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留言者:劉元 [2002-04-28] |
主題:宇宙浪子 一部特效片的規劃,在劇本及分鏡完成後,導演、美術指導與特效導演三人才針對特效部份討論。在反覆溝通特效效果與畫面呈現方式後,再請特效公司參與報價或洽談合作。如與ILM合作,他們會採用通包的方式,包括電腦特效、爆炸、特殊化妝、真實模型製作等項目。 好來烏有很多華人動畫師,像迪士尼的張正益、做Antz的胡先生、做final fantasy的陳先生等很多人,有的是台灣人,有的是香港人也有ABC。如果付高薪,請這些leader來大陸參與製作並訓練人材,溝通較容易,也較有機會將技術留在國內。 只單論電腦特效部份,從3d model 建置、材質、animation、motion capture、lighting、render、2d special effect、composting、磁轉膠、膠轉磁等步驟,每一環節都需要人材。比較起來,3d model建置是較容易的部份,composting 是較關鍵的部份。任何一個星際大戰首部曲的特效畫面,composting layer 都會達百層以上,這部份也是大陸目前最弱的部份。特效導演之下,通常還有一technical director,之下再分2D和3D team。2D team 遠比3D team來的重要。 |
回應﹕ 謝謝建言,已交網管備錄。 老朽涉獵太廣,經常略沾即離,於此次電書之設計中,得到頗有價值之教訓。老朽本以為,最後的若干手續,輕鬆容易,不料手下人缺乏經驗,過程中毛病百出。因此,多媒體計劃不再掉以輕心,擬借電影之攝製,多採他山之石。 人材第一,先生前文所述諸君,希能下賜聯絡地址,將派員拜訪之。 |
#1320 留言者:劉元 [2002-05-01] |
主題:宇宙浪子特效製作 我手頭上並無這些人的連絡方法,可以託朋友去打聽,不敢說一定找的到。我下週赴大陸公出,返台後如有消息會寫e-mail向朱先生報告。朱先生可參考此網站﹕ http://www.cinefex.com/title.html |
回應﹕ 謝謝。 |
#1485 留言者:劉元 [2002-05-23] |
主題: 朱先生﹕ 抱歉,沒有找到任何一位可以連絡,只好寫出一些記得的事情供參考。 張正益(Chen-Yi Chang)為花木蘭的美術指導,曾應宏碁藝術中心邀請回台演講。現應在BURBANK CA. RAMAN HUI(胡), 在雜誌上看過他的專訪,曾做過的電影有﹕ Shrek (2001) (supervising animator) Antz (1998) (character designer) (supervising animator) 現應在DREAMWORK ALAN LAI, 在BLUE SKY 做過Ice Age ,當時為Technical Director。 另外曾和做過FINAL FANTASY 的尼可拉斯在LA聊過,他告訴我有很多華人在好萊塢做特效。但因final fantasy 賣座不好,他們解散了,我連絡不到他。 朱先生可考慮在 news group 上登英雄帖,可能會有些幫助。 財務方面提個建議,以臥虎藏龍的運作模式來說,是在維京群島開設公司,再與哥倫比亞合作,此舉可使財務運作靈活,合法免稅,並可規避兩岸政治風險。近幾年SONY努力推廣數位電影,日前有了不錯的成果。雖然比起用FILM來拍片,還是有很多限制,但對於大量運用電腦特效的電影來說,會節省相當多的製作成本。若有興趣,可參考下列網址﹕ 祝 拍片順利。 |
回應﹕ 謝謝,已知會顏先生。 |
#2201 留言者:劉元 [2002-09-20] |
主題:數位電影 最近在歐洲跑了幾個地方,目前數位電影的製作模式已不再是願景,而是實實在在的發生了。目前已有超過三十部以上的電影不用film來拍攝了,而相關週邊的軟硬體支援也都成熟了,歐洲各大後製公司也都可承接這種新的製作方式。數位電影最大的好處就在於成本的降低與製作時間的縮短,特別是大量運用特效的電影。 |
回應﹕ 是的,老朽等這次籌拍「宇宙浪子」,已明定利用「數位技術」進行之。在理想中,將以此電影作為「種子」,擬在國內培養大量人材,引進設備、技術,務期落地生根。果然,在可見的未來,全面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已非虛語,是不負此生也。 |
#2380 留言者:劉元 [2002-11-07] |
主題:請參考(中國水墨動畫) http://www.ntua.edu.tw/~gsmaa /news/20020606/20020606.htm |
回應﹕ 謝謝關心,已全部看過,知道有人在努力,是件好事。但見那麼多人,還在黑暗中摸索,則覺得相當相當可惜。 「人文系統」的編導功能在春節前後即將試用,畫圖部份已經完成,目前在規劃「自動產生」的參數中。實際上,老朽已能用區區一千多個點位(Vertices)畫一個人頭(每一個點位都有定義,可供「辨識、表情、動作」等應用。待整理好樣品後,將把「能夠公開」的圖放在網上。以電影明星為例,奧馬雪瑞夫在齊瓦哥醫生一劇中的造型,只用了1743個點位。因電影明星係公共人物,比較容易判斷是否相像)。畫一個這樣的人像,大約要半天的時間,只要再加「表情參數」,輸入情緒概念,就與真人相似了。 全部自動化的圖文轉換系統,大約能在明年完成,而且絕對可實現每人每月一部電影(動畫)的構想。完成後,本系統絕不出售(老朽不是「傻瓜」,能下「金蛋」的雞,賣雞不如賣蛋),但參加老朽網站的「會員」,則可「有條件」租用。 理論上,「水墨」作為「背景」或「貼圖材質」,效果頗佳。但這只是「風格」問題,來日創作者可以自由任意選擇,甚至連觀者都能自由選看。 老朽看問題,只從宏觀始。當今影視的癥結,製作在於「劇本」,推廣在於「載體」,餘皆小技也。故而老朽先發展載體,最簡單之電書已經交卷,能播電影者正在規劃中(預計後年上市)。繼而測試人文系統(一篇文章,立刻可轉成「故事」、「劇本」、「分鏡劇本」、「導演圖本」、「漫畫書」、「動畫影片」),有了這些「武器」,全面採用「電子出版」、「網絡推廣」,老朽不信我中華文化不會發揚光大! |
#2682 留言者:劉元 [2003-02-13] |
主題:少病、少惱 少病、少惱 在經律中,弟子向佛問訊請安時,都會使用「世尊少病少惱否﹖眾生易度否﹖」少病則身安,少惱則心安,眾生易度則工作平順,不生疲勞。這表示對眾生的尊敬和關心,也是一種慰問。佛陀雖不無有病,卻無煩惱,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不會使得如來厭倦,卻會使得如來疲勞。若要對世尊關懷,至少可使自己於佛致敬,也當自調自伏,不使如來為了我們而增加疲勞。 一個善於體諒老師的弟子,學習時通常也最能用心;一個弟子要花老師很多時間和心血照顧,他得到的受用可能是很少的,說不定,當老師去世時,這個弟子還要罵一聲﹕「這個老傢伙,在世時沒好好教我,所以我到現在還修不好,他專門教其他的人,只知道罵我,叫我做這個、做那個,也不教我如何成佛、如何開悟。」一個老師對弟子花了那麼多的心血,結果受到的果報是挨罵挨怨,做這樣的老師是不是很累﹖會不會疲勞﹖所以慰問佛陀,當然是為了尊敬,也是為了體諒世尊,也為策勵自己。 新年到了,很多同修在網路上向朱先生問安,剛好讀聖嚴法師的法華經講要時,看到此段文章。與各位同修共勉,也祝朱先生教學順利,少病少惱無疲勞。 |
回應﹕ 阿彌陀佛! 幸得佛祖庇佑,老朽無病無痛,不疲不勞,蓋工作未完成,餘者皆不重要也! |
#3253 留言者:劉元 [2003-08-12] |
主題:Interactive Pen Display Waton 新出了一款商品,可以直接在LCD Monitor上做畫,也許朱先生用的上. 祝安 http://www.wacom.com/lcdtablets/index.cfm |
回應﹕ 謝謝,老朽正在使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