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8 留言者:俠 [2005-01-02] |
主題: 「他心裡想道…」 其實這個應該都可以拍的吧: 一個人作思想的神態,鏡頭逐漸聚焦其面上,而所想的則事後配音說出來。 我一直覺得這種手法不錯,但不知為何不是很常見的。奇怪。 |
回應﹕ 不會走之前,千萬別學飛!老朽是為傳統中華文化服務,不玩「新潮」!不搞怪異!不合國情國法國理,一概拒絕往來! (沈補)此例是我加的。 1.與真實人生不符,語言是用來溝通的,沒有人「想」得這麼大聲,除非是「飛越杜鵑窩」,或者導演技窮,無法表達,只好用獨白。 2.導致節奏中斷、張力鬆弛,因此沉思的鏡頭多半在一場之頭(很短暫)或尾。 3.為什麼不常見?因為這是忌諱,教劇本寫作的書都會加上這一條。 |
#5326 留言者:俠 [2005-02-02] |
主題:〔轉貼〕人工智能機器懂閱讀思考 新 聞 — 國 際 新 聞 人工智能機器懂閱讀思考 新聞-國際新聞 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 DARPA)去年秋天撥款給兩名科學家,以研製一台能透過閱讀來學習和思考的機器。研究員憧憬,這款人工智能機器能閱讀軍事計畫或手冊,於戰鬥期間隨機應變。 憧憬作軍事用途 倫塞拉爾理工學院的塞爾默教授為計畫負責人之一,他表示軍事技術發展朝人工智能方向前進,已是大勢所趨,但最大的障礙是如何曉電腦閱讀句子,句子必須轉為「形式邏輯」的模式, 或其他常用的電腦語言,才可讓電腦明白;假如是句構詞組複雜的文字,電腦便應付不來。 塞氏及其同僚康斯坦丁教授希望編寫數學方程式,容許電腦把句子轉化為「形式邏輯」。下 一步則是編寫另一組程式,容許機器把剛吸收的資訊「納為己用」,即賦予它推斷和分析能力。 DARPA 首年獲撥近三百萬港元。塞氏憧憬在三年內讓機器閱讀代數和天文學程式等「簡單」的文字資料。DARPA 的資訊處理技術辦公室總監布拉赫曼表示,他們希望研究一款具備記憶能力 、不斷演進的智能系統。 塞氏預計,未來的人工智能電腦能透過閱讀或聆聽,吸收資訊。舉例說,系統吸收某地域的 相關文化、歷史和地理資料,將領就可隨時下達命令,說:「這是費盧杰現時情況,立刻替我進 行搜索。」 ■ 本報綜合報道 美國IQ=0,兵者凶器也,這樣做等於自殺。 |
回應﹕ 「恐怖」本義是「生心、傳散」,引伸為對不知名事物之不安心態;如今則指「危險行為對人心之影響」。蓋西人貪生怕死,最怕者,係「自殺殺人」--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南海超大海嘯,與事者二成遇難,其慘無比!然而「自殺式攻擊」,如對象明確,成功率八成以上! 所幸,西方誇言「高科技」,實乃「雕蟲小技」也。其雕蟲不類,獵富有成,祇能炫耀於拜金之徒,難登大雅之堂!若談及「人工智能」,五十年來,此起彼伏,無數計劃皆付諸泡影!而今不過黃昏夢囈,其色狀黑、其聲如鴉,如是而已。 蓋尺乃器、火係能,用得其所,可輔人智;否則如舞台魔術,聊供一粲。若以尺計量,可知高低,但難明人心所思;以火攻堅,能熔金石,卻無法建造生命! 西人不識人智,但迷信數學,領先於工業文明,遂沾沾自大焉!我國數學於唐宋已冠蓋全球,唯先賢知「玩物喪志」,數學無助於人性之正,僅可為工匠之術。上世紀物質文明鼎盛,本世紀則坐享其害,人類下世光景歷歷在目,來日愈甚,此西方重技輕人之遺禍也! 數學者,重複作業之工具、物質生產之法寶也!人執著於數學公式,其人必將迷失於「萬物叢林」!老朽所從事之各項軟件工程,最多應用四則運算,素不上攀(然弟子們尚不能免俗,尚有所憂)。尤以概念理解,連四則都未觸及,已上探天心、能明幽微。 此乃上天好生之德也,西人重器,其器必精;精之又精,人為器縛。東方利人,人之缺點處處,正道難昌;古今賢豪相繼,忍辱負重,待人類黃梁夢醒,旭日又昇矣! 苟西方人工智能先行問世,人類將絕滅矣!三十年前,老朽曾預言其路不通,今日觀之,其路已塞矣!老朽等勢單力孤,設網於此,本期招能納賢,共赴劫難。好在本室圖文系統將成,電腦若無智能,如何拍片?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此乃東西之有別也! 望網友們以人類前途為重,寬容老朽以有限之時日,全力相搏於科技、再現王道於亂世!本網之設,乃供有識者歇足,無意陪閒人飲茶!來者可問義理,休談崇蟲從蟲! (沈補)不管用在哪個領域,概念、常識和背景資料是理解的關鍵。用數學方程式,顯然比當前流行的方法又倒退了幾步。既然是為了進行搜索,做不出來倒是好事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