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4743 留言者:愛與溫柔 [2004-10-09]
主題:中文認知與生活應用
  朱老師:你好...
    我常在想,我們的教育與在社會生活環境應用的關係?在以前歷代中國古人(在中國古代聖賢之士,有些人常有各個領域之通才,在他們當代中也都用中文字在學習之,他們也是用中文字教導下一代人民的智慧認知,故常有人稱中華文化博精深),他們都運用中文字來認知應用,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中,所學所用全來自中文,而中文字的特性在認知應用上極容易導通(尤其繁體字更能表現出字義的認知,因其繁體各個部首、部中、部尾,各有意義之原由),故生活學習應用上極容易歸納運用。
我要點出一點的是在外來的文化影響下(尤其以洋文為主的教育上影響後代之學習),讓學子們有恐懼學習的英文,現行的教育如各個專業(例如:建築業常有的專業術語常用英文字來作為認知學習,令許多學子們望而卻步害怕學習之,我記得以前未受外來文化之人的建築設計們,他們一樣可以蓋大樓建高塔),在今日的台灣或華人的世界中,在進階的專業領域之術語常用英文來做認知,在以前古代的人民生活中(或有通才之人),他們不會英文字也一樣可教導後人。
在我學習的人生路上,常碰到英文就有望塵莫及之感(常感:一定要學習英文才能運用認知於生活上嗎?現時的教育某些地方常用英文(或專業術語)為主,而忽略中文字來教學。我覺得在教育學習上應該是以中文為主、加注英文為輔,讓後代子孫們更容易學習之),非得學習abc或外來文字來認知嗎?我深深得英文是要給學習英文之人用的(或各個專業領域之中,會用英文之人材應把英文翻譯成中文,讓後學者能學習通用之),中文字之學習生活應該上不應該有所欠缺才是。
舉例中文之重要性:我簡單試答,如英文字(test)在翻譯這個字的中文叫(測試),在英文字中各字拆解變成無意義之字,拆解之後的字無從得知。但在中文字中(測試)這兩個字有其字面上的意義,在我學習中文認知上,我把(測試)這兩個字解釋為,有所試才能有所測,有所測才能有所知,於是得知(測試)這兩字,就是不斷的嚐試,以得知其果。在中文繁體字深層認知中(測試)這兩字各個單字拆解也有其意義。而在朱老師的漢字基因中,(測試)這兩個字更為有意,有其解答。
我常感嘆,身為在華文世界中的人民,非得要上梁山學習深一層的知識,而學習英文不可嗎?我深覺中文字不可小觀也。
我也一直希望在華人的世界中,在電腦的應用上能有華人自己的中文cpu、華人自己的中文程式語言。這樣學子們在應用上才能靈活學習應用,才不會有所學習的障礙。
回應﹕
  弓緊,矢可及遠;井深,水能養眾;入夜,燃蠋取光;腹饑,烹食以進。
  未經歷其不足,怎知所失之可貴?國人習英文,無可厚非,但若不知其義,則末本顛倒矣!中華文化面臨淪亡,正是測試吾人之時,空自悲切無益,未若奮起發揚光大!
  中文CPU與中文程式語言無涉,程式語言又與學習應用無必然關係,待中文自然語言問世,擅用語文者,即可與電腦溝通。速努力中文之理解、應用,斯為正途。
4762 留言者:愛與溫柔 [2004-10-15]
主題:不懂之處
  朱老師:你好...
    關於#4761中,你所言:精神乃物質之「現象」,現象乃觀察認知之結果,存在於人類主觀思維中。
起句中(精神乃物質之「現象」),這句話意境與意義我有不懂,麻煩請老師解問?謝謝。
回應﹕
  對傳統中國人來說,所有之概念都來自生活認知,所有之文化也都係應用於生活常識,知其本源,再以之為象徵。在不同之層次,有不同的定義,是謂「文以載『道』」。
  精神者,精氣神之略稱也。人生命力之萃為「精」;人生命力之用為「氣」;人生命力之象為「神」。故「精神」乃人生命力薈萃之表象,無體、色、形,抽象之概念也。
  「現象」者,所表「現」之「象(象徵)」也。金屬為物質,其所表現之硬度、延展度、重度則為其精神;肉體亦為物質,其表現之柔軟度、彈性、溫度亦為其代表之精神;人體亦為物質,其行為、氣度、生態則屬精神,餘等同,可類推之。
  故見物質為體,其精神為用,知此,可知體用。是知,人花言巧語,用之必自敗;人自私自利,用之必致禍;人誠實低能,用之宜實;人聰明能幹,用之則勤也!
4810 留言者:愛與溫柔 [2004-10-25]
主題:錄音教材
  朱老師:你好...
    請問何時才有新進的錄音教材?我心裡很想知道你們是否安好,朱老師、沈老師、學生們是否習慣新的環境?
想請問一下朱老師,是否有再安排新的錄音教材?還是會再繼續講開放文學的錄音教材?
回應﹕
  最近所上之課皆係本室內部工作細節,恕無法公開,待來日工作就緒再說,乞諒。
  本室一切如常,謝謝。
5421 留言者:愛與溫柔 [2005-03-02]
主題:光碟已收到。
  朱老師:你好
  晚來的留言,我忘記之前註冊時的密碼,因我個人用之密碼有10幾組,之前老是打錯又想可能跟全形半形輸入有關,所以之前常出錯登入不進來。之前註用我是用DEBIAN的系統,用那種中文輸入的系統又分好多種,當時極為困擾深怕是當初註用時會出錯,所辛我又猜出來了。
  過年時已收到光碟了,收到楊梅寄來的,觀賞後足見老師所言不假,感謝你與各位同作室同仁的努力。過年完後又收到同樣一份是從澳門寄來的。
回應﹕
  不客氣。
6192 留言者:愛與溫柔 [2006-05-21]
主題:無法聆聽老師演講
  朱老師您好:本想去中原大學聽老師演講,因生活困頓金錢不足,無緣與老師見上一面聆聽演講。我一直關心中文與中文字在電腦上的發展,又困於我國文能力不足,無法在字易上幫上忙。我只能慢慢學習自己所欠缺。
這一年多來我未曾上來留言,但常上來觀看留言,我一直在向朱老師與網友們學習。
最後 祝老師:此行成功,事事順心。
回應﹕
  謝謝,努力學習為是。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