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留言者:遊子 [2001-05-07] |
主題:請教婚姻的意義 如題,請教先生解惑,謝謝! |
回應﹕ 婚姻本為一種制度,把原本不相識的男女綁在一起,同甘共苦,以撫育下一代。其意義有三,一是生命延續的保障,二是社會維繫的方法,三是個人隱私的確保。 當今地球上人口已超過極限,除非移民太空,否則生命延續沒有必要。至於社會,已到了瀕臨破產的地步,人人爭取「自我自由」,還有何等人能維繫?更別提國已不認、家將焉附?癌症細胞,本屬身體之一部份,今擴散成世界村,要準備化療了。 若談個人私隱,那才是一件「打破金氏記錄」的「妙事」,在一個「急功近利、笑貧不笑娼」的社會上,一些「大、小人物」,為了一求在「公共媒體上亮相」,不惜把身上的私隱輔以放大鏡供人鑑賞!是「文明的大躍進」耶?是毀滅前的「大瘋狂」耶?是「無私奉獻」耶?還是「無恥愚昧」呢? 今日若談婚姻,前三者都不適用了,應該算是一種功能:令男女雙方互助合作,彼此解決生理、心理的需求,建造一個下班後「有歸有宿」的「窩」。 如果連這三者也不適用了,老朽就只能噤口不言了。 |
#336 留言者:遊子 [2001-05-08] |
主題:續問“婚姻的意義” 那如果夫妻其中一方已經沒有將心放在這個家庭裡面了,婚姻還有意義嗎?還是應該為了子女死守住這種虛擬的感覺呢? |
回應﹕ 人生不可用是非、選擇題作解,前所答者,因應所問也。若已有子女,當思及自己所能負擔之責任,夫妻不和,鎮日爭吵,未必能善盡職責。但動輒以仳離為念,一離再離,終無已時,當事人與子女受害更大。 解題之關鍵,在於一己,若能「明心見性」,當知「浮生如夢」。珍惜「手中所有」,勿作「飛鳥之期」。人生結孽容易積德難,犧牲小我,容人克己,退一步海闊天空,方能得「大自在」也。 |
#7948 留言者:遊子 [2008-11-04] |
主題:答7943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 1,認知界: 某師認知教人重於教書的過程。 2,理解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不能僅止於授人以業而不傳人以道。 3,剖析界: 使人悟道應為教育之最終目標。 請老師指導。 學生 敬上 |
回應﹕ 1,正確。 2,與認知太接近,應設法於「傳道、授業、解惑」之內容發揮,始乃水平思考。 3,因果者,有前因、有後果。應分述因因而果果也。 |
#7976 留言者:遊子 [2008-11-06] |
主題:答7974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教誨: 1,認知界: 某鄉民向路過之僧抱怨受到欺壓而無人能助,僧人問其究竟後始知是其奴性使然,愛莫能助。 2,理解界: 陷於物慾無法自拔又只想依賴他人幫助的鄉民,奴僕之態表露無遺,自然被人以奴僕對待之。 3,剖析界: 天助自助,鄉民若能有此覺悟而自尊自重,自立自強方得脫此困境。 學生 敬上 |
回應﹕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7987 留言者:遊子 [2008-11-07] |
主題:答7974則 老師您好: 學生常覺無法與人溝通,此次主題萃取之練習,始知自己對於體用因果的關係仍是一知半解。來網兩年囫圇吞棗,對於中文程度仍然不佳,又犯上自以為知的毛病深感慚愧,還望老師不吝當頭棒喝。 對於老師前次教導:於剖析界應分述因因而果果。幾經思索,是解為:由一事件萃取出主題並深究後謂之理解,以此理解為因,而後形成剖析界之果,由此形成之剖析界中,亦含有本身之因果關係。再次試答分析7974則如下,請老師教誨: 1,認知界: 一鄉民向路過僧人哭訴受到欺壓卻無人能助,僧人問其究竟後,知其奴已成性,愛莫能助。 2,理解界: 鄉民遇到欺壓只想向外求助,又深陷物慾享受而無法自拔的奴性,對僧人點撥尚無動於衷。(困於奴性為因,得人應自立之果ˍ剖析界:棄暗就明之建言) 3,剖析界: 僧人給予棄暗就明之建言,但鄉民仍只見眼前近利而無視真能脫困的方法,實則無人能救。 請老師指導。 學生 敬上 |
回應﹕ 所答皆非常正確,閣下文筆也極為通順,之所以「自覺無法與人溝通」者,可能係「習性」有異。遊子負笈他鄉,必也:入境隨俗!反正為了學習,「溝通」何嘗不然?文字═體,溝通═用;因═不屑於用,果═自覺溝通不良。須知:俗人之謂俗人,因其俗不可耐,對不可耐之人溝通成功,自必道通天人也! 至於剖析,本無定則,諸如剖玉,須就其紋理而剖,不可拘泥。尤其是網友們「各呈己見」,實乃「學習認知」之絕佳良機。蓋人人俱有主見,凡錯者,率皆偏離主軸;但僅知正解,亦屬「偏之於正」也!何以如此?世態本然也!近日老朽培苗,各苗長短粗細不一,人思豈止複雜萬分,是各有因果也! |
#8019 留言者:遊子 [2008-11-09] |
主題:答8001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教誨: 1,認知界: 不知道理又不用心的小沙彌,告訴其師自以為的立地成佛之道。 2,理解界: 昧於表象虛妄又只待坐享其成,屠刀尚且在握,何以立地成佛! 3,剖析界: 沙彌為一修行人,求道應先修其明心見性,方得行於自然之道。 學生 敬上 |
回應﹕ 1,正確。 2,不確。兒語。 3,不確。本則乃「負面教材」,道理正係點明何謂「自以為是」。 |
#8054 留言者:遊子 [2008-11-11] |
主題:答8037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教誨: 1,認知界: 老和尚知老貢生讀書為求明理後,以蠟燭燃燒為喻鼓勵此生。 2,理解界: 體:燃燒蠟燭;讀聖賢書。 用:照明;明理。 世間事物本具天性,早晚各有因緣,唯問其有利於世者而已。 3,剖析界: 因:老和尚知貢生讀書為求明理。 果:告以蠟燭之利在於能亮且久。 老和尚以蠟燭之喻點撥貢生,於明事理外尚應篤行利眾為是。 學生 敬上 |
回應﹕ 1,正確。 2,半確。與〔世間事物本具天性,早晚各有因緣,唯問其有利於世者而已。〕無干。 3,半確。老和尚未言〔於明事理外尚應篤行利眾為是。〕。 |
#8068 留言者:遊子 [2008-11-12] |
主題:答805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教誨: 1,認知界: 罔有中國人血統的胡氏之子卻不擅漢語,導致久覓不得之親人雖近在眼前而不識。 2,理解界: 體:文字;用:溝通。 語言文字為人與人溝通之工具。 3,剖析界: 因:使用之語言文字不同;果:胡氏之子無法與親人溝通。 使用不同之語言文字,即使有相同血統之人亦無法溝通。 學生 敬上 |
回應﹕ 1,正確。 2,半確。解釋不確。 3,半確。 |
#8089 留言者:遊子 [2008-11-13] |
主題:答8071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認知界: 兩漢以「對其上司交代之任務盡責」為由而拒不幫忙救火。 2,理解界: 體:語言文字;用:溝通。 只拘泥於文字表義而無視客觀現實者,與人無法有效溝通。 3,剖析界: 因:兩漢愚昧不解他人之語意,身在火場旁又無惻隱之心;果:為人不仁。 因:兩漢蓄意曲解上司之言以作其懶惰藉口,無羞惡之心;果:為人不義。 學生 敬上 |
回應﹕ 1,不確。笨蛋尚知推卸責任乎? 2,不確。 3,不確。與仁義無干,缺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