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 203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6-22] |
主題: 學生從小到大,雖無大災及身,但也苦難不斷。常思﹕「是何因以致此﹖」,或有一時之明,但旋及困惑已。而後歲月流載,苦難漸少,路雖遂,知雖廣,人之志雖立,但自幼心所繫之惑,仍百思不得其解。時餘月之前,遭遇情劫,身陷苦海而不得脫出。一日行經圖書館旁,心中突有所感﹕「何不讀易哉﹖」,至今仍無法得知,何以有此感哉!。是遂窮究書海,欲借一易以讀之。吾從未接觸易,然而卻要自易林之中,尋得一本堪讀之書,實緣木求魚。然緣之巧妙,實天之注定耳。易林之中,吾視而欲讀者,惟先生之《易經明道錄》也。讀之驚為天人,二話不說,連同《易理探微》,一併借回,研讀數日方休。其後變本加厲,除《宇宙浪子》、《多媒體劇作導論》外,盡皆閱畢。(然懂與不懂,實吾有以知之﹚畢生累積之惑,一一得解。後尋得先生之網站,得以和先生教學相長(教學相長是我的希望,為學當有青出於藍而更甚於藍之志,然目前僅能受教學於先生,而無相長之能也﹚。經月餘以來不斷之問答、反思、求解之間,惑漸少,志漸立,心中平安、和樂而自在也。近日,吾戮力思維,整理思緒,今將所得及所生之惑,簡要同先生說明。惑一,人智由低而高,語文概念亦由簡單而至完整。今先生整理漢字,發現其遵循易經分類法則。然這裡學生便生疑惑,文字之演進應與人智發展之高低有關(假設一),若漢字之規律為易理,而易理應成於人智達於極限而參透天理後之心得(假設二)。但文字卻是人智開始發展就隨之發明存在(否則何以溝通記錄),當早於易理之前。然古人在未參透易理之前,文字創造之規律何來﹖二種可能,一為誤打誤撞(機率微乎其微)。二為人智成熟得易理之後,重新整理既成文字使之符合規律,但基於某種理由或是疏忽,並沒有將整理的法則與結果傳文於世,使得後人不得其門而入,雖然說文解字注等著作,但後人仍難窺其堂奧。若前述假設一、二皆非,則其中玄妙之處,究竟又是如何﹖惑二,中華文化第三次大融合即當到來,學生日思夜想其融合之對象與道,學生認為,第三次融合的對象應為「事」、「物」與「欲」。今人之失,除不明天道與人世之外,更有缺乏格物致知之科學精神、不知事物因果之愚以及物慾橫流。因而使得環境破壞、資源過度消耗以及陷於感官欲望的無止盡滿足中。因此要解決問題的根本,當須借重宋明「理學」格物致知、體用因果之觀念,至於「欲」則借重老子三寶之中的「儉」鎮之。如此,天地人合一,實人類契機之始。然此時,學生在此便生疑惑,融合之後呢﹖人是否就能一帆風順﹖是否有第四次的融合﹖或則天地人合一之後,人即將進入量變而質變的另一境界,若此,其它無法質變的人是否就停留在人界輪轉呢﹖惑三,學生貢獻己之微薄心力,欲助先生一臂之力,復興中華文化。目前先生理論皆備(包括﹕《易經》、《道德經》、《金剛經》、《六祖壇經》、《智慧學九論》、《漢字基因理論》、《漢字基因字典》及其它﹚,漢字基因工程的各種應用與系統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未來尚欠人和。目前學生既無理論創造之能,亦無參與漢字基因工程之才,於是決定切入第三領域,亦即推廣理論、推廣應用的中介角色。然未來必定遭遇一些問題,目前所想到則是漢字基因六論中的字形、字音問題。目前字形推廣有簡繁兩種,字音推廣有國語注意與羅馬拼音兩種。其中該如何取捨﹖中庸之道為何﹖洋洋灑灑,文雜多問,請見先見諒。 |
回應﹕ 人智由低而高,係指千萬年以來之狀況,然而「進化」之歷程如「波」,基於「量變產生質變」之原理(見《層次論》﹚,宇宙間沒有均衡、平滑、漸進式的「運動」(汽車速度太慢,不足導致質變,至超音速飛機問世,人始知有「音障」之質變﹚。 人智之質變曾有兩次,一是由猿人至智人,最近則為三千年前左右,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突破(希臘、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代表性之「智人」輩出(如希臘三聖、基督、佛陀、老莊孔孟等﹚。而所有之「智人」,一律以「精神」的昇華為唯一主旨。當今之物質文明,並非「進化」、而係人類「成熟腐化」之肇端。 老朽可為明證,若論「發明創造」,老朽可順手拈來,腦轉即成。十年前曾有「一千零壹種發明」。及見人性之貪婪,旋即憬悟,所為何來﹖加速自毀乎﹖為一些投機取巧、忘恩負義、唯利是圖之徒服務乎﹖但談及人生真相,迄今猶孜孜不倦探索追求。聖人知此,留下作業,讓後人細細參詳是也。 漢字之發展,乃人世變化之記錄,是謂「約定俗成」。其規律本存,俗人心私欲重,未見其利不謀其義也(易筋經流傳至今,俗人何以體格衰微如故﹚﹖ 三次文化融合,乃對今日「食古難化」、「挾技自重」之善知識「當頭棒喝」,實係文化發展之理解法門也。「一」之數,尚且分之不盡,何況曰三﹖蓋人已迷於「萬象」,難見其一,故歸納於「三才」,以期「萬法歸宗、援三返一」也。天地人本為一,從何而分﹖長寬高之別在於方向;質子中子電子在於性能;你我他不外主觀。人因「分辨心」而有別,若求理解「真實」,「求異無盡,求同則一」是也。 知此,波有高低,浪有疾緩,何慮一時之陰晴,文字之簡繁乎﹖ |
#舊 252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7-11] |
主題: (問一)先生是否有整理古往今來聖賢探索人生真相之「超融合理論」的打算﹖例如﹕「宇宙真相--易經」、「人與天道--道德經」、「人與人--四書」、「人與心--佛經(金剛、六祖壇經﹚」、「人與事物--理學、科學」、「人與智慧--文字、概念網絡」、「智慧真相--智慧學九論」與「基因真相--基因論」。愚意以為,上述八種當為人生之總體真相(﹚若非,望請先生指正﹚,若先生能予以整理成一本「人生的真相」,實屬人類之福。(問二﹚「天」、「地」、「人」、「智慧」、「精神」的基因為何﹖又基因的分析有其規律可循嗎(例﹕多數是三﹚﹖而例外又做何解釋(例﹕漢字基因為六,序碼辨形音義﹚﹖謝謝先生指教。 |
回應﹕ 《智慧學九論》即試圖建立一超融合理論,看來顯然未得到大眾認同。由於老朽即將起身赴京,基因問題再行回答。至於「漢字基因有六」,應是「倉頡法功能有六」,其體為「字碼、字形、字音」,其用為「字序、字辨、字義」。若老朽過去說法不同,請多多原諒,蓋一種學問可以完全成熟後再公之於世(像牛頓的力學理論放了十多年﹚。老朽不在乎一己名利,希能即時啟發時賢。是以每每端出來的菜餚,油鹽還需要另加。 閒時(少得可憐﹚翻閱舊作,每本都想大改特改,這表示,自己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也可以說,自己也在進步的過程中,把每一步的痕跡都保留下來,是為供後人參考。須知對「學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發展過程」,而非最終結果也。 |
#舊 259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7-19] |
主題: 《問一》「天地人」、「精神」、「智慧」基因各為何﹖《問二》基因的找尋是否有規律與法則可循﹖《問三》無形的觀念與事件,其基因應如何分析而得﹖《問四》知識論中知識的分類以四大範圍為主,並做垂直延伸。但個人用於記憶、聯想有些許困難(因有些合理性有待商榷,例範圍、應用、人文皆與人相關,理應全歸為一類是否較恰當等),是否有更精確的多維、多層次分類索引方式﹖謝謝先生指教。 |
回應﹕ 辛苦!看到知識論了!注意看書宜「懂」不宜「速」。一段真懂了,段段皆能懂,那才能稱之為一目百行。否則「記得」一本書內容,不知何解,有仍如無! 上述多個問題實為一個問題,《智慧學九論》是用九種不同的領域,來印證同一個觀念,是稱「智慧」。當人有智慧,即相當於「一」,一可容萬,見萬得一。普天之下,有智慧的人,沒有什麼不懂、或學不會的(除了一些「專利術語」的門檻外﹚。道理就在得到了一種萬用的法門,能一通萬通,就有智慧(是納須彌於芥子也﹚。 如果有人看到「九論」一書,只翻完「導讀」,便知其餘,那便是有智慧之人(如今說穿了,「假智慧」便會立刻多了起來﹚。為什麼呢﹖天下「知識」可以億萬計,肚子裏不論裝多少,都只是「資料」,現在連電腦都不能勝任,何況於人﹖ 人類創造了知識,知識應為人所用,否則所為何來﹖難道只是為了淹沒自己﹖再說穿了,真相只有一個,哪來許多﹖莫非各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用他自己慣用的方式,記載下來、表達出來罷了。一朵玫瑰,不過一朵玫瑰,天下有無數的「一朵玫瑰」;而所有的文人、詩人,對玫瑰又有各種描述,稱之為知識,那就泛濫成災了。 人只要能換個立場,就能知道玫瑰之同,與玫瑰之異。苟如站在全人類的立場,則可見「大同」,否則,永遠見到「小異」。「智慧」乃得同,同中有異,進一步再於異中求同,同中見異。若問伊於胡底﹖異至無盡,唯一人能知,又有何益﹖ 今世尊重「專」家,是「亂」之源也,君豈不見美國社會上,僅「離婚律師」已有百餘種之多,所謂「治絲益棼」,此為明證。如此以往,人人變為「專家」,人與人之間尚有溝通之餘地耶﹖(打完官司,未必能多瞭解對方一絲一毫,但案例又多一條。﹚ 若謂專家有能力解決問題,那倒要請教﹕為何如今專家越來越多,而問題也越來越複雜﹖如果人如沙鷗,埋首在自己單純的天地裏,吃飽穿足為數,吾無語。不然,請環顧世局,萬一出了一點紕漏,人類(不是個人﹚將何去何從﹖ 舉例說,人人奢談地球村,可知舉世百分之六十的財富,被百分之三的人所掌握﹖(預言WTO世界﹕大國控制糧食、經濟,小國控制人民,人控制自己﹚有金碧輝煌的摩天大樓,也有埋在垃圾堆下的貧民窟!有人山珍海味吃之不盡,而每天全世界有數以萬計的人餓死﹖這些已非新聞,光是汽車族放出的「黑煙」,就足令地球溫室效應加速﹖有人願少開車乎﹖人類是在向「後代子孫」借貸,還不起,誰奈誰何﹖ 有個老農,在田裏挖到了黃金,頓成豪富。他算算帳,田裏的收成,一千年也賣不到這些黃花花的金子。於是,他把田廢了,蓋起高樓美廈,園林山水。 有天,他向鄉裏最有「學問」的長者求援,抱怨說遭到宵小覬覦,物質精神損失不貲。長老說﹕「那簡單,我介紹保全專家給你。」保全專家便建議修建圍牆。待圍牆修好了,這老農才發現給「關」在裏面,出入不便。 這也簡單,多開幾道門就解決了,於是在各出入孔道上,增設了一些門戶。門一多,問題又來了,鎖了不便,不鎖不行。於是門內廣設看門人,等到看門人一多,又要解決食宿問題,儼然一個小型社會形成了。 原本單純的生活,變得繁複不已,有了人就有是非,有了是非就會爭吵。於是園子裏大小風波不斷,得不到些許安寧。他又去找長者,長者說﹕「那簡單,我介紹法律專家給你。」有了法律,就有了規矩,什麼東西是誰的,錙銖必較。這一來,麻煩由小變大,問題更多。他只得對長者說﹕「能不能介紹誰讓我回到過去的生活呢﹖」於是又來了一位專家,他建議把地上物拆掉。拆完,滿地磚石,這位專家說﹕「我只有這種專才,我再介紹搬移的專家給你」。待石磈搬了,園林美景變成廢墟一片,滿目瘡痍! 這時,老農的老婆孩子帶著幾名護衛,走到老農面前,逼老農離開。老農大驚﹕「怎麼,你們也出問題了﹖」老婆說﹕「你胡作非為,不顧我們的權利。老實說,我的律師已經安排好了。記得吧﹖這棟房子是我的,土地也是我的!你用你的黃金建了那些地上物,現在地上物都清光了,你已經沒有立足地了!」 地是一,土土相連,地上物是「專家」建的壁壘。智慧是同,要得其意而忘其言(言必有異﹚,「概括承受」可也(千萬別追求精確,精確的定義是「恒異」﹚;知識無限,如果在知識的立場來回答,老朽可以寫上萬千冊「巨著」,而最後幾無「立錐之地」! 請注意!本文是因問者追求「超融立場」而答,融者合一,不宜細分。求知有輕重緩急,無知者先求知,既知者應求融,本文全篇為一,請勿「斷章取義」! |
#舊 263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7-22] |
主題: (問一)智慧的體用因果、基因、結構、性質、應用為何﹖(此是否為不懂緒論之問也﹖﹚,下為個人思維之結果,請先生指教。(1﹚本系統﹕智慧(2﹚釋文(智=知 日,知日之真相謂之智;慧=彗 心,掃去心中之無明謂之慧);定義﹕認知宇宙真相的能力(3)前系統﹕人(4﹚後系統﹕認知宇宙真相(5﹚上系統﹕定(6﹚下系統﹕解脫(7﹚基因﹕概念(8﹚結構﹕認識、理解、思維(9﹚性質﹕永恒性、整體性、包容性、無窮性(10﹚應用﹕想不出來。(問二﹚可否請先生指引我們這些晚輩一座發揚中華文化、協助貧苦人民的努力之道與明燈﹖謝謝先生指教。 |
回應﹕ 解得很好,只是千萬要注意,所謂「系統分析」,就像剝洋蔥一樣,力求「一層一層地」界定某件含糊的事物,因此沒有「標準答案」。人是主觀動物,很容易陷於自己的迷思中,再若一步一步「自圓其說」,就有了與「真實無涉」的「一家之言」。 任何一個「概念」,都只是個人主觀的「認知」,唯有眾人之同,才是「真實」。因此,除了「生產技術」等必須精確外,其他語文應於「模糊」中,一層一層地逐步界定。 在閣下的陳述中,系統之左右上下還沒掌握住。上下的定義是「因果」,是動態的,由上流經本系統而下,智慧源自宇宙真實,其果必為人類的認知。左右為體用,智慧之本體是種「機構」,其用為「解決問題」(同理,智慧之用,對問題來說,是解除,對個人之困擾而言,即是解脫。﹚ 原則把握住了,不要期望每次說得一模一樣,那就叫智慧。孔夫子說「仁」,弟子編纂成《論語》一書。佛陀講「心」,竟得三千部《大藏經》,即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如果只記一種「標準答案」,那就成了台灣的「大專聯考」(是以老朽只能進「台中農學院」﹚。就算是一流「天才」,久而久之,便「同化」成為「記憶體」。原有的一點靈智,早無影無蹤了。 智者對問題的回答,是隨時空環境而異的,這才叫符合真實。「台式教育」是「死記答案」,其因是為了便於改考卷,結果是「腦袋如刻版」,這就叫「削足適履」!智慧是得其意而忘其言,除了原則不能變,答案絕對是大同小異! 要發揚中國文化,當然要先瞭解,文化可分三層﹕最頂尖為「思想道德」,可閱先秦諸子百家,以及宋明理學。中層為「文史藝技」,其類繁多,可視興趣而定;下層是「民俗風習」,切勿因其下而鄙視之,文化層次愈高,各個民族相去愈近。若要發揚「文化」,自應從上層著手;若為發揚「中華文化」,怎可輕視自己的特色﹖ 至於協助貧苦民眾,只是存乎一心的態度,「心無私,體力行」可也。 |
#舊 273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7-24] |
主題: (問一)「創造」、「創新」、「創意」、「發明」四者有何不同﹖關係為何﹖(問二)若欲探討超過兩個詞組混合以上的系統時,應如何下手﹖可否舉例說明(問三)食色之欲應如何治,豈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謝謝先生指教。 |
回應﹕ 「創(=倉+刀﹕匆遽用刀,指立即下手,傷也,使成也﹚」字為一刀下去,成敗立見。見到的結果,負面的有﹕創痕、創痛、創傷;正面的有﹕創見、創舉、創刊、創作、創業、創始、創造、創辦、創設、創立等。 漢字之組合宛如視覺效應,由上而下,連續認知。既「創」,其結果為「造(=+告﹕可告之行為﹚」者,有事實佐證;有「新(=立木+斤﹕立木而斬,劈開,去舊﹚」者,是有所不同;有「意(=音+心﹕影響於心﹚」指其新之所由者。唯「發(=北殳+弓﹕北者反背,持武器而反背,開始攻擊﹚明(=日+月﹕有光可知﹚」係指開始而使明,萬事萬物,無不先具其理,人知之於後,「發其理而明其實」也。 兩個詞組以上,仍應順序求其同,略其異,相當於邏輯之交集。 「食色之欲」本屬大自然進化之手段,數十億年以降,當進化層次漸高,量變遂產生質變。到了人類,開始反思「個體與整體」的關係,終於發現「食色」是「個體」生存之手段,而「整體」則是一種超然的「精神狀態」。 以人為例,人體為無數獨立、具有生命之細胞組成,合為器官、骨骼、肌肉、肢體等,各各功能不同(相當於社會﹚。但人之為一整體,卻非細胞可比,當今人已瞭解細胞,而細胞卻無從瞭解人(吾非細胞,恕不知細胞之所知﹚。人之所以能瞭解細胞,全賴各個細胞的配合,在「質變」之下,其性質功能迥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人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狀態,才能建立文化,進一步探索宇宙真實。然而,人體中之細胞秉承了生命的原始動力,只要身體存在,其作用即難以忽略。為此,「人」面臨選擇,是順從肉體而忽略精神﹖抑或逆向而為﹖也正是在這種「天人交戰」的矛盾思考中,人類文明得以充實完整。至於「個人」的選擇如何,那只有各憑機緣了。 「無所住而生其心」,絕非「無所住而逞其慾」,「生心」只是「鏡花水月」的一種,在宇宙間不會留下一絲痕跡(只要真的不住,房舍就是空的﹚。若「逞其慾」,結果必然涉及他人,人有動力,「擾亂一池春水」的下場,是水不清,魚兒驚,不論池子大小,再也得不到片刻安寧。 明參造化,慎思因果,目標確定,自然無惑。 |
#舊 286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7-27] |
主題: (問一﹚腦死之義指的是生命的腦器官還是精神的自我意識﹖其原因與解決之道為何﹖(問二﹚禪定之義指的是精神活動的自我停止、自我毀損、本體脫離還是介面關閉(或毀損﹚﹖其精神活動是如何重新啟動﹖其修行之道為何﹖下為個人淺見,望先生指教。(答一﹚愚意以為,腦死當為精神的自我意識消失(是否為常謂之「元神出竅」﹖﹚或毀損,另外一種可能是意識仍存而介面關閉或毀損,因此解決消失之道為「尋回自我意識並使其歸位」(似乎超越現代醫學的範圍﹚;解決毀損之道愚意認為過於瘋狂(即移植某精神意識﹚;解決介面毀損為事前為全人類建立「個體神經基因圖庫」,藉由對比個體腦死前後的基因圖,找出受損之處,再透過基因技術重建原神經完整介面。(答二﹚無法回答,因禪定從未試過。謝謝先生指教。 |
回應﹕ 「腦死」只是近數十年發現的一種現象,醫界尚無定論。已知者,「腦死」者尚有「腦波」,表示神經仍在活動,但肢體的協調機能已經喪失。其原因當然是機能故障,解決之道有二,一是多給予神經刺激,根據「用不用原理」,多用才有導通的機會。另一策略是任其自然,人在熟睡時,逍遙「無際」,將之吵醒,「是誰獲益」﹖ 「禪定」是一「主觀」狀態,切勿用「科學方法」加以闡釋。十八世紀的西方哲學,硬將思想劃分為「唯心、唯物」,曾導致人類社會的大分裂,其餘波尚盪漾未止。實則人生不過「主觀、客觀」之別,若不說破,智愚本然,則屬「客觀」。否則將「主觀」錄入光碟之中,各種仿冒不脛而走,人間必「偽人」充斥也。 在主觀上,各人修為有別,「境界」相去天淵,「禪定」不加解釋,反而更有意義。在客觀上,禪者舉手投足,明者自明,也無必要踵事增華。 例﹕前段為客觀事實,尾段為主觀認知,可供網友自編,以詳「禪境」。 某道場講經,請來三位大德。場中坐席有三,主位居中,兩側各一。 一位講者逕至側位就坐,垂簾瞑目。另兩位則互相謙讓,皆表示自己德行不足,不當居主位。推讓良久,主事者恍然大悟,立將坐席調整,將原居中之席移於一側。這一來,已坐之講者反而成為主位,正居中間。 該講者見狀,一怒而起曰﹕「爾打算陷吾於不義乎﹖」 主事者忙道﹕「非也,此主位無人屈居,大德謙謙君子,名正言順。」 …… 尾段﹕……純屬主觀認知,請自行編著可也。 正誤﹕前有網友問及「老農問題」,匆忙間,誤以為是指WTO威脅農業事,故答如斯。人老了,忙昏了,敬請原諒。今忽憶及「老農與專家」之故事,該網友所問者,恐係在如今專家當道之下,如何調適自應。 若然,答案是「通才教育」,何謂「通才」﹖要能與己通、與人通、與天通。其法應由家庭做起,「家和而後國興」,父母不和,子女必背。學校教育應分三個階段,初期著重兒童的身心協調,謂之「啟蒙」;次而「益智」,由聯想及邏輯下手,充分發揮人性的優點;最後才是「求知」,授以專業知識。 啟蒙教育是令孩童之感官、肢體協調一致,群體與個體合作無間,心理、生理溶於習慣,重點是﹕「德、美、體、群」。德指「做人」之道;美係訓練「感官」,培養「自信」(藝術乃人之感官直覺與機能控制之基礎訓練,前人未知也﹚;體求培養健全之身體;群育重視團隊的倫理及秩序。是則,小學畢業,人已知「人事」矣。 益智教育才是開發人類大腦資源之始(老朽堅決反對「天才教育」,揠苗焉能助長﹖﹚,國中應先教以「目的判斷」、「學習方法」、「溝通技巧」。這一切皆可以「漢字基因」開始,再授以「認識」、「思維」、「體用因果」。課程上應以常識為主,佐以史地、自然、文藝等。高中人智漸熟,則授以「數學、理化、生物」等。 求知教育是大學的事,人已知自己需要什麼,任其選擇可也。 |
#舊 298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7-30] |
主題: 先生日昨問起LCD一事,晚輩雖非該產業從業人員,但特從網路上搜集一些資訊,並將其結論分為四篇,以供先生參考。《篇一.產業狀況》目前世界LCD的生產集中於日、韓、台身上,LCD概分為三類,包括TN-LCD、STN-LCD、TFT-LCD。其中TFT-LCD又分為兩種,10吋以上為大型,10吋以下為小型。由於全球需求暢望,使得LCD上中下游形成供應短缺的連鎖反應,因此目前整體產業鏈正進行大幅的擴產以因應需求。現今多數世界一級大廠皆以朝向大型LCD發展,唯日、韓擴產較保守,而台灣(共有8大廠,兩廠建設中,餘皆已量廠)明年整體產能(750萬~1000萬片,14.1吋為基礎)為今年一倍以上。吾視電書之規格,有四吋、六吋兩種,屬中小型TFT-LCD(大型亦可切割為中小型),因此下三篇將以討論TFT-LCD為主。《篇二.中小型寸TFT產業分析--台灣篇》由於韓、日的資料難得,故只能以台灣為主。台灣生產中小型TFT-LCD的廠商有二,一是「聯友光電(年底擴張完成後月產能達43萬片,6.4吋,www.unipac.com.tw)」與「元太科技(年底擴張完畢後月產能達32.4萬片,6.4吋,www.pvi.com.tw)」。目前兩廠的產能皆為滿載。《篇三.大型TFT產業分析--台灣篇》目前台灣已量產大型TFT-LCD的廠商有6,包括「中華映像管(目前月產能7萬片,14.1吋,www.cptt.com.tw)」、「達碁科技(目前月產能10萬片,14.1吋,www.adti.com.tw)」、「奇美光電(目前月產能6.5萬片,14.1吋,www.chimei.com.tw)」、「瀚宇彩晶(目前月產能5萬片,14.1吋)」、「聯友光電(目前月產能3.6萬片,14.1吋,www.unipac.com.tw)」。其餘還有兩家正在興建,明年中以後才量產,包括「廣輝電子」、「元太科技」。明年整體企業的產量將是今年(506萬片,14.1吋)的2~2.5倍左右),其中又以奇晶光電的500萬片為最(為台灣廠商中唯一技術自主,且總產能規劃至750萬片,2002年達到世界第一)。《篇四--採購策略篇》今年LCD雖因全球需求大幅成長而造成供應短缺。使得生產廠商幾乎全力擴產,目前市場幾屬賣方市場,因而價格仍高。但愚意以為,今年底開始將會漸漸反轉,理由有二。一是美國PC產業成長趨緩(經濟擴張了十多年,是該反轉的時侯了),將會開始減少對大型TFT-LCD的需求(PC的使用佔大型TFT產能的7成左右),故影響可能;二是9、10月市場電書一出,世界局面將為之改觀,PC產業重創之日不遠矣,屆時世界TFT-LCD產業可能將會出現大幅度的產能閒置,因而主客易位,變成買方市場,則電書成本可降。晚輩認為,在未來的三、四個月內,先生欲得貨源容易,而欲得「廉價」貨源則難。故晚輩建議,先暫時犧牲初期電書之成本,以求電書早日上市(因電書是影響未來情勢的重要關鍵)。至於初期訂單欲下給那家廠商與價格,則由先生決定之。(晚輩看法,台灣奇晶光電較佳,因其技術自主,產能擴展性最大,且其背後主其事者為崇尚無為而治之台灣知名企業許文龍先生,若其知電書之義舉,則當有較大之議價空間,甚至得其一臂之助,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以上為晚輩淺見,希冀對先生有所助益。 |
回應﹕ 多謝提供LCD資料,老朽正在力促電書儘早上市。九月上旬,本企業集團有多項「重要」成果,將在香港公開發表,電書已在測試中,如若順利,自當一併公開。 電書初期發表,只是代表一種新概念的實現,將有「資料下載」的功能,相當於「網絡機」;又能以MMC直接錄入,以節省成本,作「電子書包」用。唯「中文CPU」因故延誤,據設計廠商告知,要到十月才有「樣品」。 在先生所收集的資料之外,尚有一嶄新的LCD,稱之「雙穩態」或「生化」液晶,又有人稱為「電紙」。其優點極多,因其顯像改變後,可長時間穩定不變,故耗電量極低,如僅為「看書」,兩顆3A電池,可用數月之久。而且其生產成本低,良率高,極易大量投產,「問世」已有十餘年,一直是美軍事機密,近兩年始「解禁」。 正因為其新,兼以功能超強,一般廠家皆半信半疑。台灣、大陸著名之大廠都曾前往考察,咸謂﹕「好得不能置信」,然後人人觀望「早起的蟲兒」是誰! 老朽別無所長,唯具「先見之明」。自入資訊界以來,十料十中(包括視窗3.0敗於微軟之手﹚,未曾走眼。此次LCD之役,首因老友張騰輝專誠推薦,遂得識「馬博士」(本網前月曾有報導﹚,後赴台籌資,擬大量生產。隨即有多位好友,來函警告,謂上海及深圳皆曾引進該設備,耗資數億,而一無所成。 繼而本公司在台負責人郭慶義,捎來「原發明人」的口頭邀請,約老朽赴美詳談。時為六月下旬,北京中科院軟件所人來開會,百忙中,在達拉斯演出一幕「數碼時代」! 其事原委一如二十世紀我國之國恨家難,在在均係人之「私心作祟」也。此CLCD(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原係應美國軍方需求所發展者。因軍人作戰之際,地圖、文件不能離手,電腦太重,且耗電太多。此LCD製成「軍用電書」(Military e-book ﹚,十餘年前曾在波斯灣之戰大出鋒頭,今始轉為民間事業。 主持其事者CC李博士,本擬大力推廣。孰料其手下一名工程師離職後,另起「爐灶」,賣了兩條生產線給大陸,結果「聲名」掃地,遂乏人問津。今年,該「爐灶」又起內鬨,「馬博士」才浮上檯面。李博士較老朽猶長數歲,都已看淡功名,彼此極為投契,決定攜手合作,以為天下學子創造一理想的學習工具(大陸推行「希望工程」,耗資無數,然建校容易,覓師難,就算師校齊全,學子須長途跋涉,美意也成空﹚。 本企業已決定投資設廠,正在積極進行中,如若資金充足,年產千萬片不是問題。兼以新型中文CPU(算盤基因技術﹚具有多媒體功能(目前在台所開的中文CPU,只具中文字庫,且仍為馮氏嫡系﹚,都是前瞻性、劃時代的創舉。但願老朽尚未沾染「帕金森」癥候,好事成真,未必為夢也。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老朽一顆「私心」,唯求中華文化能為世人所知。朝夕無懈,寵辱不驚,迄今已近三十載矣!由於一本「無為而為」,從來不以成敗為意,心平如水。如今竟能於短短一個多月中,累有「奇遇」,實乃「大勢所趨」,非任何「個人」之力所能及也。有謝先生盛意,書之於此,是證《道德經》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
#舊 299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7-31] |
主題: (問一)大戰將起,面對電書等神器公諸於世之後的這段期間,西方PC巨人之各種可能反撲攻擊,大衛(先生)是否已有萬全的因應對策﹖此題可不回答,免打草驚蛇,令巨人提早準備矣!(問二)此役勝負雖前定,中華再興指日可待。然勝有全勝與慘勝,全勝者也,彼我不相傷而功成;慘勝者也,雖功成而兩敗俱傷矣。吾觀此役之發展,誠先生所言,經濟災難勢不可免矣!美人自種惡因,食惡果,固咎由自取,怨不得人。然世界為一整體,美人隕落,其影響不可謂不大矣!且兩軍交戰,受苦受難者多為百姓。晚輩雖樂於中華再興,然他國百姓無辜,於心何忍!懇求先生於此役,能以天下蒼生為念,務求全勝之道,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則功德無量也! |
回應﹕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戰爭不論性質如何,其結果必然是破壞、毀滅。老朽毫無掀起「戰事」之意念與能耐,求得個「分庭抗禮」,得免凌辱足矣! 人性如火,人類即另類火山,宣洩乃平衡能量的法則。今拜原子彈威力之賜,世界大戰了無可能,但局部衝突層出不窮,且型態已變。經濟、科技、資源,以及種族、宗教、文化等,無不淪為另類戰場矣。 而今,資訊範疇幾已概括前述另類戰場,其影響所及,謂之災難,絕不為過。即令「師出有名」,設若導致兩敗俱傷,玉石皆焚,於人於己,有何益哉﹖ 本公司九月的活動,原預定在北京,後改在香港進行,其目的,就為求避免不必要的刺激與聯想。其次,露面的合作伙伴,將以台港為主。重要的是方向的調整,特意捨棄了兩個具有爭議性的科目,且將發展重點,集中在「互聯網」之「推廣普及」上。 老朽所謂之「技術革命」,其源有三,一是不用微軟視窗,在自行開發的「搜索系統」控制下,上網速度極快,鍵畢立至。其次是可以不用輸入「英文」,人人立可上網,包括從來沒有用過電腦、或者是不識英文abc的人士。第三是不必藉助於個人電腦,只要有一本「廉價」(數十美金﹚的電書即可。 此係一「超級網站」,其主機係國人開發,運算速度高達每秒數千億萬次(尚略低於美日﹚,能同時提供五百萬人上網互動。加上一種「觀念」的突破,完全推翻了「不會英文不能上網」的神話,加上廉價的電書,在大陸上有助於網絡的普及、資訊的散佈。 超級網站又相當於一個「集中式電腦中心」,電書與之相連,其功能可以取代PC。由於電書生產容易,銷路也廣,PC廠商改業極其容易,不會造成損害。 LCD的生態環境已變,但其生產裝置仍沿用,在十年之內,市場需求量僅以五吋至六吋為例,應為五億片,而目前全世界供應量尚不足二千萬,有增無減。 最後戰況評估,網絡泡沫將全面破滅,此非戰之罪,乃其先天失調也。三網合一將加速催化,十年之內,大陸網民將高達數億,商機無限。資訊業之重心,將由美國轉向香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能以勝敗言之也。 |
#舊 304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8-01] |
主題: (問一)探究概念的「體、用、因、果」如何求其合情合理,即歸納得全,分析得精﹖晚輩現時的瓶頸在於,若以概念為體,發現其用無盡,任何解釋似乎皆通;若以概念為用,發現其體難定,常不得其門而入;而因果系統的探究亦然。具象事物探究不易如此,抽象觀念更難如登天,望先生賜教,感激不盡! |
回應﹕ 欲究「體用因果」,君知其一矣!「無窮無盡」係宇宙人生之真實本相,是「客觀」之必然。進而可知其二,若限以「動機、目標、方法」(交集為一﹚,則其理自明矣! |
#舊 331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8-04] |
主題: (敬予上述言詞"激烈"之無名網友)﹕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若上述之言出於外國人之口,則我們應該反思檢討以自立自強;若上述之言出於同胞之口,則是中國人的悲哀與不幸。近百年來,中國的老百姓受盡多少苦難,三餐不得溫飽者,至今仍數以億計。然而禍兮福之所倚,如今廣大的中國(甚至是世界)貧苦人民終於期盼到能夠獲得解脫的一道曙光,我們不敢說是朱先生一個人的功勞,但他至少是凝聚力量與實際執行的核心。上等有能者,理應助其一臂之力,以求功成;次等無能者,也當樂觀其成,助長聲勢。但觀爾等之言,非但無幫助之意,反而落井下石,極盡嘲諷之能事,比諸多數坐壁上觀而無所做為者更等而次之。這裡乃是一個教學相長,追求智慧圓融的交流園地,非口舌爭戰之處,汝若對朱先生之言行舉止多所不齒,自去便是,莫待眾人之怒時,則自取其辱矣!至於朱先生之所做所為,相信所有的網友自有智慧分辨之。吾勸爾等多做修身養性之功,莫造口業才是,朱先生所言是真是假,不需汝言,時至而自證之,且讓我們一起為朱先生加油,為貧苦的中國人民祈禱,願此志業早成也! |
回應﹕ 一娘生九子,個個不同。老實說,若人人「歌功頌德」,老朽將「自大令己瘋狂」也。本網之設,即為聆聽各種聲音者,孰料竟有「兒語」出現焉﹖ 某外出,遇一人攔路索錢。某身無分文,該人罵之,罵之不能止怒,輒飽以老拳。某續前行,不以為意。人問某﹕「彼瘋矣,余代汝教訓之,何如﹖」某曰﹕「何必,蓋人已瘋,遇人輒咬,對其言行不能負責,其人難教,其情可憫,不如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