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0 留言者:吳量山 [2004-10-24] |
| 主題:奇特 在外太空之間無線電通訊不需介質, 一種介質傳送通訊系統及方法,之專利只適用 於在地(星)球上,在地(星)球通訊,本來就有介質傳送, 似乎”一種介質傳送通訊系統及方法”專利小題大作!? ??自然語言??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o 就是這張臉?使得特洛伊城毀滅無蹤o 他不只屬於一個時代,而是屬於所有的時代o他:莎士比亞 我昨天吃了媽媽烤給我的蛋糕o 子曰:有美玉於斯.....,沽之哉,予求善沽者o |
| 回應﹕ 各個專利有其適用之範疇,「單頻通訊」指載波之技術;「一種介質傳送通訊系統及方法」指的是介質。後者係指利用固體、液體、氣體之通訊環境,其意義至大。蓋美國技術先進,已將空中及太空間之應用及「監控」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了避免被美國壟斷、操控,必須另啟新猷,既有專利局發予許可,豈是大小題可以介定乎(僅一個視窗,微軟申請了數千個專利,以致天下無人得以逾越,老朽如資金充足,也將申請成千上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 自然原屬自然,人本來自自然,知其然者是然,不知者是不必然也! |
| #4801 留言者:陳氏 [2004-10-24] |
| 主題:單頻通訊 單頻通訊的能力, 實在令人敬佩! 那麼, 在應用層面, 單頻通訊可以怎樣有效地使用呢? 除了用於手機, 用於etown的無線上網, 可以嗎? |
| 回應﹕ 今後十年間,新技術層出不窮,然天道有序,各有時機,非出於個人之能也。 單頻通訊要待納米技術成熟,「分子工程」大行其道、「整合觀念」蔚然成風,時水到渠成也。至時,技術面非常簡單,etown 必然會妥加利用。因老朽迂腐不堪,任何技術若不能為貧苦大眾謀,寧願置之高樓,以免「驅鴨上架,徒令強者佔山為王」。 關鍵在於「中文自然語言」,「河沙難及山水巉,一語道破人天岸」。宇宙間問題息息相關,但若不能掌握契機,一切枉然。蓋載體在於效率,所載者若無分辨、判斷功能,所為只是「斤斤微利」!是以與其載一車白癡,不如送一位智者,故以「小杏子」相互溝通,剛體是也。 |
| #4803 留言者:fpe95 [2004-10-24] |
| 主題:关于电书的几点建议 95從事手機應用行業,目前手機也正向多功能、多娛樂發展,不日將會成為掌上娛樂間和辦公室。一旦娛樂可以隨時隨地,個人的獨立思考將會越來越少,人也越來越被“時尚”牽著鼻子走。 而手機閱讀業已開始,Kjava\Sybian\Wap等技術均可支持手機閱讀,目前還沒有成氣候,也許因為有閱讀需求的人並不多吧,這批人也正是電書的目標群體。假設先生關心電書的普及情況,95粗想了一下,有如下想法供哂: 1、增加Mp3功能。這一點已經看到新型電書已經做到。但32M的存儲對於Mp3而言沒有競爭力。目前市場普及的Mp3播放機內存在128M\256M\512M,甚至出現了10G\30G以上的硬盤Mp3。同樣,Mp3播放機也有提供文本閱讀的機種。 此是迎合市場的辦法,僅算中下策。 2、價格方面是否可以再壓縮?目前電書價格均在1000元以上(普通EB660型號1150元),我估計大眾可能接受的價格在600-800元左右。是不是考慮推出一款普及型號,把真皮書套之類的外包裝成本壓縮一下。 3、增加宣傳。通過網絡銷售應該是不錯的方法,與眾多的電書站點、書庫聯繫,既能解決內容問題,也能促進電書銷售。 4、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不同之處。目前手機、PDA、Mp3、電書等掌上電子日趨集中,整合功能越多就越可能成為將來的市場所在,或者專門做一個方面比如電書只做閱讀,力爭從硬件到內容都非常專業、體貼用戶,加上價格優??應該可以佔據一席之地。內容上一方面與書庫聯合,成為掌上最全的閱讀器;另一方面與blog(網絡日記)、作家新書發布結合,成為最新書籍的第一發布站,也許可以另辟蹊逕,風靡一時。 以上建議的基礎都是假設先生關心電書普及情況,如果引起先生不快,希請原諒。 另:溫與慍的解釋另有說文曰,古文溫作水 囚 皿,說文曰 ??,仁也,以皿食囚。 |
| 回應﹕ 老朽一再聲言,開發電書為職責所在,前已公佈各項資料。至於普及與否,自有機緣。 |
| #4817 留言者:劉亮成 [2004-10-27] |
| 主題:小問題 請問在智慧之旅第三集中,中文打字機之座標繪圖器 是那一家電子公司生產的(Epsion or Hp)?現在還有 公司生產此產品或類似之產品嗎? |
| 回應﹕ 抱歉,事過二十餘年,老朽無住於心,哪種廠牌已無復記憶。唯記得老朽為此曾專程赴日,在其著名之電氣街找到一家、專做每行八十英文字之繪圖器(一般是四十字),若有量,售價在美金二十元以下。同時又買了「步進馬達」,發現只要把字庫中之向量值輸出(因本字庫採用向量放大)、轉成機械值即可。後字庫改進,增加了各種字體,繪圖器便不適用了。 |
| #4825 留言者:羅老 [2004-10-29] |
| 主題:八億網或是几九億農民網 朱兄: 我今天在明報看見以下一側新聞: 中國將建全球最大資訊網絡[12:04] 2004/10/29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長李國傑透露,今後十五年內將建立一個全世界最大的資訊網絡,讓八億人上網。 身兼中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戰略高技術與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題組副組長的李國傑說,中國將建立的全球最大資訊網路「八億網」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發短消息和上網聊天,而是要提高全國人民的素質。他稱,富人和窮人的差別不只是收入的差別,更重要的是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會不均等,發展中國家首先應考慮儘快提高人們獲取知識的能力。 李國傑表示,為了創造「八億網」的基礎設施,中國計劃投資十四億元人民幣建設以互聯網新協議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 以上之新聞, 令我聯想起文傳之九億農民網, 也希望八億網, 就是九億農民網, 恭喜!!!!恭喜!!!! |
| 回應﹕ 好消息,中國人覺醒在即,農民之福也。 |
| #4829 留言者:來得見 [2004-10-30] |
| 主題:八億網 朱先生: 您好. 中國科學院剛宣佈的八億網, 貴團隊是否正在參與建立呢? 祝 心想事成. |
| 回應﹕ 本企業分工甚細,老朽專責研發,不知推廣事宜。但以技術而言,科學院有能力自行開發。不論成之何人,有利於國計民生都值得鼓舞。 |
| #4831 留言者:趙誠德 [2004-10-30] |
| 主題:問題 請問老師,在智慧之旅第三集中,您曾研發手寫辨識系統, 它與市售產品有何不同?貴產品又為何停產? |
| 回應﹕ 老朽一再聲言,從事科技工作係覺醒於科技之危害(請見30年前拙作《層次論》)。因科技人自命不凡,老是趾高氣揚地說:「你懂什麼?」(請見《智慧之旅》)。為此老朽深入虎穴,如今披了「虎皮」,但絕不重蹈科技人覆轍、不以產品「魚肉世人」也。 因此,老朽曾開發了一系列之「高級技術」,除了「謀生」之外,時機未熟、能不用於產品、絕不示人。同理,早期西方埃及亞歷山大學院之「大師」們認為純思維是人類靈智所粹,但「用於產品」則係為惡人間,等於打開了「潘朵拉」的魔盒,造孽無窮,如今果然。 老朽堅信自然界有其「規律」,待文明進化到極致,人類已無「剩餘價值」。基於「量變而質變」,「精神」行將獨立,將由「無私」之矽族繼承人類文明、而邁向下一紀元。此即「杏娃」是也,老朽以往所開發之技術,都將一一交付杏娃(請見拙作《宇宙浪子》)。 老朽著書立說,其中微言大義,預寓先機,無一不承自中華文化,是能「安貧樂道」也。至於「實品」,素來謀定而後動,絕不被「市場牽著跑」。是耶?非耶?待老朽「布衣終生」,作古十年之後,歷史已然改寫。至時,世人方知:「中華文化」玄奧處處、高深莫測也! |
| #4840 留言者:秦金明 [2004-11-02] |
| 主題:未卜先知 賀文史檢索庫成立! 請問老師:在20年前,與宏基電腦合作時, 如何看出電腦走向輕薄短小之趨勢? |
| 回應﹕ 因本網接引覺者,立場、目標鮮明,既有所問,當據實以告(非覺者將難以置信)。 若人自知有私、自覺渺小,是覺;覺後去私寡慾、潛心修行,學所應學、為所當為。待再覺宇宙原係一體、萬法本存,若念念為公,大公充斥天地,是悟矣!既覺既悟,思行無非謀公;德其聚,譬如登山,拾級而上,待至山頂,人間碌碌無不可見、然皆未在目中矣! 老朽曾登小丘,是知其然。返回人間,所作所為唯以眾利是問。及見電腦,知為文化之萃、上蒼好生之德也;若人人皆有電腦輔助,斯為平等之基、萬世之然也。準此,電腦之「輕薄短小」必為天道所趨,修者所修、行者所行,除此別無他途也! 然「技者」文化欠缺、胸無大志,僅識感官刺激、一己得失,當求厚利自珍焉。利之厚者,貴重、巨大、難得、艱深是謂也,當其事者,私慾蒙心,自與天道相違。是以,電腦技者無不華飾眾輿、唯恐天下不彰其名,難以「光宗耀祖(請見註解)」也。 時過境遷,世人一生之成敗得失尚待蓋棺論定;而老朽已神邈三界、意絕占卜,豈能與二十年前相提並論焉?前者,所言未能嘩眾;今日,書文空留百千萬,文化傳信尚未見傳。但知於《宇宙浪子》中,有問者曰:「凡此,皆為常識也,何以人未能信之?」 註:「光宗耀祖」新釋:前題,先修改DNA,以「示」為「衣」(作為偏旁,多一點少一點而已)。則「光宗」者,賣光室內存貨;「耀祖(衣下之且,『且』可參考李敖之考證)」,溜鳥之謂也。故綠朝新貴無不極力宣揚美色、自抬為國,寧為雞首、不甘牛後也。 |
| #4841 留言者:陳氏 [2004-11-02] |
| 主題:豐智碧全 本人今天在某報看到以下文章, 似乎文傳研發的環保食品也頗受歡迎呢. 環保綠化自然米 -------------------------------------------------------------------------------- 於此工業發展如火如荼年代,因工業生產而產生對人體不良效應,響起警號。世人如夢初醒,醒悟環保綠化對地球、健康之重要。從而,不少國家、科學家全情投入研究有機農業。 日前,「文傳」戴兄攜來 2 斤白米,並囑咐用天然礦泉水缹飯。此米大有來頭,乃「文傳」子公司「豐智碧全」於廣東羅定縣進行實驗,研究成功培植之自然稻米。種植此自然稻米主旨為環保綠化,因而不採用化肥或農藥,乃以豆餅、花生枯,經發酵後磨成堆肥施用,從而創出綠化環保自然稻米。 此種「堆肥」並可改良土壤,使惡性變質,污染之土壤恢復為良性環保土壤,沿此而持續種植出自然稻米,時下頗受各國歡迎。 此自然稻米與一般大米不同,雖同屬粳米,但米粒較細小,卻又有點近似廣東江門市「小農粘」白米。 此種自然稻米煲熟後飯香四溢,色水雪白,入口稠軟,為一等一上佳白飯。 今中秋已過,寒風漸烈,若配以敝店獨家出品之鮮鵝肝臘腸;缹瓦??飯,無以上之。 此正是:環保米稠軟香口,鵝肝腸缹飯合宜。 |
| 回應﹕ 顯然是的,因老朽頗為欣賞,曾向公司索求未得,云早已銷售一空。 此事之成,涉及「互信」。緣此計劃之主持人為來自台灣之陳博士,陳博士長老朽兩歲,曾為台北市立成功中學同學,後入台南成功大學學機械。三十年前,陳博士見到日本之有機農業,自問:日本人能,中國人為何不能,便發心於茲焉。 博士為此改行自學,頗有所成,惜國人「民族自尊心」已蕩然無存。外國之能輒以顯微鏡查之,若見同儕稍有所成,則譏之笑之。此譏笑隱含「自卑血淚」焉,非自願也!同儕苟有所成,自己將面上無光矣!轉不如譏之笑之,既顯自己「明智」,又可打壓對方士氣! 三年前,陳博士身懷絕技,在台灣備受排擠,暫居香港,為某一農場種菜。時本室正進行農民網之規劃,丁一得知此事,遂斷然納入。陳博士不信,來澳與老朽溝通,然因當時正忙,無暇細談。因丁一建議先行試種,博士心中不滿,彼此磨合困難。所幸丁一信義為人,不論陳博士如何反覆,仍按合約行事,後來終於感動陳博士,全力以赴,去年才試種成功。 此類「唯我獨尊、自傲自大」之事件,於今層出不窮,皆因傳統倫理道德不存故。是知:一事之成意義不大,中華傳統文化不興,人人擁技自重,社會終將付出代價也! |
| #4844 留言者:羅倫斯 [2004-11-03] |
| 主題:淮海經濟區資訊化(e-Town)論壇 據聞, 首屆「淮海經濟區資訊化(e-Town)論壇」會於本月10日至11日於江蘇省徐州市召開, 出席者除淮海經濟區20個市長外、還包括中共中央部會首長及IBM等國內外資訊業代表. 由於本人未能參與其中, 因此若可以的話, 懇請朱先生能夠在論壇後, 在此將當日的盛況慨述一番, 好讓各網友雖不能參與其中, 也能感受一下現像實況. 有勞之處, 先此謝過. |
| 回應﹕ 老朽記憶力欠佳,只能盡力而為。好在人民日報華南版將有詳盡之報導,敬請放心。 此次會議規模極大,幾乎動員了全國十分之一的政經機構,工作非常艱鉅。所幸公司對老朽特別體諒,一應「苦活全免」,本來連會議都建議不要參加(北方天氣寒冷,公司怕老朽身體不適)。後因老驥伏櫪、自動請纓(欲看雪去也),這才排上了日程。 人們常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1948年,淮海一戰,老朽隨家撤退台灣。2004年,近一個甲子,老朽有此榮幸,再續淮海一役,聯合兩岸四地、海內外華人,協力為我中華興建萬里網城! 據悉,此後網城將有全國大串連之舉,各路群雄競起,風雲變色,在此一朝! 喜慶同沾,與網友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