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4733 留言者:朱氏 [2004-10-06]
主題:續#4730
  不知CPU送至顯示器之顯示訊號是否可以下手?若可行,則紅客將其解讀為圖檔格式,高畫質四百頁需約十餘mb,置於PC網路免費供人下載閱讀。
回應﹕
  若謂截取圖像(HARD COPY),太辛苦了,影響不大。因圖像檔不能放大縮小,無法檢索、快速翻頁、超聯結、查字典、改格式……(第二代之功能)
  就算能破解一冊、十冊、百冊,也只能在PC上看。而PC要美金上千,電書月租十元(窮人優待),就算百客,做此犯法傻事何為?
5846 留言者:朱氏 [2005-11-25]
主題:立體顯像一問
  看了朱先生的立體顯像原理後,晚輩想了幾天,尚有一疑點:所謂「提供兩組影像」,是指「左右同時合成」或「先後交錯顯示」?
回應﹕
  主觀感受是代表眼睛之鏡頭與「感受程式」,客觀影像則由系統提供。茲以「桃花源記」為例(已有縱深),平面祇有一個鏡頭(一眼),立體則有供左、右兩眼的視訊,同時提供。若係一般節目,尚須兩組鏡頭,分攝左、右影像,且應以左右交互,偵測彼此之景深距值,以供旋轉用。
  此時,若無「聚焦」、且聚焦與主觀感受不能同步,時屏幕上是兩組「相距8cm 平行且錯開之影像」。再以「三維旋轉」程式控制之,於「假定之距離聚焦」,可令影像於「聚焦處重疊」。
  如若此「聚焦距離」由「主觀之鏡頭」提供,影像必「同時相應」變化。那剎時之感覺,「以幻為真」,主觀對屏幕上之影像,「觀前顧後」,凡聚焦處清晰明確如常,「立體感瞬間呈現」矣!(時間必須同步,否則如同觀看電視電影,人之嘴動而聲不配,人則謂:此旁人配音也!不真!)
  主觀、客觀奧妙之處,正如人生也!是稱「智慧工程」!
  可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可作立體觀。」
5847 留言者:朱氏 [2005-11-25]
主題:續立體顯像
  更確切的說法,雙眼各別顯示影像固然是產生立體感之方法,然因其概念不完整,而失去朱先生所提方法之另外一半概念。不過是同一塊立體感大餅,兩方各取一份而已。否則按理而言,唯有將兩者結合,才能產生「真正的立體感」。
回應﹕
  請見#5846則。
5853 留言者:朱氏 [2005-11-29]
主題:立體顯像
  http://serv2.uploadengine.com/
1133275653F7F0B.png

  畫了圖方便理解問題,現在認為可行性很高。
回應﹕
  是的,問題已經解決,請見#5854則。
6002 留言者:朱氏 [2006-04-18]
主題:網股
  經常看到類似給股友之留言,因未入股而看得一頭霧水。能否各留其言?
回應﹕
  股友之言係「公司」之業務機密,老朽之言則必需「公而開之」,否則與前言有違矣!人生事本難十全十美,不幸老朽身兼數職,不得不爾。若看得一頭霧水,建議吹陣涼風,呼而掠之,天清日明矣!
  再者,股東論壇是為察納雅言、集聚賢聲。既為求賢,自應假定來者必賢;既知來者必賢,必須任其暢所欲言。是以,不論其言如何,老朽以「師道之尊」,不宜參與芻蕘。否則,獅子一聲吼,大地立即岑寂!若斯,老朽一人踽踽獨行即可,何用股東為?
  然而,若老朽置身事外,眾股東必聲小氣微,不知所處何方矣!所幸有此園地,同一副面具,兼具兩番作用!對股友而言,可精益求精、更上層樓;對其他過客來說,原本一掠,有所需者取之,無則去之。人生本緣,緣至而聚,緣止遂離,不亦緣哉?
6021 留言者:朱氏 [2006-04-27]
主題:試解
  漢字基因字典未收者,以(原書從缺)標示,並試解之。若有不妥,還望先生指教。

  武力:

    干
  象形,指事-甲骨文
  象兵器形,盾也。
  侵犯,力量介入,橫斜狀。
    與「日」組合為「旱」。
      日干預大地,無雨;缺水狀,強悍。
    與「月(肉)」組合為「肝」。
      屬木之肉臟,司清理血液。
    與「金」組合為「釬」。
(原書從缺)金屬盾器,防護用具。
    與「木」組合為「杆」。
      可干預事物之長棍。
    與「水」組合為「汗」。
      水干預的結果,由皮膚流出之液體。
    與「竹」組合為「竿」。
      竹子勁直的幹。
    與「手」組合為「扞」。
      手持桿,防衛也,抵擋也。
    與「女」組合為「奸」。
      陰柔干涉,是不得正道也。
    與「門」組合為「閈」。
      保護之門,里門。
    與「骨」組合為「骭」。
      骨如干,小腿骨。
    與「网」組合為「罕」。
      干舉之鳥網,其網眼稀疏,少也。
    與「目」組合為「盰」。
(原書從缺)白眼球涉入,張眼。
    與「皮」組合為「皯」。
(原書從缺)表皮受侵貌,皮膚黝黑粗糙。
    與「走」組合為「赶」。
      行走時有外力侵犯,指獸舉尾走貌,趕也。
    與「鼻」組合為「鼾」。
      鼻子受到干預,熟睡時所發出的鼻息聲。
    與「車」組合為「軒」。
      車之保護,車頭較高的部分。
      高敞明亮。
    與「犬」組合為「犴」。
(原書從缺)善守之犬,引申監獄。
    與「玉」組合為「玕」。
(原書從缺)玉受侵犯貌,次於玉之石。
    與「干」組合為「幵」。
(原書從缺)武力介入,平也。
    與「石」組合為「矸」。
(原書從缺)石受力而碎裂,砂也。
    與「酉」組合為「酐」。
(原書從缺)序列態,化學用語,能與水化合成酸或鹼的氧化物。
    與「馬」組合為「馯」。
(原書從缺)馬以力量介入,馬兇悍。
    與「革」組合為「靬」。
      革乾,乾的皮革。
    與「日」組合為「旰」。
      太陽侵犯,至於傍晚。
    與「言」組合為「訐」。
      用言語侵犯,把人家的私事宣揚出來。

    守:字首〔〕:室也。
      字身〔寸〕:規律。
  會意,形聲-金文
  室中的分寸,不宜改變,謹持既有的。
    與「犬」組合為「狩」。
      犬守,打獵時放犬守護獵物,圍守。
回應﹕
  好極了!已掌握漢字基因之全部精神矣!
  閣下僅見到一則範例,就能自啟自發,足證漢字「易學」,非老朽偏見也!中華古賢之妙,妙極天人,妙到「胡適所之」之輩,居然看不懂老祖先之才智!居然主張以「劣字驅逐良字」!更荒唐的是當今「科學昌明、知識爆炸」,偏偏數典忘祖的「洋盤」渾忘「家中有寶、已歷千朝」!
  看來等因奉此之工作已無須老朽操勞,老朽只須將各種範例說明,各位網友不妨大顯身手!雖然視作練習亦無妨害,但重複作業總難免浪費。老朽且將已完成之百餘字貼在下面,自願參加幫忙之網友,最好能先列舉有意完成之字,他人能避則避之,蓋尚有大量工作待行也。
  原書從缺之字,不妨大膽補之。蓋當年老朽分析時,一切草創,不得不暫時從簡。現已證明不虛,為求實用,自以週全為是。
  以下是老朽今日完成者(尚未及校對)。
知源:
利   會意-甲骨文
    收割禾,刀需銳利,有好處,功效。
  與「人」組合為「俐」
    人之銳滑者,聰明靈活狀。

害   會意,形聲-金文
    家中言多,傷也,象徵禍起於微,不利,怕。
  與「目」組合為「瞎」
    有害於目,看不見東西;行為反常,亂也。

壽   會意,形聲-金文
    年齡很高,象徵長生,長久。
  與「金」組合為「鑄」
    金屬形變而能長存。
  與「水」組合為「濤」
    大且時間久的波浪。
  與「土」組合為「壔」
    土壽,土之高者。
  與「竹」組合為「籌」
    計數的工具,長時間所用者。
  與「人」組合為「儔」
    與人共長久,侶也;類也。
  與「手」組合為「擣」
    手持久的動作,敲打也,搗舂也。
  與「田」組合為「疇」
    長久耕種的田。
  與「示」組合為「禱」
    示求壽,向神明請求消災賜福。
  與「巾」組合為「幬」
    巾之大者,可覆蓋也。
  與「足」組合為「躊」
    舉足長久,未決狀。
  與「言」組合為「譸」
    言之長生,不實也。

旨   會意,形聲-甲骨文
    比日之美也,引申為美意;又,以匕首指日,意志也,目的也
  與「肉」組合為「脂」
    肉尚美,美則柔滑,動植物的油也。
  與「手」組合為「指」
    手對向美的事物,顯示方向也。

景象:日月景 山谷岡??原
景   日光下自然的形色狀況。
  與「心」組合為「憬」
    內心有景,覺悟也。
  與「玉」組合為「璟」
    玉之景,光彩也。

山   象形-甲骨文
    象地面高出的部分。
  與「水」組合為「汕」
    水在山旁,魚群溯流而上貌。
  與「??」組合為「疝」
    病處隆起者,指睪丸發炎。
  與「人」組合為「仙」
    人在高處,自能高瞻遠矚,指入山修煉成真的人。
  與「走」組合為「赸」
    行走高狀,跳躍也。
  與「舟」組合為「舢」
    船若游魚之於水,便捷之船,也叫划子。
  與「丘」組合為「岳」
    高大的山丘。
  與「言」組合為「訕」
    言山,漫無邊際,不嚴謹。

谷   會意,指事-甲骨文
    水半現,出於口,泉通於川也,兩山間低窪處,有容,難行。
  與「水」組合為「浴」
    水在谷中,浸洗也。
  與「??」組合為「容」
    室如谷可納,包含也。
  與「衣」組合為「裕」
    衣如谷之能容,多餘者。
  與「人」組合為「俗」
    水往下流,人從谷,指一般人的習慣和好欲。
  與「山」組合為「峪」
    山之谷。
  與「奚」組合為「谿」
    谷中空虛可容水注入之處。
  與「害」組合為「豁」
    谷之傷,使谷開通,除去障礙也。
  與「糸」組合為「綌」
    織物之不平者,粗葛也。

岡   會意,形聲-金文
    如鳥網般上銳下廣之山頂也,山脊。
  與「金」組合為「鋼」
    金屬硬如山脊,精鍊之鐵。
  與「山」組合為「崗」
    山之頂端,山脊。
  與「糸」組合為「綱」
    繩繫於山頂者,網的總繩,以張網也

??   會意,形聲-小篆文
    土石高積之邊,山邊,水邊。
  與「水」組合為「涯」
    水之邊,象徵無盡。
  與「手」組合為「捱」
    靠在山邊,接近也;又忍受也。
  與「山」組合為「崖」
    山邊土旁,山如壁也。
  與「目」組合為「睚」
    眼睛似山的邊沿,睜大眼睛貌。

原   會意,形聲-金文
    象泉之本來,高平之地;又本態。
  與「水」組合為「源」
    水的原來出處。

燐(無火)會意,形聲-衍文
    鬼火,兵死及馬牛之血,積年為??,著地入草木,觸及便有光,拂拭即散。
  與「水」組合為「潾」
    水光閃閃,清澈狀。
  與「火」組合為「燐」
    火??,一種因??所發之火光;能發光的非金屬元素。
  與「心」組合為「憐」
    心中有燐光,哀憫也;愛惜也。
  與「山」組合為「嶙」
    山崖層層,閃爍突出,起伏不平;為人剛直貌。
  與「田」組合為「疄」
    田壟分明可見者。
  與「??」組合為「遴」
    行止於光下,有所挑選也。
  與「目」組合為「瞵」
    眼有神采,注目狀。
  與「鹿」組合為「麟」
    盛發閃光之動物,古代仁獸名,象徵福祿。
  與「車」組合為「轔」
    層層之車,車盛貌,引申為車行聲。
  與「玉」組合為「璘」
    美玉光彩貌。
  與「魚」組合為「鱗」
    魚類體表所被,排列整齊的角質閃光薄片。

音   象形,指事,會意-金文
    象管樂器形,發聲也,響也,消息,指可辨知的動靜。
  與「日」組合為「暗」
    日音,因日無聲音,象徵不能見、不易知。
  與「??」組合為「瘖」
    聲音之疾。
  與「口」組合為「喑」
    口瘖,嗓子失聲。
  與「門」組合為「闇」
    門內有音,可聞而不可見,象徵不明不白。
  與「穴」組合為「窨」
    穴中音,無從得見,久藏狀。
  與「鄉」組合為「響」
    地方或某方向的動靜,聲音。
  與「黑」組合為「黯」
    黑色及聲音,皆不可見也,象徵悲感。
  與「言」組合為「諳」
    言辨知的動靜,知悉也,成熟也。

丙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火燃於??內,明亮,有文明之兆。借用為天干之三。
  與「木」組合為「柄」
    文明人以把手與工具相接,系統連接的部分。
  與「火」組合為「炳」
    火丙,光明顯著也。
  與「??」組合為「病」
    病可知,疾甚也,引申為傷害、短處。

體象:氣固晶气
氣   會意,形聲-小篆文
    食五穀所生者,充斥地球表面,無形色,引申為精神狀態。
  與「金」組合為「鎎」
    金器之氣,怒戰。
  與「火」組合為「熂」
    焚燒之火氣。
  與「心」組合為「愾」
    心有氣息,嘆息也;又恨怒也。
  與「食」組合為「餼」
    吃的元氣,滋養。
  與「青」組合為「??」
    青色之氣,天也。
    
固   會意,形聲-金文
    囗體之能持久者,堅牢,結構的上限。
  與「金」組合為「錮」
    金固,鑄銅鐵時,塞住孔隙防漏,使堅固。
  與「木」組合為「棝」
    木固,作箭之木。
  與「水」組合為「涸」
    水變固體,水乾了。
  與「土」組合為「堌」
    土固,古墓。
  與「竹」組合為「箇」
    以竹固之為一,引為人、物的計量詞。
  與「??」組合為「痼」
    固執的病,長久沒有治好的病。
  與「人」組合為「個」
    完整可計算者,人和物的單位。
  與「山」組合為「崮」
    四周陡峭堅牢,上面平坦的山。
  與「??」組合為「凅」
    冰固,凝也,閉也。
  與「网」組合為「??」
    網固,漁具。

表象:面穴口爿片扁侖咼周
面   象形,會意-衍文
    象人臉形,引申為可觀察的外表,部分。
  與「水」組合為「湎」
    水面,表面平實,但其中多變也。
  與「人」組合為「偭」
    面向也,偕也。
  與「心」組合為「愐」
    心面向著,有所想也。
  與「麥」組合為「麵」
    使麥表面露出,磨成白色粉狀物,麥製之成品。
  與「厭」組合為「靨」
    加壓力於面,臉頰上的小窩。
  與「糸」組合為「緬」
    細微之絲,若有若無狀。
    
穴   會意-小篆文
    分開的空間,洞也,地洞,隱藏之洞。
  與「水」組合為「泬」
    水出於孔穴。
  與「衣」組合為「袕」
    衣開孔也。
  與「尸」組合為「屄」
    女體之陰道。
  與「山」組合為「岤」
    山之穴。
    
侖   會意-小篆文
    聚合卷冊,按次第也;旋轉,和也,圓也。
  與「水」組合為「淪」
    水的漩轉力,致使沈沒。
  與「土」組合為「??」
    土之聚合,地不平者。
  與「人」組合為「倫」
    人與人的次序,人際關係,常理也;類也。
  與「心」組合為「惀」
    心如輪轉,思也,不平也。
  與「手」組合為「掄」
    動作依次第,擇也;手抓起,輪轉之,抓住而舞也。
  與「山」組合為「崙」
    山勢起伏如輪。
  與「囗」組合為「圇」
    繞著四周轉,遇事不求甚解,含糊了事。
  與「目」組合為「睔」
    目睜如輪。
  與「車」組合為「輪」
    車與地接之圓,轉之始動,引申為依次更換。
  與「糸」組合為「綸」
    釣魚的轉線,青色的絲線。
  與「言」組合為「論」
    言語如輪,面面俱到,有理也。
    
咼   會意-衍文
    象口歪而不正之形,旋轉狀。
  與「肉」組合為「腡」
    肉上有旋轉狀的地方,象徵指紋。
  與「金」組合為「鍋」
    中凹如咼,烹煮食物的器具。
  與「木」組合為「??」
    木如咼,紡車收絲具也。
  與「水」組合為「渦」
    水旋轉流動的下陷形。
  與「土」組合為「堝」
    土堝,所以烹煉金銀。
  與「??」組合為「過」
    旋轉如渦,經歷,時空超越。
  與「衣」組合為「禍」
    天示旋轉不正,即災害殃咎。
  與「穴」組合為「窩」
    渦狀之穴,供人獸藏身處。
  與「虫」組合為「蝸」
    體呈旋轉狀,有硬殼之蟲。
    
形象:角四方片扁丸
角   象形-甲骨文
    象獸類頭上突出的尖形硬物,競鬥用,觸也;隅也;數學詞。
  與「木」組合為「桷」
    木角,椽之方也。
  與「土」組合為「埆」
    石多角,山多大石也。
  與「牛」組合為「觕」
    牛角,甚粗狀。
  與「石」組合為「确」
    質地很硬的石頭。
  與「此」組合為「觜」
    此角,喙也。

方   象形,指事,會意-甲骨文
    原象兩舟合併形,四邊形,始也。
  與「日」組合為「昉」
    日之始,天剛亮。
  與「肉」組合為「肪」
    肢體結構中可合併者,油脂也。
  與「金」組合為「鈁」
    金之方,方鐘也。
  與「木」組合為「枋」
    木之方,可作車、舟。
  與「土」組合為「坊」
    土之方,指人的聚集地、工作處。
  與「人」組合為「仿」
    人之方向,學習做人的道理;又相似也。
  與「艸」組合為「芳」
    花之始,香也,美好。
  與「女」組合為「妨」
    兩女相併,阻礙,有害也。
  與「門」組合為「閍」
    門之方,宮中門、巷門也。
  與「彳」組合為「彷」
    小步於各方之間,無分別狀。
  與「戶」組合為「房」
    戶之方,屋舍也。
  與「舟」組合為「舫」
    舟之方,方形的船。
  與「雨」組合為「雱」
    雨之相併,雪盛的樣子。
  與「阜」組合為「防」
    土阜之方,以阻隔水患,守禦、戒備也。
  與「髟」組合為「髣」
    髮飄四方,難見其真狀。
  與「糸」組合為「紡」
    糸合併,將細線加實。
  與「言」組合為「訪」
    問於四方,探尋。

丸   會意-小篆文
    凡之俗寫,象小而圓之形。原字為丮,持也,象手有所持據。
  與「水」組合為「汍」
    水珠如丸,淚也。
  與「骨」組合為「骫」
    骨如丸,彎曲不直。
  與「坴」組合為「埶」
    持土,種植。
  與「幸」組合為「執」
    持據以防止犯罪,守也,持也,處也。
  與「紈」組合為「孰」
    象女獻熟食,食飪也,祭祀自孰始,後引申為什麼。

  自明後日起,老朽將再披露若干細則,徵求網友拔刀相助。
  謝謝!
6022 留言者:朱氏 [2006-04-27]
主題:完成「觀察類」
  觀察:
監   會意,形聲-甲骨文
    人俯視水盆,觀察己貌狀。
    觀察,管理。
  與「金」組合為「鑑」
    可察之金屬反光物。
  與「木」組合為「檻」
    欄柵,可以關閉、督察。
  與「水」組合為「濫」
    監察水況,水滿必溢,過多狀。
  與「竹」組合為「籃」
    監管的竹器,用竹、籐、柳條等編成,有提梁的盛物器。
  與「衣」組合為「襤」
    衣服不完整,破舊狀。
  與「口」組合為「嚂」
    發聲以管理,喊也。
  與「艸」組合為「藍」
    可鑑之青草,為一種染料,色也。
  與「舟」組合為「艦」
    能監視敵軍之戰船。
  與「車」組合為「轞」
    需要監督之車,囚車。
  與「尢」組合為「尷」
    監督不良者,為難狀。

尋   指事,會意,形聲-甲骨文
    象人張開兩臂之形,八尺長也。
    亂而處理,追求方法,找東西。
  與「水」組合為「潯」
    水界找尋至終,必為陸地,指水近陸地處。
  與「火」組合為「燖」
    以火重之,把冷了的食物再溫一溫。
  與「衣」組合為「襑」
    衣服寬大。
  與「心」組合為「憳」
    內心亂而處理,不寧。
  與「手」組合為「撏」
    手尋,取也,摘也。
  與「口」組合為「噚」
    量詞。測量水深的長度單位。一噚等於六英尺。
  與「艸」組合為「蕁」
    追求草狀,火勢上騰。
  與「支」組合為「攳」
    支末張開,長樹枝。
  與「虫」組合為「蟳」
    爬蟲動物名。甲殼綱十足目。
  與「玉」組合為「璕」
    找玉時所得不純之玉。
  與「魚」組合為「鱘」
    魚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鱘目。

  先認領「辨認類」到「識見類」,共五類。
  此外,配合收錄較全之辭典和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http://140.111.34.46/dict/),對解字甚有助益。
回應﹕
  很好,謝謝!
  認領得更好!是已識基因之三昧矣!蓋古人務實至極,對萬事萬物之認知,無不由事物之性質與自我之認識下手。繼續深入下去,當會發現,尚有各類交集之領悟,於斯,漢字已經登堂入室了。
6025 留言者:朱氏 [2006-04-28]
主題:完成「辨認類」
  辨認:
區   會意-甲骨文
    中有品,藏也,依類別而置也。
  與「金」組合為「鏂」
    不變之容量,容量單位。
  與「木」組合為「樞」
    樹木的藏隱處,根本也。象徵重要部分,關鍵,軸。
  與「水」組合為「漚」
    置於水中,久浸。
    水中有氣體,泡沫。
  與「火」組合為「熰」
    置於火中燒,非常熱。
    置入火藥,突然爆炸的兵器。
  與「大」組合為「奩」
    很多分裝之物品,指嫁妝。
  與「弓」組合為「彄」
    置放弓弦處,為環狀。
  與「人」組合為「傴」
    體藏,背脊彎曲。
  與「心」組合為「慪」
    心中有所藏,吝惜,惹人怒。
  與「手」組合為「摳」
    手對藏物,挖取也。
  與「口」組合為「嘔」
    口摳,吐出藏物也。
  與「艸」組合為「蓲」
    置草而生長,指暖和。
  與「山」組合為「嶇」
    山分區域,不平狀。
  與「女」組合為「嫗」
    女性的分類,婦女。
  與「豸」組合為「貙」
    野獸名。體大如狗,毛紋似貍。
  與「身」組合為「軀」
    身體各區。
  與「酉」組合為「醧」
    藏酒,指私人宴飲。
  與「食」組合為「饇」
    肚中有食物,已飽。
  與「馬」組合為「驅」
    以馬力區分,強者逐趕也。
  與「言」組合為「謳」
    以言語表達心中所藏者。

合   象形,會意-甲骨文
    集於一處,系統交集態,聚也;同也;適也。
  與「金」組合為「鉿」
    金屬聚集碰撞,發出聲音。
    化學名,化學符號Hf,原子序72。
  與「水」組合為「洽」
    與水交集,融合狀。
  與「火」組合為「烚」
    火聚集而燒。
  與「土」組合為「垥」
    土地聚集,水不流動。
  與「竹」組合為「答」
    合也,應也。
  與「衣」組合為「袷」
    衣之表裡相合,夾衣。
  與「人」組合為「佮」
    合適之人。
  與「心」組合為「恰」
    心聚同,用心也;又正好也。
  與「手」組合為「拾」
    手合之,收也,得到也。
    借用為數目字十之大寫。
  與「口」組合為「哈」
    集中吐氣於口,哈氣,大笑。
  與「??」組合為「匼」
    同而受之,諂諛迎合。
  與「山」組合為「峇」
    山上可聚集處,洞窟。
  與「山」組合為「峆」
    山中可聚集處,山窟。
  與「女」組合為「姶」
    合適之女,美好。
  與「門」組合為「閤」
    常合之門,指邊門,小門。
  與「韋」組合為「韐」
    可閉合以蔽體之皮革,古時的一種紅色祭服。
  與「示」組合為「祫」
    聯合祭拜所有的祖先。
  與「??」組合為「冾」
    調和凍結處。
  與「巾」組合為「帢」
    合適的帽子。
  與「虫」組合為「蛤」
    動物名。為軟體動物。
  與「玉」組合為「珨」
    對合的玉石,玉蛤。
  與「魚」組合為「鮯」
    魚名。
  與「足」組合為「跲」
    腳交會,站立不住,跌倒也。
  與「革」組合為「鞈」
    聚合皮革製成胸甲,堅硬。
  與「糸」組合為「給」
    絲之聚合,足夠,供備,授與。

感   會意,形聲-金文
    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
  與「水」組合為「澸」
    感到地面有水,地面積水處。
  與「心」組合為「憾」
    心有所感,失望也,懊恨也。
  與「手」組合為「撼」
    觸動,手搖動也。
  與「車」組合為「轗」
    車有感,顛動不順狀。

  整理時遇到若干問題。如「峇」「峆」僅組合位置不同,若以「昌」「昍」比較,似乎字首在上者意義較在左者廣泛;「杪」、「桫」被列為同一組合字,等於有「木水」這個字首,卻不知該作何解。
回應﹕
  很好,謝謝。
  字首在上與在左有兩種條件:
  1,「峇、峆」等原本一字,係因書法家審美條件不一而變之。
    「山」部多如此,蓋在頂是山、在側亦為山也。
  2,「昌、昍」不同係另有原因,「上下同形」有「勢增狀」,而「一右同形」有「形多狀」。
    漢字源自象形,故保留了「形之勢」,如三字成金字塔狀,則僅取其「感受」,如「森淼焱晶」。
  又:杪、桫,由於字首「木」在先,故「沙」成為字身。
6033 留言者:朱氏 [2006-04-30]
主題:「判斷類」部分完成
  判斷:
量   會意,形聲-金文
    白天可知之數。
    經觀察、計算以求知。
  與「米」組合為「糧」
    要計量的米,穀食也,指出遠門所攜帶者。

韋   會意-金文
    字上端與字下端之形反相,有相違、相背(行為)、大(物件)之意。
  與「日」組合為「暐」
    日之大者,光也,明亮,光彩。
  與「金」組合為「鍏」
    金屬使土相違,開溝掘土的工具(金常供製工具,與行為有關)。
  與「水」組合為「湋」
    水之大,壓力最大處,水的最底部。
  與「火」組合為「煒」
    火之大,光輝偉大狀。
  與「衣」組合為「褘」
    衣之大,柔軟狀;王后之衣。
  與「人」組合為「偉」
    人之大,特出,奇也,美也。
  與「口」組合為「喡」
    口之大,發聲大,呼聲。
  與「囗」組合為「圍」
    囗之大,繞在四周。
  與「??」組合為「違」
    行為之背,反向,未遵守。
  與「門」組合為「闈」
    門之大,緯幕,重要之處;皇宮、父母住的內室或考場。
  與「是」組合為「韙」
    是之大,肯定,對,是。
  與「禾」組合為「稦」
    禾之大,農作物茂盛。
  與「彳」組合為「徫」
    兩腳相違而動,行走。
  與「示」組合為「禕」
    示之大,美麗完好狀。
  與「十日十」組合為「韓」
    直立之大柵欄,井橋。
  與「巾」組合為「幃」
    巾之大,帳子或納物之囊。
  與「玉」組合為「瑋」
    玉之大,美玉。
  與「糸」組合為「緯」
    織物違於經線、垂直向的橫線。
  與「言」組合為「諱」
    言相違,因顧忌而不言。

比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匕首並列,相較量也,頻也;又「北」從反為比,親近也,偏私也。
  與「日」組合為「昆」
    日下比排而列者;比排而列者,同也,眾多。
  與「竹」組合為「笓」
    竹條相比而製的器具。
  與「人」組合為「仳」
    人比人,分別也。
  與「手」組合為「批」
    手比,觸擊而後比較;裁示也;每次之裁示的數量。
  與「尸」組合為「屁」
    狀聲字,從肛門排出臭氣之聲。
  與「艸」組合為「芘」
    草高且密,可做蔭蔽,保護。
  與「女」組合為「妣」
    父死曰考,母死比之於父,故謂妣。
  與「田」組合為「毗」
    田之比,相互為輔。
  與「禾」組合為「秕」
    有殼無實的穀,需比較方知者;不良。
  與「玨」組合為「琵」
    四弦並列的樂器,弦供彈者。
  與「糸」組合為「紕」
    密縫之衣服的邊。
  與「??」組合為「庇」
    寄居的處所,比諸外,是遮蔽,保護也。
  與「田」組合為「毘」
    田之比,相互為輔。

品   會意-甲骨文
    眾物陳列而比,等級也,格調也,多也;眾物陳列,眾口嚐食也,比試也。
  與「石」組合為「碞」
    石甚多,山石高峻;以石充高,假冒,僭越。
  與「??」組合為「區」
    中有品,藏也,依類別而置也。
  與「門」組合為「闆」
    門內有品,事業有成者。
  與「雨」組合為「霝」
    下雨也;又落也。

考   轉注,會意,形聲-甲骨文
    從老,去匕為??,取氣不舒之意,轉注為已故之父;引申為終,測試,制度;可靠也。
  與「金」組合為「銬」
    可靠的刑具;將手束縛住。
  與「水」組合為「洘」
    水之終,乾涸。
  與「火」組合為「烤」
    以火終之,炙熱使熟或乾。
  與「手」組合為「拷」
    手之不舒者;用刑具打人。

某   轉注-金文
    木之甘者,易變酸,梅也。轉注為不知何物,未知之人。
  與「肉」組合為「腜」
    女性腹部突出如有某人,懷孕徵兆。
  與「火」組合為「煤」
    火之未知者,可以燒火的東西,石炭也。
  與「女」組合為「媒」
    女性謀兩姓之好,調和婚姻之人;催化。
  與「示」組合為「禖」
    示某人,求神賜子的祭祀及所祭的神。
  與「言」組合為「謀」
    言不定者,計策,計劃。

冘   會意-衍文
    行進未決的樣子,象自然下垂狀。
  與「金」組合為「鈂」
    金屬器具之重者。
  與「木」組合為「枕」
    古人以木冘在頭下,以期入睡,墊在下面之木;墊在下面。
  與「水」組合為「沈」
    物在水中慢慢沒入狀,
  與「衣」組合為「衴」
    衣物垂落的部份。
  與「心」組合為「忱」
    心垂即行,真實的情意,誠也。
  與「手」組合為「抌」
    手垂,搥擊,深擊。
  與「目」組合為「眈」
    目垂,有所圖,未決不悟狀。
  與「巾」組合為「帎」
    絲巾垂落,指頭向前俯。
  與「酉」組合為「酖」
    沈迷嗜酒。
  與「髟」組合為「髧」
    頭髮下垂搖晃狀。
  與「耳」組合為「耽」
    耳沈迷於聲,反應遲延也。
  與「糸」組合為「紞」
    冠側繫物而垂落的絲帶。
  與「黑」組合為「黕」
    沈澱的黑色污垢。

厲   會意-金文
    巖下之群蜂,危也,嚴也;作也;猛烈也;醜惡也。
  與「日」組合為「曞」
    日光猛烈狀。
  與「水」組合為「濿」
    水在孔洞中危而落,濿也。
  與「米」組合為「糲」
    米厲,去殼後之粗米。
  與「牛」組合為「犡」
    牛受力的部位,牛的背脊骨。
  與「石」組合為「礪」
    粗糙不平的磨刀石;猛烈磨石。
  與「力」組合為「勵」
    猛力,象徵勉力,振作。
回應﹕
  很好,對漢字有了更多之瞭解吧!
  「韋」字有「大」意,凡物+韋,皆與大有關;行為則作「相違」解(請見所改)。
  各有問題之字,確有問題,蓋古人造字並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尤以一些「罕用字」,正因為不易聯想,故人常棄而不用,今若全取而釋之,必有此失。
  此外,山名、獸名等,僅取其聲,不能聯想、理解,刪之可也。

  1.「十日十(朝字左旁)」和「十日十人(乾字去乙)」同為「日始出,光直射狀」,何解?
    早上日光平射,不熱而高大之一種感受。
  2.「能」被歸為「比」字身?
    因原檔未保留,此問不知何解。「能」字來自「象形」,非「組合字」也。
  3.像「禲」這類在解釋中只有「同厲」的字,要如何處理?
    其原字與厲無異,視作異體字可矣。
6036 留言者:朱氏 [2006-05-01]
主題:識見類
  識見:
茲   會意,形聲-甲骨文
    原字為????,繁多意,後加草頭以增益。後借用為「此」。
  與「金」組合為「鎡」
    草多宜除,金屬除草木之器。
  與「水」組合為「滋」
    水能增益,增加。
  與「山」組合為「嵫」
    山地增益,山高峻。
  與「石」組合為「磁」
    能滋生力量、吸引鐵鎳礦石的性質。

多   會意-甲骨文
    重夕累積而增加,數量上限,不少也。
  與「禾」組合為「移」
    田中禾多,應分株另植,象徵時、空改換。
  與「人」組合為「侈」
    人過份的行為,奢也。
  與「女」組合為「姼」
    女已足,美好。
  與「言」組合為「誃」
    離別時言多,分離。
  與「心」組合為「恀」
    心過多,需要依靠,依恃。
  與「走」組合為「趍」
    走得多而急,趨也。
  與「??」組合為「迻」
    物多則移。

乏   會意-小篆文
    正字之反寫,意指反於正,不供應,故缺少也。
  與「水」組合為「泛」
    水疲乏,無波無浪平面散開狀,象徵一概而論或不著邊際狀。
  與「??」組合為「疺」
    因缺??而顯病狀,乾瘦,勞累。
  與「手」組合為「抸」
    缺手,需要工具,持。
  與「貝」組合為「貶」
    價值缺乏,降低也。
  與「目」組合為「眨」
    眼睛正之反,指眼睛一開一閉。
  與「穴」組合為「窆」
    空地洞,穴葬時下棺也。
  與「石」組合為「砭」
    人體乏之,以石治之,治病之石針。
  與「襾」組合為「覂」
    因缺乏基礎而顛覆。

少   會意,形聲-甲骨文
    小的東西落到地上,顯得更小,不多,不足,幼也。
  與「金」組合為「鈔」
    金少,不足供應,故作紙幣。
  與「木」組合為「杪」
    樹木幼小部分,樹枝末端。
  與「水」組合為「沙」
    水少之處,水邊,常有極細碎之砂。
  與「火」組合為「炒」
    火少,食物短暫在鍋裡加熱的烹調方法。
  與「手」組合為「抄」
    手取,取少量;掠取也;取其面,謄寫。
  與「口」組合為「吵」
    嘴炒,聲音擾人也;聲音大也。
  與「女」組合為「妙」
    少女,青春多變,難以言喻狀,神奇。
  與「是」組合為「尟」
    肯定不足,少。
  與「目」組合為「眇」
    眼小或少了一隻眼睛。
  與「走」組合為「赻」
    行走不足,趕不上。
  與「禾」組合為「秒」
    禾乏,微小之數,借用作時間量名,六十秒為一分。
  與「石」組合為「砂」
    極細碎的石子。
  與「耒」組合為「耖」
    像耙的農具,有長齒,覆耕用,耙土更細勻;重覆耕田。
  與「糸」組合為「紗」
    細線紡成不密之網狀者。
  與「玄」組合為「玅」
    難理解處不多,美好。

勻   會意,形聲-金文
    包二,可調之數,平分;分則少,少也。
  與「日」組合為「昀」
    日光均勻。
  與「金」組合為「鈞」
    金等分之,重量單位,約三十斤;引用為重,或尊重對方;重大狀。
  與「木」組合為「枃」
    平分絲線的木製工具。
  與「土」組合為「均」
    土勻,平也,遍也。
  與「衣」組合為「袀」
    衣勻,相同,純一。
  與「田」組合為「畇」
    田地開拓得很平坦、均勻。
  與「走」組合為「赹」
    走少,獨行。

昆   會意-金文
    日下比排而列者。
    比排而列者,同也,眾多。
  與「木」組合為「棍」
    木比之相同者,修整過的棒子,合手的工具,引申為如同工具之徒。
  與「水」組合為「混」
    水很多,同而不清,物與物摻雜狀。
  與「火」組合為「焜」
    火之同,同有火光。
  與「人」組合為「倱」
    同他人,無突出,不開通。
  與「心」組合為「惃」
    心緒同而不明,疑惑;混亂。
  與「手」組合為「掍」
    手工作使同,混合。
  與「山」組合為「崑」
    多山組成的大山。
  與「車」組合為「輥」
    車轂齊等勻整,可以滾動。
  與「玉」組合為「琨」
    玉之同者,美玉。
  與「食」組合為「餛」
    混同在薄麵皮裡面的食物。
  與「糸」組合為「緄」
    絲之同,排列的細絲。

朋   象形-甲骨文
    貝與貝相並(或曰並肉),同類,類似者。
    同類相聚,大也。
  與「金」組合為「錋」
    大的金屬器具,兵器。
  與「木」組合為「棚」
    群力支撐,相並而排的架子,遮陽、擋風雨用。
  與「水」組合為「淜」
    與水相並,涉水。
  與「土」組合為「堋」
    相並之土,分水的堤壩;箭靶。
  與「??」組合為「痭」
    腹部脹滿而顯病狀。
  與「弓」組合為「弸」
    弓相併,充滿也;又強硬也。
  與「人」組合為「倗」
    同類之人,可以輔助,託付。
  與「山」組合為「崩」
    山朋分而倒塌下來。
  與「車」組合為「輣」
    大車,兵車。
  與「髟」組合為「鬅」
    髮朋鬆,散亂的頭髮。

各   會意,形聲-甲骨文
    行而止之不相聽,異辭,象與他不同、不相謀狀。
  與「肉」組合為「胳」
    手臂常分別運動,與體不相謀,故指臂體相連處。
  與「木」組合為「格」
    樹枝分別發展,木條相交,固定且各別的結構,引申為標準。
  與「水」組合為「洛」
    水各不相謀。
  與「火」組合為「烙」
    以熱的金屬止於物,燙灼。
  與「??」組合為「客」
    室中各別者,外來之人也,系統外之系統。
  與「衣」組合為「袼」
    上衣與它處不同的部分,袖子。
  與「心」組合為「恪」
    心態各別,各自遵守,敬也。
  與「手」組合為「挌」
    力量互不相謀,擊。
  與「口」組合為「咯」
    口中有不同者,有異物,需咳出。
  與「田」組合為「略」
    田各有不同之大小,捨異取同是也,稍稍。
  與「門」組合為「閣」
    門各不同,下大上小,樓也;古為權貴所有,或國家主政機構。
  與「骨」組合為「骼」
    各種骨頭,即骨架子。
  與「貝」組合為「賂」
    與用財之常規相違,以財與人,有所求也。
  與「車」組合為「輅」
    車前各有不同之挽木,挽木也。
  與「玉」組合為「珞」
    各別的小塊玉,眾多狀。
  與「石」組合為「硌」
    與其它石頭不同,大或表面不齊之石。
  與「酉」組合為「酪」
    各種醱酵的食物。
  與「角」組合為「觡」
    角分岐,有分枝的角。
  與「足」組合為「路」
    足各行之,通達目的之道也。
  與「馬」組合為「駱」
    不像馬之馬,似馬之坐騎。
  與「糸」組合為「絡」
    各別之絲聯成一體。
    互相結合連接。
  與「山」組合為「峈」
    與山不同,像山。
  與「言」組合為「詻」
    各說各話,爭辯是非曲直。

同   會意-甲骨文
    出入口相重,相共,相等,一致也。
  與「肉」組合為「胴」
    肉成筒形者,身體除去四肢部份。
  與「水」組合為「洞」
    水相共,物體必中空,通透,能容水處。
    物體中空之狀。
  與「火」組合為「烔」
    與火相當,熾熱狀。
  與「竹」組合為「筒」
    竹形上下同,粗圓的中空管。
  與「??」組合為「痌」
    與病痛相等,痛苦,哀痛。
  與「人」組合為「侗」
    與人同者,幼稚無知也。
  與「心」組合為「恫」
    心態共同,痛也;呻吟也;又恐懼也。
  與「手」組合為「挏」
    手推東西使之同向移動。
  與「口」組合為「哃」
    發聲欲使人同,妄下言論。
  與「山」組合為「峒」
    山之同者,上有山洞也。
  與「??」組合為「迵」
    行為一致,通達。
  與「馬」組合為「駧」
    與馬相當,善動,急速。
  與「糸」組合為「絧」
    與細絲相當,緩而直通。
  與「言」組合為「詷」
    所言一致,共同的。

齊   象形-甲骨文
    象禾麥吐穗上平之形,同,等,使有規律。
  與「肉」組合為「臍」
    齊者整也,嬰兒與母體相連處,即腹部凹下像窟窿的部分。
  與「金」組合為「鑇」
    以金屬器物等分,切。
  與「水」組合為「濟」
    使水有規律,引申為協助。
  與「??」組合為「癠」
    生病使人有規律,指生病。
  與「人」組合為「儕」
    與人同等,同輩、同類的人;相當。
  與「心」組合為「懠」
    心齊,憤怒。
  與「手」組合為「擠」
    手齊,用力壓也,排也。
  與「口」組合為「嚌」
    口齊,嘴縮緊,品嘗。
  與「禾」組合為「穧」
    割齊了待紮的稻子。
  與「舟」組合為「艩」
    使櫓和船規律的部分。
  與「雨」組合為「霽」
    雨雪之斷,雨雪停;又天氣晴也。
  與「玉」組合為「璾」
    外表與玉同等,像玉的石頭。
  與「阜」組合為「隮」
    地氣上平,氣升,登也。
  與「足」組合為「躋」
    足擠之,上升也,登上也。

異   象形,會意-甲骨文
    戴面具舞動,不同也,奇妙也。
  與「火」組合為「熼」
    火舞動狀,火光。
  與「??」組合為「廙」
    屋內有不同者,需要相互恭敬。
  與「米」組合為「糞」
    米異,吃了米,變成異物,屎也。
  與「十戈」組合為「戴」
    受力於不同者,被擁護也;頂在頭上。
  與「北」組合為「冀」
    相背且異,僅存希望也。
  與「羽」組合為「翼」
    不同之鳥毛,硬羽,翅膀也。
    垂翅保護。

肖   會意,形聲-小篆文
    肉小,外形相似狀,衰微狀。
  與「金」組合為「銷」
    金屬消散狀,由有至無狀;熔化,消除,賣出。
  與「木」組合為「梢」
    樹技小處,指其末端,引用為長形物末端。
  與「水」組合為「消」
    水之小,難見狀,散失狀。
  與「竹」組合為「筲」
    竹細削,所製的小器皿。
  與「??」組合為「宵」
    室中光線衰微,夜也。
  與「弓」組合為「弰」
    弓的末梢;又拉弓射箭也。
  與「人」組合為「俏」
    人嬌小,引申面貌姣好;又人相似,像也。
  與「心」組合為「悄」
    心如小肉,難見難知,靜也;又憂也。
  與「手」組合為「捎」
    手持梢,手持物件的上端。
  與「口」組合為「哨」
    肖口之聲,軍隊巡邏以哨聲聯絡,故稱屯戍處也。
  與「尸」組合為「屑」
    本體小者,碎末狀,無價值。
  與「山」組合為「峭」
    山峰林立,一山肖似一山,險峻狀,聳立狀。
  與「??」組合為「逍」
    能消之行,無拘無束,自得狀。
  與「目」組合為「睄」
    看人小,輕視;眼睛看不清楚,晦暗不明。
  與「禾」組合為「稍」
    禾小,剛冒出來,漸,小,略,微。
  與「舟」組合為「艄」
    船之本梢,船尾也。
  與「車」組合為「輎」
    車上有小肉,以獸皮裝飾的車子,兵車。
  與「巾」組合為「帩」
    包束使髮消少的頭巾。
  與「雨」組合為「霄」
    雨雪遇暖則衰微,故稱天晴;引申為天空。
  與「足」組合為「踃」
    足衰微,腳抽搐;動。
  與「革」組合為「鞘」
    革肖,與,物相似之革製物,與刀劍相似的套子。
  與「糸」組合為「綃」
    肖似生白繒但較疏之織物。
  與「言」組合為「誚」
    言肉小,有所不足也。

半   會意-金文
    牛為物,大可以分也,物中分為二,其中之一也。
  與「肉」組合為「胖」
    半體為肉,指肉多狀。
  與「金」組合為「鉡」
    將土分半的金屬器具,農具。
  與「木」組合為「柈」
    半木可盛物,盤子。
  與「水」組合為「泮」
    水成半,散,解開;古學堂取天子規格之半,故稱泮。
  與「土」組合為「坢」
    地面伏起一半,不致阻礙,平坦。
  與「衣」組合為「袢」
    衣服只穿其中之一,指內衣;炎熱。
  與「人」組合為「伴」
    人一半,需另一半,指陪同之人。
  與「心」組合為「怑」
    心一半,不順暢。
  與「手」組合為「拌」
    手使之成半,分割也;一半又一半,調合也。
  與「田」組合為「畔」
    田之半,田界也,邊界。
  與「片」組合為「牉」
    分半取其一,另一半,借指夫婦一方;分離。
  與「足」組合為「跘」
    兩腿取其一,跛行,蹣跚。
  與「革」組合為「靽」
    於分半處以皮革套之,指牲口所用皮帶。
  與「糸」組合為「絆」
    將繩分勒馬腳,使足難行者。
  與「女」組合為「姅」
    女事取其半者,指女性生理期。
  與「言」組合為「詊」
    話說一半,有所取捨,巧言。

宛   會意,形聲-小篆文
    平臥彎轉狀,長而曲折,類似狀。
  與「日」組合為「晼」
    日光曲折,日將落。
  與「肉」組合為「腕」
    身體能曲折處,臂的和手掌相連的部分。
  與「金」組合為「鋺」
    曲折狀的金屬器具。
  與「水」組合為「涴」
    水有泥而曲折,不能順流,指汙染、弄髒。
  與「火」組合為「焥」
    火之曲折者,煙火。
  與「心」組合為「惋」
    心態曲折而彎轉,令人驚,歎,惜也。
  與「艸」組合為「菀」
    草木長而曲折,茂盛。
  與「女」組合為「婉」
    和順美好的。
  與「田」組合為「畹」
    曲折之田,田二十畝或三十畝。
  與「虫」組合為「蜿」
    蟲之曲動狀。
  與「玉」組合為「琬」
    無稜角的玉,柔婉也。
  與「石」組合為「碗」
    盛裝食物的器具,曲形質堅。
  與「豆」組合為「豌」
    豆彎曲於莢中者,蔓性草本植物,豆科,莢中有果實者。
  與「足」組合為「踠」
    腳屈曲而彎。
  與「糸」組合為「綩」
    長而曲折的絲線。
  與「黑」組合為「黦」
    黑色有紋狀,色變,色壞。

疑   指事,會意-甲骨文
    比較事物難以決定,未決不定也;又求定止也。
  與「??」組合為「凝」
    凍結而定,水堅也,聚集不動。
  與「山」組合為「寲」
    在高處觀望未決,察看。
  與「??」組合為「癡」
    未決之病,神思不足,不慧也;心理上執著於某種事物,過度於。
  與「石」組合為「礙」
    有石未定,乃過程中不順的狀況,妨也,阻也。
  與「人」組合為「儗」
    人相揣度,相疑也,相比也;又人定,癡固也。
  與「手」組合為「擬」
    以下比上的動作,揣度也;比較摹仿也。
  與「艸」組合為「薿」
    草生長以求定止,茂盛。
  與「言」組合為「譺」
    所言不定,欺紿。

  排除字:栘鉹柉魦蚐錕菎猑鯤騉硼鉻佫貉鮥桐垌銅茼酮狪鮦櫅薺麡蠐鱭潩霬魈蛸硝捥

  未解之字已標明。
  另「吵」可否以「發聲幼稚」來解?「嘴炒」似乎有些牽強。
回應﹕
  謝謝!
  已排除各字與「未解字」:「訬笉呁姛粡硐餇倇睕」等字皆屬「形聲字」。此類字作何解釋已難定論,即令康熙字典也陳述難明。若依老朽主張,忘之可也!但忘之非刪除之,故在「倉頡內碼」中,一律保留。蓋倉頡內碼有26*32*32*32*32種排列組合,古字新字,只要有倉頡碼,本字庫就提供字形也。
  至於各字作何解釋,曷不任後人定之?若漢字基因有解,解之;若有人堅持奉行古解,亦解之。時代在改變,觀念在更新,有人棄古從西;有人食古不化;老朽獨樹一幟,不與時賢爭長短也!
  吵若作「發聲幼稚」來解,則無令人煩苦之感覺,蓋發聲幼稚無價值評判,只能謂尚不成熟也。「嘴炒」似乎有些牽強,其實不然。會意字中常借用「通義」,是屬聯想之一部份。「嘴炒」之聯想,必有「炒菜」之噪音,且有煩苦之感。餘字如鈔杪抄,皆有炒之音義,而沙砂紗、妙眇玅從少即可。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