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3 留言者:遊子 [2008-12-18] |
主題:答8699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時間: 夜晚 地點:東坡宅前 (中遠景。 旁 白:(旁白者)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2**時間: 接上 地點:東坡書房內 東 坡:(秉燭夜讀微感疲憊,於是放下書本,起身吹熄蠟燭並寬衣解帶準備就寢。 旁 白:(旁白者) 解衣欲睡。 (鏡頭由書房全景轉至東坡正面。 東 坡:(見窗外月明。 (鏡頭轉至窗外,一輪明月高掛。 旁 白:(旁白者) 月色入戶。 東 坡:(走至窗旁,環顧屋外,月色明亮。 (鏡頭轉回室內全景。 東 坡:(戴上帽子。 旁 白:(旁白者) 欣然起行 。 東 坡:(取下牆上所掛之外衣。 3**時間: 接上 地點: 東坡宅外 (鏡頭由屋頂一隅,降至一般視角。 東 坡:(步至庭院後,負手瀏覽四週。 旁 白:(旁白者) 念無與樂者, 東 坡:(繼續往前走。 4**時間: 接上 地點: 承天寺外 東 坡:(走向承天寺。 旁 白:(旁白者) 遂至承天寺 。 5**時間: 接上 地點: 承天寺庭院內 東 坡:(進入承天寺庭院中。 旁 白:(旁白者) 尋張懷民 。 東 坡:(步向左廂房,房內人影晃動。 旁 白:(旁白者) 懷民亦未寢 , 東 坡:(敲門。 張懷民:(起身應門。 (兩人稍作交談後,張懷民將身後門帶上,隨東坡步向庭院。 旁 白:(旁白者) 相與步于中庭, 6**時間: 接上 地點: 承天寺庭院內 (鏡頭以低角度近攝庭院地面,樹影清晰。 旁 白:(旁白者) 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鏡頭轉往上仰角至一旁種植之竹柏。 旁 白:(旁白者) 蓋竹柏影也。 (由竹枝末梢取明月之景。 旁 白:(旁白者) 何夜無月? (鏡頭于屋頂高度平視,竹柏入鏡。 旁 白:(旁白者) 何處無竹柏? (東坡與張懷民相偕步于中庭。 旁 白:(旁白者)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鏡頭低角度,由兩人前方轉至庭院全景俯角,淡出。 學生 敬上 |
回應﹕ 本片全係「旁白」,無對話。請多參考老朽所編劇本,「一目瞭然」才是重點。 |
#8772 留言者:遊子 [2008-12-22] |
主題:答8762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可知:能夠讓人理解之概念。 可感:能讓感官感知之現象。 2,相同:本源、物源同為人為定義抽象概念之分類。 相異:「本源」不具形體數量,以為概念之根本, 「物源」藉具體之象,類比所形容之觀念。 3,相同:形、象同為代表事物之形態。 相異:「形」為具邊緣效應之事物, 「象」多指易於分辨之形態。 學生 敬上 |
回應﹕ 1,半對(理解?)2,半對。3,錯。 |
#9100 留言者:遊子 [2009-01-25] |
主題:試答#909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甲夫人高貴,為演員之妻。 2,乙夫人美麗,為畫家之妻。 3,丙夫人好看,為導演之妻。 4,丁夫人漂亮,為編劇之妻。 5,戊夫人瀟灑,為醫師之妻。 6,己夫人悅目,為製片之妻。 學生 敬上 |
回應﹕ 亦具理性。 |
#9106 留言者:遊子 [2009-01-26] |
主題:答#910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倫理乃傳統中華文化特色之一,為人類社會之規範:於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學生 敬上 |
回應﹕ 廣而不深,用字不精,僅涉及皮毛。 |
#9141 留言者:遊子 [2009-01-28] |
主題:再答#910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倫理者,五倫之理也。眾人皆能恰如其分的扮演各自在社會責任中的角色,則社會安定有序;反之,人人行為失據,其社會必亂。 學生 敬上 |
回應﹕ 正確。 |
#9249 留言者:遊子 [2009-02-06] |
主題:答#9233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一,定義「自由」: 1,萃取主題: 自=象鼻之形,本人也;介詞,主觀立場,變化始於=本人,主觀。 由=象一容器,物有根據;系統之初態=根據。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本人,主觀」與「根據」。 自由=以主觀判斷為行事之根據。 二,試論「自由」與自然。 自然本存,其流程既定;人類主觀,常自以為是。限於人類個體經驗判定的自由,不過是自欺欺人,能做到道法自然,才是真自由。 學生 敬上 |
回應﹕ 一、正確。 二、接近!但為山九仞,此之謂也(且字數超過、多了八字,下不為例)! |
#9327 留言者:遊子 [2009-02-10] |
主題:答#931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一,定義「現實」: 現實=可見之狀況。 二,試論立法之「現實」情況。 舉世崇尚自由,鮮有為眾人謀之教化;多數人對觀念定義模糊,社會失其互信基礎。今欲以法律人,實困難重重。 學生 敬上 |
回應﹕ 一、正確。「實際狀況」更佳。 二、不夠深入,因缺少法律實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