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55 留言者:文飛 [2012-04-15] |
主題:求釋佛教禪宗修行的三種境界 老師: 您好! 晚輩讀到一些佛教禪語,頗覺意境幽遠,如詩如畫。比如“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些語句是否只有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才會思維通徹天地,語出慧人? 關於修行,佛教禪宗有三種境界語:見山是山,見山非山,見山還是山。從表面理解,這句話似乎邏輯不通。個人覺得,佛教修行的宗旨應是:無欲無私,看破生死,普渡眾生,渡人以渡己。,為何會有三種境界之說,這句話應該作何解釋? 綜合其他理解,結合個人總結。從事物認識過程的立場,晚輩覺得“見山是山(是指對事物的性質能分別出好壞、利弊。有分別心)”“見山非山(是指對事物的性質眼睛能看到,心里卻看不到。有有別心)”“見山還是山(對事物的性質不論其好壞、利弊,能合理化接受。有無別心)。它是人對事物認識的思維過程,思維程序,有著天地人的三才結構。不知晚輩理解是否正確? 佛教禪語常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說。晚輩覺得,那是因為禪語常常是意境含蓄,但人的記憶經驗當中,沒有與相關禪語相對應的交集,個人要么不理解;交集較少時,要么似懂非懂,或片面或錯誤理解。只有個人在經歷的情境當中,產生與之相對應的交集時,才會恍然大悟,深入領會。這也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道理所在,修行的過程就是人生了悟的過程。不知晚輩如此理解對不對? 向老師問康! |
回應﹕ 千萬不要被當今「科學」所惚悠了!今天的科學相當於進化歷程的鮮花,今天艷麗異常,明天謝了,後天再生!自十八世紀以降,利學理論已經數易主流,誰知道將來又是什麼當道?至於宗教,更不能討論,因為宇宙的奧秘幽深,吾人能理會的只是皮毛,本網不談,是免誤導於盲也! 宗教只有信與不信之別,在《智慧學》中,老朽定義「真」時曰:「宗教對信徒為真」。人瞭解的世界極其有限,連自己對自己都諱莫如深,何況那無邊無際的飄渺宇宙?尤其是,門內看門外--隔著一張門!人能看透門版嗎?既然看不透,憑什麼「自以為是」?若非自以為是,就不必討論,如果覺得「意境幽遠」,不妨慢慢體會之;若認為太牽強,大可放到一旁,還有更多的現象值得用心。 |
#10666 留言者:文飛 [2012-04-19] |
主題:漢字工程 老師: 您好! 老師從事之事業,前繼聖賢,后接來者。晚輩深刻覺得,思路層次的高低,在於對漢字駕馭能力的大小。而要駕馭漢字,須深刻理解漢字的性質。老師不懈傾著的“字易,詞易,文易”之三易工程,乃理解漢字本真之通途。特別是“字易”,乃漢字的基因工程。融會貫通“字易”,“詞易,文易”來者自可舉一反三。 俗話說:一文錢難道英雄漢。老師的文化事業之發展,亦須物質基礎的支持。苦嘆晚輩有心無力,常想要是以後有力,定會毫不猶豫收購文傳,全力發展漢字文化事業。因此,在座網友,會員,如有能力大投資,或能募集資本,何不趁老師健在,大力投資。從長遠來看,定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好事。說得大的,能為中華民族立德立功立言。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老師雖近八十,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相信老師至少還能再戰二十年。 至此,晚輩有一單純之疑慮,不知是否想多了。老師與中娛文化公司合作之項目,乃用於海外孔子學院教學所用。外國人通過您的“字易”教學成果,識得漢字本真了(且外國人思維單純,學得也快),但國人卻大多把漢字當符號在學習,豈不讓西方更有能力,更懂得了以華制華了。 向老師問福! |
回應﹕ 心存大局,視野宜寬,思維應深,千萬不可有此種想法! 事業之大小不在名稱及內容,而係立足於是否具有奉獻的立場!此話怎講?普天之下,錢多到無數、有錢人也比比皆是,然而,錢宛似鋒利的雙刃匕首。一面確能令鬼推磨,另一面則是猙獰的魔爪,最善於誘人入彀,永為財奴!要知道,只要是人,就有人的特性,人的特性就是順從感官的引導。而感官唯一的任務,就是引導人進入生命生存之境,也就是:貪逸惡勞、投機取巧! 所以,古今中外,在成功的舞台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功名利祿、榮貴榮華的精英;一種是潦倒沒落、但堅持不棄的頑石!前者風光耀眼、絡繹不絕,各領時代風騷,但最後一一隨風而逝;後者孕於機緣,大多湮沒於窮巷寒窯,千百年才有二三子熬出理想的果實,萬世滋養無限!現實是,宇宙建立在物質、精神二元基礎上,由物質到精神,人之主觀自行抉擇,只要不自我欺騙,人生就值回票價! 老朽不是缺錢,而是聞鈔而颺(幾千萬都放棄了,罟網有載),正因有背水一戰之決心,所以才有這一點小小的成績。想想看,如果老朽懷抱幾千萬,怎能不發揮一下百萬騷氣?每天只要受三分吹捧,保證積習成堆,老驥拉風,志在富士比第一! 其次,不要忘了,讓外國人接受漢文化,正是我輩子孫之天職!漢文化的價值是「推己及人、天下為公」,怎可抱璞自娛?西人之所以「制華」,一係文化上的殊異,正應以文化之;一係國人不爭氣,自驕自滿,幸有外侮激勵,否則早已如馬雅之族,湮沒於歷史中矣! |
#10666 留言者:文飛 [2012-04-19] |
主題:漢字工程 老師: 您好! 老師從事之事業,前繼聖賢,后接來者。晚輩深刻覺得,思路層次的高低,在於對漢字駕馭能力的大小。而要駕馭漢字,須深刻理解漢字的性質。老師不懈傾著的“字易,詞易,文易”之三易工程,乃理解漢字本真之通途。特別是“字易”,乃漢字的基因工程。融會貫通“字易”,“詞易,文易”來者自可舉一反三。 俗話說:一文錢難道英雄漢。老師的文化事業之發展,亦須物質基礎的支持。苦嘆晚輩有心無力,常想要是以後有力,定會毫不猶豫收購文傳,全力發展漢字文化事業。因此,在座網友,會員,如有能力大投資,或能募集資本,何不趁老師健在,大力投資。從長遠來看,定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好事。說得大的,能為中華民族立德立功立言。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老師雖近八十,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相信老師至少還能再戰二十年。 至此,晚輩有一單純之疑慮,不知是否想多了。老師與中娛文化公司合作之項目,乃用於海外孔子學院教學所用。外國人通過您的“字易”教學成果,識得漢字本真了(且外國人思維單純,學得也快),但國人卻大多把漢字當符號在學習,豈不讓西方更有能力,更懂得了以華制華了。 向老師問福! |
回應﹕ 心存大局,視野宜寬,思維應深,千萬不可有此種想法! 事業之大小不在名稱及內容,而係立足於是否具有奉獻的立場!此話怎講?普天之下,錢多到無數、有錢人也比比皆是,然而,錢宛似鋒利的雙刃匕首。一面確能令鬼推磨,另一面則是猙獰的魔爪,最善於誘人入彀,永為財奴!要知道,只要是人,就有人的特性,人的特性就是順從感官的引導。而感官唯一的任務,就是引導人進入生命生存之境,也就是:貪逸惡勞、投機取巧! 所以,古今中外,在成功的舞台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功名利祿、榮貴榮華的精英;一種是潦倒沒落、但堅持不棄的頑石!前者風光耀眼、絡繹不絕,各領時代風騷,但最後一一隨風而逝;後者孕於機緣,大多湮沒於窮巷寒窯,千百年才有二三子熬出理想的果實,萬世滋養無限!現實是,宇宙建立在物質、精神二元基礎上,由物質到精神,人之主觀自行抉擇,只要不自我欺騙,人生就值回票價! 老朽不是缺錢,而是聞鈔而颺(幾千萬都放棄了,罟網有載),正因有背水一戰之決心,所以才有這一點小小的成績。想想看,如果老朽懷抱幾千萬,怎能不發揮一下百萬騷氣?每天只要受三分吹捧,保證積習成堆,老驥拉風,志在富士比第一! 其次,不要忘了,讓外國人接受漢文化,正是我輩子孫之天職!漢文化的價值是「推己及人、天下為公」,怎可抱璞自娛?西人之所以「制華」,一係文化上的殊異,正應以文化之;一係國人不爭氣,自驕自滿,幸有外侮激勵,否則早已如馬雅之族,湮沒於歷史中矣! |
#10685 留言者:文飛 [2012-04-27] |
主題:漢字理解問題一二 老師: 您好! 晚輩體會覺得,如果把漢字的形成過程,比作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的話。漢字出生於象形,成長與指事,壯大與會意,其中穿插形聲,假借,轉注。如果按發展過程排序的話,可以如此:象形-形聲-指事-假借-會意-轉注。整個發展過程,也是先人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其中象形-形聲-指事是形象思維發展過程,假借-會意-轉注是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形象思維的方式是描繪-化作-比擬,抽象思維的方式是提煉-象徵-會意。不知體會對不對? 學習老師的500到5000字的漢字基因注解,覺得應該對照每個字的原形(比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才好正確理解,意會古人,並且提高學習效率。但不知有什麽途徑,可以看到或查到每個漢字的原形? 晚輩敬上! |
回應﹕ 急什麼?羅馬不是一天造出來的,要看文字變化,網上多的是。然而茲事體大,全方位考慮,豈能應卯了事?為此,沈子親自動手(現有軟件功能太差,她是中國文學系正規軍),由偵測、演變、應用程式,點滴以就(一筆一劃絕不馬虎)。按照進度下個月可望完成,再下去是教學軟件的製作,那將是中國動漫公司(人力資金不愁)的責任,因為瑣碎工作尚多,已非我輩之職責範疇矣。 老朽原是山野村老,只因眼見天劫降臨,一時發心,湧身急流。所幸頗有自知之明,長於攻堅、疏於善後,為此向蒼天請命,得有沈子為輔焉。由於攻堅必須具有敏銳之洞察力,而洞察力如同刀刃、極易耗損,一旦折缺則必走偏鋒。諸如老朽剛公佈的「了了歌、嗯啊曲」,表面看去只是動畫,其傳真度、美觀性、技術難度已舉世無匹(一個人、用pc、只花了三兩天),影響後人的卻是畫中境界、表達風格、認知角度。然而,空谷迴音,知者幾人? 事實上,流程早定,自然界萬象各有其責,唯知與不知而已!老朽之得,得之自明,是能不假外求、行止合矩也! 來文「體會覺得」乃贅詞;「a與b」意指a,b同價,「a於b」則謂a對b之別,「漢字出生於象形,成長與指事,壯大與會意,其中穿插形聲,假借,轉注」其間之關係錯綜,無法理解。又「過程」太繁,不知主旨;「象形-形聲-指事-假借-會意-轉注」之排序不確,斯乃文字專家之責。以「六書」而論,其順位為: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老朽非學界人,無意置喙。汝欲學習,上網即得,其中諸說紛紜,得意而忘言可也! |
#10685 留言者:文飛 [2012-04-27] |
主題:漢字理解問題一二 老師: 您好! 晚輩體會覺得,如果把漢字的形成過程,比作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的話。漢字出生於象形,成長與指事,壯大與會意,其中穿插形聲,假借,轉注。如果按發展過程排序的話,可以如此:象形-形聲-指事-假借-會意-轉注。整個發展過程,也是先人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其中象形-形聲-指事是形象思維發展過程,假借-會意-轉注是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形象思維的方式是描繪-化作-比擬,抽象思維的方式是提煉-象徵-會意。不知體會對不對? 學習老師的500到5000字的漢字基因注解,覺得應該對照每個字的原形(比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才好正確理解,意會古人,並且提高學習效率。但不知有什麽途徑,可以看到或查到每個漢字的原形? 晚輩敬上! |
回應﹕ 急什麼?羅馬不是一天造出來的,要看文字變化,網上多的是。然而茲事體大,全方位考慮,豈能應卯了事?為此,沈子親自動手(現有軟件功能太差,她是中國文學系正規軍),由偵測、演變、應用程式,點滴以就(一筆一劃絕不馬虎)。按照進度下個月可望完成,再下去是教學軟件的製作,那將是中國動漫公司(人力資金不愁)的責任,因為瑣碎工作尚多,已非我輩之職責範疇矣。 老朽原是山野村老,只因眼見天劫降臨,一時發心,湧身急流。所幸頗有自知之明,長於攻堅、疏於善後,為此向蒼天請命,得有沈子為輔焉。由於攻堅必須具有敏銳之洞察力,而洞察力如同刀刃、極易耗損,一旦折缺則必走偏鋒。諸如老朽剛公佈的「了了歌、嗯啊曲」,表面看去只是動畫,其傳真度、美觀性、技術難度已舉世無匹(一個人、用pc、只花了三兩天),影響後人的卻是畫中境界、表達風格、認知角度。然而,空谷迴音,知者幾人? 事實上,流程早定,自然界萬象各有其責,唯知與不知而已!老朽之得,得之自明,是能不假外求、行止合矩也! 來文「體會覺得」乃贅詞;「a與b」意指a,b同價,「a於b」則謂a對b之別,「漢字出生於象形,成長與指事,壯大與會意,其中穿插形聲,假借,轉注」其間之關係錯綜,無法理解。又「過程」太繁,不知主旨;「象形-形聲-指事-假借-會意-轉注」之排序不確,斯乃文字專家之責。以「六書」而論,其順位為: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老朽非學界人,無意置喙。汝欲學習,上網即得,其中諸說紛紜,得意而忘言可也! |
#10688 留言者:文飛 [2012-04-27] |
主題:回應老師指正 老師: 您好! 您批評的是,晚輩本是個急性子,加上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所帶來的壓力,使自己在工作學習上,時而會求功心切。 昨天留言中第一段,回頭來看,多處表達不清;於和與,是由於對繁體不熟,加上粗心打字錯誤。晚輩是想通過漢字造字方法的發展過程,向老師請教具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思維方法,以及語言表達方式。 謝謝老師指正! |
回應﹕ 文字語言是做人的門面,一旦表達錯誤,就將喪失別人的信任!性子急,代表不成熟,代表主觀太偏激,速改之! |
#10713 留言者:文飛 [2012-05-26] |
主題:求解“星座”緣由 老師: 您好! 工作在大都市,身邊的人經常會問:你是什麼星座的?剛開始不以為然,不以為信。以後也經常看到媒體上、互聯網上在不斷討論“星座”的話題,但都不感興趣,不以認同。 最近與工作上的領導談心,問我是什麼星座的,我還是說明原有的立場。可這位領導卻對“星座”頗為相信,且以此作為識人用人的重要參考。 晚輩細想,既然有這麼多人相信“星座”,就有他們值得相信的理由。於是開始深入瞭解“星座”。發現不同月份出生的人,會對應不同的“星座”。每個“星座”會有對人性格優缺點的描述。自我參考了一下,這些描述還真有些道理。 晚輩不禁疑惑:何為“星座”?“星座”可信嗎?“星座”對應的描述是怎麼得來的?“星座”與易經的占卜有關係嗎? 向老師問安! |
回應﹕ 自古以來,人類對生命、生活的「真相」感到好奇,中外皆然,唯探索的深度不同。西洋的星座與我國的子平、紫微同屬於月支時的統計系統,有一定的「準確性」。由於人本是「主觀個體」,任何事物之「可信」與否,各各有別。至於《易經》,那是一種宇宙結構學說,與星座無干。 |
#11035 留言者:文飛 [2013-01-11] |
主題:讀留言疑問 朱老師: 您好! 前則留言中,老師提到“可常究「字易」,多參「分類」規律。參分類時,必多疑難,先可囫圇吞之,日久當知老朽「用心良苦」,此中蹊徑處處也。分類之「觀、族、類、屬、種」最關緊要(即文首二進式分類表),為人思之根源,為老朽此生唯一貢獻,亦為古今中外一片荒蕪、尚未開闢之思想寶地。256種之內容則為「主觀餘緒」,係以應用為要,至是,老朽已意興闌珊矣。” 晚輩想參分類規律,但有三點不明,請老師明釋: 其一,字易老師有著作可常究,但分類規律不知具體指哪本著作或哪方面? 其二,文首二進式分類表不知指哪本著作,可有下載,又為何「觀、族、類、屬、種」最關緊要? 其三,256種之內容又是指什麼? 謹祝安健! |
回應﹕ 所問在:《字易》丙、漢字之理解及獨體字中。 下面係提綱挈領,將各項總結如下: 一、傳統漢字「六書」之別: 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 老朽在此基礎上,將獨體之「文」及合體之「字」、採用二進位分類法書為「漢字象徵」: 二、進一步,老朽根據「易理結構」、三才分類得到「概念分類」: 三、完整之漢字分類結構,應包涵全部漢字概念,計以體用立場分為: 立場二觀、現象四族、認知八類(為便於記憶各分四屬、共32屬)、細則256種: 1、立場有「二觀」: 概念為供傳達信息之載具,載具必有一立場,於立場中傳達特定之信息。 其靜態者指客觀事物,是立場之體。(以英文論,係名詞等。) 動態則為主觀變化,是立場之用。 (以英文論,係動、形容詞等) 2、現象有「四族」: 體有抽象、具象,用有認識、行為,皆可於靜態下分辨、觀察。 抽象有「象、數、性、徵、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因子。 具象有「形、色、性、質、數、量、位、能」等因子,可供辨識、應用。 認識有「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 (認識多為形容詞) 行為(或反應)有「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 (多為動詞或副詞) 3、認知有「八類」,類下有「32屬」,屬下有「256種」: 抽象者分:定義,應用。此類無體、無形、無色。 定義者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者。 如:符號、語法、根源、現象。 應用者多係對象,係現實環境之代稱。 如:規範、人際、資訊、意義。 具象者分:本存,人造。此類有體、有形、有色。 本存者多為「自然形」,無特定機能。 如:本體、肢體、植物、動物。 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如:食衣、住行、起居、工作。 認識者分:感知,狀態。此類為人被動接受者。 感知者為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激到產生印象。 如:刺激、感覺、心緒、認知。 狀態則為所知之果,辨知各種變化的狀態。 如:化態、動態、界態、知態。 行為者分:能力、經驗。此類為人主動發生者。 能力指生命本具者,由官能進至智能。 如:官能、體能、技能、智能。 經驗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如:生活、溝通、行事、控制。 四、256種即本屬下之分類,不贅。 |
#11035 留言者:文飛 [2013-01-11] |
主題:讀留言疑問 朱老師: 您好! 前則留言中,老師提到“可常究「字易」,多參「分類」規律。參分類時,必多疑難,先可囫圇吞之,日久當知老朽「用心良苦」,此中蹊徑處處也。分類之「觀、族、類、屬、種」最關緊要(即文首二進式分類表),為人思之根源,為老朽此生唯一貢獻,亦為古今中外一片荒蕪、尚未開闢之思想寶地。256種之內容則為「主觀餘緒」,係以應用為要,至是,老朽已意興闌珊矣。” 晚輩想參分類規律,但有三點不明,請老師明釋: 其一,字易老師有著作可常究,但分類規律不知具體指哪本著作或哪方面? 其二,文首二進式分類表不知指哪本著作,可有下載,又為何「觀、族、類、屬、種」最關緊要? 其三,256種之內容又是指什麼? 謹祝安健! |
回應﹕ 所問在:《字易》丙、漢字之理解及獨體字中。 下面係提綱挈領,將各項總結如下: 一、傳統漢字「六書」之別: 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 老朽在此基礎上,將獨體之「文」及合體之「字」、採用二進位分類法書為「漢字象徵」: 二、進一步,老朽根據「易理結構」、三才分類得到「概念分類」: 三、完整之漢字分類結構,應包涵全部漢字概念,計以體用立場分為: 立場二觀、現象四族、認知八類(為便於記憶各分四屬、共32屬)、細則256種: 1、立場有「二觀」: 概念為供傳達信息之載具,載具必有一立場,於立場中傳達特定之信息。 其靜態者指客觀事物,是立場之體。(以英文論,係名詞等。) 動態則為主觀變化,是立場之用。 (以英文論,係動、形容詞等) 2、現象有「四族」: 體有抽象、具象,用有認識、行為,皆可於靜態下分辨、觀察。 抽象有「象、數、性、徵、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因子。 具象有「形、色、性、質、數、量、位、能」等因子,可供辨識、應用。 認識有「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 (認識多為形容詞) 行為(或反應)有「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 (多為動詞或副詞) 3、認知有「八類」,類下有「32屬」,屬下有「256種」: 抽象者分:定義,應用。此類無體、無形、無色。 定義者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者。 如:符號、語法、根源、現象。 應用者多係對象,係現實環境之代稱。 如:規範、人際、資訊、意義。 具象者分:本存,人造。此類有體、有形、有色。 本存者多為「自然形」,無特定機能。 如:本體、肢體、植物、動物。 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如:食衣、住行、起居、工作。 認識者分:感知,狀態。此類為人被動接受者。 感知者為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激到產生印象。 如:刺激、感覺、心緒、認知。 狀態則為所知之果,辨知各種變化的狀態。 如:化態、動態、界態、知態。 行為者分:能力、經驗。此類為人主動發生者。 能力指生命本具者,由官能進至智能。 如:官能、體能、技能、智能。 經驗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如:生活、溝通、行事、控制。 四、256種即本屬下之分類,不贅。 |
#11049 留言者:文飛 [2013-01-23] |
主題:讀#11038留言有求 尊敬的朱老師: 您好! 前面留言中,老師提到久病成醫,晚輩不禁有一困擾有求老師開解,不知是否合適?(知老師並非醫者,不奢求良方,只希冀老師讓吾對此困擾有一正確的認識,以及正確的治療方向。) 晚輩舅舅得糖尿病已近三年,期間不斷尋醫問藥,不得根治,每月不少醫費不說,不斷吃藥的苦惱讓舅舅精神壓力極大。不知該如何是好? 病不單行,晚輩哥哥患前列腺炎已有五年多,剛開始治療過,結果不得根治。跟哥哥說: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哥哥以後就沒有再治療,任其自行發展,但病症時急時緩,常常多夢,失眠,夜起。嚴重影響了其工作生活,精神狀態低,壓力大,也不知如何治療是好? 謹願常在! |
回應﹕ 有病,去醫院,切勿相信無照良醫!老朽提供自己之經驗,非為治病,乃告眾知,生老病死人皆有份,係因果之結也。老朽所告者,皆乃預防術,平時多燒香,免抱佛爺腳。苟有患者,得悉與老朽為鄰,勿暴勿悲,各應己緣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