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13 留言者:陳智民 [2001-03-31]
主題:答問四
  主題﹕「順遂規律,則心平、無懼矣。」
回應﹕
  正解請見109則。
118 留言者:陳智民 [2001-04-01]
主題:行者處世之道
  <答問五>主題﹕「人生無自由,世事無絕對。」
  <問一>在「人生無自由,世事無絕對」的人世之中,「行道者」應如何自處﹖
  「人生無自由」,悟者尚可隨緣行止,得大自在;但「世事無絕對」,晚輩年紀尚輕,歷世甚淺,於此人生灰色地帶之處理經驗不豐,尚請先生指教。
回應﹕
  第五問答案不全,所謂的「世事無絕對」,是指什麼,因古嚕嚕有所指也﹖
  行道者率指「行於道中之人」,既行於道,不可破壞道路,「克己、制欲、法自然」足矣。經驗不足,故需不斷體驗,穩步前行,不疾不徐可也。
126 留言者:陳智民 [2001-04-03]
主題:辭行
  晚輩今日將入伍,故特來與先生與網上緒君辭行。先生之言行,「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我想已不需晚輩錦上添花。不過,晚輩心中有一事埋藏年餘,不吐不快,願在今日說出以饕諸君與先生。
  藉先生之緣,晚輩有幸接觸「易經」和「預言」。雖易經僅知皮毛,但預言倒還能懂一些。古聖先賢之所留之預言,皆曰今日中華將出聖人,乃一大治世。諸君信與不信,取決在己。
  當然,各位想必明白晚輩心中的「聖人」為誰,就算朱先生非預言之中國聖人。但至少從「智慧」、「心胸」與「品格」來評斷,世上也少有人能出其左右。是逢迎拍馬也好,錦上添花也罷。晚輩看法若錯,各位一笑置之可也;但倘若預言為真,我輩能有此機緣見證新時代的來臨,不也是人間佳話一樁嗎﹖
  離去之前,特留古聖先賢之預言於此,部分並附註個人見解,願和諸君同享也。晚輩狂言多事,望先生萬勿見怪,祝先生大業早成!
  <預言一>漢.諸葛亮--「馬前課之第十二課」
  「拯患救難,是唯聖人;陽復而治,晦極生明。」
  <預言二>唐.袁天罡--「推背圖之四十四象」(一人身帶弓拜見聖人)
  讖曰﹕「日月麗天,群陰攝服;百靈來朝,雙羽四足。」
  頌曰﹕「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
  晚輩註﹕朱先生為在坐之人,拜訪者為「張三」(文傳張主席耶)。
  <預言三>宋.邵康節--「梅花詩之九」
  「火龍蟄起燕門秋,原璧應難趙氏收。一院梨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須愁。」
  晚輩註﹕一院梨花之事,應是指99年文傳邀朱先生出山,先生帶領一群弟子前往,此後生計不愁之事。
  <預言四>明.劉伯溫--「燒餅歌之最後一段對話內容」
  帝曰﹕「胡人此時尚在否﹖」
  基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咸亨一樣形,琴瑟和諧成古道,左中興帝右中興。五百年間出聖君,周流天下賢良輔,氣運南方出將臣,聖人能化亂淵源,八面夷人進貢臨,宮女勤針望夜月,乾坤有象重黃金,北方胡虜害生靈,更會南軍誅戮行,匹馬單騎安外國。眾君揖讓留三星,上元復轉氣運開。大修文武聖主裁,上下三元無倒置,衣冠文物一齊來。七元無錯又三元,大開文風考對聯,猴子沐盤雞逃架,犬吠豬嗚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流離散亂皆逃民,愛民如子親兄弟,創立新君修舊京。千言萬言知虛實,留與蒼生作證盟。」
回應﹕
  閣下差矣!老朽者,「仙人」也。以事實而論,老朽人籍除名、六親不認、無家無室、絕情寡恩,唯有「人遁山中」扮神仙!
  至若「聖(耳口+壬=耳聽口說,任意而行;七十行不逾矩,古時能過七十大不易,故活者非聖,率皆死後追封者)人」,凡人也,要在眾假中充真,實無趣之極。故「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既有此一說,看來墮落紅塵,確該洗耳了(老朽明年將投身「多媒體」製作,很可能效法左非右,來個「老來蠱」)!
  又「預言」不可說也,一說即破,破則漏,漏則不實。確有「聖人將出」,其人之名「雙羽四足」,與老朽無涉。中國張姓,約佔三十分之一,不足為法。人背負之弓,必非長弓,「陶」姓未嘗不可。「一院梨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須愁」,是指中土大局,老朽一介小民,安居山林,坐看雲起,未曾愁過也!
  總而言之,「不二」之「二」者,其中之一為政治,其二即做人。行所當行,是「行於道中」,小杏子行將問世,浪子成真,廓然無聖矣!
  閣下入伍,宜謹言慎行,多讀書,至而立之年,始有所得,四十餘才見真章也。
舊 159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5-30]
主題:
  汝為「邦復」,吾為「智民」。你我之名與願,雖異卻同。只想說聲,這些年來你辛苦了!你的所做、所為、所言,我都看到了。你所播下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種子,已經悄然的在我心逐漸茁壯,無奈能力未足(目前為成大企管四年級生﹚,只有不斷求自我智慧精進,以求早日出師。吾只有一問﹕「如何教人思考﹖其中的關鍵為何﹖」,我是個喜歡獨立思考的人,我思考模式是環繞在﹕「事物的本質是什麼﹖」、「事物的全貌是什麼﹖」「事物的有效原則與做法又是什麼﹖」、「事物的極致是什麼﹖」四大主題上。請問這樣的思考模式是否有何盲點,如果以這樣的思考模式教人,是否能啟發他人獨立思維能力的開始呢﹖最後,希望你還有沈紅蓮小姐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中華文化需要像你們這樣的人來散播思維的種子,期望有那麼的一天,能夠機緣見你們一面。
回應﹕
  教「人」本難,教人「思考」更難,要教得有「效益」,是「難上加難」。關鍵在於生命體並非為思考而生,人類只是生命體之一種,「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人的思考能力來自於「解決問題」,人若沒有問題,哪裏需要思考﹖再若人不具思考能力,便會不斷地製造問題,讓別人去操心。
孟子說得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這種大任,來自於「蒼天」,在「今天」,這叫做「蔑視人權」!因此,關鍵問題在於世俗的因因果果,已經「造就」了無數本非問題的荒唐問題。
果真要學「思考」,首先要為「人所不能為」,其次要為「人所不能」,最終要為「人所不」!這不是咬文嚼字,需知水流向下,歸依於海,人性向利,聚集於己。人所追求者,莫非私利,如果學會「思考」,能量越高,私利越重,豈眾人之福哉﹖
思考有如梵天的火種,可以照耀人心,也可以燎原成災。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老子說﹕「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也」。當個體的能力有限時,為惡尚小,否則強弱懸殊,俎上魚肉任憑宰割,視諸當今世局,君無感於衷乎﹖
當然,吾人不能因噎廢食,「薪火相傳」自有其必要,但擇人而教,也是不容忽視的至理。君既有所問,老朽不得不答。以君言思考的四個重點而言,全貌與極致重疊,蓋在思考中,必須透過「概念」,兩者分異不大。
至於「效率」,其判斷的方法涉及「目的」。試舉一例﹕君欲求職,清潔工立可就業;販毒者容易致富(也隨時可入獄﹚;選民代人見人怕;去劫機瞬時名滿天下。這些都是捷徑,還要「思考」什麼﹖思考學理﹖思考人生﹖追求瞭解宇宙真實﹖限於各人的機緣、才智,有人頓悟,有人漸進,有人終生無著,又該如何講求效率﹖
要教人,唯有教人「做人」,人世是個「考驗、磨練的試場」,待「銳角」磨鈍了,人才能瞭解什麼叫「人」。只有瞭解「人」的真相後,「瞭解真相的人」才會心生慈悲,是稱「圓融」。人心圓融了,知道「感恩」,能夠「喜捨」,做人才能成功。要到做人成功了,亦即「思維考試」合格了,人與天齊(大字與天字,皆成之於人字﹚。到那時,人的思考與天互通,是成之於自然也(思字=田+心,指人耕耘於心也。考字=原字從老,去匕為ㄎ,取氣不舒之意。引伸為測試氣之舒也。思而考之,以求目的之終﹚。
舊 169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6-02]
主題:
  我是在台灣教育制度下成長的人,深知台灣教育對於我們的負面影響,若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請問改變的重點為何﹖而從體制外(例如﹕透過企業的力量﹚,或是體制內﹖謝謝!
回應﹕
  要聽場面話﹖還是談真的﹖場面話不屑於說,真話說之無益。
世事機緣前定,日昨曾論及「成住壞空」,佛家稱之為「劫數(劫=去+力﹕以力去之。數=婁+﹕處理繁雜之事﹚」,是宇宙層層相因之果也。
在上述四劫中,有可為與不可為者。順其勢,若水之就濕;攖其鋒,猶飛蛾赴火。當今正值人類文明由「住」而「壞」之際,所謂「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蠶欲成繭,吐絲自封(封=圭+寸﹕圭者諸侯執以受土之信器;寸者,手持工具狀。封字極富寓意,上對下可封,人對物可封,人於己尤封得高貴、緊密﹚」。
體制內外皆不可行也,企業唯利是圖,否則何以生存﹖政府宛如走馬燈,人去政息,支票亦跳!教育界不可恃,因為要改的正是他們自己,有誰會捧著玉飯碗往地上砸﹖老百姓則連問都不必問,人人在關心,但人人都期望著「等待果陀」。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唯有從「家庭教育」下手,大詩人李白曾感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今日青天人人可遊,而「家教難,難似下地獄」!難之一,家人如附骨之蛆,需求無度,只思佔有不願付出;難之二,家長尚自顧不暇,子女只好堆在擔頭;難之三,社會風習敗壞,世人笑貧不笑娼;樂做富國鬼,不為窮家子。三十年前,老朽不信邪,滿以為春風定能化雨,豈料人腦如鋼殼,白白浪費了十年,換得夏日生雪!
近日白蟻蠢動,群起繞樑,心不靜則氣不寧,憤而除蟲燈籠高高掛,嚴陣待客。一時彷彿元宵之至,炮聲陣陣不絕於耳,屍臭漫漫遠近皆驚。何也,豈「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是飛蟻「慷慨就義」乎﹖其義安在﹖實「空劫」之至也。
人之自封,以感官為繭,世事一概無動於心。絲農知之,以感官作餌,餵之養之,煮之繅之。抽絲之餘,留而作種,千年以降,盛而榮焉。嘗聞蠶云﹕「我輩生而幸福,婚而隆重,死而光鮮,實乃萬世之奇蹟也」。當人人作繭自封,生產線遍佈全球之際,君問何以「醒」之﹖是求工廠更新焉﹖
舊 172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6-04]
主題:
  之前吾人所問,先生所教、所言,吾已明瞭。人性愚昧、貪婪,自古皆然,而古今有心力挽狂瀾之人,大多獲得飛蛾撲火的下場;種惡因、得惡果,實人類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只是身為宇宙本體的一部分、人類的一員,覆巢之下無完卵,吾沒有力挽狂瀾之能,但求為人類的前途奉獻一點微薄的心力。若人類的劫數是先天的定數,我想任誰也無法改變的。在已明心見性之際,為與不為之間,該如何是好﹖望先生指點迷津..
回應﹕
  善哉!善哉!君宜常閱《道德經》,疑團自解矣!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君已「明心見性」,是知「道常無為」;在「為與不為」之間,是「無不為」也。君為「侯王」,「若能守之」指永遠如此,則「萬物將自化」。何也,「身教」勝於言教,言教勝於不教,人智駑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最理想的教育,不能「速成」,更不能揠苗助長,需待其「自化」,始為上策也。
問題還在後面,「化而欲作」才是真正的關鍵。有人說不愛名、利,那是在名利難得當兒,每當小有所成,即化而欲作矣!這是人性之常,既已「明心見性」,當知「人慾」之必然。此時此刻,「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用一種力量控制住,萬念「無住於心」。「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這不是「教育的天道」嗎﹖
切記切記,「老天」化育人類已歷千萬年矣!山有高低,水有長短,人永遠不可能相齊也。君所知所見,無非「考場試題」也,過了一關,山路更險!人心或有一時之「明」,但日月亦常為雲遮,不見其明;人性雖可知,而「人性」雅「不願」被知也。
舊 175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6-07]
主題:
  學生前有數問,先生皆有所答。學生感激不盡,心中疑惑雖解,但卻陷入迷惘。迷惘之一,「無為」之義為何﹖是「無欲之為」、「無所為之為」或其它。若說宇宙有一既定之先天流程,意謂著在流程未定之前,則先「有為」,亦即先有流程制定之為,而後有順其自然之「無為」。若是如此,套用在人世,是否意謂有著欲使人朝向大同前進之人,應該先有為,亦即先制定一發展機制,而後再無為。雖人為所定之機制,其「成、住、壞、空」乃必然之結果。但機制已對於人的進步產生影響,亦可催生下個更完善的機制產生。若皆非上述所言,則「無為」究竟是何意﹖迷惘二,先生曾言智慧能量極大,善者用之利天下,私者用之害天下。而人與智慧之介面為概念思維。先生對於教人達智境的看法為﹕「做人為先,學思為後,精進修為,而達智境」。但先生之著作,「智慧學九論」,乃一教人通達智境之參考,著作中也論及思維的方法。而閱讀著作人之人心各異,有私心者豈不學以致用而害天下。若先生怕有私之人學習思維而誤用,因此採擇人而教,循序而教,學生可以理解,但出書之舉,則學生陷入迷惘。望先生指點迷津﹖
回應﹕
  「無為(無=象形字,象廣袤繁盛之森林,未見人狀。為=象形字,象母猴之爪,猴性喜動,必有所作也﹚」,沒有個人的意圖而有所作,是稱「無為」(人為=偽,是也﹚。「老子」不過是位「真正」的、「地道」的炎黃子孫,他依循中國人尊崇自然之道,著《道德經》以揭示「人私」對世事之影響也。
  宇宙進化,正是「無為」二字之明證,如人不干預,順遂自然,是稱「宇宙進化」。「進化」有其流程,四劫相循,人不過是「壓倒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怠惰可苟延殘喘,或能讓子孫多事生息,激進則加速毀滅(設想若中國、印度於二十世紀之初,工業力量即與美相若,地獄早已降臨人間,吾輩豈有反省良機﹖﹚得失可知。
  但「稻草無知」,人人假借進化之名,行利己之事,致天下擾攘,墳墓已掘也。老子於三千年前即見及此,預言﹕「道亡,德繼;德亡,禮承;禮失,人間唯義是求。」(非原文,乃主題﹚當今連人對「義」都已「無知」,「忘恩負義」成為「識時務」的英豪,豈非「進化」之終極乎﹖老朽雅不願見子孫(老朽已「非人」矣,孑然一身,無兒無女,但以天下子孫為子孫﹚淪為「異類」,「非為己而為」,是「無為而為」也。
  有一教師,誨人不倦。其學生某擬興建工廠,於地方有害,師往阻之,生曰﹕「師有所教,生有所用,有何不妥﹖」師大慚,退職讀書(非工具書﹚。數年後,請復原職。校長詫曰﹕「何以反覆﹖」師答曰﹕「前者教書,今以教人。」問﹕「兩者有何不同﹖」對曰﹕「教書時,吾自以為知,照本宣科而已;教人,無本可宣,必苦而知之也。」
  人生三大境界﹕「見山是山,見林是林」是「無知」之境;既而﹕「見山不是山,林不是林」,是求知之始;以至「山還是山,林還是林」,所變者人之認知也。人間之試場(實則乃煉爐也﹚,考無止境,至圓融而後止。有如煉鋼,初見是黑灰之鐵,繼而高溫熾之,宛似燃炭,終而鎚之、焠之,又復為鐵矣。如此週而復始,百煉而成精鋼。
  君所見,何止於鐵乎﹖
  《智慧學九論》,僅乃九論而已,能開人茅塞,已是求之不得矣。真正的「智慧(智=知+日,需多學多聞。慧=彗+心,彗者掃帚也,掃在心上,所去者私心也。﹚」是「宇宙進化」的原動力,豈人間千言萬語所能致﹖老朽之不傳者,無須揠苗助長也。
  不見有德人,世間如浮塵;多事多一事,少瞋少一瞋。
舊 178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6-07]
主題:
  謝謝先生所教,學生心中之見、思兩惑已漸得解,日後必當精進修為,自義無反顧,「無為而為」也。臨去之際,學吾生有最後一問。如今程式語言的發展,西方已發展至另成熟境界,下一步即是自然語言。而先生在《組合語言的藝術》一書中所言,組合語言是未來程式應用的關鍵。事經十年,先生的看法是否仍是如此﹖如果是,但現今的狀況是,幾乎(不敢說是全部)學的都是高階語言(C,C ,Java.)等,學組合語言的人幾無立足之地。面對這樣的情況,先生所見為何﹖最後,學生對先生只有三個期望。第一,多加照顧自己的健康(可能是多慮了)。第二,雖人類存亡是應該認真看待,不過有時侯也可以幽默處之嘛。﹚第三,未來先生能述而作(智慧除外﹚,留下智慧的結晶於後世。
回應﹕
  「當今」兩字甚確,但當今將會變成「過去」。在自由經濟下,資源浪費成習,以視窗為例,若用組合語言,程式小三十倍,速度會快百倍。但美國人貪逸惡勞,用自然資源換取他們的享受。總有一天,油乾燈盡,人就會後悔了。
組合語言是種藝術,真正的藝術家是不屑於嘩眾取寵的。我們花了兩個多月,重做漢字字庫,以128KB放進CPU中。(資料100KB,程式28KB,品質保證不輸於現有高達數十MB的字庫。換算成本,約值美金一元,較別家約便宜二十多元。但若中國人用之,十億套就省了兩百億美金,高階語言做得到嗎﹖﹚
舊 190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6-15]
主題:
  請問先生,「漢字基因工程」可教人否﹖(含中國人和外國人﹚,以發揚中華文明。如果可,什麼可教,什麼不可教﹖現在是不是時機﹖如果否,為什麼﹖
回應﹕
  所謂「漢字基因工程」,是一系列理論與技術建立的一個新領域。基層是「漢字基因」(含字序、字碼、字形、宇辨、字音及字義六大基因﹚,中層是資訊系統(含軟體硬體規範及產品﹚,上層是文化應用(多媒體﹚,統稱為「漢字基因工程」。
任何事物能否「教人」,端視目的而定。如果為了「賺錢」,連「放屁」的十大法門也有人教。如果為了「自炫」,就要教得令人「眼花目眩」。再若為了「實用」,必先證明可行、可用!否則做什麼﹖揚名立萬﹖免了,「名」之可怕,六親反目也!
老朽等努力經年,日夕拼搏,到現在連第一層都未完成,何以示人﹖以何教人﹖緣二十年來,我等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故而一事無成。今日任職「文化傳信」企業,生活安定,才能專心製作計劃,逐步實施。由去年在北京發表「漢字基因工程」理論開始,到公佈「中文2000」、「九億農民網」、「多媒體大學」,方向總算釐定了。緊接著,年初動手製作「電書」、「中文CPU」,正式展開「築基」工程。
若問進度如何﹖答曰「差強人意」,問題出在「人」也。一般「自命不凡」者,不相信老朽有此能耐,八人大轎都抬不動。另有「唯錢是問」之輩,老朽雅不願做「超級凱子」,談都免談。好不容易網上一條小魚,那魚吃了「人蔘果」,就搖身一變,怪誕得有如「仙女下凡」,老朽「無福消受」,只好自己「掃地出門」。
來來去去,身邊只剩下十個「蝦兵蟹將」,進度慢一點,但「蝸牛」也能「夜行百尺」。待老朽油乾燈滅,只要弟子們能「克紹箕裘」,總有一天能發揚光大的。急不得也!上帝尚要七天創造世界,未來源自過去,孔老夫子也要等三百年後,何況基因工程﹖
如果順利(不延、不誤、不病、不死﹚,三年之內漢字基因(字義含基因字典﹚有望完成。再三年,資訊系統底定,老朽「人生七十才開始」,到那時,「風花雪月」、「霞光倩影」,甚至「吞雲吐霧」,有何不可教哉﹖
舊 194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6-17]
主題:
  1,何謂「天才」、「人才」,有無「地才」呢﹖各才體用因果為何﹖2,若有地才,而天、地、三才是否有層次(亦為三才結構﹚之分呢﹖例如﹕天才﹕「﹖(神﹚」、「聖賢」、「英雄」人才﹕「將臣」、「官吏」、「匠技」地才﹕「﹖」、「﹖」、「﹖」3.如何成為一位能慧眼識三才的「伯樂」呢﹖或作育三?~之師呢﹖不才之問,望先生海涵,不吝賜教)
回應﹕
  1,一般不談「地才」(地=土+也﹕根本就是土。才=象草本初生之形,始也,力也。﹚」,草木出於地,「地才」豈非草木哉﹖漢字之奧妙,在於「無句讀」之「字串」。如言﹕「天才會下雨、天才會做詩」,或「人才會下雨、人才會做詩」,其意云何﹖加上「常識」,就是人之「理解」(以理解之﹚了!「地才」只有一種理解﹕「地才會長成草」!結果太明確了,就失去了「聯想」的趣味,微言無大義,人恒棄之。
  2,漢字的名稱詞「體用因果」之規律,率為前、後之分(訛用者有之﹚。故「天、人」為體,「才」為用,因「天、人」,故而有「才」。然而「名稱詞」不具時間,故無因果,前述者,僅表示到此(才﹚為止。很顯然,「天才天用、人才人用」,人非天,不知天,怎識「天才」﹖
  今人好高騖遠,把根尚未成的幼苗掘之拔之,培育於「溫床」,美其名為「天才班」!似此,「天」才會令「人」瘋狂也!老朽於五零年入師大附中,當時有所謂「實驗班」,實驗結果,未見「天才」,反而導致同學間妒忌排斥!人何不「安份」,以培養「人才」為職志﹖「人」本動物,大不了可謂「原人」,因「學而知之」,「知」後始可謂之「有用之人」,是「人才懂做人之道」矣!設「天」欲起而「用」人,「人才可能成為『天才』,『天』才會善用之」。
  3,「層次」是一種「同一屬性的結構分類」,世間人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功能定義」,做為「人」,舉凡聖賢、君王、盜賊、娼妓都在同一層次,與「才」無關。聖賢力不及盜賊,權未如君王,色遠遜娼妓。唯有在同一功能上,有了比較之標準,始可判其層次(梨不可與桃比層次高低,除非以「價格」、「成色」等為準﹚。
  4,君意明矣!答案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世事有其規律,小環境隨大環境而變,大環境因應「時空能量」而變,設將此變化之流程書之於紙,展之閱之,知「世事前定,不得逾越」也。流程該變,「天」才會出「天才」,人間自有人才!以君執著於「作育英才」之理念,是「考試及格」,但非優等,何也﹖「人定勝天」﹖有可能乎﹖今世之果本係「天意」,人不過「隨天而舞」罷了!「考者求其『終』(故父亡曰先考﹚」,不盡心盡力,不能謂「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無需「揠苗助長」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