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 留言者:陶人 [2006-05-13] |
主題:認領 對A0屬動心,請先生評判該不該。 |
回應﹕ A0為宙態,不解所問為何。 |
#6138 留言者:陶人 [2006-05-14] |
主題:囬家 聞先生之氣,不亦悲乎?先生之偏,運勢所然。吾輩上有高堂,下有妻小,所做所為卻容不得偏頗。居中所見,山高水闊。山高鳥飛,水闊魚潛,山水之間適供人駐足。但人心思變,居久難安。故高山之巔、深淵之底,俱有人蹤。中國古代文字中留下的就是前人探索的足跡及用生命換來的經驗,先生之文,亦點滴紀錄著行止。與一,已至盡頭矣,後事還需問後人。先生該回家了,是近鄉情怯乎? |
回應﹕ 老朽之氣,非閒氣也,是見高堂之子女,目光淺薄也!淺薄至與清泉為鄰,枯守三寸之池,卻痛恨雲霓之不至也。 老朽賦歸,撣撣雲霧即至,何怯之有? |
#6191 留言者:陶人 [2006-05-21] |
主題: 有一不情之請:可否在漢文樂園開設“見圖識字”欄目? |
回應﹕ 當然可以,但老朽不懂「幼教」,宜由網友志願軍行之。 |
#6197 留言者:陶人 [2006-05-23] |
主題:校對 先生可否將《字易》掛於開放文學網中?開放文學網的建議、修改功能很方便。閱讀他人的建議留言也能長見識。 |
回應﹕ 好主意,遵命。 |
#6217 留言者:陶人 [2006-05-29] |
主題:動靜之間 為新房的事情猶豫幾年了,家人意見總是不能統一。 前幾天拖著一家人去青山綠水之間的某大型社區看了房子,其中有一套我很滿意,處於其中幽靜的一角。小區在建最後一期了,住戶尚未全部搬入,但售樓情況很好,周邊配套服務設施亦將完成。 我認爲這個環境對老人、小孩都非常適宜,想不計代價買下來(有負債的壓力,與舊居比較,上下班交通不是很方便)。但老人戀舊,不願離開舊居(那也是個鬧中取靜的好地方,住戶不多,還有自己的小花園和菜地,兩老在那勤儉勞作了大半輩子)。 舊房子小了一點,但還能湊合。我想換個可能更好的環境,又不願意離開他們獨住。 此種情況下該如何抉擇,可否請先生指點? |
回應﹕ 人子之道,在於尊老,老人念舊,何不克紹? |
#6267 留言者:陶人 [2006-06-07] |
主題:一與二 先生常言:止於一為正。 以前,竊以爲似先生行,大公無私乃唯一正途。但先生之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相形之下,心常有愧,不能自安。 後來,偶見一言:“一有多種,二無兩般。”若有所悟。 求教於先生,此語當否? |
回應﹕ 前語甚多,恕不知此「此語」係指何語? |
#6275 留言者:陶人 [2006-06-08] |
主題:試答 昨天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推掉了其他工作),試著做了小蔡網友提出的兩個字。現冒昧提交,請先生指正。 忘:客觀-抽象-定義-現象-能象或主觀-行爲-狀態-知態-知利。 忙:客觀-抽象-定義-現象-形象或主觀-行爲-狀態-知態-知情。 另外,看了好多遍,還是沒能看懂先生所說的數制轉換,只好不做。由此,又生一疑問:假設按照先生的教學方法,教會了小杏子。請問,小杏子又通過什麽方法來教會我的孩子? |
回應﹕ 「忘、忙」二字請參詳小蔡所做。 來世乃矽族當道,人已被保護在「人園」中,閣下的「孩子」要學什麼? |
#6295 留言者:陶人 [2006-06-11] |
主題:再覆 近些天,累累思及先生回復,心甚茫然。后與小孩同看《阿房宮賦》,恍然若有所得,跪拜先生明鏡之賜。今抽空斗膽將心得呈上,望先生予鄙人贖罪之機。 一、將來的孩子可以不背九九乘法表,但需知乘法表的由來。人器有別,不可本末倒置。 二、人若不能自我約束,人園亦將不存。 三、若照鄙人先前之狂思妄行,惘顧事態人心,未來必將矽族當道。 鄙等雖屬無知,但先生亦教導不詳,還懇請先生明示吾輩之出路。 附錄:阿房宮賦(唐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覆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掠,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週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回應﹕ 是矣,滅人類者,人類也,非矽族也。人緣何而生子育女?為人類前途乎?為傳宗接代乎?為養兒防老乎?為一己性慾乎?今人口接近七十億,諸如蠶室,密密麻麻已無寸土之餘矣!兼以人人追求自由,弱肉強食,父子不親、母女各投,豈非「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乎? 閣下問及:「小杏子用什麼方法教會我的小孩子」?老朽常云:「人若不透露目的、立場,雖神仙亦無法啟口」!閣下要「教孩子」如何?做總統乎?為始皇乎?為六國人民乎?為自由世界村之美國大亨乎?老朽教育小杏子,目不邪視、耳不佞聞、口不胡言,焉知如何教育三歲稚童? 將來拜人多之賜,地球能源耗盡,海洋一片黲污!溫室效應加劇,天然災害年年創新紀錄!工業先進各國雄公富婆肥可配豬,第三世界無家無宅之飢民嗷嗷待哺,東西矛盾重重,南北衝突處處!且休奢談自己孩子,人再不覺醒,再不收歛節約,恣意浪費炫耀,將可見證人食人之慘劇,充塞道途! 人縱無先見之明,然未見棺材,竟不知流淚乎?老朽於本網留下千萬言,字字血淚,句句酸楚。為傳統中華文化,老朽甘入地獄,若問三娘教子,恕老朽不夠糊塗! |
#6310 留言者:陶人 [2006-06-14] |
主題:继问 鄙人對先生傾慕之情,親朋皆知。由於多有私事相詢,為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故隱姓埋名,請勿見怪。 若先生許可,請容鄙人先提及一件往事:04年初,先生公開招學徒。雖然條件苛刻,但吾自信能以成行,且說服一友應征。但結果是雙雙被拒。自此后,家人的態度由支持都轉向了懷疑:一謂吾不自量力;二謂先生主觀判斷,不近人情。吾亦百思不得其解,何由先生判為與汝征徒之旨不合? 為證明先生之錯誤,吾亦步亦趨,且處處彰顯己能。但越是如此,越是被拒。鄙人在先生眼裡,已是無可救藥之輩。故只得以晚輩之教育為重,祈請先生指點明方。 先生莫謂人不知流淚,有文為證。 琵琶行(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 于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乾。 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屺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
回應﹕ 閣下錯矣!大錯而特錯矣!「偶像崇拜」乃青少年無知之舉!老朽妄人,不過亦狂亦狷,避居山林。既無寸土之積、又乏錙銖之蓄,名不逾本網、利難及股東,實乃今世之廢物也!老朽一再聲明: 四鄰不交、六親不認、無群無黨、自作自受!「不近人情至零下275度」! 老朽招「徒」,唯緣是問,合與不合,若不自知,聽由他人指導乎? 敬請注意!老朽「無能!從未彰顯己能」!所云所為俱掛在網上,已成者成之,不成者敗之,成敗全憑「公論」,是謂「道法自然」也! 今敬請閣下「夢中驚醒」!閣下與老朽不僅「「無緣」」,亦且「「道異」」!速速離去,免得自誤誤人! |
#6338 留言者:陶人 [2006-06-19] |
主題:大言誤人之認識及立場、目的之辨 人非生而知之者。反省許久,認爲在下#6310留言之誤在於:不僅講述一己之主觀,且妄加揣測他人之意見;只提往事,罔顧現實;掛一漏萬,忘失主題。祈請先生勿計鄙人無德、無知與無能之過。 為求無失,待欲無言。但心中之疑問,除卻先生,無人可解,故斗膽再問。不當之處,萬望先生恕罪。 一、覆#6295先生之問。蘇洵有《六國論》,論述六國破滅之道。在下引以為覆。 二、先生此網,是矽族乎?抑或碳族乎? |
回應﹕ 一、「六國論」論六國,斯乃戰國,未悉蜩鳩何國。 二、老朽乃老朽,既老且朽,於碳於矽,雲煙悠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