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論 層次論
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華山,始知天下之大;
登天山,但見白雪皚皚;
若登喜馬拉雅山,仰望蒼天而無語。
───────────────
系統定義:
系統名稱:層次。
前系統:觀念。
後系統:天理。
上系統:知識。
下系統:認識。
系統介面:生機。
系統基因:功能。
系統結構:系統、關係、條件
系統性質:連續、極限、規範、真實
系統應用:層次分類
一、層次的系統關係
本系統:層次-天之地。
釋文:
「層」-字首:尸,形體。字身:曾,時空介面,有過。*曾有尸,疊加之意,引申介面之形。
「次」-字身:二,數字,居一之下者。字首:欠,象氣從人上出,不足也。*比較於一有所不足者,在一以後也。
定義:在時間、空間上依序相疊的現象。
前系統:觀念-天之人。
觀念為層次之本體。
後系統:天理-天之天。
層次是理解天理的系統本體。
上系統:知識-地之地。
層次來自知識的整理。
下系統:認識-人之地。
因層次之分類,人得以產生真正的認識。
二、層次的介面關係
系統介面:生機。
釋文:
「生」-象草木長出,存活也,起始也。
「機」-字首:木,樹木。字身:幾,將及,少。*樹木即將及於某種狀態;又指木製,部分可變動之器物,巧械也。
定義:有生命力、可變化的結構系統。
人類所知所識無限無盡,若無有效的分類方法,則知識的功效不彰。現階段的知識分類,是沿襲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的平面分類方式。他的原旨在於思想的整理,但後人只求速成,各門各類分途發展,最後相互獨立。
這種分類之缺點,首在失真,因宇宙本不分彼此,人為的分類難免會有欠週之處。
而分類後,各類之間又無共同的「介面」,以致相互隔閡,學習認知不易。時到今日,各種知識多如牛毛,已經無人能瞭解全部,更不可能有效地應用。
例如,早期希臘人因探索宇宙人生之起源,形成一股燦爛的思潮,亞里士多德將宇宙探索劃歸科學,人生屬於哲學,心靈則為宗教。自後科學偏向唯物,哲學淪於唯心,宗教演為信仰。而今,當討論到人生時,科學只承認生理,哲學僅重視現象,宗教則完全依歸神靈,生命究竟是什麼?學術分類又所為何來?
當今號稱知識爆炸時代,意思是説,知識已經不再受人掌控。這是知識分類的必然結果,分類越精,涇渭越明,原本是一,現已成億成兆。當各行各業,人專一技之際,無人能全面融會貫通,知識之利尚未明,而遺害已處處可見。
層次也是一種分類方法,是以【生機】作為介面,視宇宙現象為相關系統,從縱向及横向,經緯相連。也就是説,分類的目的,不是無機的切割,而是找到彼此生成、生長的契機,並以之做為理解的介面。
生機決定於系統設定的目的,也確定了方向,生成、生長則是固定的向量。因此,層次的定義方式,首先要根據目的以決定層次,因上層的需要,透過生機,由下層提供濃縮的精華。方向是由下而上,一層一層地,藉著生機,直達目的。
兹以樹木為例,樹本為一,理解的方式可達無限。若不作分類,自是難以理解,若欲分類,首先需要確定目的,釐定系統與系統之間的介面,再逐步理解之。
假設目的為「瞭解樹的生長現象」,封閉系統為樹木,上系統為自然環境,下系統為木質結構,前系統為苗,後系統為枝幹,各系統間的介面為新陳代謝。
再設目的為「瞭解樹的生理現象」,則封閉系統為樹幹,上系統為枝葉,下系統為樹根,前系統為皮,後系統為木質。在各系統之間,介面為維管束之輸送水及養分。
再設目的為「瞭解樹的生命現象」,封閉系統為樹體之支撐,上系統為光合作用,下系統為生殖作用,前系統為保護,後系統為新陳代謝,各系統之介面為生存。
三、層次的基因
系統基因:功能。
釋文:
「功」-字身:工,作也。字首:力,象人筋之形。*工作之力,力所導致的結果。
「能」-獸名,熊的一種,其骨節實而有力,故稱賢能,可也,力也。
定義:一系統所能做的功。
層次之基因,為形成本層次之【功能】。
層次分類之目的,是求有系統地瞭解及應用知識,每一種觀念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以此功能為基因,即足以瞭解本層次以及相關層次間變化的關係。
基於「組合律」,基因有排列組合的特性:在同一層次中,功能是基因,組合時,如其功能保持不變,是稱「量變」。再若量變產生了「質變」,意即連功能性質也產生
了變化,是則經過「生機」介面,另一較高的層次隨之而生。
在這兩個層次中,層次較高者,涵蓋較低層次的功能性質,但卻衍生出新的功能。根據「組合律」,組合的結果,複雜度增加,但數量減少。以此推演,層次組合有如金字塔之堆積,以各層的結構而言,下層為上層之因,上層是下層之果。
如有機物具有無機物之特性,而其有機結構則為無機物所無,故前者的分類層次較後者為高。又如人的感性可視為一個層次,當感性之組合,將一己的利害,擴大與群體相同時,其功能丕變,衍生另一層次,是稱理性。理性涵蓋感性,但感性卻不具理性。
這種上層次涵蓋下層次之觀念,即為「極限律」之應用,意即上層次為其下層次之極限。此即以功能作為基因,而每一層次之分類,概以其極限為區隔。
再以物質層次為例,該層次的基因為「質量」。所有的物質,不論如何組合變化,只要具有質量,均屬物質層次。一旦物質組合產生了生命,而生命現象無法僅用質量解釋,即意味著生命已超過本因次的認知「極限」。同理,由生命進入感覺,由感覺形成本能,皆因基因超過極限,必須在該層次之上另設一層次。
層次分類,無絶對的標準,多半根據主觀理解的目的而定。這並不表示層次分類就是各説各話,由於有理解的目的,就有達成目的與否之判斷。各種事物變化無窮,只要利用這種系統觀,找到各個層次之中,合理的介面、基因與結構,就可以循體用、因果律,逐步分析、理解。
然而,基於人性之同,人之理性相通,在客觀標準下,層次分類不失為一種兼具個人立場與整體認知的多維架構。本論所列舉之範例,無不根據客觀事實之佐證,力求摒除主觀的成見,以期明確地表達觀念的各種層次關係。
四、層次的結構
系統結構:系統、關係、條件。
釋文:
「系」-絲之相連也。
「統」-字首:糸,細絲。字身:充,使實。*以絲總束眾絲的端緒。
定義:以單一之主題,依序列逐一將相關者連為一體者。
釋文:
「關」-字首:門,房屋的出入口。字身:■■卄,象連繫之形。*閉門的横木,象徵系統控制,時間終態,空間集中封閉態。
「係」-字首:人,人類。字身:系,繫也。*繫人,繼也,相關聯。
定義:系統與系統間相互關聯的維繫因素。
釋文:
「條」-字身:攸,順行而深。字首:木,樹木。*自樹木長出之枝,長也,脈理也,可羅列者。
「件」-字首:人,人的觀念行為。字身:牛,耕牛。*古人以牛為重要財產,故以之代表事物的數量。
定義:一系統成立的要素,可以陳列表達者。
不論是開放或封閉系統,皆可分割成若干層次,是以在系統觀的立場,層次即為垂直向的連續【系統】。又在一層次中,不論是什麼系統,皆可繼續分割。如此這般地,層層分割下去,其基本的結構,仍舊為一封閉系統。
層次在其連續的分割中,係以生機為介面,功能為基因,其系統結構,必有相互的承接【關係】。由此承接的關係,才能將分割的對象,結合成為一個整體。
在系統分割後,關係底定,自必有其獨特必要的【條件】。根據其條件的理解,從而得到對此一系統全面的認識。
在系統的立場,已知水平向的層次是體用關係,垂直向的層次,則建立在因果關係上。若以最基層的因,向上發展為果,層層相生的連續系統,統稱為「生機結構」。意為各層具有「生長、衍生」之功能,由低層次之基因,透過生機介面,衍生出上層的結構。而各層的體用,則是生長、衍生的不同現象。
例如將人生探索作為層次,時間為介面,認知為基因,其生機結構如下:
五、層次的性質
層次是一種系統分類方法,具有四種特性:一是連續性,利用系統結構,各系統間不可分割;二是極限性,同層次中極限相同;三是規範性,在統一規範下,以便理解及應用;四是真實性,層次是整理,不能憑空虛造。
釋文:
「連」-字首:■,乍行乍止,道途。字身: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道上之車,一輛接著一輛,相互接續也。
「續」-字首:糸,細絲。字身:賣,交易。*絲繩互相交錯,延接,承也,連也。
定義:系統間承接不斷的狀況。
釋文:
「極」-字首:木,木材。字身:亟,大。*屋脊的棟,象徵最大值。
「限」-字首:阜,土丘。字身:艮,止。*以土山為止,範圍也。
定義:任一封閉系統最大的範圍。
釋文:
「規」-字身:夫,大丈夫。字首:見,得視也。*大丈夫之見,法度也,一定的方式。
「範」-字首:竹,竹子。字身:車■,車及人蜷曲狀,限制也。*以竹籬限制車、人,象徵一定的法式、信符。
定義:有限制的法度。
釋文:
「真」-字身:匕,原字從匕,化也。字首:目丌,會意字,象受氣而生目,生神也。*仙人變氣而升天,確實不虛也。
「實」-字首:■,室也。字身:貫,以繩穿貨貝。*貨貝貫穿室內,內部充滿之狀,確有不虛。
定義:一系統之現象與其本態全同者。
人人都知道,當觀察一件事物時,由於立場不同,所見也不同。俗話説:「見山不見林」,意思是説,當看到「山」時,山上雖然有林,甚至全山是林,但此時人因注意力集中在「山」上,眼中只有山,心難二用,因之「林」便被忽略了。
這是因為人忽略了系統的【連續性】,而將山與林分成兩個系統所致,「山」與「林」雖然可以分屬兩個不同的層次,但在結構上原為一體。在理解上,有林之山與無林林之山實大不相同。此外,連續性又指層次之間,層層相疊不斷。
在〈天理論〉「極限律」中,曾説到系統有極限,「觀察」、「認識」皆有極限。
至於系統層次,更是建立在認識的【極限性】之上。其實,人都有極限的觀念,每個人多多少少都知道自己的能力、社會權利、工作性質以及生存、生活等的種種極限。
然而,人就是無法把這個觀念,統一應用到所有人生的領域,從古到今,人對宇宙萬象,都試圖站在一個平面上,解釋一切。而這個平面又只有一個立場,就像人站在地球表面上,信心滿滿地用眼睛看到的現象,來解釋宇宙真相。
比如説,人想知道時間的「始、終」,空間的「起、止」,物質的「本、末」。這三者都必須在一個系統中討論,且既為系統就有其極限。然而自以為是者,沒有系統觀念,心無極限,人無立場,便口若懸河,把這些概念説得玄秘異常。
至於【規範性】,正是層次定義的主旨,係採系統的立場,將觀察對象,依其性質分成不同的層次,再作層次內及層次間的分析探討。比如説,如果想要見山又見林,最好的方法,是採用不同倍數的望遠鏡,依對象的距離,選取不同的鏡頭。層次,即相當於多組倍數不同的鏡頭,只要分類妥當,則各種遠近現象,都可以一覽無遺。
【真實性】是事物之本態,層次分類僅為一種瞭解事物的方法,真實性之重要,不
喻可知。
六、層次的應用
以下列舉數例,説明層次的應用。
①觀念層次
釋文:
「觀」-字身:雚,長於審視環境之鳥。字首:見,觀察到。*雚鳥之見必細微無遺也。
「念」-字身:今,當前。字首:心,人之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此時此刻心上所思;想也。
定義:人觀察事物所得到之意念。
「觀念」也可以用層次分類,因為人之觀念源自環境,若對身處的環境有明確的層次認知,則人的觀念必將井然有序。尤其是各種觀念相互交集,很難在一個平面上表達得清楚,如果利用層次,當更完整。
下表是從宏觀角度,將若干觀念作層次分類。其中【因次】項是指層次高低的序數,隨著因次的增加,涵蓋的層次更廣,其內容也越複雜。唯有先徹底瞭解較低因次之層次後,才有探討更高因次的可能。【認知屬性】項代表綱領,可以任意制定。【討論內容】則為細節。
②地質層次
釋文:
「地」-字首:土,土地。字身:也,同。*土也,懷養萬物之處。
「質」-字身:斤斤,二斤也。字首:貝,貝殼,貨幣。*貝可論斤,象徵實在實有。
定義:地球表層變化的性質。
四十五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初,只是一團巨大的火球,及後能量逸散,逐漸冷卻而皺縮,球表形成一層固態的薄殼。在地殼覆蓋下,地心仍為熔漿,且活動劇烈頻繁。每當地心能量發生巨大的變化時,地殼就隨著變動,或隆起、或扭曲,甚至於斷裂,地心岩漿溢出地表,是為造山運動。凡全球性大規模的造山運動,稱為「地質變革」。地質學家以編年法記述之,稱為「地質代紀」。
由於地球表面的溫度變化以及地球的自轉運動,空氣及雨水得到了動力,不斷地沖蝕地表,形成各種風化現象。各類生物孕育其中,生生死死,由原始演進到今日。幾十億年來,這些變化的痕跡都殘存在地表的土壤層中,科學家根據地層中發掘的化石,得以認識地球。
生命的演進與地質變革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地質變革代表著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生命體是否能配合適應這些變化,是生存與絶滅的決定因素。
影響更大的,則是氣溫的日益降低。當地球還是一團火球時,其表面溫度不適於生命生存。開始冷卻後,在太古時代,年均溫約有攝氏四、五十度,僅宜耐高溫的原生物存在;及至原生代,約下降十分之一;到中生代,年均溫尚接近四十度。
在中生代以前,由於溫度高,冷血動物對能量應用的效率佳,所以蔚為主流,其生存範圍,幾覆蓋整個地表。
中生代以後,即距今約七千萬年前,可能因火山爆發,或小行星衝撞地球,大量灰燼遮沒了陽光,地球表面溫度大幅下降,幾達數百年之久。各種大型生物皆難以適應,紛紛死亡甚至絶跡。唯體積小,能夠適應低溫之哺乳類生物,得以大量繁殖、茁壯,從而成為地球上之新霸主。
【註一】從上表的「時間」欄分析,可以看出在經驗層次以前,生物幾乎是以倍數的速率進化。到了經驗層次以後,這種模式有了變化,速率增加更大。
【註二】由於目前的知識有限,我們對遠古的地球史和古生物史瞭解的不多,時間偏差極大。至於生物演進的時間表等,並非本表的重點。
③人類文明的發展
釋文:
「文」-象形之紋,引申為字,概念,思考工作,記述。
「明」-字首:日,太陽。字身:月,月亮。*日月皆有光,故可見可知,引申為下一個可知者。
定義:表示人類文化昌明的狀態。
人類文明也可利用層次分類,據之即可推斷未來的一些現象。下表由「時間前後」欄可見系列演進的速度越來越快,後一時期僅需前一時期的十分之一。如果此一統計大致正確,顯然我們都將目睹下一個時期的來臨。
表中「環境及能力」是指人類文明的進步;「資訊概念的應用」則指人類文明與資訊概念的關係;「工具」係該一時期的物質基礎;最後一欄的「每人工作效率」,其中數據係根據人類社會發展狀況,以生產效率概估所得之參考值。僅用以説明差距之倍數,並無實用價值。
④進化層次
不論從任何角度,比如時間、概念、因次、屬性、認知及基本作用力等,皆可作層次分類,以便分析瞭解。前表係以進化的立場,將已知宇宙視作一封閉系統,分析在二百億年之間,從最基本之層次展開,到回歸宇宙本體的各進化層次,以供人類當前定位之認識。
(請注意,層次定義應隨需要而定,不宜拘泥,在〈觀念論〉中曾説明,正確與錯誤不是絶對的,應以便於理解為準則。)
由表中可見,由低層次衍生到高層次,適為一金字塔式結構。下面再就各層次的特性,略作説明。
原始層次未知,可能為人類知識的極限,假設以能量為屬性。
釋文:
「原」-字首:厂,象高岸形。字身:■,泉也。*泉來自高平之地,本態也。
「始」-字首:女,女性。字身:台,私之口也。*人由女生,心由私生,禍由口生,是為時空之初態。
定義:時、空最初之狀態。
⑴能量層次:屬性為變化,依照可能的排列組合,能量間相互作用。
釋文:
「能」-象形,獸名,熊屬,其骨節實而有力,引申賢能,有力。
「量」-字身:旦,白天。字首:里,距離。*白天可知距離,引申為觀察、計算等心智行為,或統計數值。
定義:宇宙中所有變化、動力的基本來源。
能量充斥在宇宙中,其性質已超越人理解之極限。但根據已知現象,假設此一宇宙之根本,即為推動宇宙運作之「能量」。
〈天理論〉之結構説明,能量作用產生渦漩體,渦流角動量之動態變化,是本層次之屬性。在能量壓力下,有各種排列組合,相互作用。
其組合之一,是能量相互干擾的變化,由渦漩形成角動量。其組合之二,是能量對渦漩體構成壓力,遂有質量、力場、運動、電場、磁場等現象。其組合之三,在渦漩系統之中,產生時間與空間的特性,是為宇宙。其組合之四,能量壓力與渦漩體保持平衡,在一段時空內呈穩定狀態,是稱「玻色子」。其能量累積達到「量子」的能階,即成為「夸克」。夸克之組合極多,比較穩定者有六種,再與「輕子」、「膠子」組合,是稱「粒子」。粒子有「位能」,因而衍生了「粒子層次」。
⑵粒子層次:屬性為角動量與能量的相互作用及變化。
釋文:
「粒」-字首:米,稻米。字身:立,站立。*如一顆米之形。
「子」-象人之形,生命孳息意,概念之後加「子」為名詞化。
定義:物質最小的單位。
粒子受能量作用的干擾,在其角動量外圍形成「能量擾流場」,能保持與其他粒子間之距離。然因前述的「能量壓力」,粒子受壓,當壓力大於擾流場力,粒子即相互逼近。
壓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粒子越近,能量壓力越大,彼此間距不斷縮小。
直到角動量中心與能量壓力呈相對穩定狀況,若多個粒子鄰聚在角動量中心,遂衍生為原子,而有「物質層次」。
穩定的粒子也只是一種概念,由於粒子半徑與光速的比值相去甚大(約為一比一億億倍),當光速在某一半徑位置上保持恒定時,就不可能在其他半徑上維持相同的動態。結果能量一分為二,部分向中心陷縮,由於其半徑極小,為了保持角動量的平衡,其能量遠大於半徑較大之外圍能量。
前者成為「質子」、「中子」組成的「核子」,有集中的傾向;後者則成為「電子」,有傾向最大半徑的特質。電子與核子組成「原子」,在能量壓力下,原子具有質量,原子與原子合成分子,是為物質基礎。
⑶物質層次:屬性是分子結構與物理化學變化。
釋文:
「物」-字首:牛,家畜。字身:勿,標誌,明顯可辨之實物。*古人計數以牽牛為始,故以牛為標誌,象徵有形體的東西。
「質」-字身:斤斤,二斤也。字首:貝,貝殼。*貝可論斤,象徵實在實有。
定義:佔有空間,具有形體質量,實存實有的系統。
原子組成分子,分子在能量變化下,有固定的反應模式。這些模式,對人類感官而言,謂之實存實有,分別稱之為「形」、「體」、「質」、「量」。
任何物質之反應模式,若屬空間位置、形狀或性質上的變化,則稱之為物理作用。其中發生在結構、質量或能量上的變化,屬於高能物理。再若其變化僅限於電子、分子間,做無機或有機的組合變化,則為化學作用。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因電子而有不同的特性。由於電子的活動力,遂將物質界的時、空相連,成為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相關的開放系統。
【註一】
物質的分子結構漸趨複雜後,其中一種組合,基於碳原子完全對稱特性,得以利用電子的活動力,將同類結構重複組合,形成一個封閉系統。這種封閉系統,以獨特的能量應用為中心,是稱「有機」化合物質。
有機化合物質能以其結構貯存能量,又可在適當的情況下,釋出所貯存的能量,並利用此能量,循環催化各種物理化學作用。
物質之物理、化學作用都嚴格遵守天理各律,因應外在環境,由最基本的組合到複雜的結構,呈金字塔形,由下而上。其能量累積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形成宇宙能量世界的架構。
這種現象,是能量排列組合的作用,上層組合利用下層的能量,並不斷累積堆砌。直到累積的量變產生質變,各結構體之時空便不再連續,各自獨立,超越了物質界的極限,衍生出下一因次。
【註二】
有關物質的構造,量子物理認為是由十二種基本粒子與四種力所組成。十二種粒子中有六種屬於夸克,六種屬於輕子(Lepton)。作用於粒子的力,都來自基本粒子。其中帶電荷的粒子交換光子產生電磁力;具有弱電荷的夸克,或者由輕子交換w粒子以及z粒子,產生弱作用力;夸克間膠子的交換,則產生強作用力;重子交換重力。
又電磁力與弱作用力在高能量時,統一稱為「電弱作用」,有四種規範玻子。而在超高能量時,「大統一理論」可統一強、弱、電三種力,亦即夸克與輕子可以互相轉變,可是重力與前三種力目前尚無統一的跡象。
⑷生命層次:屬性為生命的時空極限。
釋文:
「生」-象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也,不熟也。
「命」-字首:■,天地人三合,集也。字身:叩,以頭碰觸地。*人叩服於天地間,奉令治事也。又人所稟受的生存規律。
定義:在能量空時中,由局部能量變化趨向於整體之封閉系統。
最原始的有機化合物,即為胺基酸。胺基酸由胺基組成,共有六十四種排列組合,可以繼續組合成更大的分子如蛋白質。在這些分子結構上,能量變化互為因果,形成一種封閉系統。
環境是能量的來源,本系統能攝取能量,貯存體內,是稱「生長」,生長到本系統結構負荷的極限,部分機體乃獨立為另一封閉系統,是稱「生殖」;生長與生殖交互進行,是謂「生存」;而全部的作用,則為「生命」。
生命現象建立在有機結構的特性上,即利用氧原子中電子的活性作用,交換有機結構鍵上的其他原子,此稱「氧化作用」。氧化作用產生熱能,驅使機體運動、攝食,並吸收熱量,貯存體內,稱為「還原作用」。
氧化作用使生命體能作功,還原作用則保證生命體有能量可資運用。兩者相輔相成,生命體得以存活於一段時空中,並藉另一生命體延續下去。
生命系統之所以成立,在於能量效率的體用組合。不論任何機能,有用才能存在,無用即被淘汰。生命因此能夠適應各種能量變化的環境,而且不斷發展進化,並邁向下一層次。
如將地球上的「生命體」視為一封閉系統,此生命體以「脱氧核糖核酸」為介面,以生化能為基因,將前一生命體所累積的變化,複製到另一生命體。在此過程中,能量不斷累積,生命體也不斷產生新的組合。
生命是一整體,有著不同的生命形式,相互間形成食物鏈的依存關係。生命以個體為單位,體內有各種機能分工,其中細胞是生命體的基因,表皮是身體的極限,神經是聯繫的介面。但也有例外,如群體生物的螞蟻、蜜蜂等,其機能分工大異其趣。每一隻個體有一完整而獨立的生理系統,但卻只有生長、生存的能力,僅蟻后、蜂后具備生殖力。
生命形式有一種組合,已超出了生命的極限,對能量的變化有所感應。其組合基因,即為「神經系統」,此又衍生了「感覺層次」。
⑸感覺層次:屬性是感官對刺激的機械反應。
釋文:
「感」-字身:咸,同也。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
「覺」-字身:臼爻■,學也,蒙也。字首:見,見到。*見到自己的蒙昧之處,感受到,意識到。
定義:由有所感而意識到的認知。
「刺激」係生命體內、外環境之能量變化,能量變化之大小,是生命體生死存亡的關鍵。基於「組合律」,宇宙中能量的變化,有其一定的規律,在生命層次中,其組合規律即奠定在刺激的感覺與生命體的反應上。
刺激的種類甚多,各有其物理、化學性質,生命體在能量交互作用中,兼以體用的進化,局部結構遂形成刺激接收器,是稱「感覺器官」。
感覺器官接收到刺激,由神經原產生「生化電流」,電流控制運動器官,根據刺激的性質強弱,而有所反應。早期的生命發展史上,感光性的微生物,是以光刺激為感覺對象,乃「視覺」之開端。壓力、溫度、酸、鹼性等刺激,則是「觸覺」的肇始。而對波的感覺,則形成聽覺。
人類的感覺系統並不特出,但大腦皮層卻非常發達。大腦皮層對應著各種感覺,各有固定的區域,接收神經脈衝,保存記憶。一事件發生時,所有的感官都有相關的刺激訊息傳到,人能在瞬間得到完整的綜合認知。
由對刺激的感覺到產生反應,其效率端視生命機能的複雜度而定,根據「進化律」,複雜度高者,其能量組合的效率也較高。能量組合效率,相當於時空變化中,能量消耗最少,功效變化最大,且符合進化目的之組合。對生命體而言,感覺及反應有效的累積,稱做經驗,於是又衍生出「經驗層次」。
⑹經驗層次:屬性是主體之利害關係。
釋文:
「經」-字首:糸,細絲。字身:巠,水動在上下之間,垂直波。*織絲時,垂直縱線為經,横線為緯,引申為隨時空變化。
「驗」-字首:馬,坐騎。字身:僉,檢查。*乘馬檢查,求證。
定義:經歷驗證,或經過且驗證過之事件。
生命的體用機能,隨著生命體的複雜化,其能量變化的利害關係,已非立即的感覺可以認知。舉凡感官的視、聽、味、嗅、觸覺等,皆需要綜合處理,另外還需要配合時間、空間條件,以作最有利的反應。
基於這種需要,大腦的功能增進了,有著複雜的神經網路,以刺激所得的感覺,重複導通神經,使其生化電阻降低,形成通路而有記憶。每當電流再度經過該通路時,可得到類似原記憶的利害感覺,是為「經驗」。有效的經驗,在生命體重複應用下,形成類似本能的反應,是為「習慣」。
經驗及習慣僅適用於穩定的環境,當地球環境發生急劇的改變(尤其到了新生代,地表溫度大幅度降低),過去的經驗模式不再適用,許多物種因而絶滅。由於哺乳類動物在哺乳期有學習的機能,因學習而有了彈性更大的生存機會,從而衍生了「學習層次」。
⑺學習層次:屬性是機能的同步效應,進而達到模擬的認知。
釋文:
「學」-字身:臼爻■,蒙也。字首:子,子女。*教導尚在蒙昧中的子女,受教傳業。
「習」-字首:羽,飛鳥之翼。字身:白,瞭解狀。*學飛以至明白,反複熟練之。
定義:一系統之機能來自模倣與練習者。
在變化激烈的環境中,生命體的機能必須同步配合各種變化,以資生存。
這種同步效應的基本原理,是因視覺、聽覺神經與控制中樞相連接,當外來刺激發生時,會傳至相關的運動神經,因而產生感應。
例如傳入耳朵的聲音頻率,能與聲帶發生共振,此即「模倣」之誘因。因共振而產生同步模倣,不斷模倣的結果,控制運動的神經因而導通。視覺現象比較複雜,其對象是一連串的影像,由影像刺激聯想,從而採取同步動作。
學習可將一個體的有效經驗轉移到另一個體,這不僅擴大了時空介面,更能有效地認知利、害。而在轉移之際,許多抽象的認知及行為,必須有另外的溝通介面。
這種介面,就是「概念」,僅能代表繁複經驗中的一小部分。然而,經過人類社會長時期、一代一代的交互應用,汰蕪存菁,存同去異,最後形成一種能藉之以思維的系統。
概念思維是一種抽象的生命,也具有生存、生活、生殖的三才結構,其基因是宇宙能量變化,介面是人類。當人具備了概念思維的機能後,「我」便成為人的感受認知中心,一旦人能思維「我」的意義,「意識層次」便產生了。
⑻意識層次:屬性是「我」的自我認知。
釋文:
「意」-字身:音,發聲。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音在心上,受到動靜的影響,人所關注的。
「識」-字首:言,所説的話。字身:音戈,不同的現象。*言及不同的現象,指有所體會。
定義:以「我」為中心,對自我與環境的認識狀態。
人自稱為「我」,這種「我」只是一種概念,習慣性的自稱詞。如不用心去探索,「我」只是環境刺激的反作用,一個生命體的中心而已。
「我」是一種恒動的感受狀況,是多種介面的交集。在結構介面上,是生命機體與記憶感受之交集;在空間介面上,是一種能量狀況到另一種能量狀況的變化;時間介面上,則是過去與未來的臨界點;而在系統介面上,「我」是宇宙本體與無限分割的個體間的橋樑。
正因「我」的多種面目,恰如宇宙的多樣性,使得人生有似各種戰場(請參閱〈觀念論〉)。「我」也正是進化過程中,最後一道試題。
意識是在強烈的環境壓力下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人的感覺以趨利避害為唯一前提。而運用意識時,必須集中注意力,所消耗的能量極高,對生理而言,就是一種痛苦,是以人有避免運用意識的傾向(意識與物理上的功率,有異曲同工之妙,要能量作功,必須限制能量的向量)。
然而,生命體具有一種有效的適應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為,已經習慣成自然,形成直接反應。人只要能忍受一時的痛苦,令意識作用形成習慣,就可以免除集中注意力的痛苦。這種作用稱為「潛意識」,意識唯有在大量的潛意識輔助之下,才能發揮真正的效力。
意識的媒介為觀念,人禁錮在一己的時空中,所知所識有限。唯有透過古往今來人類觀念之同,去除「我」心之異,始能認識到宇宙真相,於是,衍生了「境界層次」。
⑼境界層次:屬性是回歸宇宙本體。
釋文:
「境」-字首:土,土地。字身:竟,終也。*地之盡,疆界也。
「界」-字首:田,可耕之地。字身:介,人在兩者之間。*土地之介面,系統之分際。
定義:人的意識認知極限。
由人的層次分類可以看出,隨著層次的升高,機能效率的激增,人生的意義益趨明顯。
不論從個人的終身生活,或者是成長的階段來看,經驗及學習層次都是難以避免的。然而意識層次卻彷彿人生的分水嶺,對大多數人來説,意識是種若有似無的疑團,「我」就是我,無人不知,但「我」究竟是誰,卻無人知曉。
如果「我」只是生生死死、吃喝玩樂的生理機器,那麼進化的層次分類就不可能成立。整個層次結構正如「進化律」所宣示,是由多到少的進階,所以期望人人能有境界,也是不符宇宙真實的幻想。
境界的屬性是回歸宇宙本體,當人停留在經驗層次,還受到生理支配時,回歸根本不具意義。只有當「我」的生老病死、諸念無常,喚起人的意識時,才達到「覺」的階段。「我覺」以後,用意識不斷去追求人生的本源,直到徹底「了悟」,才能體會回歸何處。
這種過程遠遠超越了感覺層次,所以不可能用感官求證,也無法用概念與他人溝通。人所能憑恃的唯有信念,信念的力量大至無限,小到無存,端視個人的境界而定。
境界是人類精神認知的極限,概念至此窮矣盡矣,萬勉其難,兹附上前賢人生境界之禪詩三首:
境界之一,覺而未悟,棄世絶俗,如(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絶,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境界之二,悟而未透,返虛入明,如(唐.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境界之三,通透圓融,已臻化境,如(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至於其他層次,諸如政體結構、社會地位等,因無永恒價值,兹不贅述。
第三論 層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