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601 留言者:芋頭 [2008-01-29]
主題:“Danny Boy”曲詞背景
  檢索網絡資料,大略整理“Danny Boy”曲詞背景,以饗網友。
  “Danny Boy”為愛爾蘭傳統民謠。1855年George Petrie所著《Londonderry Air》一書提到,本曲係Jane Ross(1810-1879)女士所創作,原名即是“Londonderry Air”。歌詞則是於1910年,由一位愛爾蘭父親以其寫給兒子Danny的短詩,湊巧搭配曲調而合。曲詞雖屬不同時空下不同人物之創作,意境卻宛若天成,隨即廣受世界各地人群喜愛。
  在詩中,父親深情地告訴即將從軍的兒子:當你下次回來,我大概已入土長眠。夏去冬來,葉落雪飄,你即將遠行,我亦將老去。但是,孩子,勇敢走吧!我永遠在此,等你平安歸來……
  先生之感慨,古今中外人心一同。感謝您推介此曲,亦轉一男聲合唱版本請 先生欣賞:http://www.youtube.com/watch?v=hEYdoNRWw9I。小杏子他日聆聽此曲,想必不願 先生過於心酸也。
回應﹕
  謝謝提供資料,正好用實例來討論藝術真諦,否則將流於空泛也!
  古今中外,舉凡藝術皆難免分道揚鏢、各適其途。一派主張一應自然,力求意境之極致;另一派則追求技術,以表現一己之能耐。僅以此曲而言,一詞一歌,就已充分證明兩派之別。
  老朽是道法自然派,不論欣賞什麼,只要碰到「技巧派」,老朽就「逃之天天」!道理很簡單,人家辛辛苦苦、死練活練,好不容易有了出人頭地、耀武揚威的機會,老朽怎能不退兵三里?
  此合唱曲是「正宗技巧派」代表,其六人用「假音」分唱六個聲部,其音域極廣、技巧極難。但是,老朽認為,完全不「適合」本曲,大有喧賓奪主之嫌(以技害義)!結果令人人深浸在其音色中,美妙之餘,老頭子的兒子當兵去了,老傢伙心痛逾恆,但是在此六人歌中卻怎麼也聽不出來!
  當然,作為音樂表演,高深的技巧有其必要。但以欣賞而言,除了真摯的感情,本曲太過於「平凡」,不值得大唱特唱!因為在音樂中,有各種供技巧發揮的作品,可以唱個痛快。比如說,巴哈作曲上千首,足可供這六位「六聲部高喉」大展長才。
  本曲之美,美在「自然」,美在曲調之簡單(以技術分析,本曲只有一個樂念,兩段變奏),人人聽上一遍就可以順著哼下去。其詞亦美,但卻限於「文化障礙」,故需要翻譯才得竟功。由於其詞值得大書特書,是故老朽特意推介。其詞美在人性的流露,美在平實生活的描述,美在感人肺腑!
  偏偏那位內容翻譯的「大師」也屬於「技巧派」,竟然把感人至深的親情,改成不倫不類的男女愛情!不論怎麼看,都看不出來:為什麼一對戀人,一個要出走、另一個要鑽進墳墓?難道天下人統統腦殼壞去?難道「窮搖」變成文化主流?談愛非得生離死別不可?
  曲子怎麼唱法問題不大,只是老朽耳朵太挑剔,不得不退避兩句。但譯文把原曲的「精髓」給污染了,讓老頭子去跟兒子談愛,老朽簡直不敢相信!更難以置信的是出自一位「大師」之手!而且,在網絡上到處受人推崇,廣為流傳!如此鳩佔鵲巢,天下是非何在?

  以一個道法自然的人,眼看紅塵翻飛,也只能自嘆生不逢時。好在本網甚小,this is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本無意與人話長短。但既然要與網友討論藝術,就不得不稍費唇舌,就自然的立場,把藝術的精髓與眾分享。放心,人之既老,留言必善,蓋已無利可圖矣!
  老朽不否認「技術」重要,而且文事武功素不輸人!但文事不與武夫究、武力難為秀才掄!人人有主觀之美感,天下美女多多,惜皆被「化妝品遮沒」!老朽介紹YUI,其理無他,一個「歌者」,天天要拋頭露面,卻能以「本來面目」示人!若非其真、其善、其美,何以致之?
  藝術無關名利,除非是別有用心、渾水摸魚的商賈!在藝術殿堂之前,人所面對的是良知的覺醒、心靈的洗禮、感受的震撼、宇宙的真實!榮辱生死早就逃之夭夭,哪裡還有什麼別人的褒貶、虛假的得失?
7622 留言者:芋頭 [2008-02-16]
主題:智慧學修改建議
  先生,您好:
  智慧學修改建議,謹呈 先生參考。
  第三章,第二節,第四則,第一區,第三段(7557留言):
  一、原文:以維管朿之虹吸及溫差作用
    建議:以維管束之虹吸及溫差作用
    説明:「朿」改為「束」。
  二、原文:則維管朿之成長越快
    建議:則維管束之成長越快
    説明:「朿」改為「束」。
  第三章,第三節,第一則,第一區,第二段(7557留言):
  三、原文:此外,心臟也能分泌激素,如同心利鈉多肽(ANF),以供血壓、血管、血液之調節。
    建議:此外,心臟也能分泌激素,如同心利鈉多肽(ANP),以供血壓、血管、血液之調節。
    説明:「ANF」改為「ANP」。
       參考(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58112):“心房利鈉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由心房組織釋放,可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房內壓。其作用為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鈉,使尿鈉與尿量增加,作用於腎上腺皮質球狀帶而抑制醛固酮分泌,減少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
       參考(http://www.doctor.org.tw/periodical_detail.php?id=88):“心臟衰竭會造成組織灌流不足,而引起neurohormonal system的變化,中間牽涉到腎上腺、腎臟、心臟,其中最重要的荷爾蒙是renin-angiotensin system及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早期心衰竭以增加ANP為主,當心房內壓力過高時,會以分泌ANP的方式將過多的水及鈉離子排出,”
  第五章第一節第二則第二區第二段與第三段(7566留言):
  四、原文:要擺脫各種引力的朿縛
    建議:要擺脫各種引力的束縛
    説明:「朿」改為「束」。
  五、原文:最基層的朿縛
    建議:最基層的束縛
    説明:「朿」改為「束」。
回應﹕
  謝謝費心。皆據以改正。
7641 留言者:芋頭 [2008-03-06]
主題:讀#7640有感
  先生您好:
  值此進化改道、形勢丕變前夕,世人仍如飛蛾撲火般奔赴「物欲黑洞」,其景況真是觸目驚心,不忍卒睹。
  請問 先生,當冬雪消融、春風又臨之時,曾鬧亂人間百萬般的「宗教」、「政治」概念,對人類又將具有什麼新意義或新價值?
回應﹕
  每個時代都是時代長河中的介面,其「使命」不外承上啟下,其標的則是不斷遠離當前、輪迴原始。如此這般,千百億年以降,河必終於海,海又成為蒸氣,上升為雲。至於雲,在地球的自轉下,遍佈天際,下凡為雨。人呢?在萬載一瞬間,誰知道自己屬於什麼「時代」?又是哪個階段?
  當人走在熙來攘往的繁華大道上,即令是「過客」也難免眼花撩亂。其實,站在立場夠高的參考點上,地球也祇是微塵。再於人類行經的軌跡來看,看過去,人總會有事後之明;而面對未來,就算是下一秒鐘、就算是精確運算的結果,除了忝不知恥,人又能算到什麼?

  就汝所問,假設政治=a、宗教=b,百萬年前人類尚是爬樹族時,abcd就已泛濫成災了!再說明白點,無生物界是隨機變化;生物之能動者、必因生存利害結合成無數「集團」,強以名之,是稱「abcd」。凡a皆係無助之自救,凡b則係無知之自信,其程度與智慧成反比!
  當人漫步無涯的荒原中,ab宛如蠟蠋,咫尺可照鬚眉,但舉目一片漆黑。謂之「鬧亂」倒不盡然,實乃黎明尚遙,不得不借助耳!只緣人性怠惰,為適應環境之便,早期之習慣必成後世圭臬;而長期之圭臬則化為社會之桎梏。是故,天欲以眾生為芻狗,遂有生生死死,置死地而重生焉。
  世人之逐物,係無自信之徵兆也,物易操控,人依之賴之。逐物者必愛財,財乃物之主宰,有財斯得物。愛財者必重權,權以獨尊,欲獨,唯一己是問。是知:「物欲黑洞」必有其始,既始,雪山其崩、天河其傾,不到地頭不稍戢止,此一循環已告終矣!

  老朽非「先知」,更非「先勇」,強以名之,實乃「先愚」也。凡愚者必有自知之愚,故於故紙堆中,覓得閑置千載、廢棄百年的「倫理道德」焉。略審今世之疾,知須投以萬載玄艾。蓋炁能渦漩加速,黑洞已成,世人早陷身其中,百折無返,非倫理道德無救矣!
  苟若人具自信,當能承認人獸同源,所別者,後天之「教育」也。教育者,教之人間倫理,育以處世道德,以化獸性為人性也!果然,人人知禮尊長、敬事愛物,睦於家、親於鄰、聚於國、佈施天下!於斯,物不過盡其用,財不過盡其介、權不過盡其能,人尊重人、人信賴人、人愛護人!
  三字經早已預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試觀當今物慾橫流之社會,子女不教,父母之過也!父母失教,社會之失也!如今技術掛帥,物資成災,倫理失序,大道無行!猶如隕石之急墜,目前精光四射,但落至尾聲,必將劫灰遍地也!

  老朽於《智慧學》中,本有「智慧之用」一節,但三思之餘,有嫌添足!蓋能讀本書之人,若尚不知智慧之用,豈非來穿國王之新衣?四思後,認為雖原意畫蛇,但能成龍,四足尚不嫌多!繼而五思、六思,漩渦既成,黑洞在望,遂止思若是矣!
7643 留言者:芋頭 [2008-03-07]
主題:
  先生之「老生常談」,猶如醍醐,晚輩恍然大悟。謝謝 先生!
回應﹕
  常談非長談,醍醐不提壺,大悟可,灌頂幸無。
7649 留言者:芋頭 [2008-03-11]
主題:書信用語
  先生您好:
  觀#7647則「韋陀」的書信用語,較似出一自心高氣傲者之口。「韋陀」何其不智,尋得一心高氣傲之「代言人」?或者,「代言人」何其不智,欲仿「韋陀」之語氣而終不得?
  孟子曰:「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禮也。」人與人之間以合「禮」的言行溝通交往,應該合乎中庸之「理」。可惜,人們經常過或不及,平添人間無數困擾。
回應﹕
  老朽「失智」,引鬼上門,是鬼打架也!今日老朽將使出上方寶劍,與妖魔激戰!
7652 留言者:芋頭 [2008-03-12]
主題:合情合理合法
  忝為幻廬「股東」一員,以下之言,不吐不快。若違朱先生版規,敬請刪之。
  觀「陳智民」前後數年留言,及近日借「神」名所代之筆,倘其尚明人情事理王法,何不於夜深人靜獨處時刻,反躬自省:所欲所求,是否不滿不足不成?所言所行,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人間事,依人間的情理法處理。所言所行,若不合情不合理再不合法,連人間的情理法都通不過考核檢驗,遑論其他?
  人間妖魔橫行、鬼怪跳樑,今人習以為常甚且拜之以為神佛救主,真是夠了!
回應﹕
  幻廬出此妖孽,老朽當應自省,省之再三,是知:「已遭天忌」也!世局之變,必有妖孽!今妖孽發自本網,與有榮焉!倘若一不明真相之人,苟遇其事,必驚慌失措,淪為俎肉!而老朽已百鍊成精,頗能見招拆招,不必反駁,即可令愚者自顯其醜也!
  蓋本網傳之久遠,可垂千秋而不朽,是可喻之「照妖鏡」也!今妖魔來襲,老朽正襟以待,剖其虛幻外表、直抵愚昧核心,正是「現貨現賣」焉!因此事為真,足以證明世道之衰敗,更證倫理道德之重要!苟無其事,老朽捏而塑之,即令妙筆生華,亦是欺世盜名也!
  老朽常言,道法自然,用人隨緣,今結緣於妖鬼,乃前事之因果、求真之代價也!設若老朽以無知而自命有知,今「諸神普臨」,老朽必丟盔曳甲,潰不成形!人生之考驗在此,既已書畢《智慧學》,當有最終之場試焉!此事真幻交侵,黑白間混。老朽自始至終,談笑用文,其目的,有以宣告天下也!

  其事簡單明瞭,緣有某甲(聊供案例研究),生具「政客天性」,到處成群結黨,自命為「正義化身」焉!凡事不順遂者,恒皆他人之錯!凡事招攬上身後,粗重之活推諉他人、輕鬆之任則緊握不放!由於老朽淫威難犯,某甲一直壓抑難平,而其黨羽質同性異,一一離去,故壯志難伸!
  老朽每次上課,必對之明誡暗喻,甚至曾於網上留言,任何人營私結黨,絕不寬貸!公司中留有錄音帶數百捲,可以為證!若問:既已早知,曷不先鍘?似此,則「道法自然」豈非虛言?自然中良莠雜陳,分辨何為?諸如磁石,本有陰陽兩極,苟去一莠,他莠又生焉,是知包容乃大也!
  今日事發,係因其死黨某乙曾習「起乩」之技,惜未登堂入室。起乩本係古老之「精神恍惚」狀況,有藥物、旋轉、控制等方法致之。於宗教中,乩童之訓練極其嚴格,待進入恍惚狀況後,有專家授以「法力、神通、教義」。其靈智較高者,往往能遁入空靈之境,是能獲知常人無法知曉之信息。
  老朽之失,在於未仔細篩選、將學生們一視同仁,傾囊相授,舉凡人間神界,言無不盡。學生們難免虛實混淆,玄奧難別,必然認為老朽敬佛崇道,以之進言,當有實效。
  由於某乙受債務所逼,境界難升,知假神明而令愚民頗具效用,對老朽亦可一試!某甲一見,神明顯靈,嚇得魂不附體,將心中所蘊一傾而洩焉!某乙一聽,有機可乘,遂發此事之濫觴,滿擬老朽必將拜倒於諸神腳前,當可滿足其「卑微」之請求焉(所怨無非幾元數角,格局不大)。
  境界不足之輩,自錮堡壘,永不知何謂「德不足難為鄰」!待老朽堅拒後,惱羞而怒矣!至是,人智喪失,獸性揚升,不達目的不休!此時此際,於彼、何謂「合情合理合法」?
  「人間妖魔橫行、鬼怪跳樑,今人習以為常甚且拜之以為神佛救主」,匪自今日起。人世崎嶇,莫非考驗過客,老朽職在明辨是非,斯乃智慧。其人其事,千真萬確,百年難遇,汝正好從中汲取營養也!
7669 留言者:芋頭 [2008-03-14]
主題:敬呈陋見
  先生您好:
  因近日留言問答,思索「智、德、信、權、財」五行(出自《智慧學》第五章第一節第一則「天時」)之義理。敬呈陋見,祈請 先生教誨。
  信,他人之信仰;權、財,身外之物;德,自修、自省、自行之。人若無私,其智故可生財、生權或生信,皆不如以智生德來得順應自然,不受外界外物左右。
  人若有私,以所謂的智去求財,可能利慾薰心,沈淪物欲;以所謂的智去謀權,可能陷入政治漩渦,難以自拔;以所謂的智去取信他人,可能迷失於宗教,為鬼所惑;以所謂的智去「做作施德,反而無德可言」,實係「下德之人」(引用 先生之語,出自《老子止笑譚》)。
  《老子》雖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其意不在反對提倡仁義道德或反對追求智慧,而是希望人們順應自然之道,返樸歸真,「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故,以「閑置千載、廢棄百年的倫理道德救治今世之疾」,實非陳腔濫調,實為合乎大道的智慧之語。
回應﹕
  得其旨矣!五行者,各行其是、相互制衡之性質也。人執其一,應知生生剋剋,必有四餘焉。若知此,可知天理、可應人情,不致墮入迷障也。
  信者,尚有自我之認知,諸如人入魔境,即係過於自信之故。人一旦自以為是,主觀偏頗,極易喪失客觀參考而判斷無據。而當人判斷喪失之際,在一己小天地中,可自封為王、自以為仙佛,客觀管道阻隔不通矣。於醫學,謂之瘋;於哲理,是稱主觀失調。
  若人對語言文字理解不足,或對普通常識缺乏,則其人所能「信」者,無非自己之主觀餘緒。於此,斯人主觀不離自我分寸,是謂之「愚(母猴子坐心上)」。進一步說:當某人被身邊貪圖利益之人士所包圍,所見所聞必係刻意安排、與某人主觀全同,信之則稱「昏庸」。
  唯:「以所謂的智去取信他人,可能迷失於宗教,為鬼所惑」尚有先決條件,即其「智」不實。蓋「宗教」有真有偽,「真」者,其教義與行止一貫,且經得住客觀考驗;「偽」者,不過嘩眾取寵,滿足有心人士一時之需求。近日所發生之案例,千真萬確、百載難逢,其人其事,如假包換!
  何以高級知識分子愚昧如斯?正因本室工作難度極大,天地人無所不涉,其門檻高企,道德關隘無盡。凡「技匠」但見其利齊天,卻伸手難搆,兼以老朽百鍊金剛,顛撲不破!但凡德性不夠者,長時間在此天淵交煎、神魔互搏下,若不「主觀失調」,亦必遲早崩潰也!
  於客觀世界,物必自爛而蟲生,當社會上經濟成長停頓,世人生活由順入蹇,斯爛矣!既爛,人人挺而走險,於美國為9夭夭,本室小眉小眼是3夭夭!以至夭夭夭夭臨頭,普天同亂,人不聊生,始為剝之極也!剝極必復,所復者,倫理道德,是乃千年玄艾、智慧之靈藥也!
7692 留言者:芋頭 [2008-04-20]
主題:推薦歌曲
  先生您好:
  推薦歌曲《烏蘭巴托的爸爸》(同名專輯介紹,後附歌曲下載:
http://www.haoting.com/musiclist/
ht_0780dea3380e08c6.htm)。
  《烏蘭巴托的爸爸》是蒙古族歌手布仁巴雅爾的女兒諾爾曼於九歲時,因想念遠在蒙古國留學的爸爸而創作的歌曲。
  蒙語詞/曲:諾爾曼 中文:王寶
  編曲:秦萬民 演唱:英格瑪 布仁巴雅爾
  鋼琴:馬克 吉他:孟繁浩 貝斯:鵬賀 馬頭琴:喜輪
  想你啊烏蘭巴托的爸爸
  想念你就唱你教的歌謠
  爸爸的心像是遼闊草原
  我是羊群像白雲
  女兒在遙遠的家鄉
  想念你就拉起這馬頭琴
  原那琴聲隨著風兒飄遠
  希望你能聽得見
回應﹕
  謝謝,從純音樂立場,本曲極為平庸,但可列入「民謠(歌)」類。
7947 留言者:芋頭 [2008-11-04]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先生您好:
  試以﹟舊175則的寓言為題,練習主題萃取,敬呈 先生指點。
  1,認知界:
     老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
  2,理解界:
     傳播知識容易,為往聖繼絕學困難。
  3,剖析界:
     只傳播知識的學校,無異於危害社會的工廠。
     苦而知之,知易行難。立志於為往聖繼絕學的師長,尚且活到老學到老,何況在學學子?
回應﹕
  確然,但未點明「什麼」之為什麼,認知有缺。
  理解可,但「為往聖繼絕學」言之過重,已入「太超過」之流矣。
  剖析較佳,唯尚宜精而簡之。蓋主題者,係點到為止也。
9627 留言者:芋頭 [2009-12-15]
主題:「行不行做」
  先生您好:
  #9624則提及「該不該做」與「可不可做」,二者間的差別殊為微妙,令人深思不已。
  那麼,「行不行做」指的又是客觀或主觀的什麼?敬請 先生指點。
回應﹕
  由於漢字的「詞組化」,時賢早已把老祖宗的慧思靈境毀棄無餘矣!自五四以降,一代已錯、二代盲隨,三代以下遂不明青紅皂白!坊間各「詞典」上,但見張三同李四、王五異王五,胡說八道只緣偽洋學者數典忘祖,西化蔚為土石流!如今的毛頭小子,仗網絡之便,火星文充斥,保證白話殺文言,今人驅古文;自由滿天飛,民主好造反!
  文字之「多樣化」對讀書人大有必要,但對食不過一「飽」的工匠,則唯「餓」已足!漢字微妙之處,正在於各人「主觀之境界」,而主觀境界須由客觀認知表達之!蓋主觀者,一己之私密也,若表現於外、必有洩「心機」焉!是謂:立德、立言唯正氣是大道所之!
  以#9624則所舉之例,其義大矣哉!若人不知其中奧妙,苟胸中無丘壑,提筆為文,焉知天高?但凡人欲表達己意,必也,非出自衷誠即係一己私欲。識者,見微知著,其間有程度之別、有真假之分。夫燕雀但棲一枝,昊天不過三丈、瀛海莫非咫尺,同同異異,能供一飽足矣!

  察人之主觀需求態以程度區分,由淺而深計有「想需願要愛」五大類,「肯」則介於主客之間(餘如企望冀盼則已形諸「動作」),「會」代表時間關係,而客觀則視情況有「應須該能可」等。以下各句之解釋,悉依照「漢字基因」一一剖析之。是知,若用一般「詞典」,漢字悉成「木乃伊」,應該須可能不分矣!

   「想不想做」指的是主觀想法,是需求的第一步,心動則想,微風起於蘋末矣。
   「需不需做」指的是主觀條件,理性浮現,「需」字當頭,有冒雨之慮也。
   「願不願做」指的是主觀意願,考慮到各種後果,能否負擔乃意願之根本。
   「要不要做」指的是主觀需求,情況迫切,感性得逞,有此需求也!
   「愛不愛做」指的是主觀嗜好,不顧一切,愛之雖投火亦無悔。
   「肯不肯做」指的是主觀態度,肯止於肉,主觀客觀戰於野,其色玄黃!
   「會不會做」指的是客觀時效,會者天人相合,乃時之至也!
   「應不應做」指的是客觀機遇,機會當前,有應無應、在此一「做」!
   「須不須做」指的是客觀必然,做如何?不做如何?斯必須否?思之!
   「能不能做」指的是客觀能力,做!有無能力?對後果有無影響?再思可也!
   「該不該做」指的是客觀條件,言及核心則為之,否則不為!三思而行!
   「可不可做」指的是客觀環境,釘住口實,環境作主,成敗在於廟算,亢龍無悔!

   「行不行做」非傳統之正確用語,蓋「行」者,行走也;「做」者,從事也!「行做」乃兩種相異之動作,邊走路邊繡花耶?一心焉可二用哉?今人早已不識廬山真面目矣!凡遇外星人,老朽退避三舍!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