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977 留言者:網主 [2002-07-24]
告網友:
  老朽一再聲言,今已獻身文化,六親不認。若有事商討,敬請公之於網上,否則舊情不計、私信不回,敬請原宥。
                 網主人白
1983 留言者:網主 [2002-07-26]
告網友:
  近日風平浪靜,特悉心檢討,報導如次﹕
  一、老朽因身處非凡之時代,自幼遭遇非凡之境遇,遂養成非凡之個性,所思所想、所做所為,皆與同儕大異其趣。生平際遇已寫成《智慧之旅》一書,然閱者多將之視為一「傳奇小說」,而忽略了事件的真實性。
  老朽自張此網,風波不斷,初有謀財而來,臭罵「失智老人」及「誅邦復」而去;後有奪利之徒;有爭名之輩;有將老朽攬為同志之舉;有利用本網供其廣告之類…總而言之,彼輩若行屍走肉,不知人生為何而活者!
  所幸本網約有數千位定期來訪之友,其中不乏當世高人,亦有悉心探索之修行者。人世本諸相雜陳,未曾見足各相,又怎能看透本相、直趨如來﹖然事有輕重,緣於先後,老朽所負使命,如今方興未艾,不容時機錯過,是以施展金剛禪喝,曳然止之。

  二、有謂老朽「自鳴清高」、「沽名釣譽」,有謂老朽之工作成果毫無價值,此類本屬蓋棺論定範疇,不理不睬可也。但為網友故,當事人僅求避嫌,而忽視了「機會示範」,豈非錯過良機﹖是以遇有機緣,無不盡心解說。尤以有人於本網進言,謂倉頡輸入法不合情理,老朽若噤聲,更是辱及天下倉頡愛用者之智慧矣!
  「名」者,夕難見人,口呼之也。老朽活著藏匿深山,閉門不出,僅在必要時拋頭露面一番,豈有爭那死後令名之理﹖再談「清高」,老朽手捧金山銀山,拱贈賢良,清高又有何罪﹖老朽常謂﹕人棄我取,人趨我離;此即價值!至於能否賺錢﹖那是生意,由生意人為之!若問生意,放心!這個世界上,從來沒少過一流的生意人!
  
  三、《宇宙浪子》一書,非一般「小說」,其中有「預言、寓言」焉,是故真假摻雜,言僅及要。二十年後,有網友數人出,將以真才實學,震驚天下,是知此言不虛也。
  奉勸各位年輕網友,於此十數年中,安身立命之學問技術,將層出不窮。若能養成良好的判斷力,以及勇於任事之習慣,當能把握此一良機。
  於計劃中,本網應能維持至2003年底。門中有口,竹下有人,一小石疑是也。
2007 留言者:網主 [2002-07-30]
告網友:
  近日又有網友詢及股票,已盡數刪之。因其情可憫,特破例略加說明。
  股票機制,乃一工業生產之集資管道,有急功近利者,投機買賣股票,如賭博然。眾所週知,賭客十有九輸,但人性嗜賭,古今絡繹不絕。股票之投機一如賭博,一旦陷身其中,終生將難以自拔,是不可不慎也。
  老朽初進文傳,其股價為0.16港幣,自信所研發之產品,起碼有數億元之淨利。是以,判斷股價偏低,當有人問時,老朽據實以告,可以進場。不久,股價突然高漲(最高曾至3元,相當於數十億元之盈利),很多人才起意追捧(非老朽授意),以致於在千禧年股災之後,泡沫破滅,一一被套牢高閣。
  每有網友留言,謂係因老朽而購買文傳股票。果其然,是愚不可及也!老朽為一理想主義者,一向不善理財,且素來不以錢財為意。若謂支持老朽理念,則請長期投資,何苦時時揠苗助長﹖若謂經擠情況欠佳,又怎能寄望於股票﹖
  今投資於股票者大概有三種人,一是專業基金,彼等多半係有計劃性的長期投資,平均報酬率為百分之十五左右。另一種為股場炒手,無一不是大起大落,今天押準了,渾身金光閃閃;明天看錯了,敗家破產,遁走麥城!
  第三種人為無知的賭客,只是受不住金錢的引誘,以為押寶容易,遊走於得失之間。老實說,這種人賭輸的機會,不少於百分之九十。因為股票本係透明化,各種上市之資料絕對公開,但有幾個人真懂那些專用術語(老朽完全外行)﹖不懂又怎知其中奧妙﹖
  不錯,有人賺了錢,那是在股票發飆的時候,趕上了那股升勢,還要能當機立斷!天下最難的事莫過於「止」,在高潮中,誰還有理性﹖眼看股價一天高過一天,每個人都以為,一見勢頭不好,立刻可以抽身!其實,大錯特錯!因為買賣股票是要排隊的,而一般股民都要透過經紀商。而每當大翻身時,股票經紀一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等到崩盤,先知當然先逃!如果從天上掉下來,小股民連想買個降落傘都不可能。
  這和國家社會情況一樣,人人打破頭、撕破臉、不顧一切,只想爬到最高處。為什麼﹖幾次著名的戰爭是面鏡子,今天的高科技,死傷的是小老百姓,只要官拜簡任,就買了劃好位的機票。他們努力挑動戰爭的情緒,只怕打不起來!贏了是英雄,輸了,他們都有安全的降落傘!而盲從的老百姓呢﹖戰死了沒血!被征服了沒氣!要逃﹖沒路!
  目前是「沙漠風暴」的前夕,奉勸大家不要想股票,更不要進場!除非是打算長期投資,放它兩三年。至於過去想賺錢而被套牢的,對不起,別把罪狀「套」到老朽頭上(老朽說可以進場的時機過了,只有對那些人的責任會一力承擔)!
2025 留言者:網主 [2002-08-01]
告網友:
  老朽明日出差,六日始返。
            網主人白
2087 留言者:網主 [2002-08-19]
告網友:
  宇宙浪子拍攝電影事,進行順利,唯劇本尚未定案。本月6日,老朽曾赴台與劇本組商討,決定另起一集,以期能涵蓋全書。自後,老朽以十個工作日,已完成《宇宙浪子序曲》劇本,今公佈於網上,有興趣者請自行觀閱。
  常有網友討論資訊技術,今後將全數收入「技術交流」欄中。
                網主人白
2095 留言者:網主 [2002-08-22]
告網友:
  一、網友論壇已經建立,有興趣者請由主頁進入,原則上有網管代為「清掃、服務」,但老朽概不介入。
  二、沈紅蓮買來Summer of '42 (1971,中譯﹕往事如煙),本片為老朽最喜愛的經典作品之一,昨晚特別放映給學生們欣賞,且作此影評。

往事如煙影評﹕
  譯名欠佳,因「如煙」不能傳神,蓋本片中「感恩」大於「感傷」。若不識「感恩」,則本片只是青少年的夢囈,價值不高矣!
  本片原著﹕Herman Raucher  品味高,佈局佳,笑料天成,意境深遠,滿分。
  本片製作﹕Richard A. Roth  有見識。
  本片導演﹕Robert Mulligan  不慍不火,手法流暢,能把握青少年心態,而不流
                於粗俗,細膩精緻。90分。
  本片配樂﹕Michl Legrand   主題曲膾炙人口,生色不少,尤以與主角情緒相連
                直有蕩氣迴腸之感。
   女主角﹕Jennifer O'Neill 飾22歲的桃樂絲,演技清新純真,只惜此類角色
                在好萊塢不受歡迎,故難以成名。
   男主角﹕Gary Grimes    飾15歲的何米,頗有稚齡的青澀。

  全劇可分38場(將同一處內外景合一,如店內、店外,室內、室外),景僅七處,室內景四處。在一偏僻海島上,自然景物,日出為始,日落為終,唯美派作風。

  本片評語﹕對關懷人生的觀眾–極品。
       對追求享樂的觀眾–無聊。
       對無知無覺的觀眾–免看。

  劇情極為簡單,係由男主角何米自述,回憶在1942年(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三個約15歲的青少年,暑假時隨家人赴一小島遊憩。三人整日無所事事,時正值青春,春色處處,在憧憬兩性關係下,三個人各有遭遇。
  終曲,何米慨嘆﹕「班吉弄丟了手錶,奧西不再吹他的口琴,我則永遠失去了何米。」
  本片的關鍵在於﹕何謂「何米」﹖

  有人以為「何米」代表「處男」,色情狂則認為是「通姦」!人如有毛病,世間不可能有淨土,若有這種「惡劣」認知,不可與語也!
  有人以為「何米」代表青春,所以最後失去「青春」。這種說法有一名焉,可為「幼稚之至」,青春能失去嗎﹖世界上有誰曾「擁有過」﹖
  有人認為「何米」代表成長,差不多了,但如此太平凡,糟塌了一部好電影。

  要知道何米,得先知道他的兩個玩伴。
  奧西是個「膽大妄為」型,敢做敢為,現實機靈。他對女性的認知是﹕「口中不說,心中暗喜」,所以他是個獵食族,只要有了獵物,他立刻行動,有計劃有策略。由於他的個性,他是行動派,「性」只是「性」,像口琴一樣,玩膩了就算了。
  班吉是「膽小如鼠」型,什麼都想,什麼都怕,只敢跟著別人跑,事到臨頭,第一個開溜。他是「世俗派」,永遠只能跟著起哄,成不了任何事。
  何米是個「中庸之道」型,他想做,但又有些矜持,心中的滿足大於實際的享受。這種人比較重視心靈的認知,容易受到事物本質面的影響,也因此,對「性」有著難以言喻的矛盾。在戲中,奧西給他安排了「局」,他卻始終無法進入「狀況」。
  這就是人生真實,像第一類人,一切得來容易,只要有肉吃,不挑不選,沒有品味。這種人在檯面上處處可見,表面上飛黃騰達,骨子裡只是個奧西!奧西所要的只是一些圍繞身邊的「擁護者」,奧西會很慷慨地為「兄弟們」扶危解困。但是,奧西失去了「隨從」,「口琴」就難以施其技,說穿了,奧西是最「寂寞」的一種人。
  第二種人是可憐的一群,偷來的書給別人看,打架時只有臉上沾沙的份,別人給他安排了對象,他只知道趕快逃回家!
  何米有原則,他一見桃樂絲,就被她的氣質吸引住了(奧西只認為她是個「老女人」),然後,就在心中建立了一個私密的城堡(理想不正是如此嗎﹖)。他崇拜、他幻想,他有了自己的王國,他開始了心靈之旅。而這時,奧西腦海中,只有那本性書(班吉偷來的)裡的十二道手續(工業生產程序)。兩人雖然同進同出,其實早已分道揚鑣。
  以上所述,只是戲裡的「題材」,如同炒菜,各種材料、作料準備齊全了,最後是上火起油,勾調翻炒,主戲才能上台。
  桃樂絲呢﹖她清麗脫俗(不是肉感型,老美性趣不大),丈夫從軍報國,她獨守空閨,又是賢淑忠貞型(不夠風騷,所以奧西說她是老女人)。她在島上隻身一人,一次在偶然中,何米幫她攜物返家(無巧不成書),兩人成為朋友。
  重要的是,戲中強調純情,但處處不忘「性的誘惑」。這不僅是何米的困惑,也是天下少男少女的困惑。因為生理的作用歷經了億萬載的砥礪,食色是人生的重大考驗,非此即彼!年輕人經驗缺乏,一不小心,就掉入了「奧西」之林,步入肉慾食堂!再不然,很可能受到壓抑與打擊,又成為班吉的同路人!
  劇作者用凄麗的手法,將故事美化了,將簡單的事件羅織成詩篇。
  桃樂絲的丈夫為國捐軀了,那夜何米來訪,得知惡耗,相顧凄然。沒有一句說教,本戲用劇情、動作、畫面,表達了極為抽象的意念。看得懂這一段的人,就是「何米一族」(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滿足於自我幻境者),桃樂絲則是天使。
  這一段是說﹕人生的問題,就在於人與人的關懷及溝通;人性可貴之處,則在於推己及人,將心比心。
  印證﹕當桃樂絲失去了親愛的夫婿,絕望失落、空虛寂寞,在一個陌生且無助的環境中,只有一個年僅十五、迷惑、青澀的何米,成為她可以依靠的對象。同時,何米的真純,沒有慾望的友情,讓桃樂絲心懷感激(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是這時出現的是奧西,而且帶著十二道程序,這場戲必然成為鬧劇)。
  桃樂絲已經決定離去(沒有任何理由她會留下來),她「理性」地帶領何米,參與了「成人」的洗禮。這場戲是全片的精華,沒有說白,沒有激情,沒有手法,只是靜靜地交待了人由迷惑到瞭解生命的過程。
  結果是﹕桃樂絲靜靜地倚著門前落地窗(象徵),抽著煙,何米從後經過,兩人有默契地說﹕「再見」,不是嗎﹖充滿感激的心,還有什麼可說的﹖
  一種高貴的人性犧牲,拯救了一個困惑的靈魂(只有過來人才有這種認知,奧西族是永遠不可能明白的,這也是本片不可能大紅大紫的原因)。「何米」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所有重視心靈,又困惑於肉體的同類。當本片最後說﹕「我失去了何米(惶惑的迷失者)」時,那正是當人在成熟後,感激那個高貴的領航人,最由衷的心聲。

  這是一部「絕唱」,感人肺腑之餘,讓人認真思索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妙的是,好萊塢在暴力色情掛帥的主流下(本片沒有好人、壞人,沒有低潮、高潮),拍得出這種片子來,但卻只能拍一部(男女主角都是曇花一現)。
2121 留言者:網主 [2002-08-27]
告網友:
  緣老朽教學道法自然,機兆於動,無事不說。
  近日網上曾有數問,皆與「做人」有關。「做人」乃人之根本,「教學」之首要。苟人不知如何做人,又如何與他人相處﹖苟人不知與人相處,又有何事可成﹖
  不僅外人,即令老朽之學生,不先學做人,亦難登「大雅之堂」(學習做人本屬「家庭教育」,今中華文化瀕臨破產,人盡西化,與獸化已不遠矣)。是以歷來有超過一半之學生,難耐清寂,毅然求去。另有一半,老朽軟硬兼施,掃地清場

  做人有三原則,去愚昧,戒驕狂,不忌妒(原出自《六祖壇經》無相懺悔)。

   1,愚﹕心+禺(母猴子、魚)=非人之心,不可理喻之人。
     昧﹕日+未=太陽未出之時,一切不可見者。
     人若愚昧,僅具獸類本能,其積習難去,雖大羅金仙亦未可救贖也。

   2,驕﹕馬+喬=坐騎高大狀,人若乘之,自以為高大也。
     狂﹕犬+王=犬為王,人已被獸性所控,神智喪失。
     人若驕狂,是狗仗人勢,或狐假虎威,必無真才實學。
     (真知必謙﹕
       有人甫習造車,月成一具,動輒乘之出遊,炫耀鄉里,唯恐人不知焉。
       某日,車毀,其人餒甚,鄰居曰﹕「再造一車可也。」
       其人對曰﹕「君不知,其事大難。」
       鄰居曰﹕「不難,吾可日造一車。」
       其人大驚﹕「果真﹖何不早言﹖」
       鄰居曰﹕「何所言哉﹖某曾見千車之陣,是自知渺小也。」)

   3,忌﹕心+己=心上只有自己,容不下他人。
     妒﹕女+戶=女之戶,女性重安全,獨女之戶有不安之感。
     自心不安,容不下他人,豈非獨夫乎﹖

  何以上述三原則如此重要﹖蓋人有智愚,理有明晦;事有大小,情有輕重。做人不成者,必有性格缺陷,或其愚不可改,是則難見容於社會也。
  人若愚昧,較朽木尤劣,其終生碌碌,不過朝之待夕而已矣。於進化過程中,獸靈精氣漸聚,初具人形,卻未受「文明(人文)」洗禮者。
  人唯有經過文明洗禮(但西方所謂文明,多偏向技術,然「槍砲出政權」,今日之「愚昧」必為來日之省思,故老朽稱二十世紀為「愚昧時代」),略知擺脫獸性之意義(今日美式文化,係以發揮獸性、滿足物慾為主,此係一時「瘟疫」。不明其理者,請勿來此,為免污本網,不擬討論,來文必刪),始能去除愚昧,有可能學習「做人」。
  做人首要「明理」,蓋「理」為人類經過數百萬年、在生存中與環境一再印證、最後成功建立社會所得到的經驗值。即令此「理」尚在不斷地探索,或許「真理」相距尚遙,但人與萬獸所別者,唯此一「理」而已!
  至於事之大、情之重者,恒非一人可成,若必須與人合作,不知做人,其敗無疑。即令機緣湊巧,偶有所成,除非特殊因素,勢必須與人相處,做人更形重要矣!
  人若愚昧,必喜虛偽,他人以美言諛之,喜者必愚。是以,間有人對老朽進以美言,莫非「測試」老朽之愚昧乎﹖對此類人等,不論朋友、學生(師長例外,係「印證」也),老朽一律懶於理會,且力求遠之,以免日久「積非成是」也。

  故學做人者,應有「立場、目的」,再針對「對象」,確定方針。

   1,立場為私者,目的亦為私,自以討「對方之好」為手段。
       對方若愚,馬屁宜拍足,少一分不可。
       對方若愚且私,欺之可也,斯為「替天行道」也。
       對方若智,千萬小心,謹言慎行,不要稍露馬腳。

   2,立場為私者,目的為公,應以「公事之成」為手段。
       對方若愚,應知事不可成,隨時準備轉進。
       對方若智,小事可自行作主,大事千萬不可躁進。

   3,立場為公者,目的必為公,此時應視「對方」之智愚而定。
       對方為愚者,事不可成,宜另起爐灶。
       對方為智者,勇往直前,全力配合之(但千萬別驕,更不可狂)。
2128 留言者:網主 [2002-08-30]
告網友:
  老朽即日出差,下月三日返。
             網主人白
2135 留言者:網主 [2002-09-03]
告網友:
  此次台北之行,頗有收穫。
  《宇宙浪子序曲》電影劇本業已討論完畢,年底可以定稿,明年開拍。
  文芯公司暫停營業,其總經理郭慶義已於七月底去職。
  正崴公司與文芯公司合作,組成「芯強」公司,專責發展「電書」業務。原文芯公司成員及工作項目,將全部納入新公司,特此週知。
  漢文化聯盟將改為基金會形式,全力推動文化事業,目前正辦理手續中。
  九月一日,老朽應香港城市大學鄒嘉彥教授之邀,參加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舉行的「世界語文會議」中一個研討會,主題為﹕「十年後之中文電腦」。
  老朽素知,當今舉世學術圈中,無一不是美式拼盤。尤其是「語言學」,美國人從二十世紀五○年代起,傾全國之力,希望把英文裝進電腦中。但事與願違,儘管各種計劃堆積如山,各種理論層出不窮,總未尋到一個著力點,卻被「落後地區」奉為圭臬。為此,老朽從來沒有少批評一句,也正因此,得罪「當道」,頗不受「主流」者歡迎。
  鄒教授認為,老朽代表「一偏之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為了漢語「自然語言」前途,老朽不應置身事外。而且鄒教授認為,學術討論本無「是非」(鄒教授不知台灣風氣,他是個熱心的理想主義者),他不相信有人會「壟斷學術」!
  會中鄒教授首先發言,他略一介紹五位主講,並表示所有發言將全程錄音,以俟十年後實際驗證。
  接著由老朽發言,老朽謂﹕「十年後的中文電腦,將如同腕錶一般大小…」。此言立刻引發場中一陣哄笑,原來在小小的會場中(是個階梯型會議室,約可容百餘人,而現場僅約六、七十人),在老朽左方,約有三十多位年輕人,群聚一隅,看去像是學生或剛畢業的研究生。他們聽了,無不嘻笑顏開,頗以老朽之「知道」為樂。
  老朽著《老子止笑譚》之時,深深感佩老子「先見先知」,蓋《道德經》41章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豈知,此語居然印證於三千年後、台灣「中央研究院」的「最高級學術單位」、國際會議中!細究老朽所「知道」者,如今日本、韓國已有「腕式電腦」在市上「銷售」,美國的IBM之LINUX手錶也研製成功,難道「精研自然語言」的學者專家竟懞然不知﹖或是認為,中國人十年後仍然是今日這般無知無能的「黃色小弟弟」﹖
  否則﹖笑什麼﹖
  再不然,上士=下士﹖
  本來,老朽還打算「野人獻曝」,提供一些「另類思考」,但一想,何必自取其辱﹖好在每一主講人只有十五分鐘,隨便談談九億農民網神話,信不信由人!最後,老朽擱下一句話﹕「反正十年後有錄音為證,腕式中文電腦,能與人溝通。如果做不出來,大家再來笑這個忘八(無恥)蛋不遲」!
  妙的是,全場專家學者所熱衷的,竟是老美已經棄如破屣的Root Base, Knowledge Base 等等。再不然,大談如何「斷詞、斷句」!怎麼了﹖語言學是什麼﹖祇供學者專家開會吃飯的護身符乎﹖如果不先瞭解「人」,又怎知「人如何應用語言」﹖如果不知道人是怎樣使用語言的,又怎麼能「裝進電腦」中去﹖
  老朽當時非常「失望」,可能衝動了一點,但沒有生氣。想想老百姓真可憐,他們的愚昧只是為了生活,其結果血汗錢繳給「政府」,卻變成了「素餐」!本網也會存留百年,讓後人看看,今人是何其「愚昧、糊塗」!鸚鵡是怎樣學話吧(老朽寫的書,很多人以為只是「小說」,幸而這次有鄒教授作證,一切真人真事)!
2146 留言者:網主 [2002-09-09]
告網友:
  漢文化文史資料庫會議圓滿閉幕,會後記以及一應資料正整埋中,近日將貼於網上。
  本次會議最大收獲,在於得與多年孜孜於文化界之各學者專家匯聚一堂,相互研討,是證文化傳承有望。今後老朽當促成各界通力合作,以免重複作業,浪費資源。
          網主人白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