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6680 留言者:不才之人 [2006-09-01]
主題:再試答
  再試答題二,請老師指正:
  為什麼「人所運用之語言文字,係供生存、生活之工具,若欲以之理解一切,必需加以定義。」是事實,因為文以載道,如果這個事實不存在,道將無以延續,也就沒有人類文明存在了。
回應﹕
  老朽無偌大學問,所出之題,答案正在題中。無多!
7120 留言者:不才之人 [2006-12-21]
主題:報名「導演培訓」
  老師您好:
  學生願意為中華文化盡棉薄之力,在此報名「導演培訓」的工作,請准許。
  謝謝。
回應﹕
  閣下亦曾參與字易工作,屬於預定人選,歡迎。
  請與網管商議細節。
7511 留言者:不才之人 [2007-10-28]
主題:應徵
  看到老師再次徵才,不才學生斗膽一試,若不成,也了無遺憾,且可供會友們借鏡參考。學生非藝術科班出身,早年求學時代所習之畫為工程繪圖與工業產品設計,爾後因緣際會從事資訊服務業的工作,雖然日日與網頁程式為舞,不過仍嘗試將美學設計應用於專案中,拉近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
  這幾日翻箱倒櫃取出求學時代的陳年舊圖,略加篩選並用數位相機翻拍,再加上這幾年運用電腦繪圖所設計的作品,編成此一作品集(共2頁37幅相片),網址如下所示,請老師慧眼明鑑。
http://www.flickr.com/photos/tsaitony0728/
  至於「藝術指導」之職所須列舉之藝術家及其作品,學生試列舉如下,請老師指正:
  1、王維:代表作品《雪溪圖》,在構圖方面以中央的小溪將畫面分成遠、中、近三等份,然後以適當比例分配,讓近景佔圖比例多,遠景佔圖少,以構成畫面的穩定。中央小溪右邊置入一小船,船夫撐篙而行,使得靜態畫面產生動感。全幅作品使用單一墨色呈現,借由濃色的溪水對比出兩岸的白雪並且使用渲染技法來表現出其意境。圖中物體依照遠近有比例上的變化,在那個年代實屬不易,不愧是詩佛王維代表作。(網址: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tsaitony0728/
uFFQUB/photo#5124059564398520386)
  2、戴進:代表作品《風雨歸舟圖》,乍看之下以為是撥雲見日,看了標題與圖後才知是描繪風雨。整體構圖以橋為界,上半部描繪風雨,下半部描繪歸舟,由所有樹傾倒的方向以及畫中人物撐傘的方向得知,一波一波的狂風暴雨由左而右掃了過來。畫中描繪人物的動作極為生動,橋上人物撐傘急行趕路,由左向右順風又行;溪上小舟,船夫撐篙,逆風前進。整幅畫呈現強烈的動感,尤其是左上方呈現風雨之勢的表現技法,粗獷豪邁,瀟灑俐落,特別吸引觀者目光,是值得令人再三回味的名作。(網址:http://picasaweb.google.com.tw/tsaitony0728/
uFFQUB/photo#5124914138336372834)
  3、郎世寧:代表作品《百駿圖》,整體構圖平穩,天佔三分之一,地佔三分之二,提供百匹駿馬充份的活動空間。眾馬匹悠遊其中,姿態各異,生動活潑。全幅作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國畫傳統繪圖技法為體、為框架,再融入西畫透視、光影、明暗等技法為其所用,畫中事物無不寫實精緻並具立體感,為中西合一的極佳代表作。(網址: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tsaitony0728/
uFFQUB/photo#5124059564398520402)註:點選”放大鏡”可放大觀看。
回應﹕
  謝謝,閣下作品雖與本室性質不符,但已具備立體繪圖之基礎,相信上手不難,歡迎來此一試。於試用期間,來回機票及食宿由本室負擔,若志同道合,當即正式任用(細節請與網管連絡)。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