中。
  智能有部分是由學習而得,包括基本的技術及知識,而更重要的一部分在於應用。應用是指因應介面的關係而有所用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先對問題的體用因果瞭解清楚,才可能靈活、適當地發揮知識、技術的效率。智能全靠環境因素,在各種機會組合下,智能與環境變化成正比。
  「意志能」完全與學習無關,也與前述四種能力截然不同,卻是人類最為重要的能力。對人來説,意志能來自個人意識的堅持,實際上,意識的堅持力,與個體韌性、環境變化與能量壓力之積成正比。

②環境壓力:

  環境率指人所相處的家人、親友、同事以及生存、工作、責任等等,一切環繞在時間、空間中,靜止或變化的、與己有關的事物。
  所謂環境壓力,則指人在有了意識以後,認識到上述各種變化與自我需求之間茅盾的感受。環境變化作用於人,有直接反應在情緒、行為上的,也有壓抑在心理上的,都是反作用力之一種形式。心理壓力屬於意識或潛意識,是壓力貯能的延後效應,也經常是人性最大的動力。
  古人觀察驗證事物,發現有一種無形無質的力量,在在支配著宇宙的脈動。再觀察人,得知「氣」、「血」之於人,尤其是「氣」,其作用即相當於這種力量。
  以今日之概念,「氣」即為能量、壓力。前曾論述到,「體」是壓力所作的功,沒有壓力,能量不能聚集。人性沒有壓力,人不能成熟;工作沒有壓力,進度無法達成;群體沒有壓力,勢將瓦解潰散。
  若把環境壓力視為系統,可知這是宇宙中共同的模式,從物質的形成,到運動的發生,其根本因子是壓力。物質組合成生命體,生命體的進化,人類的出現,到人智的開悟,在在都是壓力所做的功。
  再以河流為例,自然界中水的循環,無非是能量壓力所推動的現象。人類因為生存需求,將河水攔截成壩,水壩對水形成壓力,壓力越大,水量越多,最後水的貯能便成為有價值的應用能。
  火有能量,石油有能量,木材有能量,水蒸氣也有能量。但如不加壓以限制,爭這「一口氣」,使其能量成為向量,人類文明怎有今天?
  符合自然之理是謂「道」,人生活在世間,舉凡生存競爭,人際磨擦,如若抗之逆之,無一不是苦難重重。環境壓力是宇宙本存的,人若能有真切的認知,自是順之從之,即令有所不平不滿,也能觀察理解,以尋求解決之道。這種態度,是避免將能量無意義的消耗掉,貯之以為潛能,在適當時機再行釋放。
  今人受到自由思潮的鼓動,一受壓力只知立即向外發洩,無法累積成為潛能。
  水壩蓄水,令水力成為潛能,勢必加壓力於壩。壩基的強度高度,則決定了發電能量的大小。人亦然,自制力相當於壩基,環境壓力則等於水。人若不能承受壓力,不將水儲蓄於壩中,則不可能得到有效能量。
  從系統立場來分析,環境壓力決定了系統外之一切,但內部的反應,仍然決定於系統本身。環境壓力是系統能量的來源,系統有三種選擇,一是立即反射出去,沒有任何累積;一是消化吸收,把能量儲存起來,以備後用;再不然,將能量轉換成為更有效的形式,以便必要時發揮最高的價值。

③成敗因素:

  佛家謂人生無常,一生的光陰轉瞬即逝,且不知去向,是歲月之無常;昨日的濃情蜜意,宛似春花秋月,不意人面桃花,是感受之無常。瞄準目標,勇往直前,成功了,不過是霎時的歡欣,相較之下,平淡的歲月,更顯空虛;至於失敗,隨時隨地環伺身邊,痛苦煩惱有如附骨之蛆。
  沒有人不希望「成功」,但也沒有人瞭解成功;人人懼怕失敗,卻也無人真認識失敗。成功與失敗,是人的最愛與最恨,更是人生之大謎。

釋文:

「成」-字首:戊,茂盛。字身,原字為午,晝十二時,陽氣正盛。*指茂盛之陽氣,事情的終態,就也,畢也,善也。
「功」-字身:工,作也,做也。字首:力,象筋骨勁健之形。*工作之力,力的結果。

定義:工作結果有茂盛之氣。

釋文:

「失」-象人恐慌狀,不得,錯也,損也。
「敗」-字身:貝,貨幣,財物。字首:■,擊打。*被財所擊,反道失德,毀也,損也,破壞也。

定義:損於受擊,成功之反義詞。

  人生若沒有目標,無由判斷,自然沒有成功、失敗。而在現實生活中,各人之需求略同,社會之資源有限,於是人際間競爭激烈,成者獨一,失者無數。
  社會制度即為調適這種矛盾而設計的,其主要方向有二:一者尊成者為王;另一極端則強調敗者為聖。
  在成者為王的社會上,人若不能為王,終必為寇。而在強調平權、保護弱者的正義社會中,人人無成無敗,這對人性而言,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想。
  那麼,人究竟該如何自處?須知成敗當依目標判斷,如果人將目標定為「專心一志地追求」,是則,只要能做到專心一志,就算是成功。事實上,人性最厲害的敵人是時間,不論做任何事,只要專心一志,就平安順暢,否則多餘的時間,徒令人心煩意亂,不能自主。
  事實上,人生存在宇宙中,唯一可行的目標,是順從宇宙規律。既然時間是一能量的形式,專心一志地利用能量,「成功」當然是有成,「失敗」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成功?

 ④人格培養:

  根據「極限律」,一個動態系統,必將由一個極端運動到另一個極端。人類社會便是一個動態系統,個人必然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也可以説,在不知道絶對正確的方向之前,人永遠是在錯誤中學習與適應。
  如果把這種不斷變化的系統,視為一種時空交錯的「格子」,且其中每一格,各代表一種性質不同的變化。是則,此格中必然有其相對的極限,而人也將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人是種結構體,根據「作用律」,人心必受環境壓力作用,並與之達成平衡。
  人既然是可塑性極強的受體,經過長時期組合進化,也一定通過了生存的考驗。由此可知,人之驚懼多疑、殘暴兇狠,或者溫柔體貼、堅強勇敢,不過都只是必要的生存手段中,各種極端的表現罷了。
  人的【人格】就是在所處社會、經緯交錯的格子中,一個適當的定位。以社會利益系統為例,成功的生存者,就是個人人格與社會環境相平衡者。
  在早期部落社會中,人類甫由蠻荒進入文明,這時,自然界仍然危機重重,族人需要相互依存,自會珍惜這難得的平安。由於人少,個人的貢獻很容易被彰顯出來,故人格的定位,是以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為主。
  等到部落壯大了,自然環境改善了,環境壓力消失了,社會功能於焉丕變。人與人之間的權、利分配,成為新的壓力。利害系統因而形成,從權利中心到遠離系統的外圍距離,與既得利益的多寡成反比。
  在利益系統中,人格依利益的需求而定。例如在人人奉公守法的太平盛世,和小人當道、暴戾乖張之亂世,對人格的定位就大有分別。有時尊崇祥和,有時又強調對抗,是非曲直即使蓋棺,亦難以論定。
  但以長遠的宏觀來看,不論環境如何改變,人性一如既往,仍在進化過程中扮演著溝通的角色。因此,從人性來講,人格應有一定準則。
  人格之必要條件為「信力」,人無信,不能與他人相契合。信力如同磁力,建立在彼此的互信上。然因人受環境影響太大,信力的大小,實決定於社會環境與個體間之距離。社會環境越不利於生存,人越需要互信時,卻越是不能相信他人。又因利害與人際距離成正比,故人與人之間越接近,其利害衝突越嚴重,彼此的互信程度也越低。

釋文:

「信」-字首:人,行為。字身:言,所説的話。*人之言,不應該被懷疑者,引申為消息也,函件也。

  在人生經驗中,人起初信賴父母、尊長。及至成年,發覺人皆不可信,遂將信心轉移到團體、制度上。但團體還是許多難以信賴的人合組而成,制度更是因人而定,兩者皆不可信。直到有人發現了一種「信念」,自然界日出日落、月虧月盈,新舊交替、春去秋來,規律爽然,從不令人失望。
  於是「神性」產生了(請注意,此神性並非宗教之定義),一種不變的、絶對可以相信的力量,成為唯一的希望。因為神性無害,人人遂以「信力」相托,系統能量因人之聚積而增加,信眾則因能量場的擴大而得利。
  當人具神性時,人稱之為「聖」,人間有聖,則賢者眾,無聖而有賢,人世亦安。基於「極限律」,社會系統中,極限必在兩種極端的觀念之間。聖與盜是人性的兩種極限,若一群體之中,盜多聖少,則信心崩潰,場效降低,群體勢將瓦解。
  基於這種心理,即令自己沒有神性,亦必希望他人具備。蓋神性即為信力,是社會的凝聚力,是人格必要的基礎。人們期望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就必須標榜人格。時日一久,社會行為漸漸形成,人格要求也漸漸明確。
  在社會中,德、知、體、群、智是五大人格培育的要素。

釋文:

「德」-字首:彳,小步,行為。字身:直心,正直之心。*心態正直的行為,濟人,有利於眾者。
「知」-字首:矢,箭也。字身:口,人之口,言也。*出口有如箭之快速,引申覺察也,理解也,認識也。
「體」-字首:骨,動物體內的硬質結構。字身:豊,行禮之器。*指行禮者,引申為系統結構之本。
「群」-字身:君,尹口,號令者,帝王。字首:羊,家畜,喜群聚。*領導眾羊,指多數聚集而形成的團體。
「智」-字身:知,理解。字首:日,原字從白,説也。*知者必言,因其理解徹明,通達事理也。

  人與人相處,心宜正直,是為「德」;反應宜速,是為「知」;行為有力,是為「體」;尊卑首從,是稱「群」;明理達事,是稱「智」。有格而後分品,二者合稱「品格」,人生教育之首要任務,即為品格之培養。
  在品格的培養訓練中,除非人果真具備「神性」(千百年始有聖人出,難),基於「組合律」的平衡性,這五種要素都可能呈互補式的變化。理想的方式,應該是五育並重,切不可偏廢,否則人格將成為「手段」。手段係以謀利為主,人有利可圖必將失信,失信則人格不存。
  不重視人格,人際間無信可言,生活有如夢魘,社會宛似地獄。而刻意標榜人格而有所偏廢,其結果,有得必有失,有人成功,就有人失敗。成者擠進核心,敗者排至離心的邊緣。如果一系統中得者屬於少數,系統離心力便大於向心力,致使系統瓦解。瓦解之初,必有徵兆,最顯明的,是能量分佈不均,系統介面失衡。
  假定此系統為人類社會,能量分配不均是因人之智能不足,對天理瞭解不夠,既不知未來之存亡,只顧眼前貪得無饜。介面失衡指人性的介面,即為溝通的語言及態度。每個人生於不同的環境,如果沒有共通的基礎,自必相互矛盾,彼此猜忌懷疑,永無已時。
  東方是以社會群體為基礎,重視自律律人;西方則建築在個人第一的觀念上,以攻擊、進取、獨佔為手段。當今西風東移,物質掛帥,自由成風,群體社會面臨崩潰,而個人世界更是各自孤立在金雕玉砌的樓堡之中。人格無存了,人性也失去了依恃,正是系統失序的前兆。

⑤感情心緒:

釋文:

「感」-字身:咸,同也。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認知。*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
「情」-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字身:青,天之本色,代表生機。*心的本性,人的感受。

定義:因感而生情緒者為感情。因情而有所感受者,稱為情感。

釋文:

「心」-象形字,身體中央內藏泵血液之器官,能內感血中腺素,產生情緒及認知,並調整態度。
「緒」-字首:糸,細絲。字身:者,分別事物之詞,象徵所屬之系統。*絲縷所屬的線頭,複雜的關係。

定義:心中複雜的思慮。

  基於感同性,人對記憶中的人、事或物,都視之為自我的一部分。每當人喚起記憶,感受又再次襲來。感情有正有負,在意識清醒時,人經常趨正避負,但在潛意識中,兩者出現機率相等。
  正負是相對的性質,全基於主觀的利害認知,一旦利害條件改變,感情的正負立刻易幟,情感則視當前情況而定。其正負之強度,決定於需求的程度,需求強烈如「愛」與「恨」或「好」與「惡」者,常呈直線上達極限,經常只有尖銳的矛盾而沒有灰色地帶。
  感情是感性的源流,是以感性常趨極端。生物界也有感情,但因不具意識,所以沒有正負,只有利害。利害是直接的生理感知,而正負則屬條件假設,是間接的認知。生物界的感情是生存的工具,需要就有,不需要就無。
  到了人類,尤其是人之理性產生以後,感情便在原始獸性之外,披加了一塊理性的遮羞布。人依賴它,又為它煩惱;需要它,卻踟躕難進,這也是矛盾之一。
  理性對感性的「情感」是稱「心緒」,心緒經常只有一些複雜的感受,很難釐清。唯有當人將心緒整理得有條不紊時,理性才趨於成熟,成為意識的主宰。
  心緒之一為「興趣」,是在「懸疑」之下,相關網絡的電勢高漲,令意識無法  忽略的一種狀況。在感性上,若對興趣產生依賴,就變成「嗜好」。在理性上,興  趣是認知的動機,進而學習研究,形成潛意識能力。

  總而言之,絶大多數的人,其理性尚在萌芽階段,既不能擺脱感性的羈絆,理性又不夠成熟。在這個時刻,如果失去了對感性的依賴,又無法獲得理性的疏導,最容易產生「空虛」的感受。心情空虛的結果,向感性靠攏者,會遁入自我的「幻覺」中,而逃向理性者,則很容易因輕信而「迷信」。幻覺尚可能有清醒的一天,而迷信是理解的迷宮,一旦栽了進去,很難有再回頭的機會。
  理性始自懷疑,成熟於印證,無懷疑而相信是迷信,有懷疑而不求證則流於虛妄。
而求證又須目的判斷,因此,若人生沒有目的,則無從判斷是非,其結果不僅得不到理性,更可悲的,不是落入迷信,便是陷身虛妄。

第五論 人性論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