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第二論 觀念論
某徵能工巧匠,一人施施然而至,
某問:「未見君之器。」
曰:「觀而知之,決而行之;
觀而不知,縱有器能決乎?」
──────────────────────────

系統定義

系統名稱:觀念
 前系統:天理
 後系統:層次
 上系統:行為
 下系統:人性
系統介面:體用
系統基因:因果
系統結構:觀察、認知、影響
系統性質:主觀、客觀
系統應用:觀念正誤

一、觀念的系統關係

  本系統:觀念-天之人
釋文:

「觀」-字身:雚,長於審視週遭之鳥。字首:見,觀察到。*雚鳥之見,必細微無遺也。
「念」-字身:今,當前。字首:心,人之內感器官。*此時此刻心上所思,想也。

定義:人類觀察事物所得到的意念。

  前系統:天理-天之天。
    觀念係人對天理的主觀認知。
  後系統:層次-天之地。
    觀念之系統化,即為層次。
  上系統:行為-地之人。
    觀念之成因,源於人類行為。
  下系統:人性-人之人。
    人性受觀念影響,產生人格。

二、觀念的介面關係

  系統介面:體用。

釋文:

「體」-字首:骨,動物體內的硬結構。字身:豊,行禮之器。*行禮之骨架,行禮者,系統結構之本。
「用」-古文為「片刀」,薄片之刀。*可施行,能支配,效應。

定義:任一系統之根本,能供認知者稱為體,能支配、有效應者為用。

  「體」指本體,即所知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用」指功用、效用、應用,任何觀念皆有用,即令是無用的觀念,也只能説在某一段時空內,尚不知其功用而已。
  人是社會動物,經過長時期的學習成長,對生活環境中各種抽象或具體的事物,以及事物本體所能產生的功用效應,有了充分的認知,是稱觀念。【體用】可謂人與觀念之間的介面,意指人可以根據觀念之體用,以瞭解宇宙之運作。
  對任一社會而言,其自然生態、地緣環境與歷史文化都有著共同的模式,但因每一個體所存在的時空差異,隨著體用介面之別,每一個體又都與另一個體有異。
  像這樣由個體而群體,一層一層由小而大,不斷地隨著體用關係向外擴增,人類的觀念於兹成形。這種發展的模式,宛如能量的幅射,由單一中心,散播及於整體。

三、觀念的基因

  系統基因:因果。

釋文:
「因」-字首:囗,四周,圍也。字身:大,空間廣。*空間廣大,在於圍也,緣故也。
「果」-字身:田,耕種之地。字首:木,象樹木之形。*植物中結的果,結實,成熟後即斷落,系統處理的終態。

定義:變化有始有終,起始之狀況為因,終止為果。

  人對事物的認知,不外乎透過對事物本體的觀察,以瞭解其因果關係。
  在系統觀念上,如任選一封閉系統,其上、下系統之介面關係必為因果,而左、右系統則稱體用。體、用、因、果四者,實為系統觀的基本介面關係。但對觀念而言,人藉「體用」以瞭解宇宙現象,而宇宙現象形成之【基因】,卻是「因果」。
  任何一個完整的觀念,必須具備體、用、因、果四者,欲瞭解一觀念,也先要瞭解四者之關係。四者缺其一,就是認知不清,觀念不全。
  這本是認知的原始觀念,但後人因循成習,兼以知識暴增,遂不復深究矣。今人之所知,廣雜無度,學校教育又僅為培養工匠,鼓之勵之,以競逐蠅利之末。知識份子則擁技自重,大肆濫用技術,有我無人,是因果不知,觀念不明也。

四、觀念的三才結構

  系統結構:觀察、認知、影響。

釋文:

「觀」-字身:雚,長於審視週遭之鳥。字首:見,觀察到。*雚鳥之見,必細微無遺也。
「察」-字首:■,室也。字身:祭,祭祀。*在室中祭祀,祭祀時必明察,象徵細看且分辨之。

定義:細觀而明察之。

釋文:

「認」-字首:言,説話。字身:忍,刀刃在心上,容,耐。*忍言,多想而後分辨明白,承受。
「知」-字首:矢,箭也。字身:口,語言之通道。*出口如箭矢之快速,引申覺察、認識、理解也。

定義:因思維而理解通透也。

釋文:

「影」-字身:景,日下之光景。字首:■,象紋路之形。*日光之陰蔽處,光照投射的形象。
「響」-字身:鄉,地方,方向。字首:音,原字從言一,發聲也,可辨知的動靜。*發聲之處,聲音的動靜。

定義:物有光影,動有聲響,任何事件必然之後果。

  觀念源自於觀察,成之於意念,是一動態過程的結果。觀念之三才結構為:觀察、認知、影響,其中認知及影響,即為心中之意念。
  【觀察】於前,以感官細觀之、明察之,係源自生物求生之本能。觀察只是一種本能動作或意識行為,如果觀察後沒有認知,則觀念不能成立。
  【認知】於中,將觀察所得,忍之於心,以求與經驗常識比較、結合。若觀察之訊息與經驗或常識有所交集,是即為知。然而,認知與否純屬主觀,若認知後沒有任何影響,亦不能被認為是觀念。
  【影響】是觀念的實證,若某人觀察認知後而未受影響,即稱主觀。一般説來,主觀只是站在自我立場上、未經印證的看法,是不完整的觀念。
  觀察全憑感官,認知需要經驗及概念思維,概念來自前人的影響。在天地人三才結構上,如果靈活應用,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觀念」認知。但不論如何安排,此三者是觀念之結構,缺一不可。
  例如「人位」代表變化態,故如將「觀察」置於「人位」,是指主動觀察、被動認知的觀念,多屬不甚熟悉的對象。若將「認知」置於「人位」,是指人主動的認知,以求影響他人者。再若將「影響」置於「人位」,則指人受影響,屬被動接受的觀念。

五、觀念的性質

  系統性質:主觀、客觀。
釋文:

「主」-字首:、,象燈中火焰之形。字身:王,國主,最崇高者。*所有者,負責者,自己的立場,最重要的,精華。
「客」-字首:■,室也。字身:各,各別,其他。*室中其他之人,外來者,系統外之系統。

  基於觀者的立場,觀念有【主觀】及【客觀】兩種性質。主觀純屬個人,又可稱之為「成見」,但眾人之成見即屬客觀。客觀係以整體為立場,也就是全人類或宇宙。
  主觀及客觀因相對而存在,觀念之為觀念,原本來自主觀,但成形於客觀的印證。因之,本書對各種觀念的陳述,力求主觀、客觀兼顧。

 ①主觀及客觀之別:

  人生由無生有,由簡而繁,一切認識無非觀念。宇宙無極,人生有限,觀念作為介面,有似密如蛛網的道路,遠可達於萬里,近則不過咫尺。主觀如羊腸小徑,
  隨意所之;客觀則是通衢大道,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目的。行萬里者,步步始於足下,若行向不明,志節不堅,人生得一棲息之所足矣。
  觀念亦然,通達之人,觀念宛如長江大河,連綿不盡;自滿之輩,目光如豆,抱一技可以終其生。觀念中,有扶搖九萬里之大鵬;也有控決一枝的蜩鳩;有登泰山而
  小天下的氣慨;而更多的是,蠅營狗苟、朝生暮死、唯我之利害是問的蜉蝣。觀念的性質,在境界上,介於雲泥之間,相去不可以道里計;在概念上,含糊籠統,有納須彌於芥子的格局;在認知上,經常令人似懂非懂,若有若無。所以,應用觀念的人,用得妙時妙到極處,用得錯時更錯得離譜。
  正因為觀念含糊而籠統,所以其涵蓋面極廣,舉凡為人、處事、思考及判斷等生活行為,無一不是個體的觀念在支配。又因為觀念太不明確,彈性極大,以致人的觀念原則以及行為動機,無不變化萬千。

人生就是這種寫照,每個人都在無知無識中摸索、成長,各種環境及格局,皆屬排列組合的遊戲。觀念由無到有,不斷地嚐試、體驗、累積,歷經歲月,一代一代地傳授、篩選、修正。直到個體的觀念漸漸成型,然後客觀觀念才告完熟,當人認識到客觀的觀念,人生就有了明確的目的與方向。

 ②觀念之重要性:

  觀念相當於人認知的綱領,在思維過程中,可以提高判斷的效率。觀念又是人際溝通的捷徑,不論是對是錯;不論喜歡討厭,三言兩語已足。
沒有觀念的人,往往判斷能力不足,很難根據經驗自我提昇。理論上,教育、學習本是為了觀念的訓練。不幸在愚昧的時代,人們觀念不彰,課堂上只能傳授知識。更不幸的是,如果沒有經過觀念的洗禮,一旦學了些「死知識」,常會抱殘守缺,甚或斷章取義,據為一己的觀念,這正是觀念不彰的惡性循環。明確的觀念,是思維、認知的燈塔,使人不致惑於事物的表象,直截了當地深入真實的核心。統一的觀念則是直達宇宙真理的橋樑,應放諸四海而皆準,能闡釋所有現象,將殊異化為認同,人才能發揮其智力。
  事實上,人生宛如觀念之汪洋,肉體祗是一葉孤舟而已。社會則似船隊,大家結伴同行,相互照應。當風平浪靜之際,海面光明如鏡,人只需照料自己的船隻已足。驟而狂風暴起,巨浪天降,人人自顧不暇,各船之間有誰能相互支援?

  觀念之重要,相當於對人生風浪的認知,社會之價值,在於各有所長的觀念。一人之知,可及於眾,眾志成城,雖危難可解。苟若人人皆無觀念,大難臨頭固不能免,即令海波不興,各舟共渡,亦必傾軋衝撞,同沉而後已。

 ③觀念之「我」性:

  在「結構模式」(詳見〈天理之結構〉一節)下,觀念之壓力來自環境認知,渦漩體之中心是為「自我」,而外圍則與宏觀之整體環境接壤。
  「我」也是一種觀念,在日常生活中,「我」是生活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在真實的狀況下,「我」是過去聯繫到現在的動態感受。若無感官提供感覺,如睡眠、昏迷時,則「我」不存在;再如失去了記憶,或意識不清,「我」也不存在。
  「我」經常在變,隨時因應環境而變。但不論變與不變,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遁入虛無。所存留的記憶,與現在的「我」之間,無非一些似是而非,看不到摸不著的蛛絲馬跡。就憑著這些蛛絲馬跡,「我」居然能相信那是「我」!
  當「我」存在時,「我」永遠只是那霎時的「過客」,可能在閱讀一本小説;可能在聆聽某人的故事;也可能進入了電影、電視的迷離幻境……未來有多媒體的虛擬實境,還有麻醉中的身歷虛境,究竟,「我」存在何處?

  人既不知「我」是誰,又想抓住現在不放,遂養成拖泥帶水的習慣。該睡覺時不肯睡;該起床時捨不得起身;該來時遲到;該走時磨磨蹭蹭。當發現有人死了,遠颺他方,人就以為死是「我」的終結,因而人人貪生怕死。
  如果觀念清楚,「我」會「死」嗎?如果前述是真,顯然可知,「我」絶非僅僅是一個獨特的身體、廬舍。「我」可能存在於任何時空,只要附著在一個有記憶渦漩體的中心,隨時可以來來去去,隨時將「記憶系統」與環境感受結合起來。如同看電影一般,選定了一個角色,「我」就有了臨場的感受。
  「我」的確有「生」有「死」,每天睡覺,「我」都會不知所終,然而每次都在清醒時找到記憶庫。只是,「我」又如何證明那就是「我」呢?怎麼能肯定不是進入了別的記憶系統?如同在看小説、觀賞電影時,人很容易就溶入另一個角色,
  七情六慾繼之而生,「我」何曾懷疑過那是不是「我」?
  「我」只是一個現在的感受,加上對過去的認知,在時空交錯的一刹,所產生的觀念而已。此外,「我」又是宇宙本體的規律,在變化的瞬間,所得到的一種現象。宇宙有無窮無數個殊異的組合,「我」正是天人之際,各種排列組合之一。

  應該注意的是:「我」之智、愚、賢、莠,是選擇廬舍的根本關鍵。智者有智者的水準,愚者有愚者的執著,智、愚不可能有相同的選擇。「我」與「身」氣機相合,佛家説是「緣」或「業」,在系統觀稱之為體、用。仙凡原本是一線之隔,每當人生跨出一步,上進與墮落就因果相循,以致相去天淵,「我」能不慎乎?

  根據天理的進化律,生命體有生有死,每一個生命體的死亡,就是另一個生命體的利基。「我」是「小我」邁向「大我」的介面,介面沒有生死,只是「小我」不斷地移轉。人唯一的選擇,是朝向「大我」,完成進化使命。

六、觀念的應用

釋文:

「正」-字身:一,元始,天也。字首:止,停住。*守一以止之,直也;又止於中道,不變的定則。
「誤」-字首:言,所説的話。字身:吳,大言。*言不符實,失也。

  觀念原為人類據以判斷的認知參考,沒有絶對性的正、誤,正與誤就是兩個相對的觀念,代表著某種價值觀。兹假定【正誤】為兩種立場,正性為是,負性為非,可知:

  在「正方」的立場:「正方」為是
           「誤方」為非。
  在「誤方」的立場:「誤方」為是
           「正方」為非。

  前文説過,觀念具有影響性,根據人類歷史的經驗法則,「正方」有兩種:一居空間優勢;一居時間優勢。
  所謂空間優勢,是指在同一時空的社會,即相當於人類文明的某一横截面,在人與人相互影響下,多數人所贊同者。時間優勢則指個人生生死死,主觀觀念的影響逐漸式微以後,在另一個時、空環境中,仍然具有影響力者。
  對絶大多數人來説,觀念祗是學習而來,等因奉此,不過求其用,最多求其大用。這種人所選擇的「正方」,必然是耳聞目睹的「空間優勢」。既然這種人居絶對多數,且皆學有所用,自然成為社會主流。
  如果一種社會主流能夠代代相傳,便形成了「傳統」。否則,主流隨時變遷,褒貶難定。在一具有傳統的社會中,時間優勢始能代表「正方」。由於空間優勢能影響時間優勢,人們爭權奪利,力求躋身主流,除了貪圖享受外,也有追求正統之期望。
  從人類的立場,除了時空優勢之外,似乎很難分辨觀念的正誤。但從天的立場看,時空本為一體,前、後、大、小只存在於過程中,時必過境必遷,唯有符合宇宙之真理者,得以與宇宙同存。
  在人類沒有能力認識宇宙真相之前,所謂的客觀,不過囿於社會群體的認知。及今人類社會已與地球生態緊密相連,透過有系統的科學方法,深入探討各種處身的環境,以及人身心變化的各種規律,客觀的領域乃逐漸拓廣。
  科學只是一種系統分類的方法,有嚴格的實證規範,卻刻意忽略人類主觀認知的相對性。實證的目的是保持客觀,但實證者受限於主觀感官的認知,以至於立場偏頗,反而使得觀念分崩離析,人人無所適從。
  思想家則是主觀的,他們鄙棄現實的生活,孤寂地探索著永恒的真相。一般人不能不現實,他們只看得到眼前,看不到永恒。然而,一代一代的生命交替中,現實也洩漏了客觀的面貌。永恒是全部現實的總和,後人在前人的啟發中,形成了長遠的文化。
  科學也是現實的,科學精神固然有客觀的本質,科學家卻是主觀個體。因此,科學理論及認知,不斷遊走在主觀、客觀之間。溫故而知新,過去充滿謬誤,今天也未必正確。重要的是,身為宇宙中有可能認識真相的人類,對觀念的探索,是責無旁貸的。
  要探索觀念,絶不可拘泥,應以主觀求知,客觀為證。以下就影響重大之觀念,略舉數例,以説明應用觀念之影響。

 ①科學觀念:

釋文:
「科」-字首:禾,穀類植物。字身:斗,量器。*禾以斗量,象徵事物的衡量分類。
「學」-字身:臼爻■,蒙也,教尚蒙者。字首:子,子女。*教導尚在蒙昧中的子女,受教傳業,效法獲知;系統的知識。

定義:有系統的分類知識。

  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384-322 B.C) ,曾認為地球應為圓形,但無人採信。根  據「地平説」,地的邊緣為無底的深淵,旅行者一接近,即將墜落。因此,人們不敢輕易遠行。直到十七世紀,麥哲倫環繞地球成功,才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亞里士多德又曾假定:宇宙充滿「以太」,是一種連續不斷、不能壓縮、有質無形的流體。這種想法卻一直被科學家所肯定,包括伽俐略、牛頓等大師在內,都信之不疑。直到一八八七年,美國的邁克爾遜與莫爾二人,為了證明以太的存在,
  採用最精密的光干涉儀測量,結果適得其反,竟找不到以太存在的證據。為此,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二十世紀新物理得以脱穎而出。
古代人類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地球居中,所有星體無不繞著地球旋轉。西元一五四三年,哥白尼獨排眾議,認為太陽才是星體旋轉的中心。此舉不啻否定當代學者的智力,學者無不極力反對,尤以教會執事為烈。直到十八世紀,經過伽利略、卡卜勒等人證明,地動説這種觀念才普遍為人們所接受。
  現今的物理學界,大多數相信當前的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後的結果。一九一六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及後傅利曼提出非穩定的宇宙模式,一九二九年哈伯發現遠處星體的光譜有著明顯的紅位移,認為根據「都卜勒效應」,所有星體都在遠離我們而去。
  天文學家推斷,既然所有遠方的星體都離我們而去,唯一的可能是宇宙如氣球般,不斷地向外膨脹。於是,有如上帝創造世界,天文學家認定在時間之初,宇宙是團體積極小的能量,霹靂一聲爆炸後,能量化為物質,才有今天的宇宙。
  姑不論是科學還是玄學,宇宙生死的探索當然有其必要性。只是,一種理論在觀念尚不成熟,未能通盤認知,就斷章取義,居然成為「宇宙起源説」的主流。看看以往,再證之當今,科學與玄學不過都是些觀念,隨著時空勢力互有消長罷了。
  光譜的紅位移是事實,都卜勒效應也沒有錯,氣球的膨脹也言之成理,問題出在觀念的引用。實際上,紅位移還有一種可能,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證明,重力場對電磁波也有重力作用,且與其能量成正比。任一重力場,其幅射的電磁波中,凡能量高、波頻短者,受重力影響呈比例增加。這種在重力作用下的幅射光,經過遙遠的太空,其距離越遠,重力影響的差值越大,這種現象也能產生紅位移。
  可是,科學家又相信「黑洞」的存在,黑洞正是重力場到達臨界值後,能量高的電磁波受重力作用拉拽,無法脱逃,但能量低的無線電波等尚可散逸,形成最嚴重的紅位移現象。居然一種紅位移的證據,可以有兩種「主觀選擇性」的相互矛盾的解釋,而且還被當今一流的科學家奉為圭臬!
  連德高望重的科學泰斗,都可能犯下此種錯誤,更何況馬首是瞻的盲從者?由此可知,在人還不具備「智慧」之前,即令是神聖無比的「科學」,所有的觀念仍只是不斷地在錯誤中修正而已。
  生物學上亦然,英國的達爾文發表了《物種原始》一書,認為地球上的物種是經過長時期進化而來。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影響後世迄今。
  進化論是科學史上重大的勝利,因為西方在基督文明的統治下,上帝創造萬物的觀念,一直是不容挑戰的聖律。而今,上帝終於端坐在教堂中,把人間事務交給子民自己去解決。祗惜所托非人,無知的盲從者,又把進化論拱上了新的聖壇。
  西方把進化論視作「弱肉強食」的經典理論,以作為他們霸佔世界資源的金科玉律。舉凡思想界、政經界,無不真心誠意地信奉「優勝劣敗」,且切實遵守。然而,宇宙進化雖是事實,但「物競天擇」的詮釋就大有商榷的餘地。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曾提出「用不用學説」,指出生物機能因「用」而發達、「不用」而退化。這種説法完全可以解釋生物的進化,但卻被達爾文的信徒們否定了,他們一口咬定,遺傳只有突變,而無漸進。
  表面上看來,這是科學理論之爭,實際上,科學經常是「意識型態」之爭。因為在「用不用」學説下,弱小者可因「用」而強,強者也可因「不用」而弱。強者當然不願給弱小者翻身的機會,因而堅持「弱肉強食」。而身為弱小者,唯馬首是瞻,能略拾強者的牙慧,就已感激涕零了,是以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意識型態雖佔有空間優勢,但卻與進化無涉。進化若是真理,不僅過去、現在及未來要符合真實狀況,在物質、生命、精神界也要能夠適用。

  例如,一些昆蟲有「擬態」本能,生物學者謂擬態是突變的明證,因為不具擬態本能的昆蟲,都被其天敵發現而消滅了,只有這種突變品種存留下來。這種説法相當於:「這棟建築的設計師畫了無數張藍圖,其他的因無人喜歡而被撕毀了。」
  要知道,在任何環境中,任何形態都有其必然的因果。一種昆蟲能夠突變成與環境一模一樣,這種排列組合,簡直是無限大,老天不知道要畫上多少張藍圖才成!
  正確的説法,是因為昆蟲生於斯,食於斯,與環境中之因果條件相近,代代同生同長,每次改變一點,歷經千百萬年的適應淘汰,才有今日。當然這種理論不能馬上實驗,但我們怎能期望大自然的進化,只是為了供科學家實驗之用?
  又如,人類為了要消滅蚊蟲、蒼蠅、老鼠、蟑螂等「害蟲」,在本世紀,不知用了多少心力,發明了多少種劇毒的化學藥劑。但蚊蟲、老鼠繁殖如故,數量反而越來越多,只是牠們也「學乖」了,一一隱藏在黑暗中,伺機而噬。
  進化學者説,那是因為蚊蟲的生命週期短,很快地發展出了抗藥性。問題在於,蚊蟲的抗藥性是怎樣發展出來的呢?這不是科學課題嗎?進化論者
  舉證歷歷,説若有一萬隻蚊蟲,在藥劑噴撒下,九千九百隻沒有抵抗力的都被殺死了,而那一百隻沒死的,是因為有抗藥性。沒死的蚊子繼續繁殖,後代自然都帶有抗藥性的遺傳基因,所以都有抗藥性。
  偉大的理論,當然有偉大的信徒,這就是觀念的魅力!(影響在人位的結構)
  只是科學家沒有説明另外一點,可能是很不重要的一點,但卻是關鍵的一點:
  就算那一百隻蚊蟲真有抗藥性,試問是哪一種?有一百種?一千種?一萬種?或是任何一種?凡是人類能夠發明的藥劑,是否都被預先設定在那一百隻蚊蟲體內了?
  顯然主流意識的假設不通,真相呢?如有一萬隻蚊蟲,被殺死了九千九百隻,另外一百隻顯然是受創較輕者。牠們的體內殘餘了一些尚不至於致命的毒劑,事後被吸收到身體組織中,部分則侵入核糖核酸的結構,「遺傳」給後代。由於其遺傳結構中已有類似的化學分子,對這一類蚊蟲而言,毒害自必減輕,遂稱抗藥性。
  人類雖是強者,卻連蚊蟲都難以消滅,科學家自是臉上無光。但是觀念之妙,存乎一心,有人尚自我安慰,認為弱肉強食是真理(雖然在達爾文的《物種原始》中,並沒有提到弱肉強食這一點,但反正是觀念,用者自由發揮),蚊蟲遲早可以消滅。若改以用不用學説考慮,則永遠不可能被人類消滅,強者無法自命不凡了!
  最不可思議的,是有科學家認定生命之源來自外太空,足證「上帝創造觀」影響之深。天文界創造了一個大爆炸,生物界也希望來個大移民!為什麼不想想,外太空的生命又來自何方?是不是還要創造一個太空之外的太太空?

 ②儒家思想:

釋文:
「儒」-字首:人,人類。字身:需,必要。*人世所需要者,有學問的人;又孔子的學術思想。
「家」-字首:■,室也。字身:豕,家畜名,俗稱豬。*古人養豕於室中,引申親屬共同生活。

定義:戰國時的一種思想學派,以孔子思想為代表。

  中國文化發源甚早,三千多年前就已然成熟。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的各種學説理論,已然競鳴爭道,不絶於途。逮秦始皇一統天下,先作了一次思想及文字上的整理。到了漢朝,又採用了董仲舒獨宗儒術的建議,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中國人還沒有辦法脱離儒家思想的影響。
  中國文化脱源於黄老思想對人生真實的探討,後分流為道、儒兩家。道家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主張清靜無為,其影響力如水,潛沉人心。儒家則強調「人與人」的訴求,設計了一種「人性溫室」,使生活在同一社會者,能夠彼此平安相處。這種觀念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故能被務實的中國人奉入殿堂,成為顯學。
  自漢唐以後,佛教東傳,佛談的是「心與人」。「心」正好是道、儒兩家都知道卻沒有觸及的課題,故中國人求之若渴。三教合一的結果,中國文化更充實了,其迸放的光芒,在宗教上稱之為「禪」,在思想上則為宋明「理學」。
  一種思想完善之時,也就是穩定而衰退的開始。中國文化從清代以降,聖哲之音容已遠,後繼之賢才闕如,至今只剩下一片荒煙蔓草,令人徒呼負負。
  近世紀隨著世界貿易的開拓,歐洲各工業國崛起,他們的傳教士、商人,挾著船堅炮利之勢,打破了中國人性溫室的屏障。三百年來,數十億的生命匆匆來去,中國人淪為次等民族,經濟落後,文化凋零,在世界上一直抬不起頭來。
  其實,物極必反,盛衰循環本是天理,西方所提示的訊息,是人與「物」的關係。對追求人生真理的人來説,「朝聞道,夕死可矣」。百年歲月算不了什麼,重要的是真理何在,自己是否已經透悉宇宙真如?
  缺了物質因素,從三才結構的立場來看,中國文化可説是殘缺不全。人與自然相處是「天」;人與人、人與心相得,是為「人」;而西方的物質正好補足了另一個宇宙真實:「地」。人生的真實,不正是這天地人三才嗎?時代的進化,令人類更為完熟,但若不用心去追求,人生怕也只能留下長長的一聲嘆息。
  儒家要求人「讀聖賢書」,學的是「道德文章」,求的是「以天下為己任」。
  人無道德不立,不通文章則得不到智慧,何以天下為?自從五四運動以來,知識份子拜倒在「德先生」、「賽先生」裙下,學的是技術、想的是自我利益。而國家、民族、文化早已被世界村、股票、少數民族歌舞所淹沒了。
  自五○年代起,美國開始了「人工智慧」的研究,隨著電腦技術的日新月異,這項研究已成為全球各國攻關的重點。投入的人力是一流的,資金更是天文數字。
  有人認為這將是人類最後一次革命,也有人斬釘截鐵,堅信其不可行。
  人工智慧成敗的關鍵,在於人類所賴以溝通的文字、語言。因為即令電腦有超人的智能,如若不能與人溝通,那種智能有什麼價值?不幸的是,語言人人會用,可是卻無人知道語言的奧妙何在,以及人憑什麼能應用語言?
  電腦之所以能受人控制,是因為具備各種功能的「程式語言」,這些語言是無機的,只能任程式師安排。而程式師又限於智慧及能力,經常只是等因奉此,將寫程式當作一種謀生的職業,而無意理會語言的真正價值。
  但是,人所用的語言則有著無比的生機,能表達人生各種感受、事態以及深奧的觀念。問題在於,如何將人類所使用的語言,設計且轉移到電腦上,使之產生等同的效應呢?換句話説,程式語言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強迫電腦將工作執行的步驟記錄下來,再照章處理。而人類所使用的語言,是「自然」而成,竟然沒有可資記錄的、逐步執行的步驟,更有甚者,其中千變萬化,組合無窮,無法掌握。
  等到人們開始從事「自然語言」的研究,這才發覺,語言文字本身,原就具備了人類所認知的各種規律,以及所經驗的常識。不論是人或其他系統,只要能運用文字、語言,來表達或處理常識的規律,就具有「智慧」。
  人的智慧是經前人觀察、認知、記錄,再藉文字語言,一代一代整理、累積、傳播,以迄於今。由此可知,後人的智慧,也必須經由文字語言之學習而得。綜合言之:人有智慧,是因為能運用文字語言;若文字語言不通,代表此人絶對缺乏智慧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同理,人要瞭解智慧是什麼,就一定先要瞭解文字語言。
  時到如今,終於證明了一件事,就是儒家要求人「讀聖賢書」的先見之明了。
  所謂聖賢書,是人生之至理,是智慧的結晶。其中言之有物,條理分明,學者熟讀之,慎思之,循步以進,智慧自得。
  是時候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必然有新的契機。神權、君權、人權、金權在智權的比較下,都不過是歷史的階梯而已。要登上智權的寶座,首先要徹底征服文字、語言,否則只是空談罷了。

 ③自由民主:

釋文:

「自」-象鼻之形,指本人也;介詞,表主觀立場,變化始源也。
「由」-系統之初,根據也。(疑出自「田」之意)。

定義:變化始於所根據者。

釋文:

「民」-會意字,指眾萌而無識,百姓也。
「主」-字首:、,象燈中火焰之形,古文主字。字身:王,國主,最崇高者。*所有者,負責者,最重要的精華,自己的立場。

定義:百姓作主之政治體系。

  自由、民主是大眾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頗值得探討的觀念。只惜人最大的弊病,在於常把個人的希望,穿鑿附會在一種自己完全不瞭解的觀念上。
  比如説,人人想上天堂,各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卻沒有兩個人對天堂的認識相雷同。每個人都極力追求快樂幸福,而人之快樂幸福,無不建立在他人的犧牲奉獻上。因此,天堂純屬個人心靈寄寓的烏托邦,絶對容不下兩個以上的「自我」。
  社會是多數人共生的群集,不論是天堂或地獄,在結構上只可能有三種趨勢。
  一是少數領導多數,由政府統一人民的思想行為,稱為貴族、專制或集權政體;一是多數決定少數,由什麼樣的人民,產生什麼樣的政府,即民主政體;第三種則介於兩者之間,政府與人民角色難分,各種可能都有。
  政體也是一種觀念,有自發性的、有移植式的、有強制性的,不一而足。乾旱的環境不能種植水稻,在沼澤中,也難以培養仙人掌。無知的人,手中有把斧頭,便自命為程咬金。試問英雄鬥士們,有誰知道他所移植的是什麼?植於何處?
  自由是指「由自己決定」,而「自己」是誰呢?當人肚子餓了,説「我要吃飯」,「我」是「肚子」?是包含肚子的「身體」?是感覺到饑餓的「神經」?抑或是生命體生存的一種「本能感應」?真正的自由,是擺脱生理的束縛,決定不吃!
  人之初,生在何地,長在何家,接受什麼教育,結交什麼朋友,曾有誰能自由作主?人有一時之得,便夸夸其談,謂人定勝天。當時機到了,春天來了,綠葉競發,人想不要也不行。其實,英雄造不了時勢,只有時勢造就了一些英雄。
  在社會平和、人人滿足於生活環境的時代,向心力大於離心力,人的共性造就了「聖賢」。所謂聖賢,實際上是重視「自我約束」的篤行者。一般人對「自我」沒有自信,必須靠他人的實現,以作為參考供鏡。若社會失序,或人心傾向於自由放縱,聖賢不出,人便迷失了方向。
  任何系統的穩定性,端視向心力與離心力,對人而言,就是自制與放縱。比如一高速的交通工具,只有煞車固然不可,而動力過高,無法控制,其危險更大。
  物質文明到來後,金權君臨大地,人與人的衝突逐漸白熱化。利益是競爭的核心,共榮是宣傳的手段,自然而然,眾心依附,「民主制度」遂成新寵。理論上,政權由人民作主,選舉、立法、參政,任有「能力的人」為大眾服務。事實上,一切早已由跨國大金主操盤,掌握人的私慾,任憑「無能力的人」為主子做墊腳石。
  而買票上車的乘客,有幾個人問過,這部「民主自由」號的煞車如何?
  沒有經過民主自由洗禮的人,必然把民主自由之地想像成新的天堂,而且各人的天堂中供著不同的神祇。在一個團體中,遽而由不具備智力的人當家作主,如不各自循私苟且、爭權奪利,又所為何來?問題是,有誰知道自己是誰?有誰知道人生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飢不擇食的結果,焚林而獵,竭澤而漁。事實已經證明,糖衣包裝的民主自由,已成為貪婪無度的冒險家樂園。
  民主自由的真諦是:追求經濟發展,放縱物慾享受。在地球有限的資源尚未搾乾以前,天堂的假象尚可維持。短視的人只要命夠長,總會看到經濟成長的極限,就將是自由民主壽終正寢之日。
  假設「民主自由」是一個渦漩體,其「能量壓力」來自內部,即為人民的「物質需求」,而外部壓力只是金融與外貿。對一個渦漩體而言,其穩定性在於向心力一定要大於離心力。富強的國家,外貿力強,故向心力大,當然人人都想棄窮投富了。反之,離心力大於向心力,樹倒猢猻散,必然盲流處處。
  根本問題在於「供應」與「需求」的平衡性,物質供應來自能源,誰都知道能源的貯量是有限的,最樂觀的估計,大約再五十年,就坐吃山空了。不要問為什麼大家都不擔心,當渦漩體半徑不斷擴大之時,社會膨脹了、知識膨脹了、自我也膨脹了。然而時間、空間的距離卻遠了,人與人疏離了,人連今天都忙得難以應付,誰管明天、後天?再連自己的享受都顧不及,誰再乎妻女、子孫、與別人?只有站在漩渦的上方,才會看得出來,快了,極限快到了。

 ④知識份子:

釋文:

「知」-字首:矢,箭也。字身:口,人言。*人言如矢之速,象徵理解之全,認識也。
「識」-字首:言,説的話。字身:音戈,各種現象。*言及現象,是有所體會也。

定義:人類將認識的各種現象,分門別類整理成為可用之資料。

釋文:

「愛」-字身:受,被動承接也。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認知。*用心承受他人的用心,喜歡、親慕也,寵也,樂也。

  一朝天子一朝臣,拜工業革命之賜,所有物質文明的信徒,如今無一不登壇拜帥,權傾天下,顯赫一時。
  時代與「我」一樣吊詭,都只是時空的「事件」,都存在於虛無飄渺間,而且都像一場熱帶風暴,強而有力地席捲一切什物,聚集到中心來。
  時代是同一個時間截面下,所有「我」的集合體,「我」在進化,時代亦然。
  根據進化律,現代正趨近人類文明的極限,雖然沒有人知道明天會如何,但是今天的人類分明已是物慾的奴隸,究竟「我」該如何因應?不幸的是,這個時代的社會精英,也就是所謂的「知識份子」,大多數是功利主義的傳教者。其中奧妙,在於工業革命後,西歐各國先蒙物質之利,一時「商賈」、「工匠」大行其道,流風所及,舉世瘋狂。
  前仆續之以後繼,工業需要原料,原料需要資金,資金需要銷售,銷售需要貨品,貨品需要生產,生產需要技術,技術需要訓練等。如此以往,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像無數個金字塔,一一聳立在地球表面,逐漸統馭了人類文明。
  金字塔之尖端,是既得利益者,一層一層向下,只是重力的承擔者。利益既得者為了確保利益,首先是收攬人心,利用人性的貪婪,極力宣揚享受物慾的自由。
  無能者心嚮往之,有能者捷足先登,人生遽成戰場。
  教育本應施以學子生活的教化、身心的培育,但在功利主義下,希望工程變為生產工廠。無數學子在唯利是圖的「培養基」中,一個個心智尚未成熟,人生一概不知,有模有樣的「銀樣蠟槍頭」,卻搖身一變,自美為「知識份子」。
  這些「知識份子」甫出校門,心中想的莫非財富,口中講的不離功利。他們腳踏人頭,仰首上望金字塔尖。為了高攀,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更有甚者,一些欺世盜名之輩,還經常義正辭嚴,侃侃高論,無的放矢,導致世人無所依從。
  物質文明建立在利益的地基上,要爬上入雲的塔峰,非要有過人的本事不可。
  人的能力來自環境的磨練,利益既得的知識份子,為了防止後繼者的威脅,刻意製造了無數種糖衣錠、麻醉劑,讓人醉心於「心想事成、不勞而獲」。這種不僅欺人兼以自欺的策略,終能戕害身心,把人的理性都清洗殆盡。
  比如當今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齊唱「愛的教育」,認為兒童不能承擔身心的壓力,應該讓他們享受「快樂的童年」。也就是儘量滿足兒童的物慾需求,祗許誘導,嚴禁體罰,一切任由他們自行發揮,把社會變成兒童樂園。
  其實,兒童的適應能力最強,環境正是他們適應的對象。社會現象只是現實,本無所謂好壞,但人為虛擬的快樂童年,卻是善意的欺騙。童年適應了歡笑,成長後再面臨現實的競爭時,原本是社會的常態,立即變成殘酷的壓迫與折磨。
  現代的青少年,在無知的縱容下,從來沒吃過苦,不能忍受絲毫壓力,沒有養成應有的責任觀,以致心理功能不全。一個人的不幸,只是少數的例外,但在知識份子的推波助瀾下,社會大眾無不倣而效之,便成為可悲的鬧劇。
  更不幸的是,失去了正確人生觀的引導,現代人雖然具備知識,比諸生活在原始時代、甚至蠻荒未開的叢林時期更為危險。人心尚沈迷在快樂的童年中,只知為己,不知為人。做事是不得已,做人只為求歡,一點不如意,彼此就暴力相向。再等到身為父母,又不知人生的職責所在,家庭成員變成「自我快樂」的競爭對象,人際關係完全破產。整個社會彷彿野火燎原,處處失序,那麼知識的意義何在?
  人心之私,自古皆然。所不同者,無能為力之人,其害甚微。以知識份子之所知所能,社會所賦與的權力之高,若只顧功利,其知識越多,為害越烈。
  「愛」不是知識,不能以之作為功利的手段。「愛」原是一種團結的力量、人心之甘霖,是在環境的壓力下,人際間建立的向心力。蓋人基於本能,需要安全,「不得不」相互關心、協助、奉獻,然後才能「用心承受他人的用心」。在自然界就算猿猴、豺狼之屬,牠們也是在生存的壓力之下,必須群居,時日一久,進化形成一些友善的習慣之動作,彼此相互除蝨、舔毛,藉之溝通、促進團結。
  關心需要將彼此的心相交連;協助需要瞭解對方的問題所在;奉獻更需要犧牲自我的利益。佔有不是愛;縱容不是愛;不溝通、不瞭解、不管教更不是愛。「愛的教育」重點在於奉獻,「愛」則是教育的原則、動力,如果不瞭解「愛」,再把教育視作職業,自然而然,人就會掛起「愛」的招牌,任下一代自生自滅了。
  知識本以追求人生認知為始,卻以滿足於私利告終。若人有牟利之知,而無人生之識,知識份子便成為知識之奴隸。
  殊不知,這正是人類文明日薄西山,迴光返照之前奏。奉勸知識份子,如果未能順耳,何妨暫時放下屠刀,利用所知所識,為人類前途略思一二?

 ⑤壓力結構:

釋文:
「壓」-字身:厭,高巖下受迫狀,受氣足,壓也。字首:土,土地。*加力於物體,使不能動。
「力」-象人筋之形,系統的作用功率。

定義:能量或質量之作用。

  在〈天理論〉中,曾説明「宇宙壓力」為宇宙現象發生之本源,本書各論都將統一應用「壓力結構」闡明各系統之形成。
  宇宙中一切現象的產生,都源於壓力。不僅物質體如此,抽象的精神體亦然,明乎此,將對理解真實世界有莫大的助益。
  十八世紀以降,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奠定了古典物理的基礎,但他卻無法對引力提出合理的解釋。科學家欣然接受了井然有序的機械宇宙觀,人人躊躇滿志,竟無人進一步追求瞭解:「為什麼有萬有引力」。直到二十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將萬有引力改稱「曲率空時」,指出只是一種相對的重力作用。並且認為重力、電磁力、弱作用力及強作用力四者,可以統一在一種力之下,是為「統一場論」。
  由於「重子」未被發現,「統一場論」並未成功,但科學家鍥而不捨,到了二十世紀後期,又有人提出「超弦理論」:認為宇宙之基本因子是微小的「弦」,在一維一維的組合下,四種力及物質相繼產生,到了第十維,便成為當前的宇宙。
  〈天理論〉根據簡單的規律,也就是「壓力結構」,説明了物質與運動是什麼與為什麼。然而物理是明確的,物質是可以實驗的。而超越物表的抽象事件,在本書中也都能用壓力結構統一解釋,既然要談真理,就要放諸宇宙而皆準。
  宇宙本是一簡單劃一的能量體,其複雜度是人類造成的,知識在其工具無盡的「微積分」下,除了「零」以外,沒有任何數值是恒定的。
  因此,從知識的角度來看,宇宙無限。而從真理的立場,就要設法積分歸納,以還原成為一體,歸之於零,【壓力結構】就是這個歸納的結果。
  壓力結構是三個因素所構成:一為壓力,即作用力;二為壓縮向,其力稱為凝聚力或向心力;三是反作用之擴散力或離心力。所謂渦漩體,即能量在壓力下所形成的能量結構,是體;渦漩的現象就是此具體結構的抽象表徵,為用。
  比如水分子是體,由兩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因壓力結構而結合,兩個氫原子約呈一百二十度與氧結合。水分子有質量,受熱而產生運動,是水分子間相互之離心力。水分子之距離視熱能及環境壓力而定,熱能高距離大,壓力大則距離小。
  水分子間之距離大小,決定了水之氣態、液態及固態。
一滴水是群體,因大氣壓力而產生,水滴中心有凝聚力,表面有擴散的張力。
  水分子之電子與其他物質之電子交換時,是溶解現象;水受熱膨脹成氣體,因比重輕,上昇為雲;水滴相聚,其量大時,下降為雨,在地面稱之為水。
  水系統之用,在於地球之軌道位置,表面受到太陽照射的溫度,恰好令水有前述的三態變化,因而循環變化,遍佈地表。此外,水能溶解物質,物質隨著水的流動,匯聚為海洋,更增加了物質組合的效率,導致生命體的發生。
  生命細胞是個體系統,因生化壓力而生,細胞核是凝聚中心,細胞膜是擴散的外圍。當接觸到有利物質時,細胞膜利用膜壁細毛的渦漩力將之攝入,細胞質則將物質分解組合成為組織的一部分,是為生長現象。生長到細胞膜容量的極限時,由於內壓大於外壓,細胞膜因而分裂,是為生殖之始。
  生物是群體系統,因環境變化之壓力而生,其凝聚中心隨生物之種類而有別。
  原則上是一感應中心,擴散外圍則為體表。
  生物系統之用,為能量的貯存及變化,由最低等的生物到高等生物,生死之間形成生命能量的循環鏈。以地球生態而言,在數十億年中,生命體累積了大量的能源,等到時機成熟,此能量自然會被釋放出來。
  人體是群體系統,人則是個體系統。人體承受大氣壓力以及能量壓力而成形,人則因襲生命進化之作用力而有功能。人的感受是凝聚力,行為則是離心力,人能應用概念與他人溝通,相當於原子中之電子,有無限擴張之傾向。
  家與國是人之群體系統,沒有生理、生存、生活的壓力,人不可能成家,也不需要有國。家、國是以公利為向心力,私利為離心力,國無外患者亡。人世雖然複雜多變,其理則一。人之私有如水分子之距離,成為氣體或固體,端視系統之能量與外在壓力而定。其系統能量低、外來壓力大者,人猶能緊密相聚;系統能量高、且外在壓力小者,則系統相擊,互不相容。
  人性因環境壓力而生,是生命體應用能量到達極限後,一種嶄新的組合結構,其效率更高。人性的凝聚中心為感性,擴散力則是理性,在感性與理性永恒的交戰中,人性又將邁向另一境界。
  都市系統是體,是人性需求壓力所形成,其凝聚力是生活,擴散力是發展。都市一如生命體,住宅有如細胞,道路是血管或維管束鞘。
  社會系統是用,人際間的關係建立在生存與資源的分配上。人的感性是私,理性為公。在私性,人貪得無厭,導致種種負面的效應;在公性,人藉著對人性的瞭解,擴大到環境、以及宇宙本體。當人慾高漲、世局危殆之際,人性受到壓力之反作用,必將激起智慧,發揮更高的效用。

 ⑥宗教與解脱:

釋文:
「宗」-字首:■,室也。字身:示,祭祀,天垂象見吉凶,告知也。*在室中祭祖,同室之源也。
「教」-字身:孝,善事父母。字首:■,擊打,行為。*使知使明各種善良的行為。

定義:一種信仰,或有教義、有神話的群眾組織。

釋文:
「解」-字首:角,獸角。字身:刀牛,刀向牛。*舉刀向牛角,析其紋理,認知曉悟也,説也,除也,開也。
「脱」-字首:肉,肢體的結構。字身:兌,變化。*肉體有蛻變,與系統分離。

定義:一系統從另一系統的束縛中解放脱離。

  在觀念未成熟之前,人必惑於「自我」與客觀真實。對所有不能理解的現象,最簡單的答案,乃將之歸於一種超越人的、「神」力所造成。
  從歷史的立場來説,宗教是所有民族成長必經的過程,也是文化發源的搖籃。
  從人性來説,宗教是一種心靈的庇護,是感性的依賴,也是追尋宇宙真實的契機。
  任何人如果從小沒有宗教情懷,此人的心智必然有所不足,缺乏好奇、仰慕、自律及求真的精神思維。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宗教行為,社會人必然喪失了幻想、信任、感恩及平安的心理狀況。再若一個人信仰極為虔誠,一生一世從未懷疑,則此人只是一個「唯錄」光碟。若整個社會全部沉浸在宗教之中,則相當於光碟工廠。
  神絶對存在,宗教也絶非子虛烏有,但是不論是什麼神,一定要有神力。當然諸如「撒豆成兵、點石成金」的神話不值一提。真正的神力,是人類絶對沒有、而且夢寐以求都得不到的一種能力,就是「先於他人而知」。神當然比「先知」的層次更高,應是「全知」,無所不知,既無所不知,自然無所不能。
  全知表示知過去、知現在、知未來。也就是説:知道所有不變的宇宙流程。宇宙若無既定流程,未來隨時隨地可能因一片楓葉之落,而產生連鎖改變,那又能知道什麼?神如果不知道祂未來要做什麼,只管撒豆成兵,那與魔術有何分別?
人與神有別,因人只知部分過去、知一點現在。機器與人有別,是機器除了現在之外,其餘一無所知。因之,機器專做現在已知的事,其他一概「不聞不問」。
  人則能做過去所知之事,又根據過去經驗,知道成敗在於未來,總希望有知未來的能力,以獲得更多利益。
  神完全不同,未來一切都了然於胸,還要做些什麼?再説,真神無所不知,必然知曉人性,人性是作用於人的反作用力。人不過是在宇宙進化流程中,按照藍圖施工的產品。設計的良窳,產品的素質,都已經在原始設計的流程中了,沒有必要再加以考驗(工廠有品管,因為人非神),這就叫慈悲。
  人性之一,是自私自利;人性之二,孤寂無助;人性之三,不明事理;人性之四,闇弱易感。正因為自私自利,人在自覺後感到羞愧,開始追求解脱;人因為孤寂,所以會團結互助;人為了明瞭事理,才有追求真理之動機;人有闇弱之心境,於是尋覓庇護之所,投向宗教;又因易感,自然而然學習認知,以致脱胎換骨。
  神不必愚民,人已經夠愚昧了;神也不必考驗人,世上沒有誰經得住考驗。人就是人,就是缺乏真知真識。人需要指導,而且要由無到有,由淺入深。於是,「神」(宇宙原動力)用宗教的形式,開始了人類精神的導引。
  第一步,對完全無知的人(可能連概念都不懂的人),神必須以一些不可思議的「神」話誘導之。進一步,人智漸開(對概念一知半解的人),神再令人明理。
  也就是説,這時的「神話」,是為真知真識(技術不包括在內)。更進一步,等人都具備了理性,就可以加入神性網絡,回歸宇宙本體。
  結論是:「真」是「全」,「知」是「神」,全知才是真神,全部的知識是為完整的宇宙,知識也就是宗教。信仰宗教不如信仰知識,信奉知識不如獲得知識,要獲得全部知識,首須明心見性,去私寡慾……怎麼樣?聽來蠻熟悉的吧!
第二論 觀念論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