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083 留言者:愚生 [2002-08-18]
主題:反省、求覺、獻曝
  日前跌落竹馬,見「白孩兒」又似受馬蹄; 每每先生針砭現下,雖未直斥,卻如切膚,是始知愚。
  愚生即曾為競撲粉、作文不上檯之不律頭(恕屢用稚澀文言、實週遭者視己如異類,僅先生此地見容)
  幸迷途未遠,故常請教先生以前路; 晨光熹微無礙旭日東昇,有心人仍得藉以鏡之正己。
  
  在學堂師長室個人告示版見一文﹕「兒時師長有二,男的和女的; 少時人師亦有二,打人和不打人的; 成人時師者仍有二,有骨氣和沒骨氣的。」先生談到「…還有誰管中文怎麼回事﹖」愚生不才,學養、認知遙不及先進; 然自以為骨氣尚存,未離交流道逕攜筆縱身離乘,或足不履敝而行,懷石以實腹,己志不移。
  
  先生提及﹕「百年來中國文化式微…」,本週愚生巧見洋人製洋語科教系列節目,此回主題為「中國古代發明」,共兩集約90分(去廣告),順手製為多媒體。內容探討遍及航運、工業、農業、軍事、政治、物理、數學、天文、醫藥、文藝(水墨意境),除末項涉及文化差異未評外,華夏前賢無不先執各領域牛耳先千百年。
  
  第一集結語﹕「西方藉中國發明而超越東方,時至今日,東西方甚少有人意識、彰顯中國人對現代世界基礎之貢獻 (愚見﹕ 如笑萊布尼茲不會用電郵、譏祖沖之不懂工數)」
  第二集結語﹕「人類當無分彼此、和平共存、攜手並進,為明日世界努力」 (愚見﹕ 反省後,釋出善意,開始覺醒)
  本想逕寄予您,幸得Ms. Elisa 提醒,險成葫蘆提自薦俗人。
  
  其項目原由想必先生暨各先進盡早暸然於心,但愚生所繫,概為 1)由洋人揭示、推廣中華之壯美; 本地族人多不見、不聞、棄如敝履 2)坊間百科泰半向洋、倭看(此地日前竟尚有崇朝鮮之風) 而不平; 茲簡列收視心得如下,終以刪除亦不悔﹕
  
  航運﹕
  分隔船艙〔200 A.D.〕、航海術、船尾舵、羅盤(經馬可波羅1292 A.D.傳歐,成就哥倫布1492 A.D.發現新大陸之舉, 英亦藉此建立海權帝國 1782 A.D., 鐵達尼號〔1912 A.D.〕實非分隔船艙首用)
  紙鳶、竹蜻蜓(成就萊特兄弟飛航理念1903 A.D.)
  工業﹕
  獨輪手推車〔1000 B.C.〕(*歐陸至1200 A.D. 始見)
  馬蹬   〔400 B.C.〕(歐陸中世紀武士原以雙手抓馬鬃防止落馬,1200 A.D.後習得此製造應用技術,乘馬執戈控制平民,騎士時代建立)
  紙    〔100 B.C, 西安,墓中書〕
  造紙術  〔105 A.D. 蔡倫〕,西傳中東大食〔751 A.D. 怛羅斯之役〕,西傳歐洲〔1100~1200 A.D.〕
  木板印刷術〔400 A.D.前〕
  紙牌   〔700 A.D.〕 (洋人樸克牌〔1377 A.D.〕前身,為木板印刷應用,印刷術傳西次要管道)
  金剛經印本〔868 A.D.〕(敦煌石窟藏經洞,信徒印經為結善緣)
  飛錢   〔1000 A.D.前〕 (印刷紙鈔; 1260 A.D. 成標準貨幣 )
  活字版印刷〔1041 A.D. 畢昇〕(亦成就世界第一本書、第一家書店; 後有德人古騰堡 J.Gutenburg 以印紙牌背面起家推廣印刷術)
  農業﹕
  鐵犛〔1000 B.C.〕
  深耕式、等距行列播種法(歐陸為隨意散灑式,易受鳥類掠食)(愚見﹕ 農業都可見文化差異)
  軍事﹕
  海軍
  戰艦〔900-1400 A.D.〕 (後因大運河峻工,長城修復,已自給自足(鎖國之始,歐洲向外擴張之興),及官員承儒家「父母在,不遠遊」傳統,故戰艦毀棄,海權讓人)
  火龍出水(定向式導彈)
  續發噴火器 
  陸軍
  火葯〔700 A.D.〕(道士煉長生丹而造成之殺生劑,世人多誤以為僅用於煙火表演,實為改製榴霰彈與毒氣彈以守城退敵)
  伏地沖天雷〔1000 A.D.〕 (世界第一枚地雷,佚名中國將軍; 亦製出世界第一枚魚雷)
  木人火馬天雷砲、火禽(世界第一枚地對地、空對地生物炸彈)
  竹銃 (世界第一具手提火箭筒)
  金屬火銃 〔1027 A.D〕(世界第一門大砲。,竹銃改良型) 〔耶穌會修士受義大利技師南懷仁 Ferdinand, Verdias(後因造兵器良心譴責,其火砲以聖人名之並施以聖水)協助技術轉移,其與眾人多以為歐洲〔1327 A.D.〕先創; 後於〔1500~1600 A.D.〕改良回傳,用以抵抗蒙古人〕
  鐵銃 〔1128 A.D.〕(世界第一把槍, 後因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為阿拉伯人西傳,改良回傳中國後名為「迅雷鐵銃」)
  五豹橫奔箭、雙向火箭發射籃 (火箭砲 〔1150 A.D.〕)
  神火萬全砲台(結合獨輪手推車之移動式砲台,記載同時齊發320枚砲彈)
  
  天文、物理、數學﹕
  
  司天監紀錄日蝕、慧星、太陽風〔1361 A.D.〕
  
  黃曆(精確度代表皇帝治權正統性,陰曆些微差距,使得農民亦可由新月殘月誤判而覺天子不解天行之道)
  利瑪竇(Ricci, Matteo)抵中國時黃曆已失準,天降大雨; 故趁機進言,計畫引入基督教曆法及歐洲天文學,遂
  函請羅馬教皇遣耶穌會修士,湯若望抵中國〔1594 A.D.〕,舉行天文學競技---日蝕預測; 司天監預測午前10﹕30日蝕,耶穌會修士預測11﹕30發生,為時2分。恰如修士所言,司天監敗。
  因天文官時採世襲制,隔代後已不解曆法奧義,僅照本宣科,故觀念、方法失傳,數學上雖率先計算圓周率、制定帕斯卡三角形,但數據精確計算能力落後,
  天文官羞愧,朝廷測天權外包耶穌會、指定標建數座青銅觀星台(飾以中國花紋); 而後耶穌會因17世紀時之司天監技術不足勝出,然漸驚覺中國古天文學在在超越西方。
  
  渾天說(宇宙論〔600 A.D.〕)﹕「地若雞子中黃,孤居其內,天地星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利瑪竇因歐洲宇宙論以為星辰月亮皆”固定”於一透明球體內; 而中國天文官認為透明球體不存在)
  
  玉雕星宿板(星辰測繪儀)〔1000 A.D.〕完全吻合北極星宿
  
  渾天儀、簡儀(赤道經緯儀,郭守敬,1200~1300 A.D.南京紫金山),歐洲〔1600 A.D.〕始採用(第谷 Brahe, Tycho與其繼志者刻卜勒 Kepler, Johannes),為現洋人太空望遠鏡設計依據。
  
  時間測量﹕日晷、水鐘、時刻香、燭,水運儀象台(同步擒縱器鐘輪; 宋朝佚名朝廷官員 〔1000 A.D.〕),用以觀天象,定星宿,遴選天子)
  (洋人以發明擒縱器機械鐘〔1400 A.D.〕自豪,自道為亞歷山大經查理曼至文藝復興以來人類重大發明突破)
  (利瑪竇〔1582 A.D.〕至澳門,20年後入紫禁城〔1601 A.D.〕見萬曆皇帝,呈機械自鳴鐘,記載中曰﹕ 眾官員見時瞠目結舌…)
  時間知識未普及實為朝廷私心(西方將之轉為公器)。
  
  政治﹕
  飽學士大夫為核心之菁英內閣政體(歐陸為神職掌政,貴族以目不識丁為榮,伏爾泰 Voltaire〔1717 AD〕等人對比中西之理性與不公正,為文嘲諷後入獄)
  
  教育﹕
  科舉制度,文官(士人)制度(西洋至〔1500 A.D.〕始引入,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後考試制度普及)
  
  醫藥﹕
  道家佚名方士提供朝廷宰相天花疫苗接種療法 〔1000 A.D.〕
  (後西傳中東、土耳其; 瑪麗蒙塔古 Maire Montague(英駐君士坦丁堡使節夫人)罹天花〔1718 A.D.〕其子接種疫苗,後歐洲普及〔1721 A.D.〕)
  
  文藝(水墨意境)
  國畫一脈相承,書畫同源,寄託精神心境,渺小人物襯綴自然山水天地雄偉,氣遊走其間,畫作無處不可觀見; 輕感官剌激,不受物理、技法原則限制,自成一格。
  西畫強調視覺剌激,人物、七情六慾為主,週遭世界為輔,要求符合物理光線、投影、透視、立體; 遵守構圖交會、消逝點技法原則。
  
  結語﹕青年當自強
回應﹕
  「日光」甚暖,寒冬受曝,上文可振聾啟聵,感謝不盡。
  俗謂「西瓜靠大邊」,其寫實甚切焉。若有一車,滿載西瓜,行於山道之間,車行甚速,遇轉彎瓜必受損。需知「方磚能砌牆」,古往今來,未見任何牆壁,曾用西瓜砌牆者。是以「有骨氣之異類」,於今「白孩兒」族群中,實乃千秋萬世之長城也!
  若論人之才智,東西無別,男女少異。由訓練猩猿可知,若無「動機」,雖一物之舉,亦不可成。而猩猿受制於「食物」,誘之以食可也。人則動機迥異,人各一心,遑論千族萬群。故天動以「機」,人得諸「緣」。古人有其機緣,今世何獨不然﹖
  文化者,傳承人世機緣之明證也,該節目係外人所製,即令真確,亦未必究竟。是以老朽正傾力於下一步之挑戰﹕多媒體製作。蓋欲興「漢魂」,必藉「漢影」!老朽今生之重責大任,非科技發明,實乃圖文系統之建立也。
  共勉。
2152 留言者:愚生 [2002-09-09]
主題:感謝
  先生您好﹕
  晚輩以一關連最低身分受邀與會,途中、作息、會間,種種獲益點滴、感激筆墨難言;原盼獻九論序譯文表心意,卻困於錘字諫詞,未及敬呈,然回程下機前業行至結語,二校逕電郵 Ms. Elisa.
回應﹕
  山水本無是非,做人何來高低﹖此次會議,目的為供各代文化人相互認識溝通。老朽等祇能略盡心力,望各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九論序文英譯已收到三份,正交付專人審核中。此次徵求翻譯人材,係為日後之電腦語文傳譯預作準備,請細心校量為上。
2236 留言者:愚生 [2002-09-28]
主題:
  敬祝先生教師節順心。
回應﹕
  謝謝,教師今為五斗米上街,尚有此節嗎(竹之即也)﹖
2835 留言者:愚生 [2003-03-20]
主題:行動、想法、自勵
  先生﹕
  您好,由去年您所示「量校為上」領會一二迄今,晝清煙囪,夜灑掃,間課自然,每生些微能量,自制,蓄而不敢輕釋。
  週六,自覺為階段不再之機,乏兵刃金銀、數位戰力,現唯記號傳播可明己志,立場為中華之私,勝負無所掛記。
  
  文藝彷彿民族體現,由「吉爾蓋梅許」中察知洋人侵略進取、重肉體、及時行樂等潛意識,「伊利亞德」中阿奇裡斯嗜血行為模式活脫再現於小布希;
  「羅蘭之歌」展現驕狂不知止性情; 「畢歐沃夫」、「坎特伯利集」儼然綿裡針,摧毀、招降、納叛異教徒; 「浮士德」當為近純陽進取性格。
  
  洋文殖民原屬下層語言,前身為日爾曼、凱爾蒂克語,顯達者無不以拉丁及其支系語托福、檢定、順口溜為表徵,雅典深層文化尚賴閃族記號系統譯入;
  興於伊利莎白,民族狂熱、印刷傳播、巨量翻譯、拼音速捷、積極進取為因,知一而祟洋熱潮遍野為果。
  
  潛拚音,思維受侵襲、圖像辨認力減退,驚覺,補以文史,記錄比對分析; 洋人理論家傅柯、迪索許、雅各布森早有圖像之高信息量認知、發言至受話過程中亦似有認知模型建立;
  標準洋文寫作主題為首起頭、段中各句呼應,各段呼應首段,未段呼應全體,疑似模組化、副程式、物件導向思維前身,又似洋式幾何模組化堆疊式建築。
  
  拚音字長度無規律,無功能字表意不全; 圖像限制於方城,去虛字句意猶存; 思想意識、行為模式之別亦似受各記號系統特性影響。
  
  「推銷員之死」藉俗套暗託原住部落、獨立建國、西部拓荒、純真年代不而,昔日乘駒牛仔已被今日乘笑臉、光亮皮鞋之商賈取代,懷舊之情學堂師喻為美人凝共識之因,又反謂本地,由今反溯至清,謂無可供團結之因,課餘,求教於師,漢、唐、明盛世何如﹖
   答曰﹕「遙不可及、專制獨裁、很有趣」,愚生知止而退,惑,縱若華人突破潛意識之規律、保求、道德、抑制而為害亦非道,何以引盛世振人心反遭鄙﹖
回應﹕
  穆,此師係芭蕉種也!
  春雨淅淅,牽牛備犁,腳踏蘼蕪,犁翻大地。去載欠收,倉廩見底,朝見妻愁,夜聞子泣。猛抬頭,陌間白鷺翩翩飛,人世興衰待人為!若遇牛郎,休問昨日之奔牛,不妨笑謂﹕「湖東尚有田九畝,今後急需牛一頭!」知否知否!
2863 留言者:愚生 [2003-03-27]
主題:獻曝、譯名
  先生:
  「跋前疐後」可否?
回應﹕
  與「進退兩難」無別。
2866 留言者:愚生 [2003-03-28]
主題:三更燈火
  先生:
  您好; 譯名「終極準則」何如?
回應﹕
  無反面意義,是不足也。
  不必拘泥四個字,更不能引用「成語」。蓋成語者,已成現實之語也。此一事件,史無前例,乃未成之語也。
2886 留言者:愚生 [2003-04-01]
主題:出鄉關
  先生:
  您好,機會不待,惟仍獻上「遠離同盟」,以搏先進一笑。
  
  屢見企鵝谷怪傑譯名,晚輩建議酌參洋人易卜生劇作<玩偶之家>(有多種版本)以近信且達兼雅,且或可免不明究理者訛傳之慮,後學淺見,盼得先生、先進指正; 因時按學規修身自期,於此又輔以加法思維,而得行事將自己雙腳置他人鞋中概念; 立場為人之私,動機無它,或可一笑置之,己不欲也。據悉,洋人有喻旨命名傳統,例: 魯西法(指光明承載者),貶摘後即改名為撒旦。
回應﹕
  穆
2897 留言者:愚生 [2003-04-03]
主題:假設、自問、訊息、片名
  先生:
  您好; 持強凌弱舉世不平,而相對強者視若無睹; 故有假設如後: 縱橫諸不平為義舉,抵制消費擁兵自重、一意孤行諸侯國各式經濟產物,至其回歸王法、尊重體制方休,則縱指未能截,爪亦難全。
  
  常自反不稱臣之因,當真出自氣節情操? 於此冒險、機會遍野之地,隨便、雜亂又若何著? 日前見洋商業片續集,意淺刺激強,是自問暫有所得,現無權非貴,痘亦未熟,惟不欲求顯達其外、自卑於內而已。
  
  先前曾見您規劃劇作相關人才訓練事宜,於此提供資訊一則,本地現欲遴選前述人才至法國藝術村工作,詳情載於教育部網頁。
  
  另有洋片佳作請您參考:
  Ben-Hur
  Gone with the wind
  Jane Eyre
  Madame Curie
  My fair lady
  Roman Holiday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sound of music
  The ten commandment
  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d
  Citizen Kane
  Doctor Zhivago
  Irma La Dorce
  Judgment at Nuremberg
  The Bicycle Thief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Grape of Wrath
  The Great Escape
  Tom Jones
回應﹕
  老朽,風燭之人也,行事作風與時人有異,影片事請見過往留言。
2902 留言者:愚生 [2003-04-04]
主題:兩極、進退、山水、觀照
  先生:
  您好; 所知儒家主以孔孟,另有荀子聰慧、亦得精妙,然見嫉於門內外,遂於衛講學,居易其生,據悉時科技菁英,蓋源於衛。遂以為:「饌美輿宇平行於道德志節,趨此遠彼,無可逆。是之定而恆,窮,一也」,請問此念是否已自限?
  
  日前新任一職,請教當如何進退自處? 緣該單位有某同性前輩除年齡外,學歷、該部門經歷皆長於己,言語神情間透出壓力; 自己以學規自省,與其它同事皆能建立基礎情誼,唯與該先進猶未能發展和協互動。
  
  文意上迷惑,可否請您撥冗再啟? 因見前述觀山、水之心境提昇回覆,後學對:「…認識到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時,就可稱之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境界了…」未能領會其意象; 曾見浪漫時期洋人渥茲華斯山水詩文<汀潭寺>,文中亦論及此概念,唯其視自然為錨,屬成長的過程,而非天人合一,而有此問; 另提問為求簡捷,而將因果文理互調,尚請見諒。
  
  友人赴美習佛,返國後有緣相會,亦引介其師、友,聚會中聞一概念,謂:「讀聖賢書前當先理清渾沌(指大腦),或如建世貿雙星(個人轉喻)於腐植地盤上,危且殆矣。」,盼請教先生當做何解?
回應﹕
  老朽時間不多,為文簡陋,乃「文簡」非「文言」也。
  閣下之文言,亦洋亦佛,恕老朽不知所云,難以作答,乞諒。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